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明渣的逆襲 > 第34章 敵情

第34章 敵情(1 / 1)

推荐阅读:

位於金華府的龍遊縣,地處浙江西部金衢盆地,境內山脈、丘陵、平原、河流兼具。南部是仙霞嶺餘脈,北部則是千裡崗餘脈,中部是低凹的盆地,衢江自西往東橫貫中部,地形南、北高,中部低,呈馬鞍形。

大軍行軍,自然以水源為首,進入龍遊縣,自然是以衢江為大軍補給之所。而王和垚所部,就駐守於衢江之南,龍遊縣城以西五裡的荒原上。

不錯,是荒原,良田荒蕪、蕭條凋敝的平原。

篝火熊熊,王和垚坐在火堆旁,望著火光出神。

龍遊縣,怎麼會成了這個樣子?

事實上,自大軍南下,進了金華府,處處就是斷壁殘垣,十室九空,百姓流離失所,形同乞丐,那裡還有個人樣。

這還是天上人間的煙雨江南嗎?

“五哥,抓了兩個探子回來!”

陳子勾過來,身後田二幾個,綁著兩個麵相愁苦的探子,一老一少,老者年過半百,鬢發已白。少年不過十一二歲,衣衫破爛,一雙眼睛黑亮。

各營都有探子,王和垚這一營也不例外,僅有的十來匹戰馬,也都配給了他們。

“官爺,我們不是什麼探子,我們是龍遊縣的百姓啊!”

兩個“探子”先後跪下,開始磕起頭來。

王和垚扭過頭,打量了一下兩個“探子”,眉頭一皺。

“解開!”

陳子勾趕緊讓人解開繩子,小心翼翼問道:

“大人,那萬一是探子……”

“萬一個屁!”

王和垚沒好氣地瞪了一眼自己的小弟。

“首先,這兩個人說的是本地口音,而叛軍要麼是福建口音,要麼是北方口音。再者,探子最起碼得四肢健全,你見過瘸腿的探子嗎?還有,他們一老一少,有這樣的探子嗎?”

“大人,我也是覺得有些奇怪。不過,這兩個人躲在山上,躲躲藏藏,鬼鬼祟祟的,所以我……”

陳子勾尷尬一笑,擺擺手,兩個“探子”被押了過來。

“放開他們。”

王和垚擺擺手,看著兩個惶恐不安的“探子”,和顏悅色。

“你們不要害怕,我們是官兵,你……”

王和垚話還沒有說完,瘸腿的老者拉著年幼的探子,先後跪了下來。

“官爺,饒命啊!我們可是什麼都沒了!”

老漢拉著不知所措的少年,磕起頭來。

“起來!”

王和垚站起身來,把二人托起。

“孩子,記住我的話!跪天跪地跪父母,男兒膝下有黃金,不要輕易下跪於人!”

王和垚看著年幼探子黑亮的目光,不知不覺開始語重心長,為人師表。

“陳子勾,你去弄些熱水,拿點吃的過來。東躲西藏的,肯定早已經餓了!”

陳子勾高高興興離開。相對於鄭思明人前人後總喊他“狗子”,王和垚的“陳子勾”,讓他覺得有麵許多。

“大人,你真是個好人啊!”

瘸腿老漢又要跪,被王和垚阻止,在少年的攙扶下,在王和垚旁邊地上坐了下來。

“老丈,你們是什麼情況,怎麼會是這個樣子?”

王和垚溫聲說道。他看了看旁邊捂著鼻子的趙國豪,指了指周圍。

“四哥,你是不是鼻子的老毛病又犯了?去轉一圈,巡視一下軍營。”

不用問,趙國豪肯定是嫌棄老者二人身上的味道了。

趙國豪臉上一紅,不好意思一笑,站了起來,帶人走開。

鄭思明不由得莞爾。

這小子,真有意思。

“軍爺,小人姓朱,是龍遊縣安仁鎮人氏,這是老漢的孫子狗子。”

陳子勾端了米粥上來,聽到朱老漢的話語,手裡的碗差點掉在地上。

原來是同類!

一碗熱粥下肚,朱老漢的臉色立刻紅潤了起來。

“老丈,那你怎麼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你家裡其他人呢?”

鄭思明接著問了起來。

“這……”

朱老漢看著王和垚和鄭思明,話到嘴邊,卻苦笑著說不出來。

“這還用問,肯定是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了!”

臉色陰沉的鄭思明,替朱老漢做了回答。

鄭思明的話,讓朱老漢先是一怔,隨即失聲痛哭,老淚縱橫。隻有他不知人間疾苦的孫子,懵懵懂懂,端著粥碗發呆。

王和垚輕聲歎了口氣。

朱老漢無聲的濁淚,已經讓他明白了八九分。

“一家人,隻剩下了老漢爺孫二人。叛軍來了,搶點糧食雞鴨,還能留下點念想。那官軍一來,那是什麼都搶,女人也不放過啊!”

朱老漢哭哭啼啼,鼻涕眼淚一大把。王和垚和鄭思明聽著,都是黯然不語。

“天殺的惡人!”

