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 > 171章 曠世霸業,就在眼前!

171章 曠世霸業,就在眼前!(1 / 1)

推荐阅读:

“什麼?劄蘭丁真往波斯去了?太好了!”

開羅王宮內,阿尤布王朝的蘇丹卡米勒,得到國相阿勒萊的稟報後,高興得連飲了三杯酒。

劄蘭丁不但是花剌子模蘇丹摩訶末的長子,而且能征善戰,悍勇異常。據說,成吉思汗親自領軍追殺劄蘭丁到印度河北岸之時,劄蘭丁直接跳入了印度河中。

就在人們都以為劄蘭丁已經葬身大河之際,他卻披甲遊過了印度河,並且揮劍向成吉思汗挑釁。

披甲泅渡印度河,這是人類能做到的事情嗎?

當卡米勒得知此事之時,簡直懷疑自己的耳朵。然而,不知多少人言之鑿鑿,他不信也得信了。

後來,劄蘭丁近率八千軍通過三年血戰,就全取伊拉克之地,更是讓卡米勒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果劄蘭丁不敢攻打蒙古人,而是攻向阿尤布王朝,當真就讓卡米勒的頭疼了。

他對國相阿勒萊道:“你派人去問問劄蘭丁,願意不願意買八千匹好馬?其中薩克拉維馬五百匹,其他戰馬七千五百匹。本蘇丹保證,每匹馬的肩高在四尺三寸以上。”

“遵旨。”

八千匹上好的戰馬,既能增強劄蘭丁的實力,又不至於劄蘭丁的實力太強對阿尤布王朝構成致命的威脅,是個非常恰當的數字。

讓劄蘭丁和蒙古人鬥去吧!

如果真如傳言一般,鐵木真去世之後,蒙古人就陷入了內鬥之中,無暇顧極遠方的領土。

那劄蘭丁就會取得輝煌的勝利。

然後,阿尤布王朝就可趁著劄蘭丁立足未穩之機,攻向伊拉克地區,趁機奪取更多的領土,甚至將花剌子模故地全吞了。

如果蒙古人依舊兵鋒甚銳,平了劄蘭丁之亂。那也沒關係,阿尤布王朝賣給劄蘭丁戰馬,隻是正常的商貿往來而已,也算不上什麼大罪過。

現在就看,鐵木真去世之後,蒙古人的成色到底如何了。

……

……

歐洲,西西裡島,巴勒莫城,王宮。

腓特烈二世雖然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是常駐地區並不是神聖羅馬帝國,更不可能是不在其管轄範圍內的羅馬,而是西西裡王國的國都巴勒莫城。

最近一年來,腓特烈二世的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隨著鐵木真死訊的傳來,原本因為蒙古強大壓力而聯合起來的歐羅巴諸國聯盟,雖然十字軍稅照收,十字軍債券照賣,但事實上已經土崩瓦解。

腓特烈二世已經調兵遣將,準備對付意大利亞(意大利的古稱)北部城市組成的倫巴第聯盟了。

匈牙利驅逐的條頓騎士團,迅速倒入了腓烈特二世的懷抱。腓烈特二世發給條頓騎士團大團長赫爾曼·馮·薩爾紮一個許可狀,準許其征服普魯士。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腓烈特二世開疆拓土,來日的成就未必在查理大帝之下。

不過,新任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一封信,將腓烈特二世的好心情會徹底打破。

在這封信裡,格列高利九世要求腓烈特二世兌現登基前對教廷的承諾,進行第六次十字軍東征,收回聖城耶路撒冷。如果腓烈特二世不出兵的話,就要對其進行絕罰。

本來嘛,鐵木真死了,拖雷和窩闊台不和的傳言傳到了歐羅巴,這位剛剛上任的性情固執的羅馬教皇還不想搞點事?

打啊!

基督教的聖地耶路撒冷,長期在邪惡的異教徒控製下,算怎麼回事?

