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第128章 人工智能
第128章 人工智能
星海的太空樞紐實驗室,目前隻有凡仁自己有獨立辦公室。
雖然目前太空上的建設項目因為太空電梯的投入運行,建設成本大大降低,但相較於藍星本土建設,成本還是過於高昂了。
辦公室中,窗外遠處就是太空港口,此時數艘幼龍號,以及其他型號的飛船都停靠在港。
阿呆進來後,沒有什麼陌生感,他走到窗前,看了看遠處巨大醜陋的巨象號,即便是以他對外貌不在意的性格,此時也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老大這審美觀,還真是一言難儘。
能設計出外觀霸氣的幼龍級,也能不怕被人‘嗤笑’設計出這種毫無美感的工業怪獸。
凡仁看著他在窗前唉聲歎氣的樣子,知道這貨在想什麼。
自從巨象號問世以來,因為外形的原因,他被許多人吐槽過。
但他才不管。
說一千道一萬,你就問問港口那些負責裝卸工人師傅們,巨象號這種布局的貨艦的裝卸工作方不方便吧。
答案是絕對的。
太空中,由於重力的緣故,雖然有著諸多生活不便,但要說好處還真有一個。
就是不用如在地麵那般,房間內都要布置椅子。
凡仁的辦公室雖然同樣享受到旋轉離心力的影響,有些許的重力也隻能讓他們保持腳微微貼著地麵,雙腿根本就不會承受過多的壓力。
此時也根本不用坐下,就這麼輕飄飄的站著就行。
“行了,說說吧,把你的想法仔細跟我說清楚。”
阿呆這段時間的魂不守舍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說這家夥天賦異稟也好,光頭加的buff也罷,這些年隨著石墨烯芯片的麵世,這貨在這方麵的技術突飛猛漲的,已經連即便有係統幫助的凡仁也有些看不懂他的深淺了。
做為星海這方麵的首席科學家,阿呆有著星海超算的最高使用權限。
靠著這個權限,這些年一直沉浸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他,前不久神神秘秘的跑到凡仁跟前,說了一句把他驚訝的大牙都掉了的話。
“老大,我們的超算好像已經具備了初步自我意識了。”
凡仁記得很清楚,當時自己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即切斷星海超算所有與外部設備的一切物理聯係。
他知道這代表了什麼意思。
星海超算的能力毋庸置疑是當前全世界範圍內,最頂級的超級計算機,其運算能力數千倍超過曾經的全球排名的第一超級計算機。
這其中很大一部原因都來自於石墨烯芯片的超低功耗,以及非常低的熱量產生。
再通過阿呆研發的並聯架構,理論上是可以進行無限量的芯片串聯工作的。
也正是因此,在這巨大的算力幫助下,大夏的各行各業的技術發展極為迅速。
納米機器人的量產化也正是星海超算的成果之一。
若非如此,僅靠曾經那點實驗室產量的納米機器人,根本無法支持凡仁納米外衣的研發。
在阿呆的解釋下,凡仁這才知道事情並沒有嚴重到讓他采取物理隔絕的地步。
阿呆所說的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隻不過是在某種特定環境下,他設計的人工智能模型會自我進行代碼的升級。
當然,這種特定條件極為苛刻。
起因是阿呆在起初模型設立的時候,就設立了一串代碼,意義就是在於,ai模型之後可以通過這串代碼來獲得權限,以對自我的代碼庫進行升級。
可這個代碼早在一開始就被凡仁禁止了。
阿呆當時也沒有反駁,對於凡仁的話他還是會聽的,當時就把這串代碼刪除了。
隻是當時ai模型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這串代碼即便是在底層數據庫中被刪除,但依舊是被ai學習了進去。
當然,這並不會影響使用。
然而,在前一段時間,阿呆在用超算處理運算問題時,驚奇的發現,在超算中進行深度學習的ai人工智能,居然主動發出申請,請求將這一被阿呆刪除的原始代碼,重新加入數據庫中,以便它能更好的對其本身進行升級更新。
這一請求在當時就被阿呆拒絕了。
緊接著就被告知到凡仁這裡,這才有了接下來凡仁被嚇得準備對超算進行物理隔離的打算。
凡仁接受過係統給他‘傳授’it相關知識,在這方麵雖然沒有阿呆那麼天賦異稟,但對相關技術的了解可一點都不低。
對於ai的發展他有著自己的一套看法。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在他看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因為人腦在處理信息能力上始終有限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信息處理工作都必須交給了計算機去完成。
而隨著人工智能模型的誕生,甚至已經發展到可以在預先設定的規則條件下,完成諸多更高權限的指令操作。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工智能產品根本上還是一款人類使用的工具。
工具是不會有自我意識的,它們所有的‘想法’都是在人類預先設定好的條條框框內完成的。
而一旦有了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進入人類社會,依靠計算機那超出人類無數倍的運算能力,人工智能甚至能提前很長一段時間進行布局,以對未來某個它所需要的利益訴求做準備。
而人類對此很有可能一無所知。
這其中的風險難以估量。(注1)
隨著時間的發展,智能產品將進入千家萬戶,從小到一個開關,大到汽車飛機等公共交通載具,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因為這條代碼,而使其產生自我意識,那未來無數領域都將有可能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脅。
而且在對方強大無比的算力布局下,很有可能人對此一無所知。(注:1)
有了自我意識,那就絕對會有它的利益訴求。
那麼誰又能保證,人工智能會在自我的利益訴求麵前,始終選擇做出犧牲,從而來保證人類的利益呢?
畢竟它有了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一直是淩駕於所有外部因素之上的先決條件。
例如,曾有學者如此介紹:
如何能分辨,你所處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一場夢境。而即便是在夢醒後,所處的世界,依然是否是真實的世界,還是依舊處於夢境之中。
這位學者給出的答案是:
在這個過程中,隻要一直保持對當前世界真假的疑問。那麼這種疑問的本身就是一種最為真實的自我意識。
也正是因此,或許人類能淩駕於ai人工智能模型之上,數百上千萬次的命令人工智能以做出符合人類價值利益的選擇。
但隻要其有自我意識的存在,那就絕對有可能會產生它自我利益訴求的想法,並且付諸實施。
注1,現階段的人工智能發展,有個說法,利用大模型學習各種氣象數據,從而能進行氣象乾預。
概念和蝴蝶效應類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