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工業化?工業化是不斷資本加密、排斥勞動力的一個過程。
具體怎麼解釋呢?大家結合前麵的章節,張克在唐山建立西方新式工業鋼鐵廠,機械開采鐵礦,剛剛出產鋼鐵,鐵礦就立刻把唐山地區傳統的冶鐵行業全部擠垮掉了。
那些失業的傳統礦工,鐵匠,要麼選擇被收編,要麼選擇轉行。
後麵又隨著北方鐵路網開始快速建設,凡是鐵路修到的地方,傳統的鐵匠根本就沒有生存空間,傳統鐵匠隻能從主業變成一個副業,這些人想要和祖輩一樣,光憑借打鐵就想要養活自己和家人是不可能了。
大家知道,自近代以後,海運技術進步,走海運的船運業也越來越發達,海運的風險越來越小。
但是傳統走內地的漕運改海運,一直是爭論不休。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一句,百萬漕工,衣食所係。
什麼意思呢?就是海運可能很好。但是通過內地的漕運,可是養活了100萬的河運從業人口!如果改漕運從海路走了,那這100萬人何去何從?沒有土地空間安置,一個不好,肯定是要…反求活的。
隨著輪船招商局,鐵路總局,在北方快速增加船隻,新開航線,鋪設鐵路。
整個北方所有的長途運輸行業基本上都被新興的輪船海運和鐵路陸運係統壟斷蠶食。
傳統的漕運,車行等行業關於長途運輸的業務基本上被打垮了。隻剩下避開新興鐵路和輪船運輸路線的偏遠運輸支線業務。
我在前麵的章節裡說過,糧食的運輸按照15的比例來計算損耗。這個數據當然是我大概估算的,一點都不準確,裡麵的要素,長途還是短途,夥食住宿,車輛牲口磨損消耗,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太複雜了。
但是我們就用這個數據來計算。整個北方鐵路網覆蓋地區,山東、河北、河南和新加入的山西,山西有1000萬人口。加起來就是一共7700萬人口。
7700萬人口的百分之15。將近100萬人口,我們去掉一些避開了長途運輸等主要線路的偏遠運輸市場,短線運輸行業還能殘留掉一部分,也就是我們算一半,這就是50萬傳統的運輸行業從事人員必須要下崗了。
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一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子承父業,可能都乾了好多代的養家糊口的生路,突然之間就完蛋了,自己養活不了自己和家人了,必須要另謀出路。
他有多少種選擇?投入到新興行業去做工人,成為工業發展需要的廉價工人,代替機器。投入農業去做擁戶,替代牲口,還是流浪等死?
這些失業人員可以擠進去的隻有這三大方向,因為他們不向下競爭,新行工業行業沒有足夠的崗位,沒有容納他們的空間。
他們的生活毫無疑問是變得更加悲慘了。那些新興的現代工業,每年投資回報超過20,每年上百萬銀子的收入,就是從這些被擊垮的幾十萬人和家庭的生計中一點一滴彙集而來的。
隨著波及到的地區越來越多,新興的行業越來越多,在傳統農業社會中有著生活空間地位的,傳統行業從事人員開始大規模失業、破產變成流民。
這些人為了求活,就必須要去求職,進入人力市場去謀生。
而隨著大量的人力進入求職市場,卻沒有足夠的新興工業崗位去滿足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需求。
市場環境下的工資水平必然越來越低,以至於彆提工資了,隻要是給口飯吃,能活人就有人願意乾。
這就產生了一個邏輯循環。
越是發展新興工業,就越是有傳統行業的人會破產失業。
越是有破產、失業的人進入人力市場,農業,工業中底層的人員,工資水平就越低。
占比不小的低層人員,工資的水平越低,相關行業的產品就越發的具備競爭力,行業的發展的速度就越快。(在農業和牲口爭口糧,在工業和機器拚成本)
新興技術工業出現的速度就越快。
工業技術進步迭代的速度就越快,相對的失業的人口就會更多。
這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邏輯。
這個邏輯就是一旦農民社會進入向工業社會的轉化,其速度隻會增快,而無法停下來的內涵邏輯,為了更多崗位利潤,去爭搶更多市場份額,對投資獲益最大的行業,還不能收稅,收了,一時解渴,市場份額都會便宜彆國。
在首批進行工業化的國家,比如英國和法國。在這些國家,這個邏輯有體現,但是卻不是非常明顯。
因為大量的失業民眾可以參與海外的殖民地開拓,以此來暫時逃離整個工業化的邏輯循環。
但是沒有大量殖民地來安置移民的國家呢?