另外,格列高利九世未必沒有和腓特烈二世掰掰腕子,看看誰才是整個歐羅巴老大的意思。

啪!

一個價值十個金第納爾的玻璃杯,被腓烈特二世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如果不是強烈的理智在壓製著他的情緒,恐怕格列高利九世的那封信已經被他撕個粉粉碎。

“陛下還請息怒。”

皇後伊莎貝爾拿過那封信看了幾眼,勸道:“教皇讓您奪回耶路撒冷,未必是一件壞事。我是耶路撒冷國王的女兒,您如果奪回了耶路撒冷。我們的孩子成為新的耶路撒冷國王,誰敢不同意?”

耶路撒冷現在雖然在阿尤布王朝的掌控之中,但西方還是有個耶路撒冷國王的。

現在兼任耶路撒冷國王的,是拉丁帝國的皇帝約翰。所謂拉丁帝國,就是十字軍攻破君士坦丁堡後建立的那個國家。

伊莎貝爾就是拉丁帝國皇帝約翰的女兒。

“哼,未必是一件壞事?”腓特烈二世冷笑道;“遠征萬裡之外的阿尤布王朝,談何容易?還有那蒙古……”

接下來的話,他沒有說出來。

如果僅僅是奪回耶路撒冷,腓特烈二世並不會太過為難。

但是,這不是還有蒙古嗎?

必須說明的是,腓特烈二世雖然在得知鐵木真去世的消息後,迅速著手開疆拓土,並不是看輕了蒙古。

他隻是認為,短時間內蒙古對歐羅巴諸國構不成威脅。

他更是認為,分裂的歐羅巴即便訂立了什麼盟約,各國也會各懷鬼胎。在蒙古攻來時,根本就不可能團結一致,共抗蒙古大軍。

既然如此,還不如他攻占更多的領土,為來日和蒙古軍開片做準備。

然而,他若是攻占了耶路撒冷,可就離著蒙古人不遠了。現在就對付蒙古人,費列特二世著實沒有多強的信心。

當然了,這番話就不必說出來讓皇後擔憂了。

希望蒙古人如傳言一般,果真陷入內部的爭權奪利之中,無暇他顧吧。

腓烈特二世歎了口氣,道:“不管怎麼說,教皇也是上帝的代言人,所有基督子民的父親。他的旨意我能不聽?看來,也隻有我親自領軍,往東方走一遭了。”

……

……

如果說,腓烈特二世此時心中極為鬱悶,那東真國的皇帝蒲鮮萬奴就是躊躇滿誌了。

“陛下,您真的決定,要出兵高麗?是不是再仔細考慮一下?”皇後李仙娥擔憂地勸道。

“怕什麼?”

蒲鮮萬奴自信滿滿地道:“憑我東真國的兵多將廣,難道還不是小小高麗的對手?”

李仙娥繼續勸道:“話雖如此,我們還要考慮蒙古的態度啊!”

蒲鮮萬奴卻微微搖頭,道:“正是考慮到了蒙古,朕才要趁此天賜良機,攻打高麗。很簡單的道理,蒙古比我東真強大太多了。如果我們東真國什麼都不做的話,早晚會被蒙古收入囊中。”

“現在成吉思汗去世不久,拖雷和窩闊台不合。我東真國借機吞下高麗,將來才能有更多的本錢,在蒙古的兵威下保持獨立。當然了,如果日後蒙古內部的紛爭越來越大,甚至諸王兵戎相見。那就彆怪我蒲鮮萬奴兵出遼東,趁機席卷天下了,哈哈!”

李仙娥見蒲鮮萬奴心意已決,也不好再勸,隻是補充道:“王上出兵前,是不是先向蒙古大汗請旨?隨便找個說得過去的緊急出兵的理由就好。反正到時候,無論蒙古大汗答不答應,我們已經出兵了,還能撤回來不成?日後即便蒙古大汗怪罪,我們也有理由搪塞。”

“仙娥你真是跟我想到一塊去了,的確得找個出兵的理由。不過,這理由我已經想好了。”

“什麼理由?”

