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軍挺進淮南,控製楚州與洪澤湖的消息,迅速地向著四麵八方傳開來。
第一個知道的當然是南宋。
張俊派人送回來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趙構耳中,當然,張俊可不會說自己不戰而逃,放棄了楚州。而是吹噓自己與北宋大戰三百回合,在楚州城下激戰十天十夜,自己身受重傷也奮戰不退。
然而北宋賊子狡猾如狐,使用奇怪的戰車兵器,無膽鼠輩,用陰謀詭計才能將自己打敗……
嗯,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真的,官家你要相信我!
趙構有點小心慌。
北宋離長江越來越來近了,到了長江,那不就到朕的前臉兒上了麼?
不行,得想辦法。
他視北宋為眼中針,肉中刺,但他卻不敢叫囂著和北宋決戰。因為北宋軍可是頂住了金國的怪胎,趙構雖然並不認為北宋就比金國強,但他知道北宋肯定比自己強。
若是真的讓北宋軍渡了江,那可就麻煩大了。
北宋最讓他忌憚的地方,就是擁有一個“王爺”。
金軍來了,南宋的主戰派大臣們都會誓死抵抗,但北宋來了就不一定了,這些對金國時的主戰派,搞不好會廢了自己,擁立新王。主和派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和自己一樣的純純廢物,到時候滑跪得比誰都快。
怎麼辦?怎麼辦?
就在趙構抓瞎的同時,金國也得到了消息。
金太宗聽著手下的彙報,臉上表情十分古怪:“北宋已經打到楚州了?打得還真快。從楚州奔襲長江,隻需要一兩天時間了吧?”
金兀術道:“那是咱們隻需要一兩天,換成短腿的宋人,起碼還得好幾個月。”
金太宗笑:“這倒也是。”
金兀術:“末將請戰!趁此機會,攻打北宋的膠東半島,說不定能奏齊效。”
“不可!”金太宗搖頭:“此時正是兩宗相爭,咱們觀虎鬥的絕佳時候,咱們若是參戰,說不定反逼得兩宋聯手。金兀術,你還是加緊去研究火罵吧。”
金兀術隻好作罷。
而這時候的偽齊國……
偽齊國總製沂、密、淮陽等三州軍事,兼權知沂州政事的大官,龐迪,正皺著眉頭,看著跪伏在麵前的李成。
龐迪上一次與北宋交戰,被擒,求死,結果被放了。
回來之後,他甚至一時半會不知道自己該去哪。
密州現在被北宋占了,沂州也被北宋占了。
他這個總製沂、密、淮陽等三州軍事的大將,手裡有兩個州落進了北宋手裡,隻剩下一個淮陽還在齊國手中。
無奈之下,龐迪隻好率領著被北宋“義釋”的延安兵們,來到了淮陽,在這裡駐紮下來。
延安兵們士氣全無,軍中無一人提起再去找北宋軍打仗的事情。什麼報仇,什麼奪回失地一類的問題,根本沒有考慮。
所有延安兵心裡都在想:人家北宋多仁義,就這樣把咱們放回來了,咱們還能厚著臉皮再去打?
他們不但自己這樣想,還把這話往身邊的人那裡傳。
於是,整個淮陽都開始流傳著北宋軍的仁義。
士兵們知道了,百姓們也知道了,鄉紳們也知道了……
這淮陽以前本來就是宋地,人心在宋,現在聽到北宋的仁義之舉,整個城市裡都有一種隱隱的想要投宋的氣氛。
龐迪也不去管,每天隻是混日子,給家裡老父親寫信。
就這樣混著混著,突然聽到手下來報,李成來了。
巨寇李成,跪在龐迪麵前,大聲道:“龐大人,草民李成,仰慕齊國,願翼附於馬前,做一走卒……”
龐迪有氣無力:“起來吧!早就聽說李將軍威武,今後便在我這裡效命吧。”
李成開開心心,把他的五萬人都變成了齊兵。
不過……
這五萬齊兵,很快就聽到了淮陽軍民裡流傳的故事……
“什麼?延安兵曾經被北宋俘虜,全都活著回來了?”
“是的,人家北宋都是好人呐,抓了咱們一個都不殺,全都放了,還好心的給留了三天的行路糧。”
“龐將軍也被活捉了,也同樣放了,說是為了讓他全孝道。”
流寇們聽了這話,嘴巴不禁張得大大的:“照這麼說來,咱們被抓走的那幾萬兄弟,說不定還沒死?”
他們報著懷疑,傻乎乎的等著。
過了一陣子,新的消息傳來了,北宋正在重建楚州,而他們重建城市使用的人,正是李成那兩萬多被抓走的手下,他們在楚州重新擁有了戶籍,還被分配了良田……有技術的則做工匠,識文斷字的甚至還能被提拔起來,成為楚州城的吏員,幫著北宋國派來的官員們一起管理新城市。
像這種會亂軍心的消息,按理說龐迪應該下令禁止才對。
但這位大人壓根不管,任由消息在淮陽城裡亂傳播,主打一個屍位素餐,不乾正經活兒。
本地彆的齊國官員看不慣了,立即寫了奏章送到大名府,狀告龐迪有叛國之心。
但這份奏章,在落到劉豫的手裡之前,要先過丞相張孝純的手。
張孝純看完奏章,默默地將它放到燭台上,點燃……
演,咱們就一起演就完事!
張孝純剛燒完那封奏章,外麵就跑進來一個家仆,一臉的淚痕:“老爺,大事不好了,夫人……夫人……離世了……”
“什麼?”張孝純全身一僵,隨即大哭起來。
他妻子身體一向不好,他是知道的,心裡也早就有了妻子隨時會去世的思想準備,但乍聞此消息,依舊哭了個死去活來。
其實這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了。
第一任妻子吉氏,體弱多病,早逝。張孝純為了回報嶽父一家早年對他的養育與教導之恩,決定續娶亡妻的二妹為妻,但吉家大約是家族遺傳的關係,二妹與亡妻一樣的體弱多病,先天就有一眼致盲,體弱多病加殘疾,根本嫁不出去。
但張孝純並不嫌棄,娶了她過門做續弦。
沒想到,這第二位妻子,又……
“報應啊,這都是我背叛大宋,降了齊國的報應啊。”張孝純嗷嗷大哭:“我要回宋,我要回宋國去。”
家仆:“您的嶽父說……他還有三女兒。”
張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