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羅馬城,聖喬凡尼大教堂。
大廳穹頂高聳,彩色玻璃窗在昏暗的燭光下投下斑駁光影,聖母與使徒的畫像仿佛在注視著下方聚集的歐洲諸王、諸侯們。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西裡王國國王腓特烈二世、法蘭西王國國王腓力二世,英格蘭王國國王亨利三世,匈牙利王國安德烈二世。
葡萄牙王國國王阿豐索二世,阿拉貢王國國王海梅一世,丹麥王國國王瓦爾德馬爾一世,挪威王國國王英格一世,瑞典王國埃裡克十世,蘇格蘭王國亞曆山大二世,威爾士公國盧埃林大公……
大大小小一百三十七名歐洲的實權人物,悉數到場。
教皇洪諾留三世站立於臨時安置於祭壇前的高台上,白袍在燭光照耀下泛著微光,三重冠冕沉甸甸地壓在他的額頭。他緊握權杖,目光緩緩掃過大廳,沉重如磐石。
而他的身後,就是整個歐亞大陸的全圖。
“基督的仆人們,歐洲的守護者們!”
洪諾留三世的聲音宛如洪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今日,我們站在聖喬凡尼的聖殿中,非為爭權奪利,非為私欲紛爭,而是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歐羅巴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脅!看看我身後的這副地圖吧!”
他轉身,用權杖指向了身後那副巨大的地圖,道:“這一片巨大的血紅之色,就是蒙古!那個毀滅了真神教最強大的國家花剌子模,從基督手中奪走羅斯諸國、巴格拉季昂尼王國的邪惡國度!”
“這裡是金國、宋國、夏國、東真國、高麗國,這些都是屬於異教徒的國度!大部分百姓不但不信仰上帝,而且信仰偶像教,他們是比真神教徒更可惡的存在!全是十惡不赦的罪徒!”
“在宋國的南方,同樣是異教徒的國度,隻是現在情報不足,還不知道究竟是多少國家多大領土。但至少有宋國大小!”
“雖然蒙古軍的主力已經回到了東方,但他們貪婪的胃口永遠不會得到滿足。接下來,他們是攻向東方諸國?還是繼續攻打我歐羅巴,沒有人知道。”
“但是,無論哪個選擇,對你們,對歐羅巴,對基督所有子民,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蒙古人的鐵蹄如黑雲壓境,乞瓦的城牆已成廢墟,花剌子模的宮殿化為灰燼。他們的刀鋒不問王侯與農夫,他們的箭雨不辨教堂與茅舍。他們帶來的隻有毀滅,他們會將一切化為灰燼!如果蒙古人再向西方,我們仍各自為戰,基督的所有國度都將淪為他們的牧場!”
“如果蒙古軍攻向東方諸國,他們整合了東方的全部力量再來攻打歐羅巴,我們更難抵擋!”
“現在,告訴我,告訴上帝,你們的抉擇!到底是願意,背棄上帝的榮光,讓自己化為蒙古鐵蹄下的塵土,讓你們的妻子女兒淪為蒙古人的女奴。還是團結起來,在上帝的光輝下,成為守護基督、守護歐羅巴的英雄?”
這番演講,洪諾留三世準備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說得清楚流利,言語激昂。
不過,效果嘛,其實不好。
“……”
洪諾留三世話音落地,大廳內寂然無聲。
沒辦法,太恐怖了!
為了渲染蒙古的恐怖,洪諾留三世將北方大片的無主之地,全部算成了蒙古地盤。
那一片巨大的血紅之色鋪麵而來,簡直整個歐亞大陸都在蒙古的恐怖威壓下瑟瑟發抖。
小小的歐洲,還不到蒙古地盤的一半,這讓歐洲人情何以堪?
還有最關鍵的,以前的歐洲人對亞洲完全不了解。
教皇洪諾留三世向歐洲的國王、諸侯們寫信的時候,可沒這幅地圖,僅僅描述了蒙古人的強大和威脅,要他們來羅馬議事。
這些國王、諸侯們,接到洪諾留三世的信件後,不知確實蒙古這麼強大,還是教皇為了增強自身權力的恐嚇,開始瘋狂搜集著蒙古人的消息。
這一搜集可不得了,全都膽戰心驚。
據說,蒙古人有一種特彆強大的弩箭,如同一支支標槍,可以射到三裡之外!
