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殘酷的取舍
第99章 殘酷的取舍
時間來到半日之後——
文鴛還在思考著竹木的特點……火攻還是第一選擇,但無論用什麼方法就無法大麵積點燃敵人身上的甲胄。
文鴛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鎧甲,大笑幾聲:“原來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複雜了……情報雖然是準確的,但除了金軍自己,其實沒有多少人真正近距離接觸過竹子做的鎧甲!”
原來文鴛換了個思路,想了一下竹藤護具要怎樣製作才會防禦力驚人。
簡而言之就是如果竹甲是手工編織得像一個圓的背簍狀,人要想穿上需要從一頭鑽進去,那如此便有了一個天大的弊端!要考慮士兵穿上以後的靈活,這樣的護具隻能保護部分胸口和肚子,比起普通鎧甲加厚胸部的設計其實差彆不大!
如果一副鎧甲隻能保護部分的胸腹,胸口上部、脖子、肩膀……這些一點防護都沒有真的有用嗎?
如果是把竹子製成一片一片的,然後串聯出來作為鎧甲、衣服的模樣……竹片之間必有縫隙,隻需把揮砍、劈、鉤……等進攻動作換成刺,連接竹片的棉線或者能拉扯住被撐開的兩塊竹片……
雖然這兩個想法不是誰都能聽得懂,但是現在文鴛在應對上已經沒有了什麼問題了……
隻要把想法告訴海雄,自己甚至可以就在玉林關睡覺就能看海雄建功。
不過這些都是猜的,為將帥者講究萬無一失,雖上兵伐謀,但眼見為實!現在如果文鴛出奇兵進攻金國切斷東方羿的後勤補給線,東方羿必然棄掉漠城防線火速回援,但萬一海雄敗了,如何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文鴛就這樣糾結著,一邊是非常好的戰略,一邊是兄弟和戰友。如果自己不親臨順機應變就有可能出現變故,要知道現在東方羿和韓平都在西線虎視眈眈。
如果海雄在西線敗了,金軍占著整個西線完全可以固守防線,然後以半個西北省為基地,去番夷買糧、搶糧、去西域買糧、搶糧……
文鴛不敢賭,不敢賭海雄依靠一座堅城可以頂住金軍幾大將領的圍攻!
現在的文鴛準備做的是立刻馳援西線……
隨即,文鴛率軍出發,下令要求把東線後方所有的齊軍全線收攏一起開拔進軍西線。落月城和玉林關也就剩下了四五萬守城兵力。
這回文鴛倒不怕東方羿趁自己去西線又調轉兵峰回來攻東線,因為東方羿現在已經不敢冒進了!
吃了幾次虧,如果還要這樣打仗,東方羿也就不配做文鴛的對手了……所以東方羿肯定在西線不動,尋找進攻機會。
文鴛親率的部隊和後續援軍都要比東方羿晚到西線好多天,東方羿既然知道兵貴神速,率先對雲霧城發起進攻文鴛也並不意外……
文鴛還在路上,就收到消息說雲霧城已經打起來了,而且打得很凶,情況也和東方羿的安排還有文鴛的想法差不多。竹甲兵主要作為弓弩手起到一定的壓製作用……
竹甲兵不敢太過靠近城牆,如果城上澆下火油,穿什麼都沒用了……
要說城池如果可以修得很高又不勞神費力耗錢多好,金軍的輕型手持弩機有效射高越有三十大步,約合兩百五十尺!三十大步的有效射高內是能射死人的,而雲霧城城牆隻有一百尺左右,可能還不到一百。金軍的竹甲士兵就站得遠遠的瞄準就能射箭壓製一些城樓上的士兵!
以前齊國打過的敗仗其實也有一定的這方麵的原因,一般要攻陷一個堅城至少需要三倍的兵力才能做到,而且時間上也不能太過強求!
但東方羿的戰績上,不乏兩倍兵力就攻取城池的戰果,去年的在落月城的最後一仗,東方羿可能也有用了一個時辰不到,就攻陷了一座幾萬守軍的城池!雖然那時東方羿手裡有幾十萬兵力,但細看兩國將領,展露過實力的高階武將也就文鴛和東方羿能辦到!
從某種層麵上講,東方羿就是文鴛的宿敵,而文鴛也是東方羿的宿敵。兩人都鉚足了勁想要對方的命,一點沒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不知道海雄能守住多久,城下是下定決心要背水一戰的東方羿,還有一眾金軍出征的所有優秀將領!
“守住!守住!大帥會來援救我們的!齊軍必勝!賊軍必敗……”這是海雄在城樓上的鼓舞,也是掙紮……
文鴛其實也快到了,就是這回沒有帶太多了騎兵,為了隊伍不會脫節,隻能慢些進軍……
海雄已經守到了第二天,看東方羿這番不留餘地的進攻,如果文鴛今天趕不到的話,雲霧城真的該淪陷了。
按文鴛的之前製定的應戰方略來看,緊要關頭隻能將戰死的守城士兵屍體往後方城樓下扔,這樣才能儘可能的節約時間,讓城樓上有充分的兵力應對。海雄看著眼前這一切,眼神呆滯了一下,可能是覺得太殘忍吧……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文鴛這人看起來很殘忍,但是總能讓更多人活下去!
也許這就是文鴛表達的取舍……雖然對戰死的士兵是一種不敬甚至可以說是侮辱,但摒棄這些人心的規矩和禮儀能讓活著的生命少一些犧牲……在文鴛看來是值得的吧。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就像去年在雲霧城南邊,文鴛為了抵擋住敵軍的進攻犧牲掉了五千人!這五千勇士、五千個家庭就是文鴛的取舍。戰死的士兵家裡,誰不是哭天喊地……但五千人的死換來的是幾十萬人的生機,這既是將帥的無奈,也是文鴛堅韌的體現。
不知道海雄還能守住多久城池,但現在最能理解文鴛的是海雄;最能守住這座堅城的將領也是海雄。
城裡除了十萬將士,還有不少沒來得及撤離的平民,為了能勝利,海雄在體會文鴛的取舍痛苦之時,心中已經早有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準備、決心。
幾十萬軍民雖然能往南邊跑,但如果城池失守,敵人鐵騎追殺……毀滅到來的時間隻是遲早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