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明渣的逆襲 > 第26章 餘姚六君子

第26章 餘姚六君子(1 / 1)

推荐阅读:

前明嘉靖年間,倭寇侵擾大明沿海州縣,餘姚臨山成為抗倭的前沿陣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抗倭名將戚繼光入浙參戰,浙東三衛定海衛、觀海衛、臨山衛均受其節製。

戚繼光在臨山衛署守三年左右,倭寇死傷慘重,聞戚繼光之名聞風喪膽。百姓愛戴和崇敬戚繼光,將臨山衛的城隍廟改建成“參將祠”,以紀念這位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

臨山衛還在,戚少保祠卻年久失修,大門都沒有,全是蛛網灰塵。加上遷界的影響,斷壁殘垣,雜草叢生,已成了野狗狐兔們的天堂。

“刺!刺!”

夜色已深,祠堂後院的喊叫聲傳來,趙國豪和李行中還在借著火光,手持木棍,興致勃勃練槍。

“這兩個家夥,還是不肯歇息!”

鄭思明搖了搖頭,撥弄著眼前的火堆。火焰照在他臉上,紅通通地跳躍。

“和垚哥,你這有用嗎?我倒是覺得,你那個什麼擒拿術不錯!”

鄭寧興奮地說道,一邊吃著酥油餅。

幾個人本來要回去,但少年心性,最終還是去了戚少保祠,瞻仰一下先賢,憑吊古跡,以慰騷動的內心。

“咱們在這裡,不會驚動臨山衛的綠營兵吧?”

孫家純看了一眼外麵黑乎乎的夜空,還是有些擔心。

臨山衛距離這裡不過十來裡地,萬一綠營兵出來巡查,他們可是要吃大虧。

“就那些窩囊廢,欺負老百姓還可以。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已經呼呼大睡了!”

鄭寧的小臉蛋上,一副驕傲的不屑。

“和垚,你說,咱們就一直這樣下去嗎?”

鄭思明添了一根樹枝,岔開了話題。看來,他也並不擔心臨山衛的綠營兵。

“思明,天下就要大亂,咱們要積蓄力量,以圖大事。君子藏器於身,伺時而動,你我兄弟,都要戮力而為啊!”

王和垚接過鄭寧遞過來的酥油餅,微微一笑。

還是女孩心細,不然今天晚上就要餓肚子了。

每次都有吃的,看來鄭家兄妹,似乎是不缺銀子啊。

“和垚,怎麼樣積蓄力量?”

孫家純立刻起了興趣。

後院的刺殺聲已經結束,大汗淋漓的趙國豪和李行中進來,紛紛坐了下來。

“要做事,得先做官。”

王和垚輕聲一笑,把嘴裡的餅子咽下了去。

要是有杯熱茶就好了!

“做官?”

眾少年都是一愣。

這一次,沒有人暴跳如雷,也沒有人怒目相對。

誰都知道,王和垚不會信口開河。

“是,做官,做官府帶兵的官!”

王和垚鄭重說道,目光炯炯。

藏器於身,擇時而動,這話是真不錯。

“你我兄弟幾人,無權無勢,除了李行中家中富裕,你鄭家的錢財也用不上。你我要和滿清朝廷鬥,要和八旗綠營鬥,和天下的鷹犬走狗鬥,單憑咱們的力量,能達到嗎?”

大殿中一片沉默,火光跳躍,戚繼光的塑像模模糊糊,也像是在思考。

“和垚哥,你有什麼想法嗎?”

鄭寧年紀最小,忍不住問了出來。

“時勢造英雄,如今吳三桂和耿精忠起事,這便是時勢,咱們可以借勢。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周圍的條件,咱們可都要用上。比如說這高縣令,如何借勢,或許就在他的身上。”

王和垚不得不說了一堆廢話。知易行難,事實上,他也沒有完全想明白,該如何下手。

“沒用的,綠營兵歸紹興府管,進不去。除非你去巡檢司。不過,巡檢是朝廷任命,你隻能當巡丁,那裡麵龍蛇混雜,地痞流氓多的是,想做事不容易!”

鄭思明立刻做了分析。

“無論如何,一定會有辦法的,大不了自己乾就是!”

孫家純心頭一熱,大聲說了出來。

“就是,大不了自己乾,敗了無愧於心,勝了就大殺四方!”

趙國豪也是滿臉通紅。

“好!”

王和垚大受鼓舞,一顆心也是熱了起來。

好些年,他都沒有這樣的豪情和熱情了。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前有蒼水先生杭州城從容就義,後有餘姚六君子為國為民,不惜此頭。咱們一起推翻滿清朝廷,改天換地,也不枉在人世間走一遭!”

王和垚麵紅耳赤,不自覺露出了他性格裡容易衝動的一麵。

“餘姚六君子!這稱呼霸道!”

趙國豪大聲笑了起來,刺耳如夜梟。

“韃子朝廷那麼多的官兵,咱們鬥得過嗎?”

李行中眼神猶豫,小心翼翼問了出來。

“怕什麼,大不了掉顆腦袋,死也要死的像個人一樣!”

孫家純大為不滿,眼睛都瞪了起來。

“反清的大事未成,誰都不能輕易死。謹言慎行,待機而動。”

王和垚鄭重其事,提醒著眾人。

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弄不好還要連累家裡人,務必謹慎。

“既然是要謀大事,咱們餘姚六君子也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一樣,歃血盟誓。你們覺的怎樣?”

