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臉上帶著笑意,他覺得他已經抓住了這場戰鬥的重點。
趙雲的兵,太少了,又太愛玩弄計謀了。
他不會以為靠著城門裡麵的陷阱就能打擊他的士氣,讓他不敢全力進攻吧?
或許趙雲也是不得已才這麼做的,畢竟他的兵力太少了。
隻有嘗試拖延時間,等陸川和曹操突破了張郃所在的黎陽,他才能看到希望。
隻可惜,張郃可是很靠譜的,黎陽穩得一批,趙雲這麼做的結局,注定是失敗。
袁紹自認為已經掌控了全局,直到站在南城牆上的許褚拿下掛在後背上的弓箭,將一支特製的弓箭射到空中,炸出一團鮮豔的紅色煙霧。
“那是什麼?”
袁紹心裡一驚,突然就生出了不好的預感,但是有不知道這種不好的預感來自什麼地方。
可他已經下達了全麵進攻的命令,這個時候怎麼能收回來?
就算他想收回來,也得有這個本事才行啊。
全麵進攻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再有所顧忌,徹底放開了去打。
衝在最前麵的士兵現在心裡沒有彆的想法,就是衝上城牆,殺敵立功;
落在後麵的士兵心裡也就一個想法,那就是跟上去,千萬不能把功勞送給彆人!
袁紹帶了十幾萬人來攻城,而趙雲那邊就隻有三萬人,這樣的戰鬥,難道還會有懸念嗎?
至少對於底層士兵來說,他們不會覺得這場戰鬥會有懸念。
所以命令一旦下達,就再也沒有收回來的可能了。
袁紹眉頭緊皺,心裡祈禱著不要出現變故。
同一時間,趙雲看到了在天空炸開的紅色煙霧,趕緊帶領騎兵回到高順這裡。
“高順將軍,前進百步,徹底堵死城門,我把這三千鐵甲雲騎也交給你,一個時辰之內,必須守住城門,絕對不能讓敵人突破半步!”
“趙將軍放心,末將絕對不會放任何人衝進來!”
趙雲點頭,轉身離開,高順則是高聲呼喊,帶領陷陣營強行前進,將城門口完全堵死。
這樣一來,從外麵衝進來的士兵想要突破城門,就必須要踩著高順和陷陣營的屍體才行!
趙雲沒有片刻停歇,用最快的速度來到西城門處,這裡已經集結了一萬鐵甲雲騎!
“開城門!!”
趙雲隻是稍稍調整一下呼吸,來到鐵甲雲騎最前方,便下達了新的命令。
城門口的虎衛軍沒有任何猶豫,用力擰動絞盤,城門緩緩打開。
西城門外,正在嘗試破開城門的士兵突然愣住了。
他們不是在攻城嗎?
城裡的守軍不應該拚死守住城門,不讓他們衝進去嗎?
為什麼他們要主動打開城門?
很快,他們就明白了,因為隨著城門打開,他們看到了城門後麵嚴陣以待的鐵甲雲騎!
“不好!快跑!!”
經驗豐富的老兵已經意識到了危險,不敢有片刻停留,轉身就跑,恨不得自己多長兩條腿。
而沒什麼經驗的新兵還在愣神,趙雲就已經率領一萬鐵甲雲騎衝了出來。
趙雲一馬當先,銀槍所到之處,無人能當。
可憐城門外麵的士兵根本就沒有機會做出反應,就被趙雲擊潰。
隨著一萬鐵甲雲騎衝出去,城門附近已經沒有敵軍了,虎衛軍可以輕輕鬆鬆將城門關閉。
袁紹在西城牆外安排了三萬兵馬,不過大部分都是步兵。
麵對趙雲這一萬鐵甲雲騎,三萬步兵根本就不是對手。
不是趙雲小看他們,而是袁紹所謂的精兵放到陸縣,連普通士兵都不如!
更不要說趙雲的鐵甲雲騎還是全員披甲,在裝備上形成了碾壓。
隻是一次衝鋒,三萬士兵組成的陣型就亂了,之後就是一麵倒的屠殺。
趙雲看著麵前的敵軍士兵,心中很是感慨。
他以為袁紹麾下的士兵至少能有點精銳的樣子,可真正交手才知道他是真的高估了袁紹。
又或者說,是他低估了陸川。
陸川依靠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武裝出了數十萬能夠碾壓同時代軍隊的恐怖戰爭機器!
在趙雲從西城門外發起衝鋒的時候,徐庶和張繡也動起來了。
之前許褚在城牆上發出的信號,就是命令。
平陽距離鄴城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徐庶和張繡昨天晚上就出來了,在鄴城東部不到三十裡的位置駐紮下來,不埋鍋不造飯,隻是等待機會。
如今命令到達,張繡翻身上馬,抽出長槍。
“西涼鐵騎,隨我衝鋒!”
一萬西涼鐵騎動了起來,直奔鄴城東城門外的袁紹軍隊。
徐庶則是率領剩下的兩萬步兵朝著東城門方向前進,他的主要任務是清掃戰場。
袁紹在東城門外也安排了三萬士兵。
此時這三萬士兵正在全力攻城,喊殺聲不斷,結果就是直到張繡率領的西涼鐵騎衝到他們身後不足五裡的地方,他們才意識到情況不對。
一切都太晚了。
五裡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不等那些士兵做出應對,西涼鐵騎呼嘯而過,將後麵那些負責指揮的將領吞沒。
隨著大量將領被殺,三萬士兵的指揮體係崩塌,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讓張繡可以輕輕鬆鬆大殺四方。
同一時間,呂布也發動了進攻。
和張繡那邊比起來,呂布甚至都不需要隱藏身形,因為他在名義上是來支援袁紹的。
所以他隻要光明正大地打出自己的旗號,就可以大搖大擺地前進,袁紹在北城門外安排的將領和士兵根本就不會懷疑。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呂布靠近這些將領之後,突然開始加速,將這些將領全部屠殺乾淨的時候,那些士兵還是一臉懵逼的狀態。
這什麼情況?
呂布不是來支援他們的嗎?
為什麼突然就反水了?
這踏馬,還有天理嗎?
趙雲、呂布和張繡三路騎兵同時動手,輕輕鬆鬆就擊潰了東西北三個城門外的敵軍,徹底粉碎了袁紹全麵進攻的計劃。
袁紹沒有猜錯,趙雲這邊隻有三萬人,隻要袁紹發動全麵進攻,而且保持足夠的進攻強度,趙雲也難以做到全麵防守,時間一長肯定會出現問題。
但趙雲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跟袁紹打持久戰。
用陸川的話說就是,明明一次衝鋒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拖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