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努力當學霸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大部分的cpu出廠後就被轉移到不遠處的整機代工廠,盤古主機產業鏈內部就消化掉了這些核心零件,市場上自然不會有cpu供應。
理光公司看準了這一塊市場,相對於pc兼容機市場而言,競爭對手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準備從中撈一把。
劉焱倒不怕兼容機出現,畢竟,維創係並不是通過盤古主機硬件賺錢,而是通過快速增長的遊戲軟件和其他的應用軟件賺取利潤。當然了,如果有人大力的推廣百分之百兼容的機器,劉焱隻會更加歡迎!
5億美元絕對是一筆大數目,即使是以目前維創電子公司的日進鬥金的業績,但想要拿出這麼一大筆現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維創係在眾多的銀行係統中的信用評級極高,也比較容易獲得大額的貸款和信用額度,現在正是應該使用這個關鍵砝碼的時候了。
在談成了贖回維創東瀛分公司的價錢之後,劉家既以維創電子(香江)集團公司、顯飛電子公司、維創出版集團等多家公司的名義向彙豐、中銀、高盛、花旗、渣打等等銀行團申請總額3億美元的信用貸款,用於支付30%股權款項。
另外2億美元現金則是劉森以自己持有的維創出版集團公司的3900萬股股權作為抵押,私人借貸2億美元,購買維創東瀛分公司的股權。
雖然,上市股票質押,存在這麼一點不穩定性的風險,比如,股價暴跌,跌破40港元以下,他又籌集不到資金或者股份去增加質押金額,貸款的銀行有權利拋售質押股權,確保債務能夠拿回。極端的狀況,劉森有可能失去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不過,這也是目前的權宜之計,等到手中現金充裕,劉家首先會償還這筆質押貸款,拿回質押品。
經過一係列的資本運作之後,維創(東瀛)分公司的股權將逐漸由四大股東分彆持有,分彆是維創電子(香江)公司將會持有東瀛分公司60%股權,顯飛電子科技公司持有10%,維創出版集團持有10%,另外,劉森私人持有10%股權。
名義上是四大股東,但實際上,跟劉家私人控股,也沒有什麼區彆,畢竟,這幾家公司都是維創係的企業,實際控製人都是劉家自己人。
1984年10月15日,東京。
維創電子公司正式宣布,出資5億美元,完成了對東瀛分公司的股權贖回。
當然了,這個宣布對外是很低調的,隻是對維創電子東瀛分公司內部的員工進行宣布。
劉焱表示說道:
“從今以後,維創東瀛分公司,將會是我們維創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東瀛的員工的福利和待遇,將會全麵和母公司接軌,與此同時,優秀的員工,也將全麵享受包括股權激勵在內的回報。
與此同時,回歸母公司懷抱之後,東瀛業務範圍也將會獲得極大的擴展。
東瀛分部不再僅僅是一家以營銷為主的公司,今後,也將會參與遊戲和各種軟硬件產品的研發。每開發一款成功的產品,都將會通過母公司的全球發行渠道賣給全世界的消費者,而研發的團隊,也不再僅僅拿固定的薪水,也不是死板的年功序列製。
我們不排資論輩,我們提倡英雄主義,我們認為,如果一名優秀的天才,能夠製作出一款全世界大賣的產品,儘管他不是社長,也不是高管,但是就是他一個人賺一個億美元,也是理所應該的!”
這個宣言,在東瀛分公司內部,還是引發不少員工激動的。東瀛的經濟體製,從近代以來就是講究排資論輩,高層是以血統家族製傳承,管理層則往往是熬資曆,即使是一名再厲害的人才,如果出身平庸不是公司的繼承人的話,想要成為公司的管理者,那麼,至少要熬三四十年。
與此同時,東瀛企業也沒有激勵文化,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憤怒的指責公司,用了他的發明,卻一分錢也不給,沒有獎勵,就是一分錢都不給,這種做法在東瀛企業是很理所當然了,你是公司的員工,你的發明就是公司的發明,已經給你工資了,憑什麼再給你另外一筆錢呢?
所以,東瀛的企業職員,有著“社畜”的綽號,社會畜生或是株式會社裡麵的畜生,這麼理解都可以。
反正已經被當畜生對待了,所以,社畜們自然而言形成了一種做法——上班時假裝忙碌,但工作基本上沒有什麼進展,認認真真的磨洋工,假裝工作來糊弄薪水,而到了下班的時候,工作都沒有完成,於是,雇主隻要支付加班費,讓其趕工完成工作,通過這種狡猾的手段,來變相的提升自己的薪酬待遇。
社畜的做法,也是底層無力反抗,隻能用消極工作的方式抗爭。
而這種社畜的做法,讓雇主憤怒,但也沒辦法,於是,東瀛終生職業員工變得越來越少,雇主逐漸雇傭勞動派遣員工,這些勞動派遣員工可以把薪水壓到正式員工的一半以下,照樣做正式員工的事情,而且,其工作積極性極高,因為,想要在東瀛找到一份長期有編製的工作,往往需要工作資曆,至少是工作了幾年的熟練人才才會被錄用。
所以,新人為了未來發展,隻能以非正式員工的方式接受盤剝。
派遣員工需要在大公司工作給簡曆鍍金,所以,願意接受極低的報酬和沒有編製,任勞任怨的做事,他們做的比正式員工更好。
所以,雇主自然就更熱衷於雇傭非正式員工,看看人家這種非正式社畜,10萬日元一個月的薪水,比拿到二三十萬日元一個月的社畜,工作效率要高多了。
雇傭一個臨時工,就完全可以頂兩三個正式工。而這些臨時工之所以願意這麼拚命的接受壓榨,目的也不過是積攢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經曆,並獲得任職企業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