據說,蒙古人改進了“奴隸拋石機”,輕而易舉攻破了花剌子模人的國都。
據說,蒙古人的裝備精良,連普通士兵身上都穿著鐵甲,比歐洲騎士的裝備分毫不差。蒙古兵有數十萬之眾,而歐洲才有多少騎士?幾萬人,頂天了!
據說,蒙古人都騎著高大神駿的阿拉伯馬。歐洲的戰馬和這些阿拉伯戰馬比起來,簡直是一頭頭驢子!
據說,蒙古人每到一處就征發無辜百姓的男丁參與攻城。他們會豎起白帳篷、紅帳篷、黑帳篷,瓦解守軍的抵抗意誌。如果城池堅決抵抗的話,除了工匠、沒高過車輪的孩子以及美貌的女人之外,無人能夠得到赦免!
這也太沒貴族精神了!
歐洲諸國互相交戰,乃至於歐洲諸國和真神教諸國進行戰爭時,俘虜了國王,都是勒索贖金再放回去的。
現在的蒙古人,卻是將那些高貴的國王、貴族,看得和低賤的奴隸一般無二!
每每想到這些,那些歐洲貴人們既恨得咬牙切齒,又恐懼得瑟瑟發抖。
他們頭一次感覺到,死亡距離自己如此之近!
還有更恐怖的,震天雷!
據說這種武器,能發出堪比閃電的光亮,堪比雷霆的聲響,簡直是如同上帝的武器!
蒙古軍中那位“上帝之災”趙朔,用震天雷輕而易舉地消滅了花剌子模五萬騎兵,攻破了不花剌城,攻破了花剌子模的國都撒馬爾罕。
也許是數量不足,也許是為了保密,這之後就沒有再動用過了。
蒙古人再次馬踏歐羅巴,怎麼可能不用這種恐怖的武器?
還有,據說那位“上帝之災”趙朔,在攻破“打耳班”城時,還用了一種可以飛上天空的武器,火燒打耳班城。
上帝啊!
您老人家,怎能讓邪惡的異教徒擁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天空,可是您老人家的禁區。
趙朔真的是“上帝之災”?他是被您老人家派來,毀滅我們這些罪人的嗎?(基督教認為,人人生來有罪。)
歐洲這些權貴們嚇得腿軟,才能在羅馬聚齊。
要不然,羅馬教皇雖然權威甚重,但這些歐洲權貴也沒那麼老實。
比如,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西裡國王腓特烈二世吧,就一直對教皇陰奉陽違。教皇加冕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時”答應的好好的,結果隻給十字軍派出了三千援軍。
比如,葡萄牙王國國王阿豐索二世,較少親自參與對外征戰,積極限製教會權力,甚至侵奪教會的財產。因此,在教會的鼓動下,葡萄牙人將其蔑稱為“胖子”。
不得不說,趙朔改變了曆史。一場西征,不但把真神教最強大的國家花剌子模滅了,還攻占了羅斯諸國和欽察草原,給歐洲人的壓力太大。他們積極搜尋東方的情報,才能在羅馬聚齊,商議共同對付蒙古之策。
但是,教皇這一幅地圖掛出來。
他們第一次睜眼看世界,全都嚇尿了!
現在歐洲最大的國家勢力,就是腓特烈二世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加上西西裡王國了,總麵積才一百萬平方公裡左右。
第二大勢力,法蘭克王國,不足六十萬平方公裡。
英格蘭王國,不足二十萬平方公裡!
彆說比蒙古了,就是比被蒙古血虐的金國都比不了!
這可怎麼打?
對,大家想是要團結起來對付蒙古。
但即便團結起來,能對付得了嗎?
所以,現場一片鴉雀無聲。
良久,腓特烈二世才出聲道:“其實,我們不需太過擔心。雖然蒙古比我歐羅巴整體都要大得多,但是北部有大量的無人地帶,其實是算不得數的。”
“蒙古攻打花剌子模、羅斯諸國、欽察草原時,殺戮十分慘烈,當地人口損失太多。所以,蒙古雖然土地廣大,但人口並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多,吾歐羅巴絕不是沒有一拚之力!’
