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租的這幾間房子的房東還是當年那位瑪麗··特雷德威爾,當年他剛來到華盛頓時,就租的她的一間公寓。
如今幾年過去了,瑪麗太太依然健康的很,雖然她已經認不出變裝後的孫誌偉,但還是很客氣的接待了他。
得知他是短租,瑪麗也不介意,畢竟她這棟公寓一直都沒住滿過。
瑪麗太太這個單身女人其實是有點背景的,他的前夫馬裡恩·巴裡,就是現任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市長。
馬裡恩·巴裡這個人現在是哥倫比亞市的英雄,他也是哥倫比亞曆史上唯一一位擔任過4屆的市長。
幾年前他在擔任市政議員期間,因為市區的建設問題站在市民一邊,並與特區軍警對抗時遭遇槍擊。
當時子彈擦著他的心臟穿胸而過,他險險的撿回一條性命,從此以後他在華盛頓的聲望陡然提升。
1979年,馬裡恩·巴裡首次競選哥倫比亞特區市長,即成功當選。
而瑪麗太太因為是他的前妻,也變相的得到了不少好處,最起碼在哥倫比亞特區沒人會去惹她。
比如,瑪麗太太的公寓樓,就從來沒有