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是1896年陽曆11月末開始入冬天了。
張克回到家中,讓張過去準備出行的衣物行李,此時都沒鐵路,出行不易,一不小心病了,遇到不測之險,小命都沒了,如果不是前路未知,時間緊迫,沒人願意這麼玩。
然後隔天到官譯館找上門去拜訪蘇進,李國道。
官譯館不是沒有其他人能用了,但是自己剛剛受命一切還未開始,隻能先找一兩個自己信得過的人前來幫忙。這兩個人,張克與他們相識日久,知根知底。
知道他們沒有大背景。這時代沒有背景的人都想找背景。所以可以比較簡單地說服他們。
張克突然有一天就不來上值 了。朝廷派人說來通知,說已經被借調到其他衙門去了,但借調到哪裡卻沒有人說。但知道肯定來頭很大,隻說是被上頭借調走了。
此時張克來找他們商議。才知是被李中堂借調走了,被安排前去辦差。問他們願不願意同往,自然是願意,知道張克出身也一般,知道他是搭上了大人物,此時還不忘朋友,很感激,也信張克不會害人。
告訴他們,自己正在幫張幫中堂籌備,建造一個新的鋼鐵廠,用來修鐵路,起步肯定很困難,問他們有沒有關於這方麵的相關專業的朋友,願意來幫忙的,待遇不會吃虧。不管是已經已經學成了,回到國內的,還是在日本將來回國的學弟。都可以寫信前去詢,朋友有推薦的也可以來,很缺人。
告訴他們時間很緊迫儘快,自己年後從南方回來,就到唐山去正式開始奠基施工,做準備,半年內從西方采購的設備一定到。明年年底前一定要有所成。
但凡出國留學的,沒有不知鋼鐵,鐵路的重要,前景遠大,想有所作為的,聽說了,定然會心動。
隔天去和友文碰頭,知道事情已經分頭安排下去了。西式軍官,識字工人不提,都是有把握。
關於挖外國技工,現在根本就沒法開展,人還沒來呢,隻是構思,儲備精於此道,善於交際洋人的公關,準備錢和準備花錢讓懂行的人,安排建造房子好讓洋人舒服喜歡。外國技術總監的事,沒眉目,沒足夠的國外關係,隻能托人,又怕所托非人,錢是小,彆誤事。
采買設備,就是找人送錢,這個是最不需要擔心,隻是憂心時間,出差錯。派人去和洋行經理溝通過了,隻等洋行聯係國內,傳回報價,等消息就是,具體的有常年做外貿,和洋人打交道的掌櫃,有專業人士,給方向就行,不用管細節。
現在缺一個主心骨,懂技術,給參考又可信的人,所以張克讓等具體的細節傳過來,不能定的,就拖延。反正這時代通信慢,節奏慢,買方不怕拖。
友文多上心,彆停。大致了解情況後,做篩選。中國大,能做這事的卻不多,托在國外有關係的人從國外挖人,友文來辦。
國內有能力,人脈,懂的人,必然就在那麼幾個圈子,地方。
自己和友文分頭去找這個人,不知道有沒有的這個人。
最不濟找不到,漢陽的經驗要學,能挖到幾人,也不白走一趟,事在人為,向前走就是了。
友文給了準備好的帖子,信。
中堂的帖子,上有大印很正式,防偽,麵子大,沒有進不去的地方,信是給幾個地方幾個能用的人,寫明白了讓聽張克的,給幫忙,行方便,還有一個賬房李全,李府心腹,負責花銷,可以協調各地力量。
說好了常通過電報交流消息,也不拖拉,張克明天就走,友文到門口送彆,直言保重身體,一路小心,張克倒是灑脫,隻是一抱舉作揖,“友文多操心,我走了”。
三人會合。直奔天津而去。到天津不急著坐船出海,去南方。而是去了一個地方,北洋機器局(天津)。