“還有,蒙古人攻打羅斯、欽察草原、花剌子模時,已經算是勞師遠征了。以後攻打我歐羅巴,後勤線會拖的更遠。他們光主力大軍行進,就要走上兩年。這麼長的距離,怎麼可能是蒙古的傾國之軍來攻打我們?我們並不是沒有勝利的機會!”
“而且,蒙古人統治那麼廣大的地域,種族近百,語言不同,風俗各異,信仰更不相同。蒙古人,真能把他們捏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恐怕不見得吧!”
“還有,鐵木真年紀大了,恐怕不久於人世。等他去世之後,龐大的蒙古帝國會不會分裂?我看有很大的可能!”
“我歐羅巴諸卻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精神領袖。如果能團結一致,又何懼蒙古?”
“如果我歐羅巴能團結起來,說不定能擊敗分裂的蒙古,將上帝的榮光傳到東方!”
“想想東方那無儘的財富吧!據說,每個蒙古士兵都搶到了價值五千個第納爾的財富。如果我們的十字軍攻向東方,又將有怎樣豐厚的收獲?”
腓特烈二世最後這幾句話,終於鼓舞起了歐洲諸權貴的士氣。
他們不了解東方,但是了解自己啊!
長期處於分類狀態的歐洲人,完全不理解東方的大一統國度。
怎麼可能將那麼多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人,凝結成一個國家?
即便有,也是極為短暫的,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比如那傳說中的亞曆山大大帝,建立了龐大的世界帝國,他能發揮這個龐大帝國的全部力量?根本不可能!他隻是靠著幾萬本部兵馬罷了。而且,隨著亞曆山大大帝一死,這個世界帝國馬上就分崩離析。
比如五百年前,歐洲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建立的勢力北抵波羅的海,南至亞得裡亞海,占據了半個歐洲。但是,還不是將龐大的帝國,分給了三個兒子?
現在的鐵木真還不是把新的的地盤,分給了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婿嗎?
歐羅巴人何必把蒙古看成一個整體?
等鐵木真一死,恐怕蒙古和歐洲比都不如,很快分崩離析!
至少,歐洲人有個共同的爸爸,羅馬教皇。
“對!腓特烈陛下說得甚是!”
“蒙古新征服的那些地盤,恐怕給它們提供不了多少助力!”
“鐵木真有六十歲了吧?恐怕他一死,龐大的蒙古帝國就會分裂。我們歐洲團結一致,倒是很可能崛起!”
“這隻是上帝,對我們的考驗而已。上帝保佑歐羅巴,邪惡的東方人不可能得逞!”
“終有一天,十字軍的榮光,將會照耀在東方大地!”
……
歐羅巴諸權貴終於被腓特烈二世,鼓舞起了士氣。
於是乎,在教皇的見證下,諸國很快達成了六項協議。
其一,從即日起,歐羅巴諸國不得互相攻伐。若兩國有重大紛爭,交由羅馬教皇裁決。
其二,第五次東征的十字軍,馬上從埃及撤回來,加強歐羅巴本土的防禦。
其三,繼續征收“十字軍稅”。
“十字軍稅”,就是教廷向全體基督子民征收的特彆稅,要求他們將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上繳,用做十字軍的軍費。
第四,繼續發行“十字軍債券”,並且宣布三倍豁免罪孽。
“十字軍債券”,就是“贖罪券”的加強版。
教廷宣布,信徒支付一定金額的錢財,即可豁免參與十字軍的義務或獲得罪孽赦免。
到了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因為“十字軍債券”賣的不好,教廷乾脆宣布,這次的“十字軍”債券可以雙倍豁免罪孽。
現在為了對付蒙古人,教廷直接宣布以後的“十字軍債券”可以三倍豁免。
反正先解決了世俗的問題再說,上帝他老人家那裡會不會通貨膨脹,就完全顧不得了。
第五,以後的“十字軍稅”和“十字軍”債券獲得的全部收益,按照教廷和諸國五五分賬,加強教廷和諸國的軍事實力。
第六,組建一支常備十字軍。
這支常備十字軍,人數暫定為五萬人。
由教皇親自統率,作為蒙古人來攻時,救援各國的機動力量。
三天後《羅馬協議》達成,似乎歐羅巴穩如泰山,各權貴帶著輕鬆的笑容各回各家了。
不過,他們心裡麵,卻對這《羅馬協議》的信心,遠不如外表表現的那麼足。
比如匈牙利王國國王安德烈二世。
兩個月後,匈牙利國都埃斯泰爾戈姆,王宮中。
“我最最親愛的女兒啊!”
