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沙盤上的大宋 > 第361章 張用來了

第361章 張用來了(1 / 1)

推荐阅读:

看到大片大片的良田,張用麾下那五萬賊兵,超過半數在動搖。

賊兵本來大多是良民!

隻是這個動蕩的世界,把人變成了鬼,把良民變成了賊。

如果世間突然出現了一片淨土,能安安心心的種田,他們還做個屁的流寇。

大軍擺著行軍用的一字長蛇陣,從官道上走過,道路兩旁,全是長勢喜人的良田。

幸虧他們已經事先吃飽了肚子,而且每人分了一袋子糧,不然真會忍不住衝進田地裡伸手去摘……

張用看到這一幕,心裡也不禁暗想:這北宋的官員,心裡裝著老百姓啊,若是南宋的官員,根本就不會提前想到這種事,先給我的人吃飽肚子來預防他們對農田亂伸手。

在南宋官員的心中,軍隊搶老百姓大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吧,誰會在乎百姓死活呢?

就在這時候,嶽文軒突然開口了:“張將軍,你麾下這五萬人,其實有一半是老弱婦孺吧,還有一小部份雖然是青壯年,但並不擅長戰鬥,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戰意,不想參與戰鬥。”

這一點張用當然也是知道的,點頭應承:“是的!說出來不怕您笑話,咱們這些做流寇的,走到哪裡,就在哪裡招兵買馬,隻要願意入夥的,全都拉進來,不管他們是不是老弱婦孺,反正跟得上隊伍的隻管跟。”

他這話說得也不儘是實話,什麼“願意入夥”,其實應該說是“裹脅入夥”才對。

許多老百姓都是整村整村的被裹脅從賊,不從賊就要被燒殺搶掠。

時代就是這麼個時代!

張用這個人在賊裡也算是個有義氣的好人,但他也一樣要做這些事,否則也成不了氣候。

嶽文軒道:“既然他們不想戰,不能戰,又何苦繼續留他們在軍中。張將軍應該也知道,打仗並不是人多就有用。李成十萬大軍,連我軍運糧隊都沒打贏……”

張用當然知道這個道理,老弱婦孺和不能打的青壯,都是軍隊的累贅,但他是不得不帶著這些人,因為其中許多人與他的戰兵是親戚、同村鄰居,若是不帶老弱婦孺玩,戰兵也得叛亂。

現在嶽文軒提起這個,他不禁問道:“好漢的意思是……”

嶽文軒道:“楚州地界因為上次金軍來時,防禦戰打得太過慘烈,使此地人口十不存一,所以農田還有大量拋荒,現在任何人來到楚州,隻要有心務農,就能立即分配到一片田地。”

張用瞬間聽懂了:“你要讓我軍中老弱婦孺和不想戰之人,留在此地務農。”

嶽文軒:“正是,務農也可,務工也是可以的。隻要肯乾活,楚州就有他立足之地。實不相瞞,去年我軍擊敗李成,抓獲他兩萬多名部下,這些人現在全都安置在楚州,將軍視野所及的這一片田地,就有不少是李成的部下負責種植的。”

張用:“啊?李成的人種的?”

他向著田地裡眺望,見到幾個老農正在坐在田坎邊,傻乎乎的對著他笑:沒想到啊,沒想到!還以為李成被北宋擊敗之後,他那兩萬多兄弟全都很慘,沒想到現在活得這麼好?

兩人說話的聲音並沒有放得很低,張用身邊的人也聽到了。

於是,這些話便開始向著五萬賊軍中擴散……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

隊伍中的老弱婦孺們,看向旁邊的農田,眼光明顯變得灼熱了。

他們現在看著這些田,就好似在看著自家的田。

隻要大頭目一點頭,他們就能獲分一片田地,然後在這裡重新生活,這他娘的誰不羨慕啊?

張用可不傻,他當然會點頭。

老弱婦孺的意見,會綁定他軍中青壯戰兵的意見。

不答應分分鐘就是兵變的結局。

這時候不如擺出義氣老大哥的姿態:“承蒙各位北宋的大人們看得起,給咱們提供這麼好的地方,咱們豈有不知好歹的道理,待咱們安定下來,我就下令讓軍中願意解甲歸田的兄弟,儘數解甲歸田。”

賊兵們一聽這話,頓時大喜,軍中到處都響起了歡呼聲。

賊兵們繼續前進,離楚州城越來越近。

遙遙能看見城池的時候,便見到宮二娘子率軍迎出來了,這一次北宋來的可是正規大軍了,軍容擺在張用軍麵前,就是個天上,一個地下。

為了防止張用“看不懂火器,起不到震攝作用”,宮二娘子特意帶了三百重步兵來,那三百重步兵走在軍隊最前麵,兩層鐵甲,氣勢駭然。

張用的目光瞬間被這些重步兵吸引,驚道:“那是……鐵浮屠?是漆成了紅色的鐵浮屠!”

“沒錯,宮二娘子笑道:“我軍打敗金軍鐵浮屠之後,繳獲了他們的鎧甲,用來打造了這麼一支重步兵隊。”

張用眼前的北宋人,瞬間變得高大起來。

能打敗金軍鐵浮屠的人,放眼天下,就隻此一家啊。

這怎能讓人不敬佩!

張用差點就要給宮二娘子磕一個了。

他心中本來還有那麼一點點騎牆派的想法,但現在瞬間覺得,騎個鬼的牆,還能哪個能比北宋強?騎牆不如跟定一個好大哥。

當下再無疑慮,翻身下馬,在宮二娘子麵前單膝跪下:“張用願追隨宮二娘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兩個月後!

張用身穿一身江湖勁裝,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著他的妻子“一丈青”,以及三十餘名軍中的頭目,來到了膠水縣。

他們是來讀軍校的。

“讀軍校”這個事兒,當宮二娘子向他提出時,張用一度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他雖然是個賊,但也是指揮過五萬大軍的賊,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需要讀什麼軍校。

但是當宮二娘子把他帶到訓練場上,親眼看了一次北宋軍的演習之後,張用就發現,自己真的不會打仗,果然得去讀讀軍校才行。

於是,他就帶著妻子一丈青和三十餘名頭目,北上膠水,準備來軍校就讀了。

一行人一路上被北宋的繁華所震驚倒也不用多提了,來到膠水城,報上名字,便被請進兵部,來到了兵部尚書吳加亮的麵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