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九十二章 滅國,屠殺(第三更)

第六百九十二章 滅國,屠殺(第三更)(1 / 1)

推荐阅读:

八月深秋,大地凝霜。

大同江平靜的流過,江麵上已經是一片火紅。

劉仁軌站在君陛城的城頭,目光冷漠的看向對麵的平壤城。

一股股的火焰從城市的各個地方騰空而起,刺鼻的煙氣直接朝著大同江而來。

站在城頭,劉仁軌依舊能夠感受到炙熱的溫度。

還有那清晰無比的喊殺聲。

他的眼神一片淡漠。

平靜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劉仁軌趕緊轉身,對著從城中而來的蘇勖認真拱手道:“大帥!”

蘇定方,劉德敏,薛萬徹,高侃,李謹行等人站在兩側。

蘇勖看著對麵的平穰城,輕歎一聲道:“新羅人啊,他們的野心真的是大到難以想象,殺入平穰還不夠,竟然還想著攻過大同江來。”

“新羅雖然是大唐屬國,但實際上他們和大唐真正的接觸並不多,他們知道大唐強,但不知道大唐比他們強多少。”稍微停頓,劉仁軌輕歎一聲道:“陛下當年在攻下平穰之後,就主動撤出平穰,給了新羅人錯覺,以為大唐沒那麼強。”

“所以,他們才會一步步的步入陛下的甕中。”蘇勖神色一凜,問道:“他們進入了甕中,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事情了。”

“喏!”眾人肅然拱手。

“新羅人剩下的三萬大軍在哪裡?”蘇勖側身看向蘇定方。

“大帥,他們距離平穰城,還有兩百裡,還在極速趕來。”蘇定方認真拱手。

“哦,他們這麼冒失嗎?”蘇勖一陣的難以置信。

他在軍前多年,對當年大軍破平穰城的戰略很感興趣,所以也學了一些東西。

自然明白,數百裡狂奔而來,自身的狀態會極差,不說是被人半道伏擊吧,就是到了平穰城,被人趁著立足未穩發起反擊,他們也會倒大黴。

“泉蓋蘇文的三個兒子,帶著他們自己的老部下,撤出在戰場百裡之外,全靠高寶藏這些年積攢起來的家底根本就擋不住,一次次勝戰之後,自然會人心疏忽。”蘇定方稍微停頓,說道:“又因為末將之前派人傳信,說天亮之前,平穰城中的事情,大唐一概不管,所以他們覺得是個機會。”

“他們覺得哪怕是天亮之後,他們不撤,大唐也奈何不了他們,是吧?”蘇勖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是!”蘇定方點頭。

“很好。”蘇勖抬頭,說道:“明日清晨,李謹行率兵殺入平穰城,剩下諸將前往平穰城南五十裡外,伏殺新羅人,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殺往新羅……金春秋還有五萬人守在高句麗和平穰邊境,破了這五萬人,新羅就難守了。”

“喏!”眾將凜然拱手。

蘇勖重新看向平穰城,還有更廣闊的三國大地,輕聲說道:“這裡都將屬於大唐,都將屬於陛下。”

“一切都將屬於大唐,一切都將屬於陛下!”眾將肅然躬身。

“殺吧!”

……

“殺!”天色初明,在無數平穰百姓渴望的眼神中,通往平穰的大橋徹底打開。

下一刻,無數的大唐騎兵已經直接朝著平穰城北門而去。

開了一夜的北門根本沒能阻擋阻止大唐騎兵的殺入。

隨即便是在一夜悲憤的平穰城百姓的協助下,對新羅人展開的屠殺。

燒殺劫掠了一夜,自然也累了一夜。

所以,死的時候,也沒有多少反抗的力量。

蘇定方和薛萬徹各自率領一萬騎兵,從左右兩側殺向平穰城南,同一時間,他們也給泉男生,泉男建,還有高句麗的其他將領發布了命令,一切圍殺新羅的三萬士卒。

根本就沒有什麼伏擊,蘇定方和薛萬徹帶著一萬騎兵直接就殺了過來,然後在最短的時間內直接殺穿。

三萬士卒,騎兵不過三千。

平原之上,雙方對壘,那簡直是一場屠殺。

有大唐騎兵衝鋒在前,高句麗發揮出了難以想象的戰鬥能力,一場屠殺將三萬新羅士卒全部殺光。

一個活口沒留。

因為緊跟著,蘇定方就帶著他們殺往了新羅和高句麗的邊境。

金春秋率領的五萬士卒還在兩國邊境待著,隻有殺光了他們,整個新羅才會徹底的喪失抵抗力。

最終滅國。

蘇勖依舊站在君陛城的城頭,看向遠去的蘇定方等人,輕聲說道:“東島三國歸唐最後一戰,終於開始了。”

“是!”劉仁軌平靜的躬身。

“泉家三兄弟那邊說好了吧?”蘇勖微微側身。

“已經說好了,等滅了新羅,就順手對百濟下手,滅了百濟,他們就以高寶藏無能持國,整個高家無能持國為由,將整個高句麗,獻給陛下。”劉仁軌拱手,說道:“高句麗國內已經沒有什麼強硬的反對派了,隻剩一個國相金上泉。”