鄭思明狠狠一聲,不知是指叛軍還是官軍。

“老丈,你要是沒地方去,就跟在軍中,總有你一口吃的。等進了衢州城,再另作打算。”

王和垚同情心泛濫,心登時熱了起來。

“你要是有地方呆,等會我拿些糧食給你。等地方上太平了,你再回來。”

其實連他也不知道,這地方上,什麼時候才能太平。

“官爺,你真是觀世音菩薩呀!”

朱老漢又要起來致謝,被王和垚擺擺手製止。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狗日的世道,還讓不讓人活!”

鄭思明挑了一下燃燒的枝條,火花四濺。

“軍爺,故土難離。老漢和孫兒還是回去,山上還有些鄉親,等山下安靜些,再回家去。”

朱老漢拱手行禮,淚流滿麵。

“軍爺高姓大名,老漢回去燒高香,望菩薩保佑軍爺!”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餘姚六君子,王和垚王大人,王字營的千總!”

一旁的陳子勾得意洋洋,大聲說了出來。

“你呀,就長了一張蜜糖嘴,小心讓蜜蜂親壞了!”

王和垚懟著陳子勾,微微一沉吟。

“讓兄弟們把身上的乾糧都拿出來,分一半讓朱老丈帶回去。那山上,可是還有不少鄉親!”

這些燒餅米餅雖然是杯水車薪,但他也不能讓士卒們餓著。

軍令下達,竟然沒有士卒反對。有人也許有怨言,但軍令如山,不滿也都埋在了肚子裡麵。

“五哥,慈不掌兵!你這人心腸太軟,帶不了兵。不過,兄弟我服你!”

陳子勾悄悄豎起了大拇指。

“少拍馬屁!把乾糧送過去,快去快回,注意安全!”

王和垚叮囑著陳子勾。慈不掌兵,可他這心,就是狠不下來。

“王大人長命百歲啊!”

這次,朱老漢不顧王和垚的阻擋,跪倒磕頭。不過他孫子要磕頭,還是被王和垚阻止。

亂世人命如草芥,但他希望這少年幼小的心中,對生活仍有希望。

“大人,小人差點忘了。南山上麵有不少叛軍,大人要小心,他們可是人多勢眾,有鳥銃火炮,不好對付。”

朱老丈就要離開,忽然想起來,趕緊說道。

“南山?叛軍?”

王和垚和鄭思明幾人對望一眼,各人的神色,都是緊張了起來。

“老丈,你都知道多少?”

王和垚麵容嚴肅,心裡責怪自己大意。

龍遊緊臨衢州,已經是戰事前沿,自己還是太輕率了點。

不過這地方官府,連這點消息都不派人通告,真夠孫子的。

“大人,人數多少不知道,老漢是隔著山穀看到的,漫山遍野都是。還有不少的騎兵,看那旗號,似乎是“馬”字。”

朱老漢按著記憶說了出來。

看樣子,這些年輕人怕是過不了金華了!

“老五,聽李福說過,耿精忠起兵造反,浙江的叛軍有兩路,一路是大都督曾養性,攻取的是溫州、台州、處州一帶,陳兵在衢州的東南麵;一路是大將馬九玉率部出仙霞關,占領江山、常山、開化等地,在衢州西北布防。兩路互為犄角,步步為營,其目的是重鎮衢州。”

鄭思明瞬間做出了判斷。

“看來,南山的這些叛軍,是馬九玉的部下。”

王和垚點點頭,眼神不經意瞥了一眼陳子勾。

看到王和垚的目光掃過來,陳子勾滿臉賠笑,趕緊搖搖手解釋。

“五哥,這不能怪我。那南山,可是前麵兩營的巡察範圍,不是咱們的!”

“沒有讓你負責!”

王和垚一張臉,立刻沉了下來。

“讓所有人都和衣而睡,誰也不要脫甲,各營輪流值守,準備應戰!”

這不是開玩笑嗎?臨近敵軍,大軍竟然沒有任何防備,這不是開玩笑嗎?

“老五,你是不是有些多慮了。大營周圍都設了明暗哨,還有鈴鐺,敵軍就是來襲,咱們也不怕。”

鄭思明有些不以為然。

“大哥,萬一敵軍來襲,各營潰敗,一旦衝過來,你能抵擋住?”

王和垚臉色沉重,強敵環伺,隻能防患於未然,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僥幸”上。

“陳子勾,馬上去通知李福大人,就說敵軍可能來襲,讓各軍早做防範和警戒!”

鄭思明和陳子勾各自離開,王和垚對著朱老漢爺孫,無奈一笑。

“老丈,隻有先委屈你呆在營中了。”

他看向營中,士卒們紛紛出了營帳,持槍執刀,亂糟糟一片,奔向營盤各處。

“不要亂!各把總帶好手下兵馬,以百人為單位列陣!”

王和壟心煩意亂,“單位”都冒了出來。

這無頭蒼蠅似的,那有行軍打仗的樣子!

平時訓練還可以,到了實戰中,還是露出了原形。

“列陣!不要亂!”

果然,軍官們的呐喊聲響起,營兵們的隊列,才整齊了起來。

隻看到陳子勾和鄭思明上躥下跳,左右奔走。這個孫家純,也不知道又去了那裡?

王和垚煩躁不已,不管是不是有敵軍來襲,他也隻有輪流警戒,以備不時之需。

這可不是過家家!打起仗來,那可是要死人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