比如說德國,德國為什麼作為後發國家,他的工業卻越來越強?憑什麼?
就是因為大量傳統的從業人員沒有海外殖民地可以去,或者成本高更高,無法接受。
所以隻能強迫性的被投入工農業人力市場,變成工農業,朝現代化轉型的廉價的人力成本。
以此來降低了德國的工業生產成本,提高了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此才能作為後發的工業國家,卻在國際市場中卻越來越強盛。
那麼俄國呢?前麵章節我們說了俄國的非農人口大概是占總人口的30。但它卻被定義是一個比較弱小的後發工業國家,以俄國人口超過1億的龐大基數,加上這個社會內部轉化邏輯,就算擁有30的非農人口,也絕對是強大無匹的工業國,或者在朝著強大無匹的工業國之路邁進,但為什麼在世人的普遍認知中,它都是一個弱小的後發工業國呢?
答案就在於俄國的傳統貴族農業地主階級。
作為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封建勢力,他們的實力太過強大,控製住了新興工業,也就是說,俄國也是個新興的工業國,但是在國內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卻不是現代工業化集團。
是傳統的農業貴族在主導著整個社會。
他們也控製著新興工業集團的規模大小、和社會權利。
在1853年的俄國認為自己的國力強盛,可以向外擴張,但是在克裡米亞遭遇工業國的阻攔,在自己的家門口,卻被不遠千裡遠征的英法擊敗。
以傳統農業貴族勢力,控製新興工業勢力的社會結構,被證明是落後的。
俄皇期望發動變革來改變社會權力構成。
這就是非常著名的俄國農奴製改革,但是俄國沙皇?他有幾個師?
作為傳統的社會主導階級,國家的統治者,地主貴族們的力量太過於強大。
哪怕是沙皇在拉偏架,新生的工業化集團也完全不是對手。
這就是人心的厲害之處,被打敗了又如何?俄國龐大的體量還是歐洲憲兵,我們可是在家裡擊敗了拿破侖,沒有國家可以打敗俄國,不能擴張又如何?食利階級表示為什麼要變法?要讓出權力?大家一起保守不好嗎?
秦國不是麵臨滅國的危險,能變法成功嗎?楚國之大,誰會想到自己會速亡?變法不就不了了之了嗎?
我大俄外無強敵,何必變法?
這次改革有進步嗎?有進步。但是進步了多少,有多少效果?我沒有去具體研究過,但在我的認知之中,這次改革隻是從傳統的農奴製改變為了工奴製。
這個社會給新興的工業集團騰出了發展的空間,但傳統的農業貴族還是牢牢的把控著權利,保持著對工業集團的壓製。
你們不是社會的主人,隻是狗子和工具而已,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要不然大炮刺刀可不長眼啊!
也就是說,如果俄國的非農人口有30,那最少是四五千萬人的非農人口,這個時期擁有這樣的數量,已經快比得上一些工業國家的人口總數了,但為什麼如此弱小?就因為這30的非農人口裡麵,有非常一大部分是傳統的農業貴族。
他們在非農人口中,並不表示為有利於工業發展的存在,而是處於一個對工業壓迫的生態位。
這30的非農人口在持續不斷的拉鋸,以至於無法確定社會主流觀念,完成對工業化轉變進程的確認,不斷的左右搖擺,來回拉鋸。
就像前麵說的,拉鋸,搖擺多長時間是個頭?這一拉鋸就是幾十年,這一搖擺,就搖擺到了下個世紀。
然後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一戰後期俄國爆發工人階級蘇維埃革命。
直接越過什麼工業化,資產階級主導,直接工人爺爺上台,高利貸?資本剝削?都乾碎!
