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明渣的逆襲 > 第1章 丙辰之夏

第1章 丙辰之夏(1 / 1)

推荐阅读:

大清康熙十五年四月十日,浙江,杭州府南。

通往杭州的官道上,旌旗飛舞,塵土飛揚。三千步卒,一千騎兵,四千清軍將士,陣容齊整,迤邐向北,腳步匆匆,忙而不亂。

看打扮,他們和普通綠營兵無異,所不同的是,他們右臂上都綁以紅布條,以顯示其和綠營清軍的區彆。

如果脫掉頭盔或白帽,他們的特征再也明顯不過,清一色的大光頭,仿佛佛門武僧,隻差了頭上的疤點。

不用問,這就是王和垚麾下的四千“王字營”將士了。

而奪下杭州城,就是“王字營”目前唯一的目標。

衢州距離杭州400多裡,儘管有輜重糧草和炮車等物,五日急行軍下來,大軍如今距離杭州城,不過五六十裡。

幾百裡行軍,大軍已經有些疲憊,但依舊是鬥誌昂揚。

一場場惡戰下來,這支隊伍,已經是陣容肅穆,有了幾分百戰之師的威武。

“……

手持鋼刀九十九,

殺儘胡兒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

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儘碗中酒,

千裡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

不破黃龍誓不休。”

將士們沿著官道,唱著軍歌,半隻腳都沒有踩進兩旁的農田,更不用說驚擾地方百姓了。

官道兩旁的田間,站滿了注目觀望的百姓。他們粗布葛衣,麵黃肌瘦,有些人熱天還穿著破舊的棉袍,浙江民生凋敝,可見一斑。

“這些官軍,看起來很不一樣啊!”

“官軍能這麼精神,真是少見!”

“這好像不是官軍,也不是叛軍,還唱歌呢!”

百姓竊竊私語,議論紛紛。這樣整齊的隊伍,還真是少見。

最重要的是,這些官軍不擾民,秋毫無犯,也不知道是哪路神仙?

滾滾的行軍洪流當中,王和垚、鄭思明等人夾雜在隊伍之中,牽馬徐行。

四月初夏,已經是熱天,儘管避開了中午,但眾將領都不忍心勞累戰馬,不到萬不得已,能步行儘量步行。

看著官道兩旁田間勞作、衣衫破舊的百姓,許多人身上的衣服補丁加補丁,拖著一條醜陋的辮子,王和垚眉頭緊鎖,心頭壓抑。

他這個人,雖然熱情洋溢,天性樂觀,沒心沒肺,但太過感性。

他也是農家子弟,大熱天田間勞作,汗水滴在地上八瓣,那滋味,可是刻骨銘心。

太陽底下辛苦勞作的百姓,可真是讓人心酸!

“老五,杭州城那麼多韃子,城牆那麼高,真要攻打嗎?”

距離杭州城越來越近,李行中就越緊張,心臟都開始跳的不正常。

“怎麼了,三哥?是不是嚇得褲襠開裂了?”

王和垚猥瑣地一笑,沒個正形。

“在我的字典裡,沒有退縮,隻有橫衝直撞!尤其是,我已經裝了那麼久的孫子!”

“我也不想再裝了!那滋味,真不好受!”

李行中讚同王和垚的觀點,他現在是甲胄貫身,黝黑剽悍,往日的“娘炮”形象蕩然無存。

“老五,你說,杭州城的韃子,是不是已經知道了官軍衢州大敗的消息?”

李行中問完,趙國豪又跟著接上。

“三弟,四弟,你們要牢記,老五如今是一軍之主,在將士們麵前,千萬能以兄弟相稱。這是軍令,誰都不能違背!”

鄭思明不滿地看了一眼兩個結拜兄弟,目光又瞟向了周圍。

將士們都是急著趕路,並沒有人注意到上官們的談話。

王和垚莞爾一笑,鄭思明越一本正經,就說明他心裡的壓力越大。

尤其是現在,已經和官軍分道揚鑣,隨時都是刀光血影,鄭思明整天都是黑著一張臉,連他都怵上三分。

“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在眾軍麵前,隻有一個主帥,那就是老五!要是沒有了尊卑,沒有上下有彆,誰還聽老五的!”

果然,鄭思明黑著一張國字臉,開始維護起王和垚的威信和形象來。

“大哥放心,兄弟們也就是私下裡說說,大家都知道軍中的規矩,大哥放心!”

趙國豪尷尬一笑。相比李行中和陳子勾等人,他更吊兒郎當。

“大哥放心,兄弟們知道了!”

李行中也趕緊隨著趙國豪說道。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餘姚六君子,王和垚雖然是小弟,但他卻是不折不扣的主帥。

而王和垚在“王字營”將士心目中的地位,也是無人可以替代。

刺槍術、醫術、火器術、個人勇力,再加上一張神嘴……

他們兄弟幾個,誰也沒這個本事,誰也不能如王和垚一樣獲得軍心。

“清軍知不知道無所謂,反正我也沒有打算隻靠偷襲。實在不行,來硬的就行!”

