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軍撤退的很堅決,同時也很倉促。
完顏守道這幾日一直睡在城頭,枕戈待旦,原本天平軍在夜間時都會發動小規模夜襲,或者敲鑼打鼓不讓金軍好好睡覺,但這一夜卻是安靜異常。
到了第二日,完顏守道迎著晨曦看向了城外,卻發現城下的圍城營地已經撤離,而更遠的天平軍大營則是雲霧繚繞,似乎在開火做飯。
完顏守道的軍旅經驗充足,立即就明白天平軍這是要撤軍了,立即在城中點燃了數堆烽火。
烽火隻能傳遞少量的信息,可隻要中間不斷,並且約定好了內容,那麼就可以將消息用極快的速度傳遞到很遠。
很快,已經偷偷率兩千甲騎潛伏在滄州南皮的夾穀清臣就收到了消息,直接率領兵馬,沿著永濟渠向大名府進發。
此時的東金能湊出這兩千精銳來屬實是不容易,其中大約有一千三百騎是完顏雍擠出來的,還有六百餘騎是紇石烈誌寧從敗軍中遴選出來,都是能打硬仗的兵馬。
說句良心話,現在東金也是滿腦門子賬,能湊出這些兵馬已經算是對得起紇石烈良弼了。
西金完顏亮那裡乾脆是徹底無力,甚至有了遷都洛陽的打算。
辛棄疾與李鐵槍讓傷兵、民夫與老弱跟著中軍先走之後,兩人合軍四千兵馬,殿後撤軍。
雖然須城與元城的直線距離不過二百裡,但軍事行動卻不能按照郊遊的規則來,不能僅僅算直來直去的距離。
天平軍此次北上的目標並不僅僅是一個大名府,所以將前進基地放在了博州州治聊城,在其中囤積了大量的軍資糧草,因此,天平軍撤軍方向也是先向東行進,在聊城站穩腳跟之後,再轉道向南。
在天平軍主力撤到堂邑附近之時,辛棄疾也拔營啟程,行進不過半個時辰,就迎麵碰到了奔襲而來的夾穀清臣。
沒有其餘言語,雙方就地開練。
一邊是長途奔襲,一邊是師老兵疲,雙方堪稱半斤八兩,廝殺了一個時辰,兩邊各自退兵。
辛棄疾率兵馬緩緩撤退,夾穀清臣而是率領騎兵遠遠墜著,時不時衝過來作襲擾。
雖然此時須城被圍的消息還沒有傳出去,但臨陣退兵還是使得天平軍中士氣低落,若不是辛棄疾平日裡治軍嚴格,說不得現在大軍已經徹底崩潰了。
對於天平軍這裡的形勢,劉淮雖然沒有了解的一清二楚,心中卻還是有些猜測的。
世界是唯物的,人是要吃飯的,是有七情六欲的,軍隊也是得老老實實走路,而不能真的飛天遁地,這也就導致了軍事行動發展到一定程度,全都是打明牌。
益都府,劉淮麵對著呼延南仙、雷奔、石七朗、王雄矣等武將,陸遊、李通、何伯求、張孝祥等文臣,在地圖上比劃完畢後,緩緩說道:“軍情大約就是這樣了,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何伯求當仁不讓,直接冷哼說道:“耿大頭領這打的是什麼仗?簡直莫名其妙。”
呼延南仙看著輿圖,也歎氣說道:“這一仗就不該打的。”
眾人紛紛點頭。
自己穩固發展幾年,等著東金西金打生打死之後,再以堂堂之師出征,豈不是更好?
若是天平軍能夠穩固發展自身,經營地盤,即便紇石烈良弼能統合徐州三萬戶也無能為力。
難道他還能頂著天平軍主力攻入東平府,冒著被趕來支援的靖難大軍圍殲的風險圍攻須城嗎?