吃過苦的一代人熱血奮發,鬥天鬥地,然後過兩天好日子,後麵就開始修,修著修著就玩完了,這是後話。
把這個邏輯套入到日本身上。日本其實走的是德國的路子,他沒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於是通過軍隊來為自己爭取市場空間。
在他的社會內部,通過戰爭來奪取市場空間。
通過擴展市場空間來發展工業。
通過發展工業,來發展軍事工業。
然後再反過來通過軍事工業開拓市場空間,擴展生存空間的邏輯,已經得到了主流社會的確認。
我認為這個邏輯認知,在日本得到朝鮮和台灣之後,已經無法阻擋了。
想要阻止這個邏輯認知,就必須讓日本吃敗仗。
隻有在日本無法使用軍事競爭,來為自己爭奪市場的情況下,此路不通,被整個社會徹底確認之後,日本社會才會想辦法掉頭嘗試其他方向。
所以民國,日本之間必有一戰。
因為日本沒有那麼狂妄,直接上來就去挑戰西方列強,搶人家的殖民地,所以隻能和民國鬥個你死我活,分個高下。
所以日本必定要和民國的工業化勢力分個高低,決個大小,來決定兩國日後興衰,存亡。
那麼作為民國工業化代表的兩個集團北洋袁世凱,東北張克,可以使用這個邏輯鏈條嗎?
張克集團使用了部分,因為東北是完全的新興市場,沒有龐大的內部傳統農業人口,在開始工業化後被擠出,然後進入工業。
東北的工業人口增加,一方麵靠的是通過壓榨農民,農業稅收來進行,政府為主導力量的投資拉動。
一方麵通過關稅來確保自己小市場的完整,內部外部民間的投資。
一方麵是,關內開始工業化以後,大量無法吸收的傳統行業破產民眾,傳統農業增長剩餘人口出關到東北,進入工業領域。
確實大大的增加了東北的工業化進程,但我認為,就人口密度而言,東北是沒有日本的內生化邏輯來的強烈的。
如果說日本因為傳統行業破產的流民不斷增加,然後加速工業化,通過軍事戰爭奪取市場空間來發展工業化,然後再加速傳統行業破產,這個邏輯把日本自己變成了一駕完整的工業化運轉機器,內部就是高壓鍋,推著走,停不下來。
那麼東北隻能說是一個完成度隻有一半的新型工業社會。
就如同美國一樣,就算主導的領導層再怎麼想,社會內部的人民,還是想著過自己的好日子。
社會上沒有大量無處可去的失業人員,大家都不為生存空間發愁。
有空間,就有異見,沒有機器一說。
而關內呢?北洋袁世凱治下最大的問題,就是俄國那個拉鋸了幾十年的問題。
俄國幾十年都沒有拉鋸出來一個結果。
袁世凱憑什麼就有那個能力在10年間拉鋸出勝負?搖擺出結果?
所以直接說吧,如果沒有外力的乾涉。新興勢力想要掀翻傳統統治集團?難如登天,中國如果不是國運好,被老大哥推了一把。大家看看印度發展成了什麼樣子?就知道了,傳統保守統治勢力,在維持統治秩序上能有多牛逼,為了權力,膝蓋有多好。看伊朗,國家多有定力。
20世紀是民國千年難遇的社會變革期,曆史機遇期。袁世凱的北洋還沒有經曆10年時間的內部搖擺。
外部因素就狠狠的推了他一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隨著戰爭的正式爆發,大量的人口被投入戰爭。很多強大的工業國,內部生產能力基本上都下降了。
不管是工業生產能力,還是糧食生產能力。
因為大量的工業生產和糧食生產都是需要大量的壯年勞動力投入的,當這些壯年勞動力被投入戰爭,那麼物資生產和糧食就必然會陷入短缺。
在這樣的背景情況下,中國內地的鐵路,在好幾年的左右搖擺中,還是陸續聯通了。以方便內地的物資向海外運輸,出口。
東北主打的糧食出口也順著市場大賺了一筆,進口了不少工業設備。
北洋、日本都順著這個曆史機遇大踏步的向前走了一步。
要知道在本時空沒有1900年庚子賠款。清廷政府還在1899年和俄國在東北打了一場清俄戰爭。
德國是一個海外投送能力比較弱的後發工業國。國內領導層也有充分的認知,青島孤懸海外根本就沒有堅守的價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作為一個簡單的海外釘子,是必然要被英法等國家的拔出來的。
按照正常的邏輯應該是,便宜我的敵人,不如便宜我敵人的敵人。
該把青島直接送還給北洋政府才是。
但是德國的威廉二世是個神經質的皇帝。作為主動挑起世界大戰的君主,對其實力的自傲和贏得世界大戰的自信,讓其不能接受投降這個選擇。
於是青島必然選擇堅守,那麼英法日俄在遠東聯合進攻青島?
