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棄去(1 / 1)

推荐阅读:

新的一日。

五月十一。

新豐城外,連攻一夜的漢軍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便成功拔除了城外四座小寨。

但對於這座城池,卻沒能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

四座城門之外,一架架衝車的撞木,被城中吊下來的巨大磨盤砸得從中間斷裂。

衝車的木輪亦被砸得坍毀,難以移動,最後全部被留在城門外,成為了阻撓漢軍繼續使用衝車攻門的障礙之一。

十幾架雲梯搭在城頭,其中八九架或被燒成黑炭,或仍冒著熊熊大火,滾滾冒煙。

雲梯下方空地上,屍體堆得如同一座座小丘,小丘周圍,零零散散也有屍體橫陳。

尚未凝固的血水彙聚成一汪又一汪猩紅的水窪,向一群正在啄飲的烏鴉訴說戰況的慘烈。

而新豐城頭,同樣堆滿了根本來不及清理的屍體。

多是魏軍,漢軍亦有。

甚至還有十幾名身披盆領重鎧的先登敢死。

數以百具殺得衣甲破爛,鮮血淋漓以至辨不得是漢是魏的屍體,一具又一具層層迭迭摞在一起,不少屍體被穩穩壓住,小部分掛在牆內,大部分懸在牆外,卻也不掉下城來。

城上城下,腸腸腦腦、殘肢斷臂隨處可見。

血腥之氣,周圍數裡可聞。

仍有餘力的漢軍弓弩手,站在比城牆還要高出丈餘的井闌上,提供火力掩護。

一支漢軍的輔卒民夫得令離開戰陣,開始打掃戰場。

或是收斂城下的傷兵、屍體,或是收攏散落在戰場上的甲胄、刀兵、弓矢等重要物資。

幾架尚未被魏軍焚毀的雲梯,遠端的鐵鉤牢牢鉤在了城頭土牆上,無法移動。

城頭魏軍以火油澆之,以火箭點之,熊熊大火迅速燃起,剛剛停止了攀城的漢軍也不來阻止,任由這些攻城器械被焚。

魏將王昶與郝昭的果斷,使得這座主要使命是儲糧中轉的小城,最終擁有了五千出頭的守軍。

加上一月有餘的營造,城中除了硬弓不足,沒有角弩外,其他各種守備物資都不算缺乏,勉強稱得上是一座堅城了。

所以即使漢軍已不惜代價輪番猛攻,最後也仍攻之不下。

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

冷兵器時代,守城軍若是決意死戰,在守備充足的情況下,攻城一方戰損比大概要達到四比一上下。

若城中守將守卒皆是精銳,這個戰損比還會更誇張。

十比一的數據,也不是沒可能。

而漢軍依靠比城牆還高的井闌,一萬多張硬弓強弩,以戰死數百,輕重傷千餘的代價,成功殺傷了上千魏軍。

新豐城中保有戰力的守軍,大概剩三千餘人。

戰損比大概在二比一到三比一之間,在死傷注定慘烈的攻城戰中,算是一個很亮眼的數據。

而之所以能獲得這個數據,就不得不感謝曹魏這幾個月給大漢送來的硬弓角弩及甲胄刀兵了。

這幾個月的仗打下來,大漢披甲率及弓弩裝備率皆提高了一倍上下。

原本隻有三千六百張弩,如今有六千餘張,原本隻有三千張硬弓,如今也有六千多張。

隨著城中守軍數量的減少,兵力原本六倍於敵的漢軍,會慢慢變成八倍於敵,十倍於敵,兵力上的優勢會不斷擴大。

最後大概能以五六千人的傷亡將這座城池拿下。

按照目前的進度磨下去,這個時間大概是五六日。

當然了,這得是城中魏軍意誌極端頑強,堅持殺至最後一人也不崩潰的情況。

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就像孟達的外甥,被司馬懿不惜代價的攻勢嚇壞了,最後直接把親舅舅給賣了。

這也就是這場攻城戰非打不可的理由了,唯有猛攻試探恐嚇一番,才能知道城池守備究竟如何,城中守將守卒戰鬥意誌如何,繼而才能權衡接下來是圍是攻。

雙方停戰片刻,丞相派出前幾日在灃水俘虜的魏將靳詳,使其在城外對郝昭進行勸降。

二人皆出身太原,又在曹魏共事多年,乃是通家之好,平素向以兄弟相稱。

見靳詳竟被俘虜,更來勸降,郝昭一時黯然,一時憤怒,對靳詳的勸降之語不為所動。

“大魏科法,卿所熟知!

“我之為人,卿亦深知!

“我受國恩多而門戶重,必不叛魏降蜀,卿不必再多言語!

