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明渣的逆襲 > 第28章 政務與命運

第28章 政務與命運(1 / 1)

推荐阅读:

府衙大堂,王和垚靠在椅子上,眯著眼睛養神。

軍政繁忙,戎馬倥傯,他抽空去了一趟紹興府與寧波府,馬不停蹄,忙的腳不沾地。

萬人之上,看起來風光無限,實則冷暖自知。他嚴重懷疑,曆史上的那些明君賢臣,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被累死的。

在他的軍令下,會稽山鐵廠所有冶鐵爐都要進行改造,加了儲熱室。而在冶鐵時加入石灰石等,隻有等冶鐵爐改造完畢,再進行試驗。

會稽山鐵廠並不大,沒有石炭資源,冶鐵用的都是山上的木材,讓他也失去了打造冶鐵基地的熱情。

至於寧波港及寧波舟山鹽政,一切都是剛剛起步,想要看到進展,還需時日。

事無巨細,雖然充實,但庶政運轉,實在是太累。

也許,得找一些官員替他分擔軍政事務了。

“將軍,錢塘知縣魯又翁,仁和知縣包世寧,錢氏商行的錢顧到了。”

張世豪進來稟報。

王和垚睜開眼睛,點點頭:“讓他們進來吧。”

義軍攻破,浙江大員,尤其是杭州城的浙江封疆大吏們,幾乎被他一掃而空。

附郭知縣,三生不幸,選擇兩個被壓製而壓抑的熟悉杭州府政務的低級官員,分擔他行政的壓力,值得一試。

至於錢顧,捐納銀五千兩,雖不很多,但誠意滿滿。之所以許錢顧以高位,他要千金買骨,敲打敲打杭州的這些士紳。

前明怎麼敗的,有家無國的江南士紳們,或許最有發言權。

“兩位大人、錢公子,請坐。”

王和垚態度溫和,讓幾人入座。

“謝將軍!”

幾人坐下,魯包二人都是坐直了身子,錢顧屁股隻坐了椅子前沿,畢恭畢敬。

“將軍,我軍雖破了杭州城,但杭州府及周圍各府州縣,仍有盜匪出沒。將軍宜早做安排。”

魯又翁開口,卻是杭州城周圍各府縣的治安情況。

“魯大人,我已派部下進駐紹興、寧波、湖州、嘉興四府,我軍將士皆是精銳,又有騎兵兩千餘,魯大人不用擔心。至於溫州、台州、處州等地的匪情,將軍府也會納入日程。”

王和垚點頭道。

魯又翁黑瘦短小,外形有些猥瑣,擔任錢塘知縣三年,一直沒有升遷。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相貌上的緣故。

“敢問將軍,福建耿精忠,會前來攻打浙江嗎?”

包世寧憂心忡忡,問了起來。

“耿精忠與台灣鄭錦爭執,暫時無力北上。即便是他揮軍前來,我軍也不含糊。”

想起曆史上耿精忠與台灣鄭錦窩裡鬥的事情,王和垚暗暗頭疼。

要不是這二人鼠目寸光,東南形勢大不一樣,天下大勢也會偏向吳三桂一方,康熙能不能坐穩皇位,尚未可知。

“耿精忠與鄭錦交惡,無異於自毀長城,對抗清大業大為不利。”

魯又翁皺眉捋須。

他看著猥瑣,但沒有油嘴滑舌,沒有阿諛奉承,似乎不像是個寡廉鮮恥的……狗官。

“本來也沒指望這二人。”

王和垚搖搖頭,看向二人:“魯大人、包大人,今日喚你二人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商。”

魯又翁和包世寧,包括錢顧,都是打起了精神。

將軍召喚,果然是另有乾坤。

“戰爭,無非打的是錢糧。如今義軍已經過萬,騎兵兩千餘,人吃馬嚼,吃喝拉撒,沒有錢糧,萬萬不行。”

王和垚輕聲說道。

衢州大溪灘一戰,繳獲戰馬 500餘匹;破了杭州城,又新獲 1700餘匹。義軍中騎兵的數量,也達到了兩千。

當然,許多騎兵騎術堪憂,可謂馬背上的步兵,還需操練。

“將軍,浙江的稅賦,大多來自於田賦與鹽課,其中田賦乃是主要稅賦,占了稅賦總額的六成之多。戰事連連,茶葉絲綢上的商稅以及雜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接下來就是夏收,至關重要。此外就是鹽課,提供了至少三成的稅額,足以支撐各級官府的度支,同樣不可小覷。”

又是魯又翁,徐徐道來。

鹽課占了三成?