不可能的,這是三萬大軍,不是三萬顆大白菜。紇石烈良弼即便再有平定山東的心思,也不可能將這些兵馬平白拋灑。
如果紇石烈良弼這個冬日沒能發動進攻,那麼徐州三萬戶自己就會內亂,他們內部駁雜,是被強行捏合在一起的,沒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自己就會分道揚鑣。
這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些人能夠改變的,而是被天下大勢浪潮推著向前走的。
可現在由於天平軍倉促出兵,這一切的謀劃都成了泡影,原本將要自亂的徐州金軍被激勵起了士氣,成了不得不正麵廝殺的存在。
所有人聽完軍情之後,就沒有不嘬牙花子的。
不過再憤怒,再無奈,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也隻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了。
李通拱手說道:“大郎君,此時已經不得不出兵了,若是讓金軍攻破東平府,順勢進入兗州,就可以正麵威脅臨沂,到了彼時,整個山東東路都會有危險。”
張孝祥接口說道:“這是老生常談。”
這二人也算是互相看不順眼,畢竟一個是金國的往日宰執,另一個是宋國的來日相公,沒點矛盾才是見鬼。
劉淮卻立即製止了兩人之間即將開始的爭執:“時間緊迫,正如李先生所言,此時咱們已經不得不出兵了!這次是父帥與我獨斷,衛所兵已經集結,兵貴神速,咱們從益都府隻有兩個出兵方向。
第一個渡北清河攻打河北,圍攻河間府,威脅金賊後路,阻攔金賊河北援兵;
第二個則是進攻濟南府,攻下曆城後沿著北清河逆流而上,直接去東平府參戰。”
“你們還有其餘說法?”
“好,既然沒有,那就舉手表決吧!”
果然,同意第一種方案的寥寥,而同意第二種方案的則是眾多。
眾人反對第一種方案,除了會直麵東金主力之外,還有個更現實的原因。
想要從山東東路進攻河間府必然會經過滄州,這個地方可是從前宋五易回河時黃河神龍擺尾入海的地方,遍地都是鹽堿地,人口稀少,根本難以支撐大規模行軍。
而且此時劉淮麵臨的局麵與當日支援兩淮之前差不多。
斷敵軍後路與增援可能管用,但天平軍可能撐不了那麼久了。
“既然如此,莫要猶豫,誰做前鋒!”在劉淮的掃視中,諸將皆是躍躍欲試。
呼延南仙立即起身說道:“都統郎君,末將在益都府枯坐良久,也對曆城有所準備,武成軍也是兵馬最齊全的,其餘兵馬還在彙集之中,於情於理,都應該是末將作先鋒才是。”
有人還想要反駁,卻見呼延南仙已經對著眾人團團一揖:“諸位同僚,武成軍總歸是要做出些事情,才能在山東立足的。”
此話一出,就連對武成軍有些膈應的張青等人也全都偃旗息鼓。
東平軍可是與武成軍正麵廝殺過,結過仇怨的。這種仇恨可不會因為徐文自儘,呼延南仙反正就可以憑空消失。
縱然張青、蕭恩等人會以大局為重,卻終究不能對武成軍如其餘大軍般親近。
想要打破這種隔閡,最簡單也是最快速的辦法,反而是並肩作戰一場,互相配合廝殺一次,到時候武成軍自然就會融入到山東義軍之中了。
見沒有其餘人反對,劉淮當即拍板:“武成軍四千正軍打頭陣,即刻兵發曆城!”
“喏!”呼延南仙大聲應諾。
“李火兒!”劉淮看向了忠義大軍前軍統製,也是他以前的副將:“你率本部兩千兵馬,進駐浦台,防備河北金賊!”
“喏!”
“張青!你率東平軍兩千兵馬,為武成軍後繼,駐紮濟陽。”
“喏!”
此時靖難大軍與忠義大軍的衛所兵大多數還在聚集之中,編製齊全能發兵也隻能有就近的武成軍等數千兵馬。
“我自會在此聚兵,為諸位後繼。”
“李參軍,統籌糧草輜重。”
“何長史,且隨我處置軍事。”
“陸先生,由你來總管後方數個州郡民生,萬萬莫要生亂。”
“羅二郎,為我起草文書,向耿節度發信,讓他無論如何要穩住二十日,二十日後,我就會親率大軍救援於他!”
劉淮大聲發布命令,其餘人也是紛紛應諾,眼見沒有人有其餘說法,又轉頭看向了呼延南仙:“兵貴神速,呼延將軍須一路不停,我為將軍後繼!”
呼延南仙知道這第二句就是在催促了,立即起身,竟是不顧此時已經是正午,馬上就要引兵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