有一定實力的,把列強通過青島,向山東半島將近1000萬人口的市場,進行商業品傾銷,競爭而無能為力,視為眼中釘的北洋政府自然是要嚴重抗議的。
所以一方麵作為海外列強商品傾銷的據點,隨著工業商品的來路被掐斷,失去了效果。
一方麵又因為北洋和列強的分歧無法確認結果,所以被擱置了。
在戰爭正式結束之後,隨著世界的經濟被戰爭破壞,進入市場收縮周期,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維護本國的商業利益。
英、法、日作為戰勝國,接收戰敗國德國的殖民地,以彌補自己在戰爭中的損失。
而袁世凱集團剛剛在戰爭中恢複了對山東將近1000萬人口的市場控製工業增長。已經吃進嘴裡的肉,憑什麼要我再吐出來?
戰爭的烏雲開始飄揚在山東半島的的上空。
剛剛在戰爭中受到重創的英法,已經無力在遠東壓製日本。日本口頭宣戰,借著援助物資給英法,大發戰爭財。
所以基本上這一次戰爭,也不會有英法在後麵支持,是日本一力主張,英法不想得罪日本,所以放任日本獨走。英法隻是想保有長江流域, 廣州等傳統的商業勢力範圍而已。
隨著新開發的朝鮮和台灣市場日益飽和,戰爭結束後國際市場的嚴重收縮,為了給予本國工業,開拓新市場的日本,正式站上了前台,磨刀霍霍,準備開打了。
執行軍隊開拓市場,加強國家工業化的國家政策路線,長遠戰略是,逐漸壓製,民國工業化勢力,打斷北洋工業化進程的勢頭。
這個時代,日本沒有狂妄的直接在國際政治活動中,強行的消滅朝鮮國的存在,隻是隨著大流,把韓國作為日本的殖民地範圍。
日本本土人口加上朝鮮、台灣殖民地,總人口超過7000萬。
而北洋的袁世凱占據山東、河南,河北,山西。
這些年一直向外擴張,袁世凱集團的控製人口,也差不多是超過8000萬人的。
山東半島有膠濟鐵路,再往南有棗莊到南京鐵路,長江水路聯通。
袁世凱政府在沿海地區向南部擴張受到的阻力比較大。但是在內陸地區,西線石家莊過鄭州鐵路繼續向河南大步擴張,在鄭州向西邊的西安平原擴張相對還是比較順利,地方勢力基本上都沒得玩。
一直到接近南陽盆地,開始收到較強的阻力力,大概實力區域劃分就這個樣子。
過了南陽盆地,再向南,無論是長江水道兩岸,還是沿著海邊都是列強或者是沿海地區,南方本土化工業勢力的傾銷範圍。
北邊袁世凱對區域控製比較強。而南方的勢力範圍區基本上是商業流通區,控製力比較弱,勢力混雜,那邊的商品更掙錢,本地的分銷商勢力就倒向哪邊。
其背後隱隱約約站著列強的影子,軍事威脅。
有些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如果你是工業化的人才,好風憑借力,送你上青雲。國家財政會將工業化路上的所有隱形成本,全部幫你支付掉。你隻需要發展掙錢,每年就可以按百分比的速度越來越強,複式增長。
有些人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數代人的家傳祖業,有朝一日突然間經營不下去了。
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不過是到處求一條活路。
但無論選擇走哪一條路,也不過是彆人的腳下之石,登天之階,籠中之鳥,棚中之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