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是誰?”
蕭玄盯著女眷中的靈動女子,好奇地問向高適之,沒想到京城之中,還有這等美人。
高適之也被對方吸引,回道:“她就是謝令薑,謝氏嫡長女,才情絕豔,九殿下從未見過她嗎?”
“原來他就是謝令薑,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麵。”蕭玄自然聽說過此女的大名,但今日是第一次見麵。
高適之忍不住說道:“其實沒見過也好,見了容易誤終生。”
蕭玄立即瞥向高適之,發現他目光中帶著傾慕,顯然愛慕這位才女。不僅是他,在場其他儒生,哪個不是眼中帶著愛慕呢。
謝令薑要美貌有美貌,要才華有才華,而她的家世,更是讓男人趨之若鶩。
那可是薑氏,大夏頂級門閥,不管是哪個朝代,都是前十的存在,在當今大夏國,更是前五的存在。
不要以為謝家人沒有進內閣,就接觸不到大夏的權貴中心,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真以為進入內閣,就手握權力了?
非也。
內閣成員的花期非常短,平均也就五年,彆看現在閻嵩權傾朝野,等他完蛋的話,全族都跑不掉。
可以說,作為門閥的謝家根本不會主動站在台麵,人家都是在台下運作,並且手段驚人。無數文官、武將和謝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閻嵩,他的恩師就是謝家的幕僚,閻嵩所娶的妻子,就是謝家的外戚。
其次,謝家手握大量的土地和產業,產業遍布天下,說謝家富可敵國並不誇張。
就連大夏後宮也有謝家的安排,比如大名鼎鼎的皇貴妃就出身於謝家旁係。皇貴妃生下的皇子就是二皇子,被封晉王,深得夏皇寵愛。
要知道皇貴妃隻是謝家旁係出身,而謝令薑可是謝氏嫡長女,嫡長女的地位僅次於嫡長子,沒有出嫁的嫡長女在家族中地位極高。
如果能娶到謝令薑,那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如果蕭玄能娶到謝令薑,那麼他在一眾皇子中的地位,將從第三階層直接升到第二階層,而且還是第二階層拔尖的存在。
不過蕭玄的心中,卻無這個想法。
原因很簡單,謝氏能存活這麼久,審時度勢的能力絕對是最強的,不然的話,謝氏早就被滅了。
當然了,其他門閥也是如此,他們追求的不是極致的地位,不會像蕭氏這樣成為皇族,他們要的是不斷延續。
曆朝曆代都逃不掉毀滅的命運,如今的大夏就到了儘頭,風雨飄搖,而一旦大夏被滅,那麼皇族蕭氏也將被屠戮殆儘。
反觀謝氏,依然是那個頂級門閥,依然是能瀟灑的延續。
如果蕭玄選擇謝氏,那麼他也將被謝氏控製,到那時,恐怕不是他利用謝氏,而是謝氏利用他。
蕭玄不覺得憑借自己的能力,能和謝氏這個龐大的門閥扳手腕,所以還是不要輕易產生關聯。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世家門閥控製了天下,幾乎切斷了寒門上升的通道,看不到出人頭地的機會,百姓民不聊生,但是世家門閥卻逍遙快活。
當矛盾衝突到不可化解的時候,便會徹底爆發。
前世唐末時期便是如此,有人發現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於是掀起了一場可怕的滅族之戰,這裡滅的就是門閥和世家,而且還是按照門閥世家的族譜挨個消滅。
恐怕世家門閥到時都不會想到,他們視為傳承的族譜,成為了全族消消樂的生死簿。
曆史有個規矩,那就是有著相似性。
蕭玄怕過不了多久,也出現這樣一個人,甚至說不定自己會成為這樣的人,所以暫時不要和門閥世家有太深的聯係。
而就在蕭玄心有所想時,那些女眷也在觀察參賽的儒生們,然後相互之間議論,引起一片歡聲笑語。
謝令薑被簇擁在人群中,她目光掃過儒生,隨即便收回了目光。
“令薑妹妹,這些郎君相貌如何?哪些能入你的眼?”
一位溫婉女子笑著問向謝令薑,此女名叫穆青婉,其父乃是穆英侯,也是大夏國手握軍權的君侯之一。
聽到詢問,謝令薑搖頭道:“我非以貌取人之人。”
“令薑妹妹說過,最看中的不是相貌,而是文采,但容貌也很重要啊,不然配不上妹妹的傾國之色。”穆青婉笑著說道。
謝令薑無奈說道:“青婉姐,我此次前來,隻是觀賽,並無挑選如意郎中的心思,你就彆逗我了。”
“令薑妹妹急了,好啦好啦,不逗你了,但你也到適婚的年紀,該好好考慮了。”穆青婉道。
謝令薑反問道:“那青婉姐姐呢?青婉姐姐比我還大兩歲呢。”
“我是沒有碰到如意郎君,若是碰到了,自然就嫁了。令薑妹妹,你我情同姐妹,要不嫁給同一個人算了。”穆青婉笑嘻嘻道。
謝令薑忍不住白了穆青婉一眼,懶得和她討論這個不可能發生的事。
就在這時,遠處又傳來動靜。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隻見國子監祭酒孟名勳帶著五位老先生走了過來。
“是孔玄黃!孔大儒也被請來了!我以為他不會來呢。”
“孟老和孔老雖然不和,但隻是見解上的不和,這次孟老擇徒,孔老怎麼可能不來,你以為和你一樣,小肚雞腸?”
“看!荀老也來了,他已經很久沒有出來走動了。”
“哎呀,今天真是大開眼界啊!”
“…”
儒生們一片興奮之色,激動不已。
蕭玄站在角落,也看向了孟名勳和另外五位老先生,這五人都是京城的大儒。尤其是孔玄黃,從他的姓氏來看,就知道他的出身。
說起孟名勳和孔玄黃,那還真是亦敵亦友的關係,兩人鬥得不可開交,卻又惺惺相惜。而相鬥的原因,則是理念的不同。
隨著六位大儒的到來,所有人齊齊行禮,態度極其恭敬。
而禮畢後,又有人走了過來,這次來的人是大夏太子蕭宇,他也來觀禮。
麵對大夏的儲君,所有人都要行禮,包括孟名勳和孔玄黃,他們雖然是大儒,但君臣有彆。
“拜見太子殿下!”
所有人恭敬行禮。
但是仔細看會發現,在場很多儒生麵露疏遠,避太子如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