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明渣的逆襲 > 第16章 變起

第16章 變起(1 / 1)

推荐阅读:

王和垚仔細聆聽,聚精會神,心思卻不知飄向了何方。

越是誇誇其談,越是百無一用。

“邵兄,給你個翰林學士,你也許就不會這麼說了。”

王和垚微微一笑,話語中不無調侃。

這些所謂的學者,對科舉之狂熱,孜孜不倦,歸根結底,不過隻是為利而已。

一旦高中,榮華富貴、嬌妻美妾,無不應有儘有。相比之下,什麼國仇家恨、忠孝節義,都是狗屎一樣的存在,臭不可聞。

人狠話不多,社會我四哥。王和垚能確定一件事情,邵廷采在家族裡的排行,絕對不是老四。

“滿清朝廷要維護其旗人之治,必要大興文字獄,推行漢滿之防,否則以漢人千千萬萬,又豈是滿清百萬旗人所能奴役?你我要想平平安安,就得夾起來尾巴做人,做順民。王和垚,你願意嗎?”

邵廷采的話,讓王和垚被驚醒,恍然大悟了過來。

“邵兄,你一番豪情壯誌,兄弟我欽佩之至!兄弟我是自歎不如啊!”

王和垚拱手,滿臉的肅穆。

“這麼說來,你是願意反抗這暴政了?”

邵廷采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什麼?”

王和垚吃了一驚,他緊張地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

“邵兄,小聲些,小心隔牆有耳!”

李治廷被二人的談話吸引了過來,他看著邵廷采,像是第一次認識這位同窗。

“邵兄,你說的沒錯。我漢人千千萬萬,又怎會怕什麼狗屁旗人!”

李治廷低聲說道,臉色發紅。

“總有一天,我會殺了那個狗賊,以慰小婷的在天之……”

李治廷說不下去,淚水簌簌而落。

邵廷采拍了拍李治廷厚實的肩膀,歎息一聲。

“兄弟啊,殺了一個韃兵,還有成千上萬的韃兵,後麵還有滿清朝廷,你殺的完嗎?”

“李治廷,你可不要衝動!官府的勢力大,你千萬不要莽撞啊!”

王和垚趕緊開口勸道,這一次是真心實意。

嘴炮誰不會打,能身體力行的,才是難得。一時憤慨,不過三分鐘熱度,一旦麵對錦衣玉食、甚至個人性命,應該都退縮了吧。

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生命冒險!

“那就推翻了滿清朝廷,漢人自己當家做主!”

邵廷采忍不住,脫口而出。

他自己是失意人,當然想拉誌同道合者一起造反了。

王和垚和李治廷都是一驚,一起抬起頭來,看著邵廷采。

“邵兄,以你我微薄之力,能推翻朝廷?”

片刻,李治廷才低聲回道,滿眼的狐疑。

王和垚也是低聲細語,連連搖頭。

“邵兄,不要胡思亂想!你也不看看,這天下是誰的江山!”

這些問題,邵廷采恐怕想都沒有想過,隻不過是義憤之下,書生意氣而已。

滿清入關三十年,漢人精英被屠殺殆儘,如今海內承平,想要在太平年間造反,這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瘋言瘋語嗎?

一頓好酒好肉,溫香軟玉滿懷,第二天豪情壯誌煙消雲散,這便是活生生的現實。

“兄弟,剛才的話,我都是開玩笑的。管誰坐江山,自己的錦繡前程重要。再說了,我還要參加科舉,光宗耀祖呢!”

邵廷采眼神閃爍,哈哈一笑,神情恢複了平靜。

“各位,莫談國事,莫談國事!”

王和垚心裡失望,麵上不動聲色。

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人造反,十年不成,還是那些“屠狗輩”更加熱血和直接。

“切!”

邵廷采鄙夷地搖了搖頭。

這個王和垚,不過是個油嘴滑舌的膽小鬼,和他以往的膽小懦弱如出一轍。

“其實,誰坐江山還不一定!”

李治廷低聲開口,眼神閃爍,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李治廷,你這是什麼意思?”

王和垚不由得一愣。

自己這前朝餘孽,和滿清勢不兩立,怎能束手就擒?一旦滿清坐穩了江山,自己一家,可就隻能是逃犯,免不了被殺戮的結局。

這李治廷富貴人家,他要乾什麼?

“你們不知道,我這趟去杭州,打聽到一件大事,雲南的吳三桂起兵造反了,就是幾個月前。還有,福建這邊,靖南王耿精忠自稱兵馬大將軍,也反了。現在謠言滿天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治廷先看了看周圍,低聲細語,眼裡放光。

吳三桂,耿精忠……

王和垚大吃一驚,這不就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藩之亂嗎?

想不到自己剛剛入世,就趕上這風雨飄搖的大時代了。

甲申之變,滿清入關,漢人血勇被斬儘殺絕,文明夭折。吳三桂的三藩之亂,曾是漢人最好的機會,可惜吳三桂名不正言不順,垂垂老矣,鼠目寸光,以至於大好形勢下功敗垂成,讓“胡無百年命”成了一句笑談。

自己適逢其會,恰遇這個大時代,就不能推波助瀾,逆天改命嗎?

