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全麵化的吞世者
第473章 全麵化的吞世者
烏衛一登陸戰仍在繼續。
十一軍團生化改造一事,佩圖拉博對安格隆的處理方式並無意見,因此在向秦夏間接揭露秘密後便繼續專注於指揮戰鬥。
被選為目標的要塞已被徹底掌控,衛星上的綠皮開始在各自軍閥的率領下向要塞進攻,意圖將人類從衛星上徹底驅逐出去。
鋼鐵勇士軍團的三叉戟們和幾乎全部兵力都被優先投送到要塞之中。
在佩圖拉博之子們幾乎全部抵達衛星的那一刻,進攻方在衛星上站穩腳便是不可被逆轉的必然發生之事。
綠皮要塞被鋼鐵勇士防禦,加固。
各種威力驚人的武器在已被掌控的要塞內組裝。
大片空地被清理出來,用於給後續登陸部隊當登陸點使用。
佩圖拉博優先部署吞世者的泰坦以及騎士軍團。
當鐵之主的部署命令傳達出去後,全息影像上立刻浮現起吞世者泰坦和騎士軍團的標誌。
餘燼狼群——這支泰坦軍團的標誌當然不會缺少吞世者軍團隨處可見的獠牙利齒元素,不過這獠牙利齒印在狼頭標誌上。
餘燼狼群的泰坦編製同其他泰坦軍團不同,沒有小到戰犬大到戰將之類的泰坦等級,因為吞世者並未分到泰坦軍團而隻是得到泰坦製造技術的原因,努衛一工業世界不得不製造通用型泰坦,好讓吞世者軍團能最快擁有泰坦軍團級作戰編製。
通用型號泰坦是一種高度在三十五米左右的戰爭機器,雙肩格外寬厚,搭載大量重武器平台。
模塊化是努衛一通用型泰坦的主要特點,模塊化的裝甲和武器槽位使得通用泰坦能根據任務需要選擇不同裝備。
而因為缺少小型偵察型泰坦導致不能獨立完成偵察任務的缺點,則是由騎士軍團的機甲們填補。
將近兩千台騎士機甲足夠和泰坦軍團優缺互補。
配合泰坦與騎士軍團作戰的,則是專門為協同作戰進行過專項訓練的吞世者們。
軍團改編後的每一個吞世者戰團皆有專業負責攻堅任務的連隊,他們學習基因之父從佩圖拉博給予的經驗中總結的戰術戰略,有著不同於戰團其他連隊的訓練方式,同時有著僅次於戰團最精銳的第一連的裝備物資供應。
而安格隆在很早時還特意設立過一個規定,那就是一旦軍團麵臨需要所有戰團共同參與的大規模戰爭,大規模攻堅作戰,那麼各個戰團的攻堅連隊就需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臨時攻堅戰團。
因此各個戰團攻堅連隊也會在進行專業訓練時,學習更加細致且專業化的攻堅技能,就像鋼鐵勇士,這個大營需要硬碰硬,那個大營需要擅長組裝和操控戰爭機器。
相當於如果碰上需要死磕的攻堅戰,吞世者軍團能在戰時拚出一支小鋼鐵勇士軍團來。
佩圖拉博知曉這些情況後覺得雖然安格隆現在的攻堅戰水平也不如自己,但至少思慮周全,很多事情皆是早有準備。
要執行接下來的作戰計劃,就隻能讓吞世者組成的攻堅部隊配合泰坦與騎士軍團,其他軍團畢竟是沒有特訓過如何協同通用泰坦和兩千多台騎士協同作戰。
當被佩圖拉博寄予厚望的部隊全部集結完畢後,進攻要塞北部一百七十公裡外虛空盾陣列的命令被下達。
不過鐵之主並未親自指揮這支吞世者攻堅部隊,而是細致安排鋼鐵勇士通過轟炸和火力支援為攻堅部隊開路。
“攻堅部隊是各戰團出點人拚湊起來的,這樣的部隊往往有一個致命問題,那就是指揮體係不穩固,容易出現指揮混亂的情況。”
莫塔裡安開口。
安格隆從這位兄弟身上感受到不滿,因為莫塔裡安以為佩圖拉博會安排鐵勇和死守一起去拆虛空盾,進而為登陸作戰贏得決定性優勢。
“攻堅部隊的確是拚起來的,但指揮體係非常完善。”安格隆沉聲解釋,“會由各攻堅連連長,和專門研究鐵勇戰術經驗的阿斯塔特文官參謀組成指揮團,他們每一個命令都會在規定時間內迅速下達。”
“更彆提現在還是最理想情況,那就是這指揮團隊有來自鋼鐵勇士的戰略顧問協助。”
佩圖拉博聽後默默點頭,這就是他為何將指揮權交給攻堅部隊自己。
至於那位戰略顧問,則是被派過去的丹提歐克擔任,在安格隆製訂的戰時規定中有關於討論和決策的詳細安排,丹提歐克將在一個戰略命令被下達之前的投票決定環節裡,有等同於三個連長的投票權力。
“這支拚起來的臨時攻堅戰團名字叫什麼?”洛嘉問。
“吞城者。”
努凱裡亞起義戰爭時期,起義軍的名號。
在要塞內,集結起來的攻堅吞世者們正列隊肅立之時,“努衛一改”型巨像指揮車轟鳴著在所有人麵前駛過。
指揮團隊站在指揮車最高處的露天平台上,於虛空盾生成的暗紫色穹頂下圍在一起共同高舉一麵旗幟——吞城者起義軍戰旗。
這麵戰旗是反抗者們拿下莫瑞家族要塞領地後,要塞領地裡的平民為安格隆和秦夏繡製的戰旗。
這是一麵送給解放者的驚喜,被解放並成為自由人的人民們偷偷繡製了它。
因為沒有絲線,他們就把自己身上為數不多的衣物拆成線用作縫製戰旗,戰旗高聳又巨大,要塞領地裡所有掌握縫紉技能的人輪流上陣,才將這麵戰旗在起義軍下一次戰鬥開始前趕製出來。
吞城者戰旗看起來並不精致,可以用粗糙來形容,甚至上麵還能看出一些縫紉者不小心戳破手指後留下的乾涸血跡,但它意義重大。
戰士們看到這麵戰旗的瞬間便戰意激昂。
安格隆之子們經常遺憾於自己沒能加入那場征服努凱裡亞的戰爭,沒能和基因之父一起把奴役者們趕儘殺絕挖墳掘墓,但現在,他們感覺自己回到了那個時代,仿佛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和年輕時期的基因之父形成共鳴,體會並理解那些塑造了父親的一切!
