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市場(1 / 1)

推荐阅读:

張克開始跟著有文和各種來訪人員交際。

有人看到了鋼軌,心中安定了不少,原來猶豫的,打算入股了。

有不少人才是剛剛知道這件事,前來打聽章程的。有很多人前來,有忙不過來的感覺。

但李府能量多大?一天就把門口的茶館盤了下來,掛上招牌,《北方開源實業》

左邊掛官督商辦唐山鋼鐵廠招股處,右邊掛官督商辦北洋鐵路建設招股處。

如果前來入股的人錢不多,一樓接待,下麵掌櫃安排就是。還有一些人來頭很大,錢也很多,要張克親自出麵招待。

鋼鐵廠的錢差不多了。

為大規模出鋼,煤礦的錢,鐵礦的錢要提前打算。

修鐵路的事兒必須要提上日程,要不然出來的鋼鐵往哪裡賣?這可不是一斤兩斤的鋼鐵,這是一年6萬噸。會對整個北方都產生很大的衝擊影響。

鋼,鐵沒有足夠的訂單,要是堆積了,玩啥?天津到北京鐵路修好了,用的進口鋼軌,真的幫打廣告了,看好的人不少,絡繹不絕。

慢慢過了這陣,張克把友文頂了上去,自己可以刷臉了,不需要什麼事都一起,沒必要,出鋼做鋼軌,出鐵做什麼?打敗傳統冶鐵行業,不需要考慮,降維打擊。

那海外進口的鋼,鐵什麼價?市場該考察了。

開始利用老師的背景,查看海關的文件。

國內傳統生產,不值一提,主要是來自海外的競爭。拜師以前自己想看海關數據,是千難萬難的,現在卻已經進得去,雖然級彆還不夠。

譯書館被收編是九品,京官默認你是正的,拜到中堂手下被借調,辦事方便,給散官直接八品正,廠子建好了,大功,又拜老師。自己直接又升官了,七品啦,外縣縣長級彆,縣長手下幾個人?經手幾個錢?

找老師開條子,有數的大佬開口了,哪裡進不去?額,大內進不去、、、

1860年以前。清朝對海外出口一直是順差。這個時候西方列強都開始技術革命多少年了,怎麼可能麵對清朝這個老大的農業國是逆差的?

是的,清朝哪怕是鴉片戰爭之後一段時間,哪怕是頂著巨額的鴉片進口仍然是順差,更彆說鴉片戰爭之前。

原因很簡單,是中國的海關不允許進口外國商品。

古人不是笨蛋,當西方技術提高,變成順差後,官員用自己簡樸的價值判斷,錢都給洋鬼子賺去了,上奏請求閉關鎖國。一句話概括,隻出口,不進口。

中國對外海外貿易可以追溯到明代了。一直是順差,清朝發現貿易逆差之前,延續了這個傳統。

這傳統保持不住,貿易逆差了,白銀開始外流了,立刻開始閉關鎖國。

為什麼?社會裡強者恒強,弱者橫弱。有錢人賺錢太快,花不出去,市場上沒錢了,為了彌補市場空缺,從外部進口白銀,頭部部藏銀,加上貿易外流,市場發生什麼?

市場貨幣緊縮。

朝廷從下麵收稅,收銀子去市場買東西,百姓把糧食物資換成銀子上交稅款湊數,但換的銀子越來越少,你交不起稅,國家收不到稅,銀子哪裡去了?

國家收到的,和花出去的,不是一個數,有中間商。銀子越貴,他們越掙錢。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結果。你想象一下這個世界上的銀礦、金礦出產是有限的。國際市場上出現了一個買家。它因為他受自身需求的影響,它不斷的大宗買入白銀,每年千萬兩級彆。西方是金銀本位,隻要流通數量夠,隻用金子也可以支撐市場運行。

中國也用金子,但金子對於中國龐大的體量根本就不夠用。所以才銀子才是可以對標清朝財富的貨幣。隻有銀子,它的體量才夠清朝使用。

國際貿易就是互通有無。當清朝不停的吃進白銀。國際貿易中的白銀數量存量開始下降,開采的數量跟不上,清朝吃進的數量時。市場決定整個國際貿易中,白銀的價值開始不斷上升。

終於有一天,讓習慣了喝茶的西方人,餐桌上的茶越來越貴。

讓為了對中國進行各種貿易而收集白銀的商人受不了了,決定選擇更加經濟的辦法,戰爭。

這就是鴉片戰爭。

但是隨著白銀價格的高昂,茶葉的價格也開始變得高起。隨著茶葉價格的高昂,海外的商人開始在印度等海外之地培養茶葉。

西方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優勢慢慢的培育良好的品種。開發新的飲品。(咖啡?)

