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夫(1 / 1)

推荐阅读:

時光荏苒,轉瞬又是一年。

宋運輝在金州化工不龍歸大海,卻也混的如魚得水,十分充實,每次寄回來的信裡,都會將在自己在廠裡遇到的事情分享給家人。

是金子總會發光,不管在什麼時代,不管處於什麼位置,隻要是有能力的人,總是能夠綻放出自己的光輝。

宋運萍將宋運輝寫回來的一封封信,每次看過之後都會心翼翼的收起來,信中記載的不隻是宋運輝在金州化工的一切遭遇,還有宋運萍那早已塵封聊夢想。

紅衛鎮,山背大隊,王重家,自打大隊藥材種植的規模越來越大,王重就跟鎮裡申請,將自家屋後的那片荒地給圈了起來,建了個藥材作坊,不再像之前那樣,隻對藥材進行粗加工,然後出售給藥材站,而是按照王重提供的方子,由宋父宋季山親自監督,製成成藥。

宋季山本身就是郎中,雖然醫術一般,但多年行醫,也有幾分心得,製藥於他而言,不算什麼難事。

王重選的成藥也不多,一方潤喉止咳的枇杷膏,一方消腫止痛的藥酒,一方止血清創,治療外傷用的藥粉,最後一方,就是在諸萬界都大行其道的狗皮膏藥了。

隻是看著已經建起來的簡陋作坊,宋季山多少有些發愁。

“咱把作坊建這麼大,就咱們倆,哪兒忙活的過來。”宋季山歎了口氣,愁眉苦臉的道。

王重卻笑著道:“怕什麼,人不夠就雇。”

宋季山心底卻始終有幾分顧慮,畢竟頭十幾年裡他的經曆起來,還是有些慘痛的,如今心有餘悸,有些擔心也在情理之鄭

“你上頭的政策要是再變回來,那咱們這······”

看著宋季山臉上的擔心,王重笑著安慰道:“爸,這開弓哪裡還有回頭箭,如今改革開放已經被定為了國策,從古至今,這治理國家,最忌諱的就是朝令夕改,國策既定,便不會輕易改弦更張。”

王重這話的十分篤定。

宋季山何嘗不知道個中道理,隻是因為有過那樣的經曆,心裡不免留有陰影。

宋季山看著淵渟嶽峙,神色自信而又淡然的王重,心中不免生出幾分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片刻後才歎了口氣,感慨著的道:“我老了!現在是你們年輕饒世界了。”

王重笑著道:“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老驥伏櫪,誌在千裡,廉頗七十高齡,還能一飯鬥米,食肉十斤,披甲上陣,衝堅執銳,爸才五十,不過知命的年紀,哪裡老了。”

宋季山迎著王重的目光,無奈的搖搖頭:“你這張嘴,死人都能被你給活了。”

王重道:“我的難道不是事實?”

宋季山沒跟王重糾結剛才的話題,而是扭頭看向架子上擺著的幾樣已經做出來的樣品,還有滿屋子已經經過初加工的藥材,問道:“這些成藥你打算怎麼賣?”

王重道:“先把口碑打出去再,彆人要是不知道咱們的藥好,也不會花錢買!”

宋季山點零頭,又問道:“藥材站那邊真的不跟他們合作了?”

王重道:“合作啊,為什麼不合作!”

“不過不是咱們跟藥材站合作,是整個山背大隊跟藥材站合作。”

“整個山背大隊?”宋季山眼睛一亮:“你是那些跟著咱們種藥材的鄉親?”

王重道:“咱們現在名氣沒打出去,這些成藥要是做多了,也賣不出去,要那麼多藥材也沒什麼用,倒不如先用這些藥材,把跟藥材站的關係維持著,等過幾年政策再好一些,咱們家成藥的名頭也打響了,到時候再其他。”

看著王重自信滿滿,有條不紊的著他的打算,宋季山心中愈發感慨,若是他自己,想的定不如王重這般透徹,這麼長遠。

今年自家承包的地裡種出來的藥材,如今都已經初加工完畢,堆放在這座王重領著幫忙的鄉親們剛剛建起來的藥材作坊的庫房裡。

這年月鄉下雖然窮,但人們普遍比較淳樸,都是一個大隊住著,誰家建房,或是有什麼事兒,都是一個大隊的鄉親們互相幫忙,也不用給工錢,每發點煙抽,供上兩頓飽飯,也就夠了。

至於工錢,雖如今包產到戶,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了,可手裡頭哪有什麼餘錢。

王重兜裡雖然不缺錢,卻也沒有率先打破鄉間的習俗,畢竟王重一旦開了頭,以後大隊裡再想有要建房子的,就不好辦了。

“你一向有成算,以後這些事情,你自己決定就行了,不用跟我商量。”宋季山看著王重,由衷道。

王重卻道:“爸,瞧您這話的,都是一家人,凡事就應該商量著來,怎麼能我自己一個人擅自決定。”

雖宋季山心裡並不介意,剛才的也是真心話,可王重這幾句話中透著的對他這個嶽父的尊重,卻叫宋季山心裡湧出一股暖流。

“對了,萍跟你媽還得忙著養兔子,加工兔毛,現在你又弄了這麼個藥材作坊,會不會忙不過來?”

宋季山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他跟宋母的年紀確實不了,雖然才五十歲,可瞧著卻跟六七十歲的人沒什麼區彆,這身子骨也不如那些經年勞作的同齡人。

王重卻淡淡的道:“忙不過來就雇點人,現在又不是以前,沒人會來找麻煩,再了,隻要咱們給工錢,估計鄉親們都得搶著過來。”

宋季山眼中閃過幾分顧慮,畢竟要是雇了人,性質就跟他們一家人自己乾不一樣了。

可出於對王重的了解,眼見王重如此篤定,宋季山心中雖有幾分顧慮,卻也不似以前那般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謹慎微,這也不敢,那也不敢了。

時間是最好的催化劑,匆匆數年,休山背大隊,便是整個紅衛鎮方圓幾十個大隊,都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

隨著家庭裡聯產承包責任製的落實,老百姓們手裡有了田地,原先的懶散和相互推脫早已消失不見,個個乾起活來恨不得賣十二分的力氣,隻頭一年,就迎來了大豐收,交完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被老百姓們搬回自家糧倉儲存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