鄭寧小臉蛋通紅,迫不及待說了出來。

眾人相對一眼,都是哈哈笑了起來。

這裡五男一女,鄭寧顯然把自己也歸了進去。

“也好,咱們今日就在戚少保麵前義結金蘭,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王和垚哈哈笑道,惹起一片附和聲。

“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好!”

孫家純熱情高漲,首先叫了出來,瘦削的臉龐有些猙獰。

“義結金蘭,我同意!”

李行中舉起手來,說話聲秀氣。

“算我一個!”

“算我一個!”

趙國豪和鄭寧,爭先恐後發言。

鄭思明看了一眼滿臉通紅的妹妹,終於沒有反對。

鄭家人,自有鄭家人的使命。

“鄭思明、孫家純、李行中、趙國豪、王和垚、鄭寧,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六人論了年歲,鄭思明年齡最大,鄭寧年齡最小,王和垚竟然排在了老五。

王老五!

是王老五無疑,可惜他不是鑽石,連白銀都沒有,隻是個熱血沸騰的“矮矬窮”,一旦被發覺身份、就得淩遲處死的前朝餘孽而已。

他是“石頭王老五”,父親是“隔壁老王”,父子都是與時俱進。

不過,有這些少年為伴,他也覺得心安了許多,親近了許多。

餘姚六君子,但願不要像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一樣,壯誌未酬,先做了亡魂。

眾人結拜完畢,都是興奮,哈哈大笑。

“老五,你說咱們,能鬥過滿清朝廷嗎?”

李行中惴惴不安地問道。

“老三,你說,這世上最難的是什麼?”

王和垚微微沉吟片刻,笑著問了出來。

“自古艱難唯一死!最難的,恐怕就是人頭落地吧。”

李行中輕聲回了出來。

“老三,你怕死嗎?”

王和垚鄭重問了出來。

“和兄弟們在一起,就沒有多怕!”

李行中心臟狂跳,臉色通紅,但卻是一字一句,一本正經。

“連死都不怕,你怕滿清個屁!”

王和垚哈哈一笑,繼續問道:

“老四,你說這世上,最難做到的是什麼事?”

“最難做到的……”

趙國豪懵懵懂懂,抓耳撓腮起來。

“最難的,當然是推翻滿清鐵桶一樣的江山了!”

鄭思明眉頭緊皺,沉聲說了出來。

“是是是,當然是推翻滿清了!”

趙國豪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老大就是老大,果然是一語中的!”

王和垚點點頭,繼續說道:

“人生一世,就是要喝最烈的酒、騎最快的馬、攀最高的山、走最遠的路、啃最硬的骨頭,殺最壞的人,風華正茂,揮斥方遒,成就一番宏圖大業。我們“餘姚六君子”,就是要做世上最難的事,這才有挑戰性,才能流芳百世,讓天下人世世代代崇敬我們!兄弟們,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好!啃最硬的骨頭,殺最壞的人!我喜歡!”

鄭思明臉上發燙,麵上神采奕奕。

“風華正茂,揮斥方遒!老五,你這話說到我心裡了!”

李行中容光煥發,秀氣的聲音,都不由得大了一些。

孫家純沒有說話,隻是重重點了點頭。

做世界上最難的事,絕對是挑戰性十足。

“要是能加一句,娶最美的女人,我就心滿意足了!”

趙國豪浮想聯翩,悠悠加了一句。

“國豪哥,你怎麼能這樣?你可是有未婚妻的,你可不能負了她!”

鄭寧撅著嘴,小心翼翼說了出來。

眾人都是一愣,一起笑了出來。

後半夜,眾人都是各自睡去,鄭思明過來,挨著王和垚坐下。

“和垚,你有沒有考慮過上山落草,咱們一起舉旗,共抗滿清?”

鄭思明的聲音雖然低,王和垚卻是聽了個仔仔細細。

“鄭老大,你的意思是……”

鄭思明這樣說,難道他有什麼門路。

“沒什麼,我就覺得,乾脆舉旗算了!這樣子畏畏縮縮,躲躲閃閃,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鄭思明的回答,滴水不漏。

“老大,舉旗容易,可四明山的兄弟們搞了這麼久,成事了嗎?”

王和垚低聲回道,眉頭緊皺。

“進了四明山,就被困住了,就幾百號人,吃不飽穿不暖,整天被官府盯著。不像現在,還可以來去自由,方便做事。”

王和垚並不同意鄭思明的看法。

要壯大力量,還是要入世。在山裡頭臥薪嘗膽,風險太大。

“和垚,你的意思是……”

“給我兩年時間,如果到時候一無所成,我就聽你的。”

看到鄭思明失望的眼神,王和垚不得不加了一句。

怎樣起事,其實他自己也在尋找出路。

第二天午後,王和垚回到了家中,忐忑不安的父親告訴他,縣令高家勤找他。

“姓高的縣令,沒有懷疑你吧?”

王士元看著風塵仆仆的兒子,神情緊張。

“爹,你的名字倒過來,還是挺有趣的!”

王和垚看了看周圍,輕聲一笑,揮揮手出了家門。

“阿母回來了,告訴她一聲,我可能晚上不會回來,有事到黃俊森那裡找我!”

高家勤找他,很可能是心癢難耐,讓他釋疑解惑的。

王和垚出了門,王士元這才反應了過來。

王士元三個字反過來,不就是“原是王”嗎。

他不就是崇禎四子,當年甲申之變時少不更事的永王朱慈炤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