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沙盤上的大宋 > 第390章 送還使節

第390章 送還使節(1 / 1)

推荐阅读:

公元1132年,九月,南宋紹興二年,金國天會十年。

嶽文軒附身在“傻根”的身上,率領著一支施工隊,正前往泗州青陽鎮的關隘。

這個傻根,就是《天下無賊》裡的傻根,一個標準的現代農民工。

嶽文軒讓蔡心紫幫忙做了傻根手辦,擺進沙盤,就發現傻根會的東西還蠻多的,攪拌水泥、碼磚頭、糊牆……反正普通農民工會乾的活,傻根都會。

這樣一個人,用來帶古代施工隊實在是太合適了。

於是就讓傻根率領一支施工隊加運輸隊,運著楚州水泥一廠生產的大量水泥,前往青陽鎮支援。

運輸隊很大,有上百輛馬車,每輛馬車都運著超過一千斤的水泥。

這浩浩蕩蕩的車隊趕到青陽鎮時,不禁嚇了傅崧卿一大跳。

傅崧卿忍不住問道:“為何千裡迢迢運沙子過來?”

嶽文軒笑:“上一次孔彥舟敢來打咱們的關隘,就是因為關隘不夠堅固。咱們這一次運水泥來,就是要加固關隘的。不過你說得對,這東西千裡迢迢的運輸確實不妥,水泥也不適合長距離運輸,等有了多的球磨機,就在泗州也建個水泥廠。”

傅崧卿:“這個叫水泥?”

嶽文軒:“你看了它的效果就明白了。”

傅崧卿現在是個好奇寶寶,對北宋的“新鮮玩意”樣樣都很好奇,那當然是必須要看效果的,衙門都不待了,帶上一大群手下,跟上了施工隊。

施工隊就出了青陽鎮,繼續向著西北方向前進,沒過多時,就來到了張威(張娃子)坐鎮的關隘處。

這時候關隘都已經建好了,但是關牆多采用木製,關堡也是泥巴混石頭堆起來的,實在說不上堅固。

張威駐守在這裡的壓力也不小!

因為孔彥舟一直在對這裡虎視眈眈,多次嘗試著進攻,想趁著北宋軍的主力部隊在壽春的時候,趁機奪回泗州。

張威手裡隻有一千兵,還得分散照顧數個關隘,每一天都提心吊膽。

現在突然看到一個龐大的施工隊趕來,有點小懵:“這是做啥?”

嶽文軒笑著走了過來:“我叫傻根,是嶽公子派來的,專門來給將軍加固關隘。”

張威大喜。

傅崧卿卻在旁邊催促道:“彆聊啦,省略一億字,我急著看這個泥究竟是怎麼用的呢。”

於是,嶽文軒開始帶徒弟了。

現代農民工,個個都是工地上的萬能手,揮手下令,讓施工隊的人立即挖來河沙,先“洗沙”,把沙子裡的泥衝掉,然後加入水泥,攪拌……

傅崧卿看得一臉懵,不是很明白。

但是他急於看到的結果,卻並不能看到,嶽文軒告訴他,這東西做好的東西需要靜置數天,等混凝土凝固之後,才能看到效果。傅崧卿就像被捅破的氣球一樣,瞬間癟下去了。

傅崧卿:“那我過些天再來看……”

他正打算離開,突然聽到哨兵叫了起來:“西北邊,有個奇怪的隊伍過來了。”

眾人齊齊“咦”了一聲,都爬到高處向西北看。

隻見一小隊偽齊國的騎兵,護送著一支小隊伍,正大搖大擺對著關隘走過來。

張威:“好大的膽子,一小隊騎兵,不過十來人,就敢大搖大擺對咱們過來?不怕吃槍子麼?”

傅崧卿卻道:“這看樣子是要過來談話的,切莫開槍。”

嶽文軒也道:“先聽聽他們說啥。”

於是,關上的火銃兵們架好了火銃,卻沒有開火,隻做了一個威脅的架勢。

那一小隊騎兵到了離關隘還有百米開外,就大聲喊了起來:“不要動手,我們是來送還你們宋國的使節。”

“送還宋國使節?”眾人懵了懵:“什麼使節?”

隻見被騎兵們護送著的那支小隊伍裡,鑽出一個家仆打扮的人,對著關隘大喊:“我家老爺是大宋通問使王倫,於建炎元年奉旨出使金國,被金國扣留五年多了,今日方得回國!”

“咦?”傅崧卿聽了這句話,一瞬間“同理心”拉滿。

傅崧卿也是使者!被秦檜下了讒言之後,奉旨來北宋出使,結果一來就充軍,然後就扣在北宋當官,雖然他現在已經明白了嶽文軒把他“充軍”是為了讓他下基層,體驗一下戰場,現在已經恢複了他文官的身份,但他現在依舊沒法回國。

所以他一聽說對方是大宋使者,被金國扣了五年多,差點就流下淚來:“快,快快開關,迎王大人回國。”

這時候的嶽文軒卻在想:王倫?火並王倫的王倫嗎?那必不可能!應該隻是同名而已。

外麵的偽齊國騎兵開始向退……

而王倫和他的隨從,則向前走,很快來到了關門外。

張威一揮手,大量的近戰兵在門口擺了個口袋陣,強弓硬弩全都抬了起來,這才打開了關門,放了王倫一行人進來。

王倫一行人紛紛舉起手,表示自己沒有武器,張威等人仔細檢查了一番,這才放鬆了戒備。

等到張威剛剛宣布了放鬆警戒,傅崧卿就一個箭步竄上前去,執住了王倫的胳膊:“王大人,這些年,真是苦了你了,你在金國五年半,不知如何艱難。”

王倫也不知道這貨是誰,但見他一幅熱淚盈眶很感動的模樣,總覺得是個好人,便趕緊回道道:“有辱朝廷使命……不知這位大人是?”

傅崧卿趕緊自我介紹:“我叫傅崧卿!曾任淮東宣諭使,後任議和使,出使北宋,現在被北宋扣留下來,隻能在這裡做點雜務。”

王倫:“!”

他第一反應,就是想罵傅崧卿怎麼能給北宋做官,但話到嘴邊又收住了。

王倫的經曆可不簡單,他曾親身經曆靖康之變,汴京失守時,宋欽宗禦宣德門,王倫還跑去出過力,他曾經在短短一兩年間,經曆了好幾次皇權更迭。九妹趙構登基後,王倫出使金國,又在金國被扣五年半,這五年半時間裡,他與徽、欽二帝一直都在偷偷見麵。

就這麼一個人,他會在意九皇子還是十七皇子登大統麼?

對於他來說,宋朝有好多個皇帝,忠於哪個不是忠於宋呢?反正不給金國做官就沒問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