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狀元郎顏承平,準備出發,前往楚州為官了。
若是在以前的大宋,一個新科狀元,根本沒可能直接當上知州,必須得先進行各種曆練,最後才有機會做上地方主官。
但現在北宋缺人嘛!
而且,顏承平就算個人能力弱也沒關係,他背後還站著一個巨大的世家大族,顏氏。足以支撐顏承平完成很複雜高難度的任務。
這個顏氏可不簡單……
山東顏氏,最早可以向前追溯到孔子的弟子顏回。
曆朝曆代,顏氏能人輩出。
距離宋朝最近的名人,就是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
顏承平上任去做官,帶的人可不少。
妻子帶上,妾室帶兩個,還帶上一個年幼的孩子,一個小女兒,丫鬟家丁,護院師爺,門人食客,浩浩蕩蕩,居然多達兩百人的巨大隊伍。
顏承平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大群手下的環衛中——看書!
沒錯,就是看書。
他的馬是仆人牽著的,本人則雙手捧著一本書,正是《小學數學》。
上次的殿試雖然他最終還是拿到了狀元,但這個狀元是靠著前一場考試的排名得到的,殿試的大鴨蛋讓他深覺臉上無光。連審題都審錯了,寫了一篇什麼“國庫收入大於支出”的論文,還覺得自己寫得很好,提前交了卷來裝逼,事後差點挖個地縫鑽進去。
殿試後的第二天,顏氏就想辦法弄來了即墨小學的全部教材。
語文書他隨手一翻,把拚音簡單地了解了一下,就不用看了,對他來說語文就像嬰兒讀物。
但數學這東西,卻夠得他學的。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顏承平在馬背上手舞足蹈……
旁邊的家仆見他這個動作,立即在旁邊舉起一塊板子,板子上還貼著一張紙,顏承平立即從另一個家丁手裡接過筆,在紙上刷刷刷,龍飛鳳舞的寫下了一行字:“38÷2=19”。
他終於把水池進水放水的題給做出來了。
不過,他對自己的書法卻很不滿意。
阿拉伯數字很圓潤,他平時練書法用的橫豎撇點,在寫阿拉伯數字時全都用不上,所以寫出來的數學公式並不好看。
顏承平搖頭:“我這一行字,要是被家祖(顏真卿)看到,怕是得打斷我的腿。”
家丁小聲道:“顏祖也沒學過寫這種奇怪的數字,寫出來怕是也不好看。”
顏承平怒:“顏祖無所不能,任何字上手就能寫得好看,是俺修行不夠。”
家丁拍馬屁拍到了馬腿,隻好趕緊閉嘴。
兩人正聊到這裡,顏承平的兒子,突然蹦蹦跳跳的過來了,雙手捧著一本書,卻是《小學語文》二年級的教材,他仰起頭,對著顏承平道:“父親,這本書裡有個地方,孩兒看不懂。”
顏承平有點不開心:“這才小學二年級課本,你就看不懂?咱們顏家人,小學六年級的課本都應該一眼就全看得懂才對。你小時候啟蒙學的那些東西,哪樣不比這書裡的難?”
兒子一開始就挨訓,有點尷尬,但還是硬著頭皮道:“就是這篇……曹衝稱象……”
顏承平拿起來一看,頓時麻了:“浮力?”
原來,小學語文課本裡麵也暗藏玄機。
這篇“曹衝稱象”,裡麵講了一個現代小孩人人都懂的詞彙,浮力,但是對於古人來說,這詞就有點……
其實中國古代一直都在“應用”浮力相關的知識,比如能夠造船就是已經懂得了浮力的實際應用。甚至金軍用門板和柱子渡江,也是對浮力的應用。
但是隻會應用,沒有人歸納總結,也沒有人把浮力展開來細細研究。
說得官方點,我國古代的科學,偏向於“應用科學”,但在“基礎科學”這一方麵比較薄弱。
顏承平的兒子道:“課文解釋裡說,把大象弄上船,記錄船上的水線,然後搬入石頭,壓到同樣的水線,然後稱石頭就知道大象的重量,這是因為浮力……浮力是個什麼?”
顏承平尷尬地笑,這就完蛋了呀,這答不上來啊。
但不要慌!
老子可是進士,滿腹都是學問,我可以從字麵意思強行理解。
一瞬間,顏承平就強行理解了一大堆,然後解釋起來:“浮力浮力,就是向上浮的力,你看樹枝丟進水裡,會浮著吧?那就是因為有一個力在浮它……這個力浮起了大象和船,也浮起了同樣多的石頭。所以把石頭拿出來一稱,就能稱出來水用了多大的力氣來浮起大象,這樣就能稱出大象的重量了。”
顏承平的兒子道:“父親真是博學,難怪能考中狀元。”
“哈哈哈,那是自然。”
顏承平抹了一把冷汗,好險,強行糊弄過去了,也不知道剛才那番糊弄到底對不對,差點在兒子麵前痛失狀元老爹的尊嚴。
尷尬之心去了,冷靜的思維重新爬進腦子。
他這時候才猛然一醒,明白了官家為什麼要強推這個新式小學。
原來這個新式小學在課本裡夾雜了許多亂七八遭的東西,這些東西隱隱約約,似乎是在講述這世間萬物的道理。
官家要的不是死讀書的官兒!
要的是通曉世間道理的官兒!
“少爺,前麵就是楚州城了。”
一個家丁叫道……
其實現在應該叫他老爺了,但這位家丁還是叫了少爺,可見家丁在顏家裡也有點資曆了。
顏承平抬頭一看,前方出現了楚州城的城郭。
他精神大振:“哈哈哈,這就是本官管的城了。”
老家丁低聲道:“聽說此城裡的百姓被屠殺殆儘,十成去了九成,現在城裡的百姓,大多是宮樞密從李成那裡抓來的俘虜,隻怕惡性難除,不太好管。”
這話又嚇了顏承平一跳,他可沒什麼為官的經驗,一來就管這種地方?
鴨梨山大啊!
老家丁:“出行前老爺說了,少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住顏氏在北宋國的地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把這個知州當好。老奴這裡有封信……老爺讓到了楚州再給您。”
顏承平精神大振,拿過信來一看,顏氏家主在信裡說:給他二十萬貫,讓他在楚州灑錢,灑錢,灑錢!不惜自掏腰包修橋補路,甚至自掏腰包幫百姓交稅,一定要完成上麵給的一切任務,給顏氏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