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十二章 父皇,嫡次子,善行玄武門啊!(入庫了,求票,推薦票,月票)

第十二章 父皇,嫡次子,善行玄武門啊!(入庫了,求票,推薦票,月票)(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兩儀殿內,李承乾在內侍的服侍下,重新穿好了蟒袍,然後肅然站立。

李世民坐在禦榻上,看著筆直的李承乾,目光終於柔和了下來,輕聲道:“承乾,平日行事也不要太累著了,你的腿傷,日後……”

“孫真人說,兒臣的腿傷雖有些嚴重,但兒臣將養還好,也並非完全沒有辦法,聽說前隋巢元方有些法子留了下來,隻是不知道其後人如今身在何處,還需找找,想來還是有辦法徹底痊愈的。”李承乾認真的抬頭,直直的盯著李世民。

看著眼前倔強的兒子,皇帝的心裡不由得輕輕一軟,輕歎一聲說道:“那好吧,東宮一切照舊,不過你傷好之前……”

“兒臣這幅半身甲,雖然在大朝時看不出太大問題,但是將來上馬騎射,坐臥宴請之時,難免會出問題,這些便隻能拜托青雀代行了。”李承乾低頭,麵容不由得有些苦澀。

“便如此吧。”李世民擺擺手,說道:“你也累了,早些回去歇著吧。”

“喏!”李承乾拱手道:“兒臣告退。”

……

李世民斜靠在禦榻之上,看著李承乾緩緩走到了兩儀殿門口,他突然開口:“承乾!”

“兒臣在!”李承乾詫異的回身。

“有時間多去看看稚奴和兕子,自從你病了之後,他們兩個有好幾回要去看望你,都被朕攔了下來,你現在好了,就多帶他們去北苑轉一轉,一起散散心。”

“兒臣領旨。”李承乾拱手之間,臉上帶出了溫煦的笑容。

皇帝輕輕擺手。

“兒臣告退。”李承乾躬身,然後轉身邁步走出了兩儀殿。

看著李承乾離開的背影,李世民長長的鬆了口氣,眼底卻是一片複雜。

如今,他的這個太子,終於感受到了威脅,開始重新振奮。

但是……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承乾的左腿上。

天下沒有跛腳的太子,也沒有跛腳的皇帝。

晉惠帝司馬衷的那個傻子,一句“何不食肉糜”,臭名昭著直到今日。

更彆說,還有八王之亂導致的天下崩潰。

跛足,跛足。

從整個天下的角度看來,跛足太容易成為他人不臣的借口了。

難以服眾,難以讓天下人臣服。

容易引起天下動亂。

這樣的太子,在先天上,對皇權就是一種傷害。

目光逐漸的抬起,皇帝的眼神冰冷而堅定起來。

承乾,若是你的腳,就這麼徹底的跛了,那就彆怪父皇……

想到這裡,李世民不由得輕歎一聲,若是李承乾的腳,真的就這麼坡了,那麼一切反倒容易了,然而現在,聽他自己的話,他的腳,還有救治的希望……

再看看吧。

“來人!”皇帝再度抬頭,一側的內侍監張阿難小心的走了過來,拱手道:“陛下!”

“將今日太子關於吐蕃不會讓公主有子嗣的奏論,告訴魏王。”李世民看了張阿難一眼。

張阿難立刻拱手領命:“是!”

“還有,告訴禮部和光祿寺,公主入吐蕃的嫁妝,降低一等。”皇帝的拳頭死死的攥了起來。

若吐蕃人日後會是大敵,那一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傳旨侯君集。”李世民目光抬起,看向一側的大唐疆域圖,輕聲說道:“讓他派出一隊精銳斥候,前往羊同,朕要知道吐蕃和羊同摩擦的詳情,另外,傳令蘭州刺史杜鳳舉,鄯州刺史李玄運,加大開放大唐往吐穀渾行商的商隊數量。”

張阿難立刻拱手領命:“是!”

李世民坐在禦榻,神色平緩下來,看向大唐疆域圖,輕聲說道:“先滅高麗,滅了高麗之後,再往吐蕃吧。”

……

太極門下,李承乾平靜的走入宮道之中。

兩側的宮牆之上的禁衛士卒齊齊俯首。

李承乾隻是平靜的走著。

《考工誌》,《括地誌》。

《考工誌》如何能和《括地誌》相提並論。

《括地誌》是天下統一的象征,而《考工誌》不過是天下統一的工具罷了。

兩者相較,高下立分。

而且,天下百工即便是琢磨到極致,也不過是另外一個魯班而已。

但,大地,地理,那代表的是後土和神農。

皇帝的偏心啊,真的是不要太明顯。

更甚至於這會很明顯的向群臣表達他的傾向。

聰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皇帝的心思。

看著對麵的承天門,李承乾心裡反而平靜了下來。

他的父皇對青雀的偏愛,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誰讓青雀是他的嫡次子呢。

青雀類朕這番話,也不是說了一次兩次了。

不過若是李泰真的像他的話,恐怕真正會日夜不安的人是他吧。

玄武門,就是他這個嫡次子做的。

李泰如果真的強行取代掉李承乾,皇帝難道就不擔心李泰在取代李承乾的同時,也將他也一起取代掉嗎?

……

將這個念頭存在心頭,李承乾繼續在宮道內前行。

現在的李泰,對李承乾而言,還構不成威脅。

李承乾畢竟做了十五年的皇太子,長安百官或許因為他這一年的深居簡出,還有傳聞中斷腿跛腳有所疑問,但天下三百六十州的刺史,可沒那麼那麼快得到消息。

尤其過了今日之後,李承乾表現出的自己沒有跛腳,以及熟練的政治手段,會極大的挽回人心。

他的父皇就是現在想要讓李泰取代他,也沒有那麼容易,他還需要時間。

起碼要在李泰《括地誌》完成,同時名望散播出去之後,而且還需要李承乾再做錯什麼事情之後。

所以李承乾還有時間。

在短時間,在李泰《括地誌》完成之前,李承乾隻要不犯錯,那麼他就不會被廢。

然而,他所有的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隻要皇帝需要的時間到了,那麼李承乾該廢也一樣得廢。

所以,李承乾需要在皇帝確定對他動手之前,先對李泰下手。

讓李泰來一次玄武門!

哼哼!

無非時機而已。

李承乾收斂心中的冷笑,神色再度肅然起來,李泰從來不是他的對手,他的對手,隻有他的父皇。

然而在長安,不管李承乾做什麼,都很難逃出皇帝的掌心。

就算今日李承乾收拾了李泰,也還有李治,李恪等等。

他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兵權才是基礎。

但在長安,誰碰兵權,誰死。

所以,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

高句麗,這三個字頓時蹦出在李承乾的腦海中。

他的父皇南征北戰稱天可汗到今日,真正能夠讓他不甘的事情不多。

玄武門的事情始終是他的陰影,所以這些年,他才會做什麼都試圖超過他的父親。

而到了如此,他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瞄向了更遠大的目標。

隋煬帝楊廣,高句麗。

超越楊廣,滅了高句麗。

《考工誌》、《括地誌》,都是為了這件事做準備。

楊廣親征高句麗,所以,他的父皇,後來也親征了高句麗。

那麼這個時候,坐鎮後方轉運糧草的李承乾,就來了機會。

這個時候的他,就有了最名正言順的碰觸軍權的機會。

……

前方,承天門已在眼前。

李安儼站在明黃色步輦之下,等著李承乾。

李承乾輕輕一笑。

晨光從東方射下,鋪倒在承天門外。

如同金色的長階一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