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努力當學霸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90年代之後,盤古主機采取了類似於pc一樣的開放策略,把生產兼容機的權力交給了全世界的廠商。
不僅僅開放,甚至開開源。盤古操作係統在互聯網時代,更是公布了源代碼,讓全世界的計算機高手,可以挑錯和幫助其完善。事實上,采取了開源之後,獲得全世界的的程序員幫忙和修改,反而使得盤古操作係統更強大也更安全。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盤古硬件不賺錢,但是軟件卻是賺到了暴利。
而後來的互聯網時代,維創電子的花樣,就遠比80年代更豐富的多。後來,很多的科技巨頭都不斷的驚呼——還有這種賺錢的魔術?互聯網還能這麼玩?好點子怎麼又是維創公司那幫人想出來的?
老大劉焱在忙,老二劉森也沒有閒著。
劉森在冬莞投資二個億搞了個影視拍攝基地,走的是後世某店的模式,
劉森坐鎮冬莞的一星期之後,黎翰祥、解晉也被他派人請到了冬莞。
黎翰祥和解晉兩名大導演看到彼此都有點驚訝。開口問道:
“劉先生,不知……”
這兩人都認識,被請來肯定是拍電影,但是拍什麼電影,電影的要求是什麼,兩人還是很好奇。
黎翰祥這個大導演在兩岸三地都吃得開。而解晉票房成績跟黎翰祥沒法比,但是,也拿了國內外不少獎。
劉森指著虎門炮台的遺址說道:
“曾經,這裡爆發過戰爭,那場戰爭是天朝近代史的開幕!香江成為清末第一個被占據的租界!”
兩個大導演不約而同的說道:
“鴉片戰爭!”
因為,這兩人都是以天朝曆史正劇聞名的大導演。曆史正劇,在全世界影壇上的影響力都非常高,很多的評價高的拿獎導演,都是從曆史題材入手。
在西方曆史題材審美疲勞之後,80年代一大批人開始關注以前還未了結的其他地區的曆史。比如,天朝的曆史題材,就一度比較熱門。
除了天朝導演拍的天朝曆史題材,獲得了不少獎之外。外國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也憑著清末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為角色的《末代皇帝》,在後來衝擊了奧斯卡金像獎的九項大獎,基本上是橫掃了金像獎。
黎翰祥的許多曆史片,即使是後世,也是被當作教科書一般的模仿學習。就是一些古裝風月片,想要拍的經典一點,也得借鑒他的作品。
當然了,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和投資規模,黎翰祥的電影,肯定不能跟後來的大片相比。畢竟,後來的大片都是需要花費幾千萬幾億的成本,黎翰祥的電影頂天也就幾百萬預算。
但在細節上,他做的確實很到位,比如其拍攝的清宮係列,直接是在故宮裡麵實景拍攝,用的很多道具,都是價值比電影投資成本昂貴的多的真家夥。細節上,可以完爆後市的各種大片n個層麵,你再牛逼,能在故宮裡麵拍戲,而且,還用一堆價值連城的文物來拍電影嗎?
解晉的年齡跟黎翰祥差不多,近幾年來拍攝了《高山下的花環》那樣的戰爭電影。後來的《鴉片戰爭》在細節上更是絲絲入扣,當得起真正的大導演的評價。比如,章藝謀、程凱歌等人跟解晉的電影比,真的欠了幾分功力。尤其是考據和細節上,解晉、黎翰祥算得上文化人,章藝謀、程凱歌等等後輩跟他們相比,在曆史方麵和方麵肯定欠缺不少。。
當然了,這兩大導演的毛病也不是沒有,細節上考究很嚴謹,真的能在電影裡麵學到曆史和文化。跟後來兒戲一般的曆史娛樂片,真不是一個層麵的東西。
但是問題是這種“乾貨”太多了,細細品味固然是覺得神作。但是,大部分觀眾沒有那個耐心,恨不得第一眼就能看到火爆的大戲。
電影方麵,劉森很外行,但他是權威的觀眾啊,對於看電影還是有發言權的,並且,他還是投資人,那麼,他的發言權就更能直接影響作品。
劉森說道:
“沒錯,請你們二位一起過來,是因為,我想要拍《鴉片戰爭》!
不過你們彆誤會,我不是說拍什麼拿獎的深度電影。而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大片。這個題材厚重,可是這僅對於我們天朝人而言,對外國人而言,感覺不到《鴉片戰爭》的曆史意義!”
要拍外國人覺得有意思的,那就需要《末代皇帝》那種電影。
但劉森真不覺得,《末代皇帝》是不如《鴉片戰爭》的。外國人看不出來,但天朝人看來,《末代皇帝》的細節,都是外國人的視角,沒有深入到天朝曆史文化的深層次。
當然了,想要把《鴉片戰爭》拍成更好看的電影,那就需要在“戰爭”上下功夫。
曆史上的《鴉片戰爭》前麵的鴉片和禁煙,拍的太多了,雖然,還原曆史做的很好。但是,要劉森來說,這方麵要拍的簡一點,戰爭場麵要拍的多一點。
是男人基本上就喜歡看大炮對轟,排隊槍斃的場麵。
如果戰爭場麵更多,更慘烈一點。那麼商業上的效果肯定也會更好一點,影響力也會更大。
後世就不少人為《鴉片戰爭》惋惜,多好的電影啊,即使是炮戰和近戰的場麵表現都不錯。以解晉的功夫,就是拍《滑鐵盧》那樣的場麵,估計也駕馭的住。
這種男人的浪漫,解晉卻是渾若未絕,點到即止。
劉森是要糾正這個錯誤,《鴉片戰爭》固然要分析前因後果,但是,也要滿足那些單純想要看戰爭場麵的觀眾的需求。比如,一些完全不知道“鴉片戰爭”的外國觀眾,拍禁煙,不會激發起共鳴。
但是,“戰爭”就是全世界不同種族、曆史、文化的人類共同語言了。把戰爭的場麵對拍多一點,拍的精彩一點,就有可能也許有機會把一部曲高和寡的小眾藝術電影,改造成史詩級商業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