王和垚冷冷一笑。

他之所以派鄭思明李行中占據嘉興湖州二府,正是因為這兩處與杭州府,都是產糧要地。夏收就在眼前,更是忽略不得。

至於鹽課,自順治十八年遷界令頒發以來,十五年的時間,無論是粵鹽、閩鹽、浙鹽,又或是淮鹽,何曾提供過一兩銀子的賦稅。

這些王八蛋,為了屁股下的椅子,哪裡會顧及老百姓的死活。

魯又翁老臉一紅,拱手道:“將軍,下官所說的鹽課,乃是順治十八年以前。如今士民所用之鹽,皆是來自於北地,鹽課自然是無從談起。”

“錢公子,魯大人方才所說,你可有什麼建議?”

王和垚點點頭,轉向了聽的仔細的錢顧。

“回將軍,魯大人所言極是。浙江魚米之鄉,浙東臨海,曆來設有鹽場。田賦與鹽課乃是根本,幾乎占了九成之多。小人的商鋪也售販食鹽,隻是份額不多罷了。”

錢顧恭恭敬敬回道。

遷界令以來,食鹽大多北調,或是來自於山西,或是出自四川,份額不足,如今又漕運水運中斷,除了私鹽,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得到食鹽。

一來百姓要吃鹽,二來用兵要有銀錢。想來,這就是為何將軍府要恢複鹽課的原因了。

“此次將軍府募捐,黃家隻捐了 300兩,洪家 200兩,錢公子捐了 3000兩。以後將軍府治下府州縣的售鹽,錢公子占七成,黃洪及其他各家占三成。稍後將軍府會頒下公文,有效期限自售鹽日起為五年。”

王和垚對著錢顧,溫聲說道。

陳遘占據寧波府,寧波與舟山沿海的鹽場,儘歸杭州將軍府治下。雖說鹽場需要時間恢複,但應該很快,不會超出一個月。

而往日黃洪兩家占據食鹽銷售大頭的情形,就此作罷。

錢顧喜出望外,趕緊站起身來,肅拜一禮。

“多謝將軍!”

七成的份額,一年至少也有三四萬兩銀子。

想不到自己這一次拚命靠攏,竟然是如此意想不到的收獲。

“錢公子,這是你應得的。不過醜話說在前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官商勾結、囤積居奇的那些事,千萬不要乾。”

王和垚提醒道。

黃家可以給浙江清軍捐四萬兩銀子,到了他這裡,區區三百兩,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除了錢顧,其餘的杭州仕宦豪強,捐錢多在一兩百兩銀子,讓他顏麵掃地,更是惱羞成怒。

不過,考慮到杭州士族,乃至於整個浙江士族的顏麵,王和垚還是留了三成。

“謝將軍教誨!小人銘記在心!”

錢顧肅然領命,想要跪下,被王和垚阻止。

“下跪就免了。稍後將軍府會頒下公文,以後我將軍府治下,官員之間,官民之間,不得下跪。”

王和垚溫聲道:“錢公子先回去,稍後自會有鹽運司的官員與你接觸。”

“小人謹記!小人告退!”

錢顧麵紅耳赤,腿腳輕浮退了出去。

雖說錢家搶了黃洪兩家的生意,錢家也與這二家有些姻親關係,但今時不同往日,錢家要崛起,就要與這二家撇清關係。

明擺著,將軍對這兩家深惡痛絕。站隊的時候,可是不能糊塗。

而從現在開始,他就是浙江,甚至整個江南最大的鹽商了。

“二位大人,食鹽關乎民生,千萬馬虎不得。對於將軍府來說,食鹽則是命脈。沒有了鹽課,將軍府何以養兵募兵?何以讓各地官府運轉?因此……”

王和垚看向了魯又翁。

“魯大人,我意任你為浙江鹽運使,主持浙江鹽政。鹽運司需要的官員吏員,你儘快報我,早日敲定此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魯又翁有些見識,不妨重用。如果實在不行,換了就是。

魯又翁心頭狂喜,他站起身來,撩起衣擺正要下跪,想起王和垚剛才的話來,改為肅拜一禮。

“下……下官多謝將軍提攜!”

浙江鹽運使,一省大員,位高權重,再向上就是布政使、巡撫。比起原來無權憋屈的附郭錢塘知縣,可是天壤之彆。

活了半輩子,他終於否極泰來,撥雲見日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