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國了,我還沒有詳細的解釋過時代背景地變化。
我把這個時候的時代背景給大家解釋一下。
近代史的時代開端,從鴉片戰爭後,五口通商開始,到這個時空的1902年,東北內戰,外國乾預,李鴻章為穩定局勢和列強簽訂條約(天津條約),自山東青島以南沿海地區全部開放,商貿自由。
以這個時間段的背景來說,原來國內南方沿海地區,生活著的是什麼人?掌握地方權力的是什麼人?是傳統的地主,有官方背景,互相勾結的大商人。
他們是這些地區原來的統治者,而隨著沿海地區全部開放,列強的商品隨著沿海地區的開放,而開始向內地入侵。
要知道,在一片土地上生存的頂級獵食統治者,對於風吹草動,食物的增長還是減少是非常敏感的。
隨著能量的流失,本地的頂級統治者,必須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調節能量消耗。
隨著環境的變化,本地的統治者,也必須要變化,火並,減員。
通過降低數量,降低能量消耗,捕獵大型動物來度過危機,但情況隨著時間不會好轉,反而年景越來越差。
死亡?還是進化?這不是問題,該死的死去,掙紮著活的人,才會殘留在大地上。
他們,先是考察環境,然後開始集資,再招攬人才,然後通過海路采購設備,然後形成產業
本地人通過這些本地化的工業產業,去和海外列強入侵的商品爭奪市場。
以此來維持能量獲取,加速進化升級。以保證自己在生態環境中的主導地位,頂級獵食者的生態位置。
大家覺得這一個過程有多長時間?期間經曆的時代浪潮是什麼樣的?
這個世界的經濟史上,一個大的經濟周期,從生產過剩擴張周期到消費不足的收縮周期。
一個大的經濟周期,十幾年二十年時間都正常,這是國際市場,社會經濟周期。
而一代技術的升級是以5~10年為一個周期?(根據產業大小,投資多少不一樣)
本地士紳們,本土的強者們,通過自己的智慧、財富,培育人才,采購設備,投入生產。
在一個市場和技術的時間周期中,他們是和國外的市場,技術,商品,一個水平線上的,甚至略占優勢。
但隨著我們前文講過的各種原因,比如說利率實在是太高了,影響企業的淨盈利剩餘情況,沒有足夠的錢進行下一代技術升級,應付市場下降周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像唐山鐵廠一樣,利潤從高到低。像漢陽鐵廠一樣,盈利再到最後的虧損。
第二代技術卻一直沒能進行有效投資,自己培育出來。
麵對國外技術升級,商品競爭。
那麼這時候又是兩種選擇,要麼從頭集資,直接購買二代的商品生產設備。要麼選擇倒閉,讓出市場。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能量儲備,那你很明顯隻能選擇倒閉,退出市場。
如果你選擇第一條路,加大投資,選擇跟進,那麼在第三代技術到來的時候,你還要再次做選擇,直到你被市場淘汰。
如果你真的很厲害,你真的很逆天。
你有足夠的錢財,去投入技術的升級,那麼就會進入到產業鏈的問題。
你想要對技術升級,你就要投資你產業,你的上遊產業,你的下遊產業,光你自己升級不好使,比如,你是鐵廠,設計的新一代高爐,鋼爐到貨了,煤礦,鐵礦開采設備跟不上,讓你的生產設備閒置。
那好,你把產業上下遊企業一起升級。
原始的工業鏈可能很短。
但是我們參考一下,現代的產業供應鏈,大家理解一下。
我們吃的乾麵條。
從製作麵條的機器,生產麵條機的產業鏈,小到螺絲,大到電機。再到麵條的運輸,運輸車的汽車產業鏈。源頭生產糧食,關於化肥使用的化學工業產業鏈,關於糧食種子的良種培育產業鏈。再到農業機器製造的產業鏈。
直接說,這就是一個無底洞,你一個地區的能量不夠,你去集結一個省的能量去做,然後一個能省的能量也不夠,你必須要用一個國家的力量去做。
但這又回到了我們開始的時候,沿海地區為什麼會開放?正是基於國家層麵上的失敗而導致的結果,大清都亡了,誰支持你?北方袁世凱?他手有這麼長嗎?
所以這個鏈條,根本就走不通。隻有失敗,一個結果在這條無儘的道路中等著你,道路是無儘的,但你會走到自己的極限。
走完一段,我說的這個行業產品,產業技術升級的道路,和一個大的市場擴張和收縮運行周期,需要多久?