安德烈二世努力展現出憑生最慈愛的表情,向他第二個女兒伊麗莎白看來,道:“如今我匈牙利的情況,我不說你也知道。匈牙利王室的安危,可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是。”
伊麗莎白道:“我和路易四世結婚之後,一定努力促進林根公國和我匈牙利的友誼。有了林根公國的幫助,父王才能對內鎮壓那些桀驁不遜的貴族,對外抵抗蒙古人的入侵。”
在三歲那年,伊麗莎白就和林根公國赫爾曼一世之子路易四世定親了。
現在伊麗莎白十五歲了,按照兩國的約定,二人今年就要成親。
這當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伊麗莎白心中有數。
不過安德烈二世卻連連搖頭,道:“如果沒有強大的蒙古人滅了羅斯,你嫁給路易,的確能幫我們匈牙利很大的忙。但現在,強大的色目正藍旗第二萬戶就駐紮在乞瓦。七天時間就能殺入匈牙利境內,林根公國能幫上什麼忙?”
伊麗莎白麵色微變,道:“那父王的意思是,讓我悔婚,嫁給彆的王子?”
安德烈二世仔細解釋道:“不是讓你嫁給什麼彆的王子,而是讓你嫁給蒙古駙馬趙朔。東方和我們西方不同,不是一個人隻能有一個妻子,其他女人隻能算作情婦。他們一個男人,除了可以有一個妻子之外,還可以有很多妾室。”
“我已經和色目正藍旗的萬戶郭德海商量好了,對外宣布你突發疾病去世。然後,秘密將你送往蒙古。你是我匈牙利公主,又如此美貌,還怕趙朔不喜歡你?”
伊麗莎白滿麵不解之色,道:“父王,為什麼?我不明白,您不是在羅馬和歐羅巴諸國簽了《羅馬協議》了嗎?歐羅巴團結一致,還怕蒙古?”
安德烈二世卻道:“怎麼不怕?他們隻是得到一些蒙古人的消息而已。我們匈牙利和羅斯諸國挨著,卻是確確實實的知道蒙古軍有多強大。當初我們匈牙利連加利奇公國的密赤思老都擋不住,還能擋住滅了羅斯諸國的蒙古人?即便教皇率領五萬大軍來援,又能對我匈牙利有多大的幫助?”
“可是,歐羅巴諸國現在已經在加強軍備了啊!”
“那又怎麼樣?”
說到這個話題,安德烈二世更加不以為然了,道:“十字軍特彆稅,說是收一成,但是地方領主要借機多收一點,教堂也要多少一點,國王更要借機多收一點,平民們的負擔早就超過了三成。”
“十字軍債券,更是個無底洞,不知將多少虔誠的平民家底搜刮乾淨。十字軍第五次東征,十字軍債券賣的並不好,你以為是信徒們不再虔誠嗎?不!是他們已經被敲骨吸髓,確實沒錢了!”
“還有,看看我們匈牙利吧。因為我率一萬五千軍參加十字軍東征大敗而歸,那些貴族們就逼著我簽什麼黃金詔書,要求在法律上給予貴族可對抗國王法令的權力。”
“匈牙利自己都團結不起來,歐羅巴那麼多國家能團結起來嗎?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所以……”
頓了頓,安德烈二世滿麵期待之色,向伊麗莎白看來:“《羅馬協議》完全靠不住,我現在能依靠的隻有你了!伊麗莎白。”
還有句話,他沒說出來:東羅馬帝國撕毀了和我兒子的婚約,把公主嫁給趙朔做了小妾,現在東羅馬帝國和蒙古人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即便日後蒙古人攻來,想必也不會影響東羅馬帝國皇室的富貴。
怎麼?
東羅馬帝國能獻公主,我匈牙利就獻不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