蒲鮮萬奴陰惻惻地一笑,道:“前不久,窩闊台不是向高麗派出了一個叫著古的使者,索取貢賦嗎?我已經派人在他回來的必經之地埋伏了。殺了著古,嫁禍高麗,豈不是最好的出兵理由?”

“啊?殺蒙古使者?”

李仙娥聞聽此言,不由得驚呼出聲。

一切順利還好,如果走漏出半點消息,恐怕東真國麵臨的是滅頂之災!

不過,事實證明,李仙娥還真是太不了解蒙古人了。

事情比她想象的更加嚴重!

當蒙古使者著古被殺的消息傳到草原後,窩闊台大怒,馬上傳旨,所有蒙古那顏前來和林城議事。

非但如此,他還專門派遣他的宰相鎮海,去中都將趙朔請來。

趙朔早就得知了蒙古使者被殺,以及劄蘭丁攻入波斯、金國調兵遣將準備攻打陝西之事。

不過,趙朔就遠沒有窩闊台那麼憤怒和著急了。

相對強大的蒙古國來說,金國、劄蘭丁、東真國都是小卡拉米。無論他們怎麼上竄下跳,都難以改變即將覆滅大局。

高麗倒是有點麻煩,但以蒙古的實力給高麗一個狠狠的教訓也問題不大。

“我早想過,成吉思汗去世後,會有人輕視我這個新的蒙古大汗,甚至會輕視我蒙古,但從未想過,這些人會如此不識抬舉!”

窩闊台麵色陰沉似水,似乎在強壓著心中的憤怒,沉聲道:“我蒙古的使者著古,被人截殺在了高麗和東真國的邊境上。也不知道是高麗人乾的,還是東真人乾的。”

‘這也就罷了,東真國竟然不經請旨,就以此理由,率八萬大軍攻入了高麗。你們說,應該怎麼辦?”

嘩~~

窩闊台話音剛落,全場頓時如同開了鍋一樣,一片沸騰。

“當初成吉思汗西征之時,東真國就不安分。現在又不經請旨,擅動兵馬,我看蒲鮮萬奴是活膩歪了!”

“說不定,就是東真國殺了我蒙古使者,嫁禍高麗!”

“即便是高麗做的是怎麼樣?蒲鮮萬奴輕視大汗,已有取死之道!”

“要我說,不用管到底是誰乾的,總而言之是逃不出這兩國!乾脆,將東真國和高麗國都滅了,為我蒙古使者報仇!”

“大汗下旨吧,先滅東真,再取高麗!”

……

眾蒙古貴人紛紛發言,但意見幾乎是一致的。

東真國擅自攻打高麗,就是輕視大汗,必須滅國以儆效尤。

至於高麗?

他們既然有殺害蒙古使者的嫌疑,也絕不能留著!

還有最關鍵的,自從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貴人們已經兩年沒打仗了,早就手癢癢了!

不打仗,哪裡來的奴隸?

不打仗,哪裡來的潑天財富?在草原上收普通牧民的貢賦,一百頭牲畜才能取一頭,還不夠塞牙縫的!

經過攻打金國之戰,覆滅花剌子模之戰,這些草原貴人早就明白了,在草原上收貢賦是完全沒前途的,要想發財就必須有戰爭,就必須出去搶!

高麗和東真國,這回算是撞到槍尖上了!

趙朔對此自然無可無不可。

兩年沒打仗,他也想動彈動彈了。

隻是他現在身為僅次於蒙古大汗的大人物,就沒有必要高聲叫嚷表明態度了,隻是靜靜地看著。

窩闊台似乎對眾人的表現非常滿意,道:“除了東真和高麗不穩外,還有波斯和金國。花剌子模餘孽劄蘭丁,已經率五萬大軍,攻入了波斯,拖雷汗留在波斯的五個千戶,恐怕不能抵擋。”

“金國,據可靠情報,正在圖謀我陝西。本汗決定,無論是金國還是劄蘭丁,抑或是東真國和高麗,既然敢輕視我蒙古,就必須付出足夠的代價!”