1860年鴉片戰爭之後,洋務運動開始,首要目的是備戰,被人隨便打入北京,太恥辱了,所以要海軍,陸軍,洋人有的,我沒有所以挨打。
買買買,我都有了,就不會被打吧?國門初開,眼光還短,所以方向是海防的船,陸軍的槍炮。
開始隻是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
1874日本攻台灣,讓國人有所警惕,這個一直被視為小老弟的國家有了挑戰老大哥的野心嗎?必須在海軍方麵給予壓製,對海軍重視程度開始提高,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支艦隊分彆被地方實力派控製。
1883中法戰爭福建海軍覆滅。
南舟北馬,西式造船廠大都在南方,大一點代表性的有福州船政局,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在上海),金陵製造局(南京)。
三十年過來了,眼光上來了,這個時期,西方的造船業升級很快。中國的造船廠也必須跟上時代。已經是鐵甲艦的時代了,要造鐵甲艦就必須要有鋼鐵廠。
1890年前後,南方才在多年籌備下開始漢陽鐵廠的建設,先有了鋼鐵供應,下一步就是造船業升級。
所以說這個時期。南方在走產業升級的路子,而北方毫無疑問是落後了。
北洋艦隊就是駐紮在北方,負責北方,京師防衛,保衛首都,背靠中央直轄,有錢,有實力。總的來說,北洋艦隊是買和造兩者相結合,隻是買的占大部分,造的船比較小落後派不上用場,駐地有維護艦船相關設施,但造船?底子都沒有。
1894北洋海軍覆滅,1895馬關條約一簽,彆說一次性重建,否則是給日本送菜,添油戰術。
連賠款都拿不出來。海防空白,隻能靠陸軍,但看看地圖,沒鐵路你怎麼玩?軍隊調動,雙腿和船運怎麼比?李這時候大力支持,不知道內心想法,但他支持張克建設的是國防安全,雞蛋不在一個籃子,讓外國幫忙絕對也在選擇之中。
但被張克動搖也是有的,時間啊!國防空虛,可不是開玩笑的。
北洋機器局,是北方陸軍裝備製造大本營,北方洋務的核心。
軍事重地沒有中堂的名帖根本就進不去,但進去以後才發現自己真是來對地方了,有大驚喜,這個地方有煉鋼爐子。一共4座,設計產能20噸的爐子。
了解後才知道,1889年為了製造長式鋼質炮彈, 籌議煉鋼廠, 向英國葛來可力夫蒿爾廠 格林活廠定購全套製鋼機器, 並計劃生產栗色火藥。
1891年開始建廠, 采用英式的西門士馬丁煉鋼爐,而正式生產鋼鐵。
這就是自己知道但沒見過的,世界上大名鼎鼎的西門士馬丁煉鋼爐?張克好像活在夢裡。一定有懂的技術工人,一定要找到他,得到他。
蘇格蘭裔的史迪特先生r stewart是兵工廠的負責人,不是總負責的,總負責的崗位官員掛名,但不懂技術,他是技術方麵的老大,去見他真不容易,感覺的到,他忙的很。
張克願意等,願意尊重他,直到下班,聊起來才知道張克懂英語,懂西方曆史,懂機械,懂工廠運作,在異國,難免有親近感,也知道張克有地位,還是等了很久,不一會就覺得聊的投機,像張克這樣有見識,能了解他的陌生人可不常見,少不了抱怨懶散的工人,沒有紀律,沒有知識,沒有效率,談起兵工廠,少不了對自己的自豪,沒有自己真不知會發生什麼。
在中國鋼鐵行業,沒有關稅,你直接麵對外國同行,競爭,成本很關鍵。你用多少噸煤加多少噸鐵礦石出產一噸鋼鐵?,鋼鐵出產比例是多少?