要塞出口緩緩升起。
整齊列陣的騎士機甲們先邁動步伐,臨時組建的專業攻堅戰團“吞城者”的戰士們緊隨其後。
通用型泰坦自隊伍兩側行進,拱衛著努衛一改型指揮車。
指揮車頂部的吞城者戰旗光芒四射,人們仿佛能聽見努凱裡亞上萬年來奴隸的怒吼,以及被斬儘殺絕的高騎士和近衛軍走狗們的悲鳴慘叫——這是錯覺,也是現實結構不強情況下發生的超自然現象,一個戰士相信哪種說法取決於其對帝國真理的信仰程度。
戰術核彈與鋼鐵勇士超重型火炮的齊射為吞城者開辟出一條相對通暢的道路。
當綠海湧來之時吞城者們像此前訓練中那樣與泰坦和騎士軍團協同作戰。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搭配不同裝備的通用泰坦在此時起到了不同作用。
渾身上下所有武器槽位儘數列裝遠程武器的泰坦位於指揮車兩側,傾瀉出的火力相當於一艘護衛艦在軌道轟炸時的十分之一。
還有專門負責在泰坦級戰爭機器對壘中快速決出勝負的近戰特化通用泰坦,它們的武器槽位絕大部分都空餘著,模塊化裝甲槽位安裝的也都是輕型裝甲,防禦能力不強但更加小型化耗能低,並且集成類似神君泰坦那種慣性抵消功能。
這種近戰化的通用泰坦能在麵對綠皮同級戰爭機器時衝上去解決戰鬥,而不是兩台龐然巨物把能扭轉戰爭局勢的火力扔在對方虛空盾上,彼此隔靴搔癢。
高效的協同作戰讓吞城者攻堅部隊勢如破竹,打到了虛空盾陣列所在的地方。
那些綠皮製造的虛空盾陣列,其體量可以用“地形”來形容。
但吞城者並不需要直接破壞整個陣列,隻需要想辦法讓虛空盾出現點漏洞就行,屆時隻要有能容納一發光矛的漏洞被打開,軌道外的戰艦都能把整個陣列徹底摧毀。
“模塊化才是未來。”安格隆觀察著全息影像上的戰略圖示,忽然發出一聲感慨,“說實話我覺得咱們所有軍團的動力甲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物資貧瘠的軍團用馬克二,不貧瘠的用馬克三,但無論是已經列裝還是正在測試中的顯然都不夠先進。”
“什麼意思?”佩圖拉博忽然將注意力轉移到兄弟身上,“讓阿斯塔特的動力甲也像通用型泰坦似得,能具備根據任務更換不同盔甲功能的能力?”
“是的,但這也隻是一個設想。”安格隆說,“畢竟軍團人數太多,模塊化設計會大大增加後勤壓力。”
佩圖拉博深以為然。
秦夏也深以為然。
後世貝利撒留·考爾能設計模塊化的原鑄型動力甲並且大範圍推廣,一是有攝政王基裡曼給他背書,二是那時候戰團化的星際戰士數量並不多,即便一萬年後的帝國不如當前,也能負擔得起模塊化設計增加的後勤壓力。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軍團時期施行模塊化設計對所有軍團而言都不可能,某些後勤能力特彆強的軍團當然可以這麼做。
比如……
極限戰士?
“你的軍團確實全能。”洛嘉忽然把話題轉向跟裝備不相關的方麵,“我感覺……就好像你要讓你的軍團能在必要情況下組成好幾個軍團,比如鋼鐵勇士,午夜領主,亦或者是軍團改編前專注突擊作戰的吞世者。”
洛嘉認為吞世者會逐漸更加全能化。
比如各戰團突擊連隊在必要情況下聯合起來,就像組成吞城者一樣組成一個類似戰爭之犬的突擊部隊。
各戰團也有專業負責斬首作戰和暗殺的連隊,在必要的情況下當然也可以組成一個類似午夜領主的刺客軍團。
“哈。”安格隆哼笑著搖頭,“不,一個軍團怎麼可能那麼全能呢?”
原體們麵麵相覷,心想也是這個道理。
一個軍團再怎麼全能化,受限於原體能力,後勤供應,以及其他種種原因,都不可能擅長所有戰爭專業。
比如,吞城者這個臨時攻堅部隊,怎麼可能比鋼鐵勇士更專業呢?
“……”安格隆摩挲著下巴沉默了一下,忽然又說,“至少暫時還不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