“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齊聲道:“大汗英明!”

“既如此,貴由、額勒隻帶、速不台!”

“在!”窩闊台的長子貴由,鐵木真的侄子額勒隻帶,大將速不台齊聲答應。

窩闊台道:“以貴由為主帥,額勒隻帶、速不台為副帥,領軍三萬,增援波斯,全取伊拉克地區!得勝之後,無論追到天涯海角,都要給我帶回來劄蘭丁的首級!”

“遵旨!”

趙朔對窩闊台的心思洞若觀火。

其一,當然是消滅劄蘭丁,讓世人知道,雖然成吉思汗去世了,但在窩闊台這個蒙古大汗的統領下,蒙古一如既往的強大。

其二,窩闊台長子為主帥。戰後論功行賞,伊拉克就可以被窩闊台順勢收入囊中。

其三,就是有意挖拖雷的牆角了。速不台是拖雷的手下,如今卻分在了貴由的麾下。天長日久,讓速不台更心向窩闊台一係。

當然了,此事跟趙朔關係不大,他隻是靜靜地聽著。

窩闊台向拖雷看來,道:“四弟,你我二人率蒙古主力大軍,先滅東真,再取高麗如何?攻下兩國之後,你得東真國,我得高麗國。”

拖雷微微點頭,道:“我聽大汗的。”

然後,窩闊台又向趙朔看來,道:“金國,就交給姐夫你了。父汗臨終前說過,日後誰攻下的地盤就是誰的。你攻下的國土,當然就是你的封國。”

“可以。”

趙朔也微微點頭。

其實,趙朔剛聽到窩闊台的安排時有些疑惑。

窩闊台為什麼放著更加繁華富庶的金國不打,而去打窮得多的高麗和東真國呢?

不過,他轉念一想就明白了。

金國雖然遠比東真和高麗富庶,但是境內的堅城太多,哪是那麼好攻打的?

強如木華黎,還不是在圍攻鳳翔時中了一箭,英年早逝嗎?

窩闊台剛剛登上汗位後不久,首戰最重要的不是戰果多麼豐厚,而是隻許勝不許敗,取得一個開門紅。

既然如此,還是欺負東真和高麗容易一些。

不過,窩闊台恐怕要失算了。

如果他隻是攻破高麗一些城池,掠奪高麗一些子女財帛還好,蒙古主力大軍定能讓他如願。

但如果想徹底滅掉高麗可就難了。

高麗既多高山險關,又有可以逃亡的大海中的島嶼,哪裡是那麼容易滅國的?

在曆史記載中,蒙古人用了近百年時間,對高麗發動了九次戰爭,才勉強將高麗征服。

之所以說“勉強”征服,是因為蒙古人隻是大體控製了高麗朝廷,但高麗並沒有被滅掉,隻能算是蒙古的封國。蒙古衰落之後,高麗沒費什麼力氣就擺脫了蒙古的控製。

現在如果窩闊台執意要滅掉高麗的話,恐怕要吃個大虧。

他這登位之後的第一場戰爭,也會弄個灰頭土臉。

倒是金國,趙朔並不認為有什麼難打的。

當初他攻下的河北山東,難道不是金國的領土?再攻下個山西、陝西,甚至河南又怎麼了?

兩年的休養生息後,就讓金國的堅城,檢驗檢驗一下趙朔麾下大軍的戰力吧!

把山河四省以及陝西收入囊中,更是趙朔的夙願。這五省在手,金國也就滅亡了。

而趙朔麾下漢人數量,也就超過三千萬,差不多四千萬了。放眼天下,誰人能敵?

然後,等機會一到,趙朔就可以趁黃金家族內亂,吞並南宋。

最後,再集合中原之力威壓蒙古。

曠世霸業,就在眼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