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對方說出來的話,袁術也有點懵。
他已經失去了所有,難道還有人記得他這個天子?
“你們是?”
“陛下,小人是陛下皇宮的護衛啊,昨日賊軍來襲,我們抵擋不住,被衝散了,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沒想到竟然在這裡遇到了陛下。”
說話的時候,這人就跪到了地上,“小人拜見陛下!陛下還活著,我們就有希望。”
他身後那十幾個人也紛紛下跪,“拜見陛下!”
袁術丟掉手裡的石頭,趕緊上來把為首那人扶起來,“趕緊起來!趕緊起來!都這個時候了,你們還認我這個陛下,我心裡真的是感激,隻是這次要讓你們失望了,我什麼都沒有了,也給不了你們什麼了。”
“陛下說得什麼話?能夠再次見到陛下,小人已經心滿意足了!對了,陛下,小人這裡還有一些肉乾。”
那人從懷裡掏出來兩塊肉乾送到袁術麵前,眼神中帶著期待。
袁術心中更加複雜,他怎麼都沒想到,在他最為落魄的時候,竟然是這十幾名行宮護衛對他依舊忠心耿耿。
和大殿之中那些官員比起來,這十幾名護衛才是真正對他忠心的人啊。
袁術接過肉乾,拍拍那人的肩膀。
“你有心了,若是我還能恢複往日榮光,一定會重重賞賜你!”
“陛下還是不要這麼說了……”
為首這人神色也暗淡下來,“那曹操、劉備還有呂布來勢洶洶,陛下雖然脫險,但依舊凶多吉少……小人跟著陛下不求什麼榮華富貴,隻要能保護陛下安危就足夠了。”
“對,我等追隨陛下,不求榮華富貴,隻要能保護陛下安危就足夠了。”
“你們……你們……”
袁術突然就哽咽了,什麼都說不出來了。
眾人見狀,也紛紛落淚,分明是被袁術這般舉動給打動了。
沉默許久,為首那人突然小聲提議,“陛下,這裡還不安全,不如我們護送陛下前往冀州。”
“前往冀州?”
袁術抬頭,“你是說,讓我投靠那奴仆的兒子?”
“陛下,事到如今,已經沒有彆的選擇了!那曹操迎奉了天子,必然容不下陛下,若是陛下不趕緊前往冀州,尋求袁紹的庇護,遲早要落到曹操手裡。
到了那個時候,小人生死事小,但陛下若是有什麼閃失,才是小人的罪過啊!”
“這……可是讓我去投靠那奴仆的兒子,我又如何能接受啊?”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那袁紹不過奴仆之子,身份如何比得上陛下?到了冀州之後,陛下未嘗沒有翻身的機會啊!”
“你說得也有道理,那奴仆的兒子都能占領冀州,我乃嫡出之子,又怎麼能被袁紹比下去?好,就依你之言,我們去冀州!”
袁術在這名護衛的勸說下,終於重整旗鼓,決定投靠他最看不上的袁紹。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袁術隻是稍稍休息片刻就出發了。
正如那名護衛所言,如今曹操正在四處搜索袁術的下落,一旦落到曹操手裡,袁術必死無疑!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術是真的慶幸他身邊還有十幾名忠誠的護衛,要不然他真的要完蛋了。
然而他不知道,這十幾名護衛,都是陸川安排的。
陸川礙於身份,不能親自將袁術護送到冀州,但又不能讓袁術一個人前往冀州。
畢竟袁術就這麼點本事,路上遇到幾個小蟊賊可能就交代了。
一旦袁術出現意外,就會打亂陸川的計劃,所以他必須要讓袁術安全抵達冀州,將仲氏王朝和皇位送到袁紹手裡。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陸川特意安排了史阿帶領一百名特種兵沿途護送。
其中十幾名特種兵扮作袁術行宮護衛,貼身保護袁術,史阿帶領剩下的特種兵暗中護送。
有了史阿和一百名特種兵,隻要不是遇到大股部隊,袁術的安全都能得到保證。
在這樣的情況下,史阿花費半個月的時間,順利完成了陸川交代的任務,成功將袁術護送到了冀州。
袁術有點擔心他和袁紹之間的恩怨,不敢直接找上門去,而是先寫了一封信,狠狠地舔了袁紹一頓,還主動把仲氏王朝的皇位送給袁紹,這才得到了袁紹的接納。
不過袁紹也很聰明,仲氏王朝才剛剛覆滅,他可不會隨隨便便就接受仲氏王朝的皇位,而是暫時收留袁術,對外就宣稱都是袁氏子弟,他不能眼睜睜看著袁術死。
就算袁術僭越稱帝,成為了天下公敵,但他認為他們袁氏四世三公的強大名聲可以抵消這些不利影響,而且如今他也有足夠的實力庇護袁術。
就先看看天下諸侯的反應,如果他們默認了袁紹的舉動,那袁紹就可以慢慢籌劃,等到時機合適,從袁術手裡接過仲氏王朝的皇位,成為天子;
如果情況不對,袁紹也可以把袁術推出來背鍋,反正對他自己沒有損害就是了。
做出這樣的決斷之後,袁紹讓袁術進入鄴城,派出士兵對他嚴加看管,除了護送袁術進入冀州的那十幾名護衛之外,袁術不得接觸任何人。
對於袁術來說,雖然這樣的處境讓他很不滿,但也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至少留在鄴城,他的性命能夠得到保證,而且袁紹看在同為袁氏子弟的份上,也不會過多苛責,他的生活水平也能得到保證。
所以,就先這樣吧。
總比死在外麵要好。
袁術進入鄴城,被袁紹收留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最先做出反應竟然不是天子,而是公孫瓚。
公孫瓚和袁紹打了這麼多年,從一開始的優勢慢慢進入相持階段,結果到了現在,竟然開始被袁紹壓製了。
如果沒有外力介入的話,公孫瓚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所以公孫瓚不想放過這個打擊袁紹名聲的機會,抓著袁紹收留袁術這個偽帝這件事大做文章,說袁紹心懷不軌,意圖謀反。
隻可惜,袁紹根本就不在乎公孫瓚是什麼態度。
他和公孫瓚打了這麼多年,如果單純的輿論攻勢有用的話,他也不可能占據優勢了。
相比較公孫瓚的言論和態度,袁紹更關心天子和曹操的態度。
漢室傾頹,但天子依舊還是天子,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如果天子公開宣布袁紹是反賊,或者下了一紙詔書讓袁紹把袁術叫出來,袁紹也會很難辦。
但是讓袁紹意外的是,許縣那邊竟然一直沒有動靜,就跟不知道袁紹收留了袁術一樣。
又等了幾天,許縣那邊依舊沒有動靜,袁紹也就放心了。
想來是曹操怕了他,所以不敢公開跟他翻臉。
至於天子?
不過就是曹操的傀儡罷了。
隻要曹操不敢翻臉,他就沒什麼好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