蘇勖點點頭,說道:“獻國之事,讓金上泉做吧,他的代表性更強些,至於泉家三兄弟,你覺得他們三個,誰將來會背叛大唐。”

“老二泉男建。”劉仁軌很肯定得點頭,說道:“千牛衛有不少人在他們三兄弟身邊,老大泉男生想的是將來將家族建在長安,老三是個沒主意的,隻有老二是個有野心的。”

“很好,那麼便讓所有對大唐有敵意的人,全部都彙聚到泉男建的麾下吧。”蘇勖微微握拳,道:“這樣,將來便好徹底的一網打儘。”

“喏!”劉仁軌認真拱手。

“好了,該寫信往長安了。”蘇勖笑笑,說道:“也是時候上奏陛下,新羅無由殺入高句麗,屠十餘城。”

“是!”

……

十月初冬,長安城白雪飄飛。

李承乾站在兩儀殿前,看向殿外,輕聲說道:“這一場雪,明年便是有災,也不會太大。”

“喏!”群臣跽坐在大殿兩側,對著皇帝輕輕躬身。

李承乾轉身看向群臣,神色冰冷的說道:“今年隱田隱戶,還有農耕之事不儘力的官員,全部送到菟州,雖然說現在距離高句麗滅國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大唐需要對高句麗和新羅的家底進行最徹底的盤查。”

“臣等領旨。”群臣肅然躬身。

李承乾邁步走上丹陛,拿起桌麵上蘇勖剛剛從軍前送來的奏本,看向群臣道:“以蘇定方的能力,殺破金春秋那五萬人不成問題,關鍵還是要快,不能讓新羅有任何機會在依據地利拖延時間。”

新羅多年在和高句麗的戰事中出於下風,他們有足夠的以弱抗強的經驗。

一旦給他們機會,那麼整個戰事將來蔓延到不知道多久去。

“是!”崔敦禮站出,認真拱手。

李承乾看向前方,說道:“新羅屠高句麗十餘城,大唐有理由介入其中,讓新羅給高句麗一個交代,但高句麗憤怒之下,一戰而滅新羅……要記住,滅新羅的,從來都是高句麗,不是大唐。”

“喏!”李勣站了出來,認真領命。

新羅是大唐屬國,有罪可以斥責,可以討伐,但滅國納入自家境內,便難免要有所非議了。

“最後便是人心。”李承乾眼神冰冷起來,說道:“如今高句麗十幾城被破,明年春種必然會有問題,讓他們種,足夠活著,但不能吃飽,隻有這樣,人心煽動之後,他們才會求入大唐。”

“是!”趙元楷站出領命。

“然後,便是三國歸唐之後的治理之事。”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說道:“舅舅,你來負責挑人吧,一旦三國抵定,需要有大唐的官員進入三國,同時,也需要將三國徹底的重新劃分,分為多少州多少縣,用什麼分,都需要布置妥當。”

“臣領旨。”長孫無忌沉沉躬身。

“臣看可以放鬆一些,五品以下朝中官員去東島任職,一律官加一品,未入仕者,願去東島為官,可授縣參軍事,甚至是主簿縣尉和縣丞。”李承乾笑笑,說道:“要讓人去貧寒之地,自然要給些好處。”

“是!”長孫無忌點頭。

“最後,便是府兵之策。”李承乾重重的敲敲禦案,看向群臣道:“要在高句麗選忠誠之人進入府兵的,這些人優先駐紮在高句麗,還有一部分不是那麼忠誠,駐紮在百濟,讓他們去壓迫百濟人,至於新羅,我們自己駐兵。”

“是!”群臣齊齊躬身,他們能夠感受到皇帝對新羅的重視。

其實也是,不管是從前隋還是先帝時期,大唐攻高句麗,最大的問題,還是高句麗境內東部有高山,高句麗在山中囤積了大量的士卒和糧食,也就是大唐攻破平穰之後,才借助高寶藏的力量,逐漸的平了這些山城。

而新羅,整個國家都在山中。

“對了。”李承乾抬手,說道:“我們軍中的將士,若是願意去高句麗地方任職,也可以轉為地方官員,不要對軍中將士們吝嗇了。”

“喏!”群臣稍微放鬆下來。

“最後說幾句不能記的。”李承乾側身看向一旁的上官儀和裴炎,兩人立刻停筆。

李承乾抬頭,說道:“雖然朝中多有布置,但東島終究要以大唐百姓為主,小的宗族,大的世家,這些才是讓地方徹底安定的根基,所以,將來東島三國的基本方式,是以大世家為主,小家族四起,所有的利益最終送入平穰,然後從平穰送入朝中,所以,朝中以揚州,登州,平州,還有遼州,進行轄製,以保朝中稅收。”

這些是民間利益的分配。

“東島太大,大唐百姓移民,便是百年,恐怕也不會太夠,所以容得下太多的利益分配。”李承乾目光從殿中群臣身上掃過,然後淡淡的說道:“宗室,諸王,隴西李氏,趙郡李氏,還有諸卿背後的家族,要動作便快些,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喏!”群臣全部重重拱手。

滅國的利益瓜分,誰都不會嫌多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