作為一名軍史愛好者,曆史上的三藩之亂,王和垚是再也熟悉不過,甚至許多場戰鬥都和戰友推演過,也為吳三桂的戰略布局和失誤可惜。

想不到現在,竟然是吳三桂起兵造反的三藩之亂!

自己這個糊塗蛋,怎麼把這件曆史上的大事件給忽略了!真是愚不可及!

王和垚的額頭,汗水立刻起了密密麻麻的一層。

他對吳三桂在湖南江西的的戰局做過推敲,可是對於耿精忠所處的浙江戰場,涉獵不多,而史書上也筆墨不多。

書到用時方恨少,王和垚的心裡,懊悔和衝動並存。

他熱血沸騰,一顆心“通通”跳了起來。

時勢造英雄,上天眷戀,讓他回到了這個大時代,可以乘風而起了。

這個時候,應該開一瓶82年的啤酒慶祝一下。

“反正現在天下亂起來了,那個韃兵,我是殺定了!要不然,我還有臉活在這個世上嗎?”

李治廷憤憤然,顯然鐵了心要報仇雪恨。

“殺韃兵,我可不敢!”

王和垚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哈哈一笑,自動裝慫。

看李治廷的表情,似乎是真的,但這些紈絝子弟,錦衣玉食,既得利益者,似乎沒有理由和自己的前程過意不去。

李治廷的眼神裡,莫名地有些失望。

這個王和垚,果然是膽小如鼠,爛泥扶不上牆。

他摔自己那一下,難道是自己太大意了?

邵廷采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沒有言語。

“三藩已經亂起來了,杭州也會亂起來,過一陣子我就去杭州,殺了那個韃子!”

李治廷反複說著,看樣子是下了決心。

王和垚卻暗暗搖頭。要是真打算去做,應該不會這麼施施然說出口的。

要知道,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仗義每多屠狗輩,結識這樣的文人和胥吏子弟,自己未免太天真了些。

“邵兄,多謝你開導。我請,咱們去明月樓,不醉不歸!”

李治廷熱情邀請著邵廷采,對一旁的王和垚,直接選擇了無視。

“兄弟,那怎麼好意思?”

邵廷采臉上一紅,趕緊推遲。

“邵兄,沒什麼不好意思,我收拾一下東西,咱們立刻就走!”

二人站起來,挽臂離開,留下王和垚一人在亭中寂寞。

好尷尬啊!

自找的!

王和垚搖搖頭,苦笑一聲,迎麵一人匆匆而來。

“王和垚,有人在學堂外等你!”

黃俊森把王和垚拉到一旁,低聲細語。

王和垚來到學堂外,趙國豪正在焦急地等待。

“和垚,不好了,思明被抓了!”

看到王和垚出來,趙國豪把他拉到一邊,急聲說了出來。

我勒個去!

王和垚一陣錯愕。

心裡麵還想著回去找弟兄們一起共謀大事,這下倒好,青梅煮酒還沒有擺好桌子,鄭思明反而先給折騰進去了。

僥幸之下,得意忘形,這真是小看了大清的官吏!

“怎麼隻有你一個人來了?鄭寧是個什麼情形?孫家純和李行中,他們沒事吧?”

王和垚的一顆心,離開揪了起來。

出師未捷身先死,自己不會被官府通緝了吧?自己的父母,還有這些年輕的朋友……

“官府隻抓了鄭思明,鄭寧恰好不在家裡,,躲過一劫。她現在去會稽縣,求助鄭家人去了!至於孫家純,他不願意到縣裡來。李行中去了會稽進貨,要晚上才能回來。”

趙國豪的話,讓王和垚輕輕點了點頭,一顆心也放了下來。

官府沒有找自己和這幾個兄弟,看樣子鄭思明什麼都沒說。

這小子,自己沒有看錯,果然是一條硬漢!

王和垚對自己的小心思,狠狠地鄙夷了一把。

“和垚,得想個法子,把思明救出來啊!”

趙國豪急切地催了起來。

“老王,你可不能做傻事啊!”

黃俊森急切地勸了起來。

“思明是我的兄弟,我不得不救!”

王和垚思慮片刻,目光掃了過來,看向了黃俊森。

“老黃,事到如今,人命關天,恐怕得麻煩一下梨州先生了。”

黃俊森微微一怔,隨後苦笑了一聲。

“老王,我可以帶你去,但我伯父肯不肯見你,就看運氣了。還有,我那個三哥,可不好相處。不過……”

黃俊森猶豫了一下,說了出來。

“這種事情,得銀子開道。沒有一兩百兩銀子,恐怕是……”

“老黃,同樣在姚江書院讀書,你怎麼就那麼優秀啊!”

王和垚開了個玩笑,心情有些沉重。

事到如今,能想到的,也隻有黃宗羲這個同鄉大儒了。

他也很是期待,見到這位曆史上的名人,看他能不能幫助自己,讓鄭思明逃出生天。

可是那些銀子,又從何而來啊?

“老王,咱們一早過去,我這裡倒騰倒騰,應該還有一二十兩銀子。你先拿著用,救急吧!”

黃俊森不等王和垚開口,已經說了出來。

“老黃,多謝你了!”

王和垚心頭一熱,拱手一禮。

一二十兩銀子,可是平常人家一年多的開銷。黃俊森雖然是富貴人家,但他一個學生,拿出這麼多銀子來,已經是夠義氣了。

事到臨頭,避之不及。這世上,多的是無情無義之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