王和垚笑著說道,打破了尷尬。

鄭思明精明強乾,謹慎果敢,是一個完美的執行者。就是有時候,太過嚴肅了點。

“老五,這是一場惡戰,關係到咱們能不能在浙江站穩腳跟。要是拿不下杭州城,你考慮過後果嗎?”

鄭思明皺眉說道,很不滿意王和垚的漫不經心。

杭州城,東南重鎮,賦稅重地,京杭大運河的,是塊大大的肥肉。

但也是塊燙手的山芋,決不能掉以輕心!

到時候不要一擊不中,反而把江南的清軍全給引來了。

“要是拿不下杭州城,兄弟我就隻有去裸奔了!”

王和垚朗聲一句,隨即冷哼一聲,一臉的不以為然。

“區區一座杭州城,還不放在我王某人的眼裡!”

杭州的城牆,有南京厚,有南京高嗎?

“到時候攻下了杭州城,咱們招兵買馬,然後一路北上,南京、揚州、天津衛、京城……”

趙國豪剛要問,王和垚的嘴裡,已經口粲蓮花,煽動性十足。

“奪下杭州之後,憑浙江的錢糧,招兵買馬,隻要三萬精兵,足可以橫行天下。如今清軍在湖廣、江西和吳三桂對峙,難以抽身。等咱們兵練好了,北上奪取江寧,然後繼續北征,奪了京師。”

王和垚的話,讓眾人都是麵麵相覷,驚愕於此君的狂…傲。

先不說他的狂言誑語,他難道真有本事,能破了固若金湯的杭州城?

“是不是都被驚的褲衩開裂?”

看著眾人滿臉的震驚,王和垚哈哈大笑了起來。

浙江清軍灰飛煙滅,湖廣清軍被吳三桂大軍牽製,浙江、江西、湖南,整個江南的抗清力量聯為一體,北上江寧,江山北望……

江山北望!李定國、鄭成功、張煌言等前人沒有實現的事業,由他們這些不肖的後輩來完成!

“我們的褲衩沒開裂!你的小辣椒是不是吹沒了?”

王和垚的玩笑,讓鄭思明緊張的情緒也緩和了許多。

“我就是奇怪,江南如此富裕,吳三桂為何坐失良機,一直在湖廣轉悠,就是不肯揮兵順江而下?”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最終的結局!”

王和垚感慨萬千,搖了搖頭。

“當年吳三桂不該引清軍入關,他做了,以至於一家老小都被李自成乾掉。如今吳三桂垂垂老矣,壯誌凋零,竟然想和滿清劃江而治,當真是鼠目寸光、與虎謀皮!既然要坐斷江南,又不發兵順江而下,攻取南京、鎮江,隔斷漕運,絕了滿清江南的錢糧供給。吳三桂一貫短視如此,見怪不怪,卻當真讓人扼腕歎息!”

王和垚的感歎聲,讓周圍幾人都是連連點頭。

湖廣、江西、浙江、江蘇、廣東、福建,長江以南六省,錢糧賦稅占了大清朝的四成。而江蘇和浙江,就占了兩成多。吳三桂要是奪了南京,斷了大清朝廷的賦稅重地,清軍還不知道能不能堅持打下去。

也許,康熙已經帶著他的滿清八旗們,早早逃到關外去了。

胡無百年運!可惜了數百年的黑暗和沉淪!

“王大人,你這張神嘴,真是讓人信服!”

趙國豪看了一眼鄭思明,由衷地恭維起了王和垚。

“這不叫神嘴,這叫洞悉天機,捕獲人心!王大人憂國憂民,總是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就是當了皇帝,也是理所當然!”

一旁的劉文石,臉不紅心不跳地恭維起了王和垚。

“劉文石,王大人要是當了皇帝,鄭大人、趙大人、李大人幾個就是王侯貴胄,你就是戶部尚書!”

老黃哈哈笑了起來,臉上的苦大仇深消失了大半,顯露出年輕的一麵。

周圍的中低層軍官和士卒,都是哄笑了起來。

鄭思明、趙國豪等眾將心頭都是一驚,不由自主,一起看向了王和垚。

這家夥,怎麼讓這個初夏如此炎熱?

“劉文石、老黃,借你們的吉言!要是我當了皇帝,賞你們每人十個泰西白奴,讓你們不成人形!”

王和垚哈哈大笑了起來,好像他已經奪了天下,登基稱帝了一樣。

“兄弟們,你們知道嗎,要是日後奪了南京城,我一定要把這地名改過來。南京就是南京,絕不是什麼狗屁江寧!”

眾人麵麵相覷,都是不屑地撇撇嘴、擺擺手。

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江寧和南京,同一個地方,難道有區彆嗎?

難道說,僅僅因為前明叫南京?

真是個幼稚倔強的小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