隨著時間在國際貿易中,在1870年左右,印度茶等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打敗清朝的傳統茶葉出口。(喬家大院裡有一年茶山沒人收茶,大掌櫃破產)

是不是很有趣?為了茶葉的進口?導致的白銀升值,發動戰爭,但戰爭不過10年。居然發現不要進中國茶葉了,當然不單單是茶葉引起,還有其他貿易品。

所以說,鴉片戰爭對中國來說影響深遠,但對西方來說,它其實並不起眼。

如果說對茶葉行業來說,1960年鴉片戰爭隻是一個笑話。到1970年左右,蒸汽機逐漸變得成熟,第二次工業技術開始大爆發。西方各種各商品隨著大生產,變的廉價。隨著運輸業不再危險,有利可圖,各種商品開始銷往海外。

中國在1960年鴉片戰爭中開始了口岸通商。

這些商品通過開商的口岸開始向中國內地傾銷。

1970年之後,中國開始大量白銀外流,白銀外流國際貿易市場上的白銀價格,也隨著失去了買主,開始價格下降。

清朝每年都是貿易逆差,國內有些人沒有白銀,但還是想要西方的貨物,那怎麼辦呢?

開始出口糧食,生絲和豆餅這些原材料。

隨著原材料的出口開始占據大頭,而隨著原材料的外流,鐵器也開始變的普遍,糧食的產能開始增加。

農業隨著鐵器普遍低廉,外國種子的傳入,技術提升,人口增加。但沒有新的土地,人口開始剩餘,隻能閒著餓死,或者通過更多勞動,以求活命。

中國出口的生絲,轉口到英國、印度,通過近現代的紡織機器,紡織成布,然後再銷回清朝。

中國生絲的生產開始擴大。傳統的家庭紡織,補貼家用的小農紡織業,開始在外國工業布的衝擊下消亡。農民開始進一步陷入貧困。(寫到這裡,想到了印度,隻能說太像了)

想過好生活,享受享受,買外國貨。

買外國貨,那隻能請農民死一死了,把吃的拿出來,給老爺買點好東西用用,反正人口過剩了,不缺人,餓死,累死再多的人,還可以生出來。

占據土地的人,享福了,市場規律,大家都餓,土地升值了,出糧食。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兼並開始。

饑餓程度一路上揚。

富農,能自己乾絕對自己乾,鐵器需要時一定買,像前文,十人活7人乾,那買的不是鐵,是三人的口糧結餘,唯一頭疼的是,兒子多,地怎麼分,每人的地都比自己少,再下一輩呢?

誒?張克祖父在沿海,然後內遷,買地,怎麼有點對上了?

先人本意何為?亦不可考。我隻能根據曆史,有所猜測了,真事。

內陸地區越是交通不便,受到洋貨的衝擊就越小,成本高,價格高,高到,小農生產成本,低於先進工業品。

技術不能和外國的競爭是劣勢,但是本地生產,人力便宜,運輸便宜,是自己的優勢。要擴大自己的產品競爭優勢,儘量向內地,偏遠地區,離海邊列強交通越發達的地區,銷售網絡越成熟的地方,越遠越好?

所以下一步靠鐵路,從北京一直向內陸進發,降低成本,沿途售賣鐵器,打開銷路,是最優解?

關節在於獨霸內地,獨霸鐵路,壟斷商品銷售網絡,運輸成本的獨一檔?

借內地市場,銷售回款,加大投資,縮短技術差距。目標是壟斷本地市場,把外國貨擠出去?

能做到,對手一定乾不過自己,注意對手出盤外招,直接武力消滅自己?

張克有點睡不著了。

知道和日本遲早要打一仗。但是日本還沒打東北,列強和日本為了市場競爭,先把自己給消滅了?那怎麼辦?那自己做的這一切,不是為對手做嫁衣嗎?替對手架設銷售向內地的網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