一個大的市場擴張和收縮運行周期,需要根據外部的環境進行調查。
一個行業,一代產品產業,技術升級的時間,需要根據行業對手的盈利情況、投資情況做分析。
整個國際市場的經濟周期大環境在1910年以後開始走出擴張周期,走向收縮。
於是1914年一戰正式開始打。一戰打起來,這個就是部分國家在市場的下行大周期中武力封閉市場(英,法等國,武力保證國內和殖民地市場占有),導致的客觀結果(德國殖民地少最先撐不住,所以由他發起)。
而技術升級呢?隨著市場在一戰之後劇烈萎縮,沒錢消費,隨著一戰國際市場繁榮混口飯吃的落後產能開始倒閉。
日本進行了產業合並重組,技術升級。而國內卻因資金不足,無法維持產業,也無力對產業進行升級,維持競爭力,被大量的擊垮倒閉。
比如大生紡紗廠。就是那個清末狀元張謇建立的企業。
所以說一直到一戰結束後,市場經濟周期開始進入收縮,中國南方沿海的現代工業企業開始一規模消亡,這裡的消亡是指和海外列強有競爭關係和衝突的企業。
隨著和列強有競爭關係和衝突的企業陸續消亡,退出市場,南方沿海的市場中,開始充斥日本和列強的商品,南方列強買辦的勢力,開始正式壓倒本工商業勢力,走上了政治前台,蔣委員長的崛起由此而始,傳統本土頂級獵食者開始讓出生態位。
想發展工商業,必須要有三大要素,要有資金,要有技術,人員,還要有物質,設備。
作為南方開放的整個沿海地區江蘇,浙江,廣州,還可以勉強湊齊三要素進行工業化的嘗試。
德國和英法日政策不同,不是貿易政策,是殖民政策,後期被日本擊敗,日本又會直接掐死山東的工業嘗試可能,因為英法距離遠,有本地化設廠生產的欲望,或者直接賣現成的設備,也不怕你的競爭,人家的工業是國際市場上卷出來的,你願意高價買人家落後的淘汰產業設備,人家正麵賺一筆,再反手去市場上把你擠垮,雙贏,贏兩次。日本太近,太弱,不給機會,嚴防死守,純粹是傾銷策略,沒有本地工業化嘗試的空間。
而遠離海洋沒有足夠運輸通道的內地。
比如山西,蒙古大西北,西安平原,四川平原。他們就算有錢,因為地理交通的閉塞。他們的人才、技術也不足,就是有了人才、技術的儲備,他們向海外采購的設備也無法運達,整個工業化根本就無從說起。
(原來時空,山西是沿海本地工業,產業勢力都消亡一輪後,鐵路修進去,本地保護立起來,才開始嘗試內地工業化,結果被日本打進來,消滅掉了。)
所以這些內陸地區,就還活在原來的封建農業帝國倒塌後的封建農業殘存時代。
這些封建時代的殘餘們進行著舊時代的爭鬥,笑看城頭大王旗的變換,但根本沒什麼意義,他們隻是草頭王。
隨著無論那邊的工業化勢力更加強大,他們就隨著風向倒向何方,選不對方向,站錯隊的隻有被碾碎,死路一條而已。
而沿長江的湖廣,則是開放的晚,秩序已然確立,直接被沿海崛起的買辦勢力乾翻了。
此時空,這時代背景下,在嘗試工業化的分為幾個勢力。
一個就是南方勢力,看起來他們是工業化勢力,但實際上台麵上的隻是傀儡,本地商品經銷商,背後是海外列強。
第二個個就是北方的袁世凱,正在工業化嘗試的路上。他們占據山東、河南、河北部分,正在向山西修鐵路,未來山西,也會融入他們的勢力集團。
第三方勢力就是,張克東北集團。但是隨著商業競爭,關係的惡化,東北的技術能力也弱,平時對外的貿易,和海外也就是進口一些設備,出口一些糧食。和關內的袁世凱工業集團,互相設有關稅,沒有的工業門類,大家互通有無,但如果是麵臨競爭的工業門類,基本上也就是各自搞各自的工業,各自維護各自的市場。
東北可以苟住發育,但地理決定了,它被封鎖,被日俄有意無意,被袁世凱集團有意無意的封鎖。
勢力小,隻能表達為中國工業化嘗試的後備軍,袁世凱民國政權不滅,不可能出頭。
大家都懂,所以也合作,也防備,關內壓著關外。
而其他地方,比如說四川盆地內的軍閥混戰,西北地區的捉對廝殺,長安平原的土匪互毆,根本就上不了台麵,他們的統稱就是草頭王。
他們也在棋盤上,但注定的是棋子,棋手的位置,他們根本就夠不上,沒有哪個潛力。
時代背景下,這個時空民國內地的鐵路修建規劃變得非常的奇葩。
比如說在列強日本參與的鐵路建設,日本的鐵軌,列強合資,從漢口開始向北修,從漢口向到南陽,然後就停了,不去連接鄭州。
北洋袁世凱政府花錢找外國的橋梁工程師,想修黃河鐵路橋,然後一直修,一直出事故,就是修不明白,換了幾撥人都不行。
慢慢的眼看要好,居然又出了幾次爆炸事故。回過味來以後,這事兒也就扔那兒了。
轉而扭頭去修往山西去的鐵路。
東線從南京開始向北修的鐵路,沒有去往濟南,而是在中原大地上繞個彎去了連雲港,修完後,又開始連雲港到棗莊到南陽的鐵路建設,南北這鐵路倒是修的飛快,但南北鐵路根本連都不連。
北方鐵路背後是北洋鐵路局,是石家莊鋼鐵廠、唐山鋼鐵廠。
而南方的鐵路線背後,是列強和日本加本地勢力。
就看著這南北互不通暢的鐵路,稍微有點兒明白的人都知道,將來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