“請卿還告諸葛,速來攻我,我但有必死而已!”

靳詳悻悻而回,片刻後再度來城下為郝昭陳說利害。

先說曹魏篡漢與王莽篡漢沒什麼區彆,再說當今大漢天子大有後漢光武皇帝之姿。

又說大漢在關中連戰連勝,而曹魏損兵折將,正是天意,曹氏篡漢結局就是王莽,希望他們棄暗投明,撥亂反正。

最後說如今城內城外兵力懸殊,徒然送死毫無意義。

就算能等到司馬懿來援,司馬懿比大將軍曹真如何,比右將軍張郃又如何?他絕不是大漢對手,否則何以使局勢崩壞至此?

莫說司馬懿根本贏不了,縱使真的僥幸取勝解圍,於你們這些已死之人,又有何意義?

這一通又一通話術下來,城頭魏軍守卒越聽越覺得有道理,最後開始躁動起來。

郝昭既驚且怒,隨即取出弓矢朝靳詳一箭射出,含淚大吼:

“古之君子,絕友不出惡語!

“我今與卿絕交,萬勿再來,箭不識卿耳!”

靳詳聞言至此,又見郝昭再度引弓搭箭,徑直瞄準他項上人頭,隻得含淚而退。

已休息了三四個時辰的陳式得到丞相將令,率本部四千漢軍與四千俘虜出戰。

漢軍戰陣中,再次推出十幾架雲梯,繼續攻城,不再給城中魏軍絲毫喘息之機。

新豐城南。

驪山台塬。

該塬並不算高,隻比新豐城所在的階梯高出十丈有餘。

坡度也較為平緩,平整地形後便可直走馬車,不用迂回繞道。

漢軍在塬上立一大寨,屯駐萬餘正卒,丞相的中軍大帳便坐落於此。

居高臨下,視野從數裡直接擴大到十餘裡,魏軍不論東來西來,都能儘收眼底。

而新豐南門就在該寨正北二裡,漕渠就在該寨正北三裡,緊貼著新豐城北。

事實上,漕渠與這座驪山台塬一北一南,形成了一條寬裡,長二十餘裡的走廊,走廊東邊儘頭,是一個叫作鴻門的地方。

漢軍就在新豐以西的走廊空地上立了兩座營寨,再加上塬台上的中軍大寨,三寨聯成一線,將新豐與長安方向的聯係徹底斷絕。

魏延一夜輪戰兩番也不覺乏,此刻本該再次休息,卻是不休,而是帶著親軍數十離開了中軍大寨,一路披荊斬棘步行向東,到處偵查地形。

艱難地走了大約七八裡,隻見一座略顯方正,樹木雜草遍野叢生的小山丘陵,在台地中間拔地而起。

雖看起來與腳下這座台塬融為一體,卻又有些格格不入。

“據說秦皇陵就在驪山塬上,周圍丘陵雖有幾座,卻沒有一座比這丘陵還要高的,大概便是它了吧?”魏延長子魏昌似是想到了什麼。

魏延也不管什麼秦皇陵趙皇陵,指了指丘陵的山頭:

“回去再叫些民夫至此開路,再留十名哨騎到山頭駐守,魏寇若不走官道,反而從台地繞後而來,這座山頭就能提前探到。”

“阿父,這片台地荊棘叢生,草木遍地,並不適合大軍行進,這有些多此一舉吧?”

“你懂什麼?”魏延斥道。

“當年來歙以兩千人入隴,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最終出敵不意奪下略陽,才使光武皇帝據有隴右,這裡再難走,能有隴山難走?”

魏昌悻悻不語。

一個時辰過去,眾人竟在驪山腳下見到好幾眼溫泉,如今天氣愈發炎熱,配合著溫泉的蒸氣,幾乎要把人悶得不能呼吸,魏延隨即帶領一眾親衛回營休息。

時值五月中旬,酷熱的天氣,會持續消耗人的體力與精神。

這是戰時不得不考慮進去的重要因素。

酷暑之時,在烈日底下披甲站立半個時辰就有中暑昏厥之虞。

不過蜀中比關中更熱幾分,而且是讓人更難以忍受的濕熱,所以漢軍將士的耐熱能力,普遍要比曹魏將士好上許多。

天時仍站在大漢這邊。

待魏延一行人回到營寨,漢軍由於酷熱與疲憊,已停止了攻城,全部進入休息狀態。

魏延也入帳休息。

一覺醒來,卻是聽到聚將鼓聲。

再看帳中刻漏,已是申時三刻。

待魏延來到中軍大帳,吳班、陳式、廖化、爨習、孟琰諸將已至。

其中陳式胳膊上還負了傷,用繃帶包紮了起來。

“怎麼還負傷了?”魏延隨口一問,一邊坐下。

陳式於是答來。

原來是今日上午他組織攻城時,近百敢死成功衝上了城頭,與城頭魏軍死鬥一刻多鐘。

他激奮之下向前指揮,結果被流箭射中。

郝昭迅速領兵趕至,身先士卒奮力拚殺,登上城頭的敢死無法突破魏軍防線,沒能成功為後續部隊開辟出立足點。

接近半數陣亡後,才在弓弩的火力掩護下無奈退了回來。

魏延皺眉冷哼:

