第140章 驚駭
第140章 驚駭
次日……
漢中城的宇文回官邸裡,裡三層外三層全是護衛的將士。看來是皇帝在裡麵……
此刻皇帝和他的第十子宇文德修在等著文鴛……
文鴛進到正廳,李貴和謝驍等人都離得遠遠的……
皇帝給自己的兒子介紹著:“德修,這就是你的救命恩人文鴛將軍!給他跪下!”
文鴛有些被嚇到了:“不可!陛下這是為何?皇子對大臣行如此大禮豈不是折煞臣下?”
皇帝解釋著:“文卿不必驚訝,這是朕的第十子,名曰德修!朕有意冊封他為太子,但他才德欠缺、文韜武略尚需磨礪。朕想讓文卿受他為徒,傳授他兵法、武藝、韜略……”
“不可!太子少師人選事關重大,臣資曆太淺不足以勝任!而且兵法在臣之上者定是大有人在,武藝在臣之上者定有海雄、謝驍……”
皇帝笑了笑:“他們不是做太傅的材料……軍政院的李庸兵法謀略雖精,但過於保守。海雄、謝驍雖勇但卻沒有戰略眼光!隻有你!有著他們沒有的優點!而且朕發現你還有一個長處!”
“陛下發現了彆的什麼?”
“愛卿有著舉一反三的本事,擁有看穿事物本質的眼力。換句話說,愛卿總能把事情做對,有些地方看上去不高明,但卻是最正確的做法!這是文武百官裡絕無僅有的!”
“陛下謬讚!臣羞愧……”
“莫非連三公之位愛卿都要拒絕?這可是好多大臣做夢都夢不到的位置!”
文鴛低著頭:“臣隻怕才疏學淺,教不好十皇子!”
“愛卿不要過謙,愛卿是國士!小小孺子隻要肯學,哪有教不好的道理!如果真的教不好也是德修的問題,朕自會教訓他!”
“那臣領命便是!西北軍政陛下準備派何人接手?”
“愛卿如此才智過人,何不猜一猜……也要德修看看我齊國官員的本事!”
“陛下不要取笑臣下,如果真的要讓臣猜的話,陛下應該會派五皇子駐守北境!”
皇帝大笑:“德修啊!你看吧,這就是你以後的老師!是不是人中龍鳳!”
“那意思臣猜對了?”
皇帝滿意地點頭:“當然是他)!朕的五子德智自幼尚武,剛從南境曆練回京,既無屬地又有軍功。當然要先給他一個地方讓他再好好曆練,為日後分封做準備……”
看來皇帝也許是慢慢對文鴛有了一些信任,心裡就算有忌憚,但還是更偏向於喜歡文鴛的才華!
西北就算不讓文鴛提領,也不能讓文鴛去軍政院教書。
以後文鴛當了太子少師的話,隨時都有時間接受調度。西北如果戰事又起,文鴛沒有彆的事情,立刻就可以出發救援。這才是真正的一舉多得!
這些倒是文鴛沒猜到的……要論職級的話,三公之位僅次於國相和大將軍。等太子順利登基必定感念師恩,賜自己侯爵甚至伯爵位!
看來是皇帝感謝自己的救命之恩,又還不是徹底的相信自己。於是厚禮相待,但還是不給實權!
文鴛此次救駕反而獲得很多意外之喜……
不僅是皇族和隨行官員對文鴛感恩戴德,連謝驍也覺得欠了文鴛一個天大的人情。
隻要以後文鴛開口,或者哪怕一個眼神,謝驍也定會為文鴛做任何事……
此刻,如果文鴛能在皇帝高興之時提及迎娶小月為正妻,皇帝應該都會同意。但文鴛一貫謹慎,司馬如還立在那裡,小月的父親還下落不明,所以想了一下最後還是沒有開口……
現在在漢中,好像就還有最後一件事……
那就是處理宇文回。
皇帝喊著:“把宇文回押上來!”
說著,兩個軍士拽著兩隻胳膊把宇文回拖了進來……
宇文回已經奄奄一息……
皇帝指著文鴛問著:“宇文回,你可能認得他?”
宇文回應著:“認得!武將魁首,驃騎大將軍……”
”你可知道他有何功績?”
“知道!兩次擊敗金軍、保全國土,都是他的功勞!大小戰事無一所向披靡……”
“你既然知道大將軍威名,也知道他就在不遠處),為何敢行叛逆大罪?”
宇文回用著最後的力氣說著:“這就是我為什麼要殺你的原因!”
皇帝笑著說:“那你說,朕聽著……”
“皇帝你既然知道文大將軍能救西北,卻因為心中的算計派了我兄長宇文澤救西北。我兄宇文澤喪命西北,家嫂一家每日泣不成聲。家母淚都要流乾了!就是因為你!這個多疑的昏君!”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那宇文回,朕且問你!你可知朕認為宇文澤同樣能救西北?”
宇文回冷笑一聲:“哼……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難道你的心裡真的問心無愧嗎?如果不是為了製衡,你為什麼會設法奪了四位重臣的權?”
皇帝大怒:“胡言亂語!”
看來宇文回也看出來了,雖然皇帝在奪權時所做的事情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但做這件事的動機和事情最後的結果都直接指向皇帝。
皇帝突然發怒也算是心虛了一下……
“我宇文回雖然覺得家兄確有欠缺之處,但皇上既然奪了他的權,打壓了我宇文宗族……何必要趕儘殺絕?我齊國需要你這種昏君執政嗎?”
皇帝也一聲冷笑:“看來你是咬定了是我害死你了哥哥了!那行吧……彆的也不必再說……拖下去絞了吧!”
文鴛在旁邊沒怎麼說話,文鴛聽得出宇文回的意思。
宇文回說“不需要這種昏君執政”,此次事件就必定是某一個皇子在背後暗中支持。
皇帝應該也能聽出其中隱意,所以才製止了宇文回接著說,試圖要把事情給摁下來……
齊國皇位是世襲製,而且還有一些特殊的規定。皇帝必須要立長子為太子,以斷彆的皇子篡位的念想!
如果皇長子夭折才能在眾皇子裡挑選賢能立為儲君!
而沒有立儲的時候皇上發生不測也有規定,由兩省六部和朝廷重臣分彆投出不記名的投票,得票多者繼帝位!
綜上情況,相當於誰在百官中威望最高,誰就是受益者。那這次發起叛亂的一定是五皇子德智。
皇帝非常喜歡的兒子就那麼兩三個,可能是知道自己受到喜愛又不會被立為儲君,所以要篡逆奪位吧……
皇帝不敢想,也不能讓宇文回再“胡言亂語”。隻能把這事摁下,等以後慢慢處理……
“本卷完結,下一卷:沉浮序章),馬上更新!讓我們一起回到權力的角鬥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