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沙盤上的大宋 > 第384章 壽春陷落

第384章 壽春陷落(1 / 1)

推荐阅读:

孔彥舟退走,張威和傅崧卿兩人終於鬆了口氣。

但他們也知道,孔彥州隻是一時退走,這家夥比起以前對付的偽齊國垃圾將領不是一個層級,肯定還會再度卷土重來。

兩人坐到一塊兒,張威道:“看來我得把斥候放遠一些。”

傅崧卿:“斥候隻能用於‘打仗的時候’,想要在戰役開始前就查知到敵軍的動向,還是得靠細作,咱們應該派出探子,混入宿州,如果孔彥舟招募民夫,籌備糧食,咱們的細作就能探知,提前數日回報,咱們也不至於被人兵臨城下才開始動員了。”

張威:“傅大人說得有理。”

傅崧卿趕緊去安排,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青陽鎮與宿州相鄰,這裡要找到幾個因為戰亂,從宿州遷移過來的人不要太容易,傅崧卿重賞聘請了幾個宿州本地口音的勇士,讓他們偷偷潛回宿州,重回老屋生活,多多注意宿州偽齊朝廷的糧食調度,民夫征集一類的消息。

他這一番安排下來,倒也花了不少時間。

孔彥舟短時間內沒有再來了,張威督建的關隘,也全部建成,本地的農民們,在傅崧卿的組織成,組建了超過一千人的弓手大隊,還有本地鄉紳和鄉勇們組成的三千“土兵營”,農閒時操練,倒也有模有樣。

青陽鎮被張威和傅崧卿兩人守得仿佛鐵板一塊。

公元1132年,3月……

一騎信使從濠州來,通知張威和傅崧卿一個好消息,北宋軍隊已經掌控濠州全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偽齊與南宋的壽春之戰,落幕了,偽齊大獲全勝,攻占了壽春。

這個消息嚇了傅崧卿一跳:“張俊不是增援壽春了麼?為何壽春還是陷落了?”

信使回道:“張俊一直在敵軍外圍遊走,隻牽製,卻不與之正麵交戰。王彥先看破了張俊的軟弱,料定他沒啥用處,於是不再理會張俊,傾全力攻打壽春。壽春因為多年戰亂,城郭失修,城牆到處是洞,難以防守,最終還是被拿下了。”

傅崧卿聽完,整個人都麻了。

在他心中,張俊可是南宋的基石級大將啊,為何?為何如此大將,也會避不敢戰?坐看壽春陷落?

張威從旁邊冒出頭來,輕歎道:“傅大人,你在南宋朝廷中聽到的張俊,是個什麼樣的人?”

傅崧卿道:“根據多方戰報,張俊乃是大將之才,在金軍南下時有護駕之功,與偽齊交戰時也立有大功,還有……”他遲疑了一下,表情古怪地道:“在淮東地區,數敗北宋大軍,使得北宋軍攻在攻戰楚州之後就不敢再南下了。”

張威攤手:“傅大人,真……咳……嶽公子讓你在咱們北宋軍中曆練過了,你仔細想想咱們北宋軍的戰鬥力,再仔細想想,張俊真的能打得過咱們?”

傅崧卿若是沒參過軍,隻是通過紙麵戰報來了解戰爭,那還真搞不清北宋有多強,但是他被“充軍”當了一陣子火銃兵,親自參與了泗州城奪回戰,對北宋軍隊的強度,已經有了深刻的體會。

此時聽了張威的話,再仔細一想,臉色不禁大變。

張威繼續道:“實不相瞞,張俊一次都沒打敗過我們,在楚州城下,我軍打開城門出城迎戰時,他轉身就跑了。然後他再也不敢來惹我們,是我們向他主動提出了要和平,不要打仗,他屁顛屁顛就答應了,然後通過演戲來偽造戰績,上報給南宋朝廷。”

傅崧卿:“!!!”

文官沒有一個傻的,就算是傳統文官,腦子也是很靈光的,隻是他們平時不上戰場,不知道戰場上的詭詭道道,很容易被戰報欺瞞。但傅崧卿下過基層了,那可就不好騙了,仔細一想張威的話,他馬上就明白過來,張威沒說謊。

“這……這……這張俊!”傅崧卿驚愕地道:“他這個級數的大將,居然如此……”

張威嘿嘿笑:“不光是張俊,劉光世也一樣。”

傅崧卿:“!!!”

眨眼間,無數念頭在傅崧卿的腦海中閃過,他猛地一醒:“難怪嶽公子在占領了泗州之後,立即又出征濠州,他知道壽春會被偽齊奪走,所以先占濠州,打通進攻壽春的道路。等到壽春落於北宋之手後,嶽公子便要立即從濠州出兵,攻進壽春去。這時候壽春已經在偽齊手裡,嶽公子就算出兵打壽春,也不算違背北宋與南宋的和議。”

傅崧卿氣得不行:“好奸詐!嶽公子怎麼能這樣?這簡直就是鑽空子,竊取咱們南宋國的領土。”

張威道:“傅大人,您仔細想想,壽春在偽齊手裡好,還是在北宋手裡好?”

傅崧卿:“……”

一時竟然無言!

——

臨安!

最近的臨安,小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

本來臨安缺糧,百姓是有點苦的,但是自從京杭運河恢複航運,臨安的糧商們便能通過京杭運河前往楚州、宿遷、徐州、棗莊這幾個著名的城市,從北宋國的手裡買來糧食。

北宋的糧食產量不知道為啥那麼高,而且品質還特彆的好。

最關鍵的是,商船隻要進入北宋航段,就完全沒有過路費了。

楚州、宿遷、徐州、棗莊這四個地方,隻有路途遠近的問題,沒有過路費的問題。

於是,不少糧商大膽地向北,儘量前往最遠的棗莊,和他們搶貨的商人就會比較少,價格自然就能更低一些。

這些糧食在北宋航段暢通無阻,一文錢過路費都不交,但是從楊州開始,每過一個城鎮就被收一次過路費……雖然交了這麼多過路費,糧食運到臨安出售,依然有不少的利潤。

商人們賺取了利潤,老百姓們則不至於被餓死。

臨安一舉解決了多年的糧荒問題,讓南宋大臣們有一種“中興盛世”又要回來了的感覺。

不光是糧食,還有更優質又便宜的棉布……

當然,還有鹽!鹽屬於管製物資,商人們不敢明目張膽的賣,但是私鹽販子是禁不住的,大量優質的北宋鹽,在臨安的暗麵流通。

連達官貴人們,現在也偷偷買私鹽,誰讓私鹽比官鹽更白味更純呢。

就在這一片繁華盛世景象中,一騎快馬飛奔進城,一路狂吼:“壽春陷落……壽春陷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