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 第261章 榮譽第三師

第261章 榮譽第三師(1 / 1)

推荐阅读:

第261章 榮譽第三師

第261章 榮譽第三師

“是不是有點辣了,我給你們燒了個湯,能解解辣。”

“哎呀,感謝感謝。”

“謝謝嫂子了!”

……

賢惠的小醉又端了一盆青菜豆腐湯放在桌上,頓時讓這幫牲口“感恩戴德”,特彆是阿譯和陳繼澤這倆江南小子如同見到救星一般。

川菜雖辣,但舌尖的快感卻能讓人欲罷不能,以前從不吃辣的阿譯也不由的愛上了這個味道。

“龍文章,彆他媽光顧著吃,現在禪達到了幾支部隊了,總計多少人?”廖銘禹沉聲問道。

“嗯嗚…暫編第7師,還有原66軍的122團139團,隻是這幾支隊伍都不滿編,加上最早過來的補充團合計一萬四千多人。”

龍文章嘴裡包著飯,含糊不清的講道

廖銘禹微微頷首,算上川軍團剩下的三千多人,部隊人數都超編了,完全可以進行整編。

“團長,部隊編製怎麼安排啊,按兩旅六團製?”陳繼澤突然問道。

“難道上頭沒要求嗎?”阿譯也表示不解。

“沒有要求,宋長官倒是派了一批中高層軍官過來,估計是想安插一些自己的眼線吧。”龍文章一邊扒飯一邊意味深長的說著。

“人在咱們手上還怕什麼?你們今天回去彆閒著了,把過來的那些士兵征訓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些老弱病殘和兵油子都給老子挑出來,物資這塊也統計出來,聽清楚了嗎?”

廖銘禹放下筷子,拍板說道。

“明白!”

……

榮譽第三師作為國府新式主力師序列,自然得按照其標準來安排編製。

要說現在國府軍隊裡的師級單位人數也是參差不齊,按最普通的標準師來講,就是簡簡單單的直屬部隊+3團製。而其他像什麼德械師、調整師、整編師…編製人數都不儘相同。

與最早的兩旅六團製德械師不同,一個滿編主力師擁有三個主力團、一至兩個補充團、一個炮兵團和運輸團、外加若乾個直屬部隊,卻沒有旅一級的指揮單位。

其實師下麵設旅,旅下麵設團,是二戰前最流行的做法。一個師下麵2個旅,每個旅2個團,或則設3個旅共9個團,成為矩陣式的結構,規模比較大,這樣的部隊也被稱作甲種師。

但各國在後麵的戰爭中發現了問題,首先是部隊過於臃腫,其次是指揮層次比較多,有些時候會造成命令重疊或傳達不便的情況。

在戰場上這樣的大單位不容易快速擺開,師級命令如果通過旅一級來傳達到團,就會顯得比較緩慢,甚至延誤戰機。

但如果師級的命令越過直接聯係到團,那麼旅這一級除了日常管理功能外,在戰術上又凸顯出了多餘和累贅。

事實證明在國內與日軍的正麵戰場上,往往大多數時候都以師級作為主要戰略單位,以團級作為基礎作戰單位,取消師轄旅更能縮減指揮層次,讓部隊做到快速反應。

但旅一級並沒有就此退出軍隊編製,它更多是作為單獨的作戰單位運用於戰場上。

所以最終決定還是按主力師來整編部隊,榮譽第三師下轄:

3個主力團每團2500人)

2個補充團1500人)

1個獨立炮兵團1500人)

1個半機械化運輸團1500人)

1個師直屬加強警衛營1200人)

按國府軍隊的質量,估計送過來的那批士兵當中,最起碼會被龍文章他們裁掉幾千人。

所以主力作戰部隊在一萬一千人左右最合適,剩下的全丟到後勤崗位上去。

另外還有後勤輜重營、工兵營、憲兵營、醫療營、通訊營……等輔兵部隊,全師滿編過後總人數在15000餘。

主力作戰部隊全部以美械裝備為主,基礎單位還是以12人為一個班3x3進製。

一個排下轄3個步兵班,增設1個迫擊炮班,一門60迫擊炮。55人)

一個連下轄3個步兵排,增設1個重火力排,9挺2重機槍+3具巴祖卡火箭筒。總計220人)

一個營下轄3個步兵連,增設1個炮兵連,12門81迫擊炮,6門37戰防炮。警衛排、衛生排等總計750人左右)

因為現在運輸車輛的增加,廖銘禹決定下一步準備在主力團一級再增加1個炮兵營。但105榴彈炮又過於笨重不太適合。

記得南天門殺了那麼多小鬼子,好像也解鎖了一款75的野戰炮,具體忘記型號參數了,這個口徑其實剛好作為團級支援火力使用,隻有等到係統升級完成後再查看了。

師直屬炮兵團就不用多說了,目前按原炮兵營的基礎擴編,12門105榴彈炮,9門155榴彈炮,但這樣的火力還是無法滿足廖銘禹的要求。

師級單位誒,沒有個30門以上的重炮好意思出來混嗎?

而那兩支補充團,除了沒有重火力以外,編製和武器與主力團是一樣的,平時訓練也要按照主力團的標準進行,以便主力部隊受損能夠快速進行補充,在戰場上也可以充當預備隊來使用。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全師大概框架就是這樣了,後期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做調整。

寫完所有的計劃安排已經到了深夜,伸了伸懶腰廖銘禹看看時間都快3點鐘了,認真起來就感覺時間過得飛快。

小醉已經睡了,早些時候擔心廖銘禹深夜餓,她還貼心地去廚房煮了幾個雞蛋放在堂屋的桌上。

廖銘禹走出房間,隨意剝了兩個還殘留著些許溫度的雞蛋,塞到嘴裡嚼吧嚼吧囫圇下肚。

除了這些部隊擴編後的人事任命也讓人頭疼,這麼大一支部隊要說元首百分百放心廖銘禹自己都不相信,從宋希濂送來的那批軍官就能看出端倪。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至少三個主力團與炮團必須是自己那幫老兄弟和心腹,這樣才能控製整個部隊使其上下一心。

至於那些外來人員,聽話呢就把他們好好放在師部養著,實權那是想都不要想,不聽話的話也沒關係…要知道一仗下來陣亡的軍官也會有不少呢。

部隊整編完了後還得要兌換一些武器裝備,畢竟一萬多人的隊伍可不是以前能比的,又是一把筆開支啊。

想到這裡也不知道係統那個活爹現在怎麼樣了,這升級都快過一個月了,不管他怎麼呼喚還是半點回應都沒有,它不出來裝備也沒法換呐。

隻要裝備武器到齊,再把部隊訓練整合好,這樣一個師就算麵對小鬼子一個師團也不怕了,等把龍陵拿下來擁有裝甲部隊後……

哈哈,廖銘禹不禁笑出聲來,畫麵太美簡直不敢想象,任重而道遠啊,一步步來吧!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