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渡心魔劫,太極圖卷求月票)
李慶起初沒反應過來。
後來想起牛心鏡當初陰陽之道,在狹隘的陰陽合和之道上打轉,為此還娶了好幾位妻妾,生了不少孩子。
今日來的這個兩位坤道,或許曾經也與其有過一段露水因緣。
隻是她倆本身資質絕佳,修為一度還領先牛心鏡,應當是從這段緣中掙脫出來,反將牛心鏡當成了紅塵煉心的一環。
但此時卻不是八卦這些的時候。
丁火神雷一重重落下,不僅雷霆之威淩厲,更以其人間煙火氣,在神識層麵乾擾牛心鏡。
前番兩三個甲子,牛心鏡以陰陽合和之道,結了不知多少人情孽債。
此番在這人間煙火中,陡然變得鮮活起來,不住勾連其神魂,竟然讓其有些無心渡劫,沉湎其中。
李慶訝然:“這丁火神雷,竟然還有心魔劫的效用?”
桑榆晚搖頭歎息:“我也是聞所未聞。大約也就牛道友這種經曆,才會受其影響吧?”
他當初渡劫,第五重便是丁火神雷,雖然也費了些工夫,但沒有在這上麵栽跟頭。
不過牛心鏡畢竟心境了得,隻沉湎了片刻,就從中掙脫出來。
他眸光一轉,眼神瞬間變得清徹,歎息道:“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又如何還能亂我道心?”
他目光堅定,陰陽玄光源源不斷注入玉瓶中,協助其將落下的丁火神雷吸收煉化。
直至九道丁火神雷被收納,這第七重雷劫,便算是渡過。
隨後,第八重雷劫,同樣位列後天五雷之一,乃是己土神雷。
此雷位列中央後土之位,氣息博大深厚,覆壓而下,竟然直接將那陰陽玉瓶,給震出了道道裂痕。
“哢嚓……”
牛心鏡眉頭都不皺一點兒,揮手將其收回,隨後取出一枚玉符,用力捏碎。
便見杏花村各處,都升騰起一道道光輝,在空中交織,化作一道法陣,將其團團護持住。
李慶心中一凜:“守護法陣已起,看來牛道友有些承受不住壓力了。”
這座法陣,將杏花村眾多靈杏樹串聯起來,煉化其靈韻,化作純粹的木行光輝,朝天空中的己土神雷倒卷而去。
這一著,又是用到了五行之“木克土”。
一旁的李琥讚歎道:“牛前輩雖然是以陰陽立道,但他的五行之道造詣,也十分之高啊。”
天雲山的趙垚道人搖頭歎息:“諸位或許不知,牛道兄的五行靈根資質,都有中品,可堪修行。”
“隻是他當初家逢驟變,踏入修行之道,所習練的第一門功法,就是一道源自醫家的陰陽論述殘篇。”
“待他反應過來時,根基已定,那陰陽殘篇立意也是不凡,故而也就沒有再轉修五行之道了。”
李慶不由讚歎:“牛道友果然資質非凡。若非當初走了歪路,應當早早便渡劫結丹了。”
“因緣際會,誰又說得清呢?”曾璐道人搖搖頭,眸光清冽。
在守護法陣的支援下,牛心鏡還是艱難地渡過了第八重己土神雷。
而原本神光熠熠的守護法陣,也有些殘缺不全,許多靈杏樹都被雷電劈得焦黑,枝葉掉了一地。
好在渡劫之前,牛家已經將能收獲的靈杏,都采收完畢。一些差了少許時日的,也讓李慶幫忙,提前催熟。
唯有那澄元紫杏,和陰陽寶杏,因為成熟期實在對不上,此時仍在枝頭掛著。
這回遭了雷劈,許多澄元紫杏掉落一地,散發出烤果子的香味。
“暴殄天物啊!”一個大殷來的築基修士有些痛心疾首。
他素來愛吃杏子,與牛心鏡結識,也是因這一口澄元紫杏,故而倍感心痛。
李慶笑了,指著那邊杏林道:“道友莫急,牛道友家的紫杏,本就要篩掉一批殘次果。如今有天雷甄選,留下的都是精華了。”
那築基修士聞言,這才鬆了口氣,隨即反應過來:“咦,牛道兄已經渡過八劫了。”
己土神雷過後,第九重雷劫竟然遲遲沒有降臨。
眾人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這是怎麼了?”
忽然,桑榆晚神情一肅,望向牛心鏡那邊:“心魔劫!牛道友這一重天劫,竟然引動了心魔!”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在場眾人無不迷茫:“結丹劫中,也有心魔劫嗎?”
桑榆晚微微頷首,篤定道:“自然是有的,隻是不多見。今天倒是讓牛道友給碰上了!”
李慶眼中閃過一絲擔憂:“外劫好渡,心魔難過。尤其對於牛道友這等閱曆豐富之人,更是如此了。”
程清道人和曾璐道人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沒聽到他講的。
但出乎李慶意料的是,牛心鏡陷入心魔後不久,就睜開了雙眼,眸光一片清明,像是渾然不受影響。
他再次推了下頂上發髻,又是一卷太極圖飛了出來。
與最開始那卷由真元幻化的陰陽圖不同,這卷太極圖乃是一件靈器。
其上有陰陽魚流轉不休,散發出道道黑白玄光,將牛心鏡照定。
不同於黑白分明的陰陽圖,這太極圖中陰中有陽,陽中抱陰,陰陽共濟,更顯玄妙道理。
“這才是牛道友的本命靈器吧?”李慶反應過來,忽然又覺得哪裡不對,“這靈器……”
桑榆晚已經察覺其中端倪:“他將自己的觀想圖,融入進本命靈器了!”
李慶隨即反應過來:“難怪這太極圖卷,竟然是從泥丸宮中飛出,原來是將觀想圖煉假成真那一步,寄托到本命靈器中去了。”
這本命靈器太極圖,既然與觀想圖相結合,自然也就有了觀想圖該有的功效。
而觀想圖則借助本命靈器,化虛為實,提前擁有了三階觀想圖的部分神妙。
守護靈台,澄澈神識,鎮壓心魔,自然不在話下。
李慶不由慨歎:“牛道友此番獨辟蹊徑,觀想圖的修行法門,又有拓展了。”
桑榆晚搖搖頭:“類似的用法,玄宮那邊其實早就有了。隻是未曾公布,世人很難知曉罷了。”
李慶半點不覺得奇怪:“畢竟這觀想圖,就是道君他老人家帶出來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