“又是這郝昭,不過插標賣首之徒耳,待我今夜率本部攻城,取他人頭回來下酒!”

他也曾聽說過郝昭名頭,但從來都是不屑一顧,認為其人不過欺負些涼州土鱉以揚名罷了。

近日其人表現雖也算可圈可點,但仍不能讓魏延改變看法。

魏延部曲昨夜一直待機未動,而陳式部曲今日能攻上城頭並守住一刻鐘,那麼讓他部曲去攀城強攻,說不得這新豐今夜就能攻下。

丞相大致統計了下戰損,共享了下情報,分析了下形勢,才道:

“如我所料不錯,司馬懿應該快收到我軍日夜強攻新豐的消息了,今明兩日便會趕來。

“接下來便驅降虜蟻附,一邊營造土山壁壘,一邊以弓弩射之,主力儘量保持戰力,等待決戰。

“文長,你與你部曲繼續休養,在決戰之前都不必再參戰了。”

魏延一滯,爭道:

“丞相,我們強攻新豐已傷亡兩千餘人,現在突然就不攻了,那死掉的人不是白死了嗎?!

“讓我率本部出戰,強攻一夜,這新豐或許就能奪下!”

丞相當即搖頭:

“文長,且忍耐幾日。

“你與你之部曲最是精銳悍勇,不用來野戰破陣,反用來攻城拔寨,正是以上等馬擊下等馬,乃兵法之大忌。

“而新豐守軍有半數是曹魏虎豹騎,我大漢驅降虜蟻附再以箭矢消耗之,縱是以四換一都是值得的。

“這正是以下等馬擊上等馬,用兵之善者也。”

長安城。

司馬懿終於得到了哨探消息,漢軍昨夜連夜進攻新豐,一刻不停,直到今日氣溫炎熱時才終於停止,新豐未被攻下。

“怎麼探到的消息,又是如何傳回來的?”司馬懿問這哨探。

“稟將軍,驪山塬上多有草木遮蔽,我們夜裡派人潛入塬上觀望。

“上午確實不好走脫,但中午氣溫炎熱,蜀騎四處避暑,我們的人一路躲避,回到灞陵……”

如今虎豹騎入了新豐,漢軍騎兵共三四千之眾,在灞陵新豐間四處牧馬,阻隔交通。

所以對於新豐的情況,長安幾乎是耳聾目盲。

所以這哨探能打探到新豐的消息並成功將之傳回,也不知真是哨騎本事高強,還是附逆的胡騎不備,又或是諸葛亮故意為之,誘他決戰?

“驃騎將軍,該走了!”將軍孫禮聲色急切,憂心忡忡。

“蜀寇真若不惜代價強攻,新豐守軍又不見我大軍往援,恐怕撐不過五日就要破城!”

“驃騎將軍,既然已決定放棄長安,與蜀寇決一死戰,何以到現在又畏畏縮縮,逡巡不進?!”

“驃騎將軍,快決斷吧!新豐一旦被奪,蜀寇隻需派萬人守城,之後再速引人馬向東,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奪下鄭縣、華陰、潼關!到時候我們這些人大概隻有一死以謝天下,以謝陛下了!”

司馬懿背南麵北,負手而立,望著漢軍三座營寨沉思許久,最後下了決斷:“走吧。”

傍晚。

長安城東門南門大開。

魏軍三萬精銳儘出,於長安城外披甲持戈,列陣以待。

陣勢甫一列好,長安城中幾萬軍民便押著糧草輜重出城,浩浩蕩蕩向東而行。

鼓聲震天動地,塵埃漫天而起。

漢軍亦出寨列陣。

但很顯然,麵對人數倍於己的魏軍,漢軍並沒有出來阻截的打算,隻不過提防魏軍不向灞水,反而來攻營寨罷了。

大約一個時辰過去。

各處城門再度關閉。

漕渠漢寨,望樓上,劉禪靜靜望著長安。

司馬懿棄長安而走,長安雖有守軍,卻也不足為慮,還於舊都之日就在眼前了。

“子龍將軍,我們也走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