煉鋼的流程是根據鐵礦石含鐵量多少?雜質多少,鐵礦石經過高溫,鐵元素融化提煉出鐵,但去雜質提純不夠,不能直接出鋼。再加溫生鐵去除雜質提煉出鋼,你技術不夠,隻能煉鐵,練不出鋼來。
為了節約生產成本,必須考慮運輸的成本。這時候的技術大概100噸煤炭加20噸鐵礦石,出一頓鐵,鐵再煉鋼。
所以煤炭運輸成本,是你生產成本中的最重要的部分。那你的鋼鐵廠就一定要建在煤礦的附近,讓鐵礦去找煤礦。
當然,最好的選擇是既有煤礦又有鐵礦。然後根據你的技術,隨著技術的提升,降低出鋼和出鐵的成本。(設備折舊,工作損耗,人員效率)
彆小看這一段話,我認為這段話,決定了近代鋼鐵產業的興衰,鋼鐵產業的興衰決定了國家的命運。
想象一下此時生活,柴米油鹽,柴排在第一位,煤隻有北京大城市才用的起,還是煤礦離的夠近。一條漕運養活百萬運輸行業相關人員,你要大量使用地下的煤礦,開采,再運輸,到達鐵廠位置,各個環節加一起什麼成本?能動起來,開始製造,我隻能說利潤夠高,覆蓋開支。
運作的人不惜工本,神通廣大。
這個淺顯的先發國家,隻要涉足鋼鐵產業,就絕對明白的道理,卻讓近代的標誌性產業中國第一家鋼鐵廠,投資500多萬兩白銀的漢陽鋼鐵廠,再建設之前就死掉了,它注定虧損。
它伴生的是出名的大冶鐵礦,不是煤礦,後來提供給它使用的平鄉煤礦,距離漢陽420公裡。有長江阻隔斷,不能用鐵路直接抵達,聽說是先投產,伴生小煤礦不合格,再停產,然後再找專家去滿世界找煤。
我看明白的時候,把自己都驚呆啦,賣設備給我們的英國鬼子不知道笑屁了沒有,估計日本人笑屁的了。
曆史不可考了,隻留下歎息。
這也是張克能有底氣要辦一家,掙錢的鋼鐵廠的底氣,我把廠子建在煤礦上邊,煤很優質,旁邊有鐵礦,怎麼輸?
至於天津製造局的鐵原來直接進口英國(千裡而來?)從遠方來。
後來建設了50噸的高爐產鐵,一年15000噸最高,(找不到天津機器局高爐煉鐵數據,但4個20噸煉鋼爐,一半功率運轉,是查到的,但一年幾萬噸的鋼和鐵找不到去處,機器使用?用這麼多?成本問題?不擴產?不掙錢?貪汙?)四個20噸的爐子,滿功率運行,一天八十噸,一年25000噸的產能,北方陸軍用不用的完不知道,煤礦鐵礦都要外地轉運,觀察交通情況,原材料成本,運輸,人力,損耗早就上天了,也就是中央直屬軍事工業,不考慮花銷才敢接著乾,還越乾越大。
根據聊天,也就用個一半產能不到的樣子。這還有啥說的?出來挖人,把爐子都挖一個回去,再求人先建一個20到30噸高爐出鐵,先練手。
待了兩天,看完生產流程,見了技術工人,一邊派人給友文報信,一邊大禮包什麼的掏出來,把史迪特和最熟練的資格最老的管煉鋼這片的技術總管拿下了,史迪特答應幫忙盯著確認軍工廠不受影響,有替補工人,作為軍工廠最重要的煉鋼不可能因為一個人離開就玩不轉了。
隻以為張克這個有見識的也想找個地方乾個小煉鋼廠掙點錢呢,從海外來的,在自己國家見得多了,太了解啦,隻要玩的轉,錢途大大的啊!
錢到位,大家都發財,高爐的事,也說話了,請人來幫忙建設高爐用的耐溫磚,這是損耗品,從英國找人,他來辦,張克出錢,工人一條龍,他搞定。
當晚幾個人都有點喝高啦。
說實話這可能是張克,這輩子第一次喝醉,大醉,讀書見識多了,心裡壓著事,放不開,強迫自己清醒。這次把自己搞不定的部分搞定,恩,鋼鐵廠有希望搞定了,懸著的心回去一半,高興!放鬆!
第二天中午酒醒了,回信也來了:
“情況了解了,馬上辦,但事關陸軍,要和下麵的商量,要時間,確認一個人和一個爐子?”
張克回複:”確認,其他人到漢陽招募,儘快開始人和爐子的運輸,開始準備唐山鋼鐵廠的前期建設。自己去直接去漢陽,找漢陽鐵廠建設的負責人,談完挖到人,直接就去唐山。不去其他地方了。設備采購和人員準備加速啦。”
去和史迪特道彆,告訴他會有人來和他對接後續的,他是很不錯的人,值得發大財,將來一定還會合作的,明年以後如果有事,去唐山可以聯係到自己,也可能是自己來聯係他。
隔天三人就出海,坐船直奔漢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