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性能不差(1 / 1)

推荐阅读:

江皓這兩天有研究過麒麟電池的股價,有些不講道理。

在他目前來看,麒麟電池的市值其實過兩千五百億就已經處於高位。

而如今竟然是到了三千七百億,市盈率已經37倍,馬上接近40倍。

要知道這種市盈率的倍數,大部分除了互聯網科技股外,幾乎不太可能。

尤其是麒麟電池本質上還是個研發型的工業企業,市盈率其實在1020倍之間才比較合理。

持股的股東江皓也看了,清一色的大資本方。

國內資本,國際資本都有,還有不少江皓熟悉的例如高盛,貝萊德等等。

反正市場上目前主要的股票份額都在這些大機構手中,留給散戶持有的份額已經不多 。

再加上這些機構還沒停止吸納股票,也使得股價上漲看起來異常凶猛。

不管怎麼說,股市上的優異表現算是讓省裡領導重視起來,這是好事。

原本訂的“領頭羊”計劃,在麒麟電池上市後好像就沒了動靜,如今新一代電池投產鬨這麼大動靜,也算是大家重新重視的標誌。

“陳教授,沒想到您今天也有空過來。”

江皓在辦公室這會兒還頂著麒麟電池的股價,今日股價倒是平穩。

成交量暫時也不大,不過等新一代電池正式投產的新聞一報道,這股價估計還有得漲。

國內的股市,追漲殺跌太凶。

麒麟電池這支股票的股價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江皓自己也有些沒底。

不像港股市場,哪怕市場裡大家同樣盲目,但終歸是有底。

但凡價格上探太厲害或者下跌過於凶猛,就會有機構入手兜底。

“嗯,新一代電池剛投產,我也過來看看,希望能達到標準。”

見陳吉寧教授坐到身邊,江皓也是將手機放下,跟陳教授閒聊起來。

“江教授,我其實心裡也沒底。”

“聽說這次設備上全部換了國內的設備,再加上是新一代電池生產,也不知道跟實驗室的性能差距能有多少。”

“而且像這項目還在上頭評三大獎,要是差距很大,就有些丟人了。”

難怪陳教授今日竟然會過來,明明往日隻關注實驗室的研發才對,原來是怕丟人!

果然這三大獎的名頭還是不一樣,對國內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意義重大。

哪怕陳教授也一樣,知道是省裡報的項目,獲獎肯定沒問題。

但更希望是名副其實的獲獎,而不是數據上有水分的獲獎。

“陳教授,你彆擔心,設備上雖然換成了國內的廠家,但我有信心。”

“現在國內製造業這麼強,這些專業的特殊設備還真不一定會比原機械差呢。”

“就算現在有些許差距,但再打磨一段時間,一定能比原機械效率更高。”

江皓對此是很樂觀,國內的工業水平在全球絕對數一數二,也是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

這種製造的關鍵設備,可能初步仿製沒能超過原版,但隻要繼續投入,稍微過個一年半載的,絕對能比原設備更牛。

又不是一台先進機械都沒能進口的特殊設備,老設備產線都還用著呢,江皓對這些是絲毫不擔心。

隨著陳教授到達,很快陸陸續續大家都相繼到場。

由劉青雲一個個接人到的休息室。

遊書記,任叔,周主任等等一共來了七八位領導乾部。

同時一旁還有另一撥人,此刻正由劉青雲給江皓介紹起來。

“江總,這位是江南機電集團的傅總,咱們廠的新設備就是傅總他們公司提供的。”

“傅總,這位就是江總…”

“劉總,您不用介紹,江總我還能不認識嘛!”

傅總年紀不小,看著已經接近六十歲,穿著身偏老式的西服,打著紅色領結。

此刻是一臉熱情跟江皓握手。

“江總,久仰大名!”

傅總身後還有幾位三四十歲的男子,都穿著藍色的統一工服,上麵還有機電公司的標誌。

看樣子是一起帶來的專門工程師。

此刻陳教授聽聞是設備廠家也已經起身,衝著這位傅總詢問起來。

“傅總,你們的設備對比原廠的話,有多少差距?”

領導們都在這兒,原本還都稍作休息,如今聽到陳教授問起生產設備的事也不由的望了過來。

眼神都比較期待,想知道這新設備的情況。

“嗯…這…小徐,設備是你製造的,你給江總還有各位領導講講?”

江皓見狀是不由的皺眉,雖然知道傅總身居高位,不會關注具體的工作。

但也不至於對新的設備性能好像完全不了解的樣子吧?

隻是問個性能差距而已,屬於最基礎的結論,按理說公司內部的報告上都有吧?

“江總,遊書記,這位是我們江南機電的徐工,老工程師了,能力很強。”

“今天讓徐工幾人過來就是考慮到萬一設備運轉不順利的話,他們能直接負責檢修。”

身後的徐工此刻倒是挺沉著,並沒有怯場。

幾步上前到了江皓與陳教授跟前。

“江總,這位領導,新設備的話是我負責研製的。”

“內部結構不能說百分百一樣,但功能上絕對該有的一樣不落。”

“效率上,就我個人測試的數據來說,應該是一樣的。”

“哪怕上了產線生產,我也有信心,頂多可能設備剛剛運轉,會有12的差距。”

這麼自信?

江皓沒想到這位徐工對自己設備很有信心啊!

能在當場說效率不低於原版機器,說明實際測試結果沒準還能高於原版。

隻不過是在場的領導多,這位徐工沒有說的太滿,留了餘地。

但就算是這樣,這新設備就他口中的效率,也已經遠超陳教授的預料,當下是不由的點頭道。

“徐工,我不用您那麼高的要求,效率能保證原設備的95以上就行。”

陳教授跟徐工的對話這會兒也吸引了遊書記的關注。

此刻是跟周主任詢問起來江南機電集團,包括這位徐工的信息。

“各位領導,產線已經正式投產了。”

“要不我們先去車間參觀?投產數據也很快就能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