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全龍宴席,點化龍脈求全訂)
第92章 全龍宴席,點化龍脈求全訂)
李慶最終也沒整明白,這青蓮究竟何時長出的花芽。
帶著這個未解之謎,他將一應瑣事料理完畢,終於開啟了築基後的第一次遊曆。
說是遊曆也不對,他準備先將雪峰湖周邊的五位築基同道,一一拜訪,再轉道去魯家,求取築基期功法。
此行首站,他選擇的是最近的養龍湖桑家。
傳聞兩千年前,養龍湖還隻是雪峰湖的一處港灣。
有位元嬰真君於此處獲得了一枚龍蛋,便移山斷流,隔出了這片養龍湖,又在湖底塑造了一條靈脈,供幼龍生長所需。
後來元嬰真君乘龍而去,此湖先後被多方勢力占據。
直至八百年前,桑家初代老祖在湖中得了真君養龍的心得殘篇。
這位老祖是個識時務的妙人,當即便將殘篇原本上交大周朝廷。
事後,朝廷論功行賞,便將養龍湖直接封賞給了桑家,結束了數百年的紛爭。
因為李家早早送來了拜帖,桑家早有準備。
李慶剛到桑家族地,築基老祖桑榆晚便已經在外候著了:“道友數月不見,風采依舊!”
李慶與他見了禮,桑家其他人又向他行禮,如此客套一番,兩位築基大修士這才互相謙讓著,進了族地。
與青鶴穀不同,養龍湖被桑家深耕八百年,周圍山丘和中央湖泊的靈脈,早已梳理通透。
放眼望去,山清水秀,靈氣化作淡淡薄霧,在山水間傾瀉流淌。各種凡植和靈植承著靈霧,生機勃勃。
李慶甚至看到了好些靈鶴,在山巒間蹁躚翱翔,好不自在。
他入得其中,便覺得身心清爽:“如此氣象,我李家不如也!”
桑榆晚哈哈一笑:“李道友過謙了。你靈植造詣不凡,想來用不了幾年,青鶴穀便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有客遠來,自當有宴。
桑榆晚便在養龍湖邊的一處水榭,設了道“全龍宴”款待李慶。
相比李慶築基大宴的寒酸,桑家哪怕隻是小宴,都儘顯豪奢。
桑榆晚端起玉壺,為李慶倒了杯殷紅的靈酒:“此乃我家獨門的龍血酒,請道友品鑒。”
李慶舉杯,置於鼻翼前輕嗅,便有一股升騰的酒香,往他肺腑裡鑽。
“久聞龍血酒大名,今日有幸品鑒,實乃幸事!”李慶爽朗一笑,舉杯一飲而儘。
這酒液並不辛辣,反而有種醇厚的香甜,在味蕾間流連。李慶略一回味,這才喉頭微動,將酒液吞咽入腹。
下一瞬,一股灼熱的氣息自胃囊炸開,化作騰騰炎火之氣,順著李慶渾身靈脈,散入竅穴之中。
桑榆晚含笑望著李慶,李慶捏著酒杯,同樣報以微笑:“道友這酒,滋味還真個霸道!”
這龍血酒,乃是以養龍湖的龍種精血,輔以龍血米、龍涎草等靈材,精煉釀造而成。
若是根基差些的築基修士喝了,還有淬煉軀殼,補益根基的妙用。
隻是此酒藥性強勁,初入築基者倉促間難以化納,便容易打酒嗝,出洋相。
桑榆晚等了片刻,沒見其他變化,麵色不由一僵,苦笑道:“道友根基深厚,是我獻醜了。”
李慶不為己甚,搖頭失笑:“桑道友說笑了。你是一番好意,好酒好膳招待,我自然是領情的。”
桑榆晚轉訕為喜,又殷勤地為李慶布菜。
諸如:龍血豆腐,爆炒龍肝,清燉龍蛋,炙烤龍心等靈膳,無一不精致美味。
這入膳的龍,當然不是真龍,而是養龍湖培育的諸多龍種,烹成靈膳後,各有特性妙用。
如此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場小宴才算結束。
桑榆晚讓人撤了席麵,又奉上上等的靈茶,這才問李慶:“不知道友此來,所為何事?”
李慶笑了笑:“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呐。上次在我那,桑道友講了自家養龍秘訣,我甚是向往。”
“恰好我洞府外,養了一群龍須金鯉,資質尚可,遂來請教道友,可有法子為其點化龍脈?”
“龍須金鯉?道友倒是好運道!”桑榆晚歎道,“近來這種靈魚,行情看漲。與其勞神為它點化龍脈,不如直接賣給大周朝廷。”
李慶心念一動:“這又有何說道?”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桑榆晚朝天上指了指:“道友可還記得,前番出世,被玄宮捕獲的靈魚王?便是龍須金鯉所化。”
這點李慶自然清楚,畢竟消息就是自家上報,且那靈魚王的幼崽,還在他寒泉裡遊著呢。
桑榆晚見他並不驚訝,便少了些許樂趣:“大周皇室曆來尊龍,這龍須金鯉出了靈魚王,自然身價倍增。如今一條小魚,已抵得過去十條大魚。”
李慶情知,大周皇室尊龍隻是托詞,背後必然還有更深淵源。但這個不是他能摻和的。
他搖了搖頭:“千塊靈石難買心頭好。我那池魚兒養著挺好,沒打算拿去換靈石。”
一則他那龍須金鯉資質超群,值得培養,二則也要考慮潮音的感受。畢竟那魚苗中的“頭魚”,已經成了潮音的半個座駕。
桑榆晚也不再勸,開始為李慶介紹龍須金鯉的點化方案。
“點化龍種前,得先想清楚其用途。若是做靈寵、禦獸,乃至坐騎,便要同步為其開智。”
“養來吃的則相反。需得在其蒙昧之時,便封禁其靈性,如此,宰殺時才不會有傷天和。不知道友要哪種?”
李慶當然是傾向於養來吃,但顧及潮音的感受,還是道:“就用來做靈寵吧。池子裡養著龍種,多少也能增添些許仙氣。”
他頓了頓,又道:“若是其個頭更大些的話,用來充當拉車的苦力,倒也不錯。”
桑榆晚伸手點了點李慶:“我觀剛才道友吃得興起,想來這話有些口不對心。”
李慶訕訕一笑:“桑道友說笑了。還請告知,這點化龍脈,究竟花費幾何?”
桑榆晚笑道:“若是彆人,自然花費甚大。不過道友你嘛,我倒是分文不取,隻願換取道友一個承諾。”
李慶不由眉頭一皺:“我向來不愛欠人情債,價位如何,還請道友明示。”
桑榆晚擺擺手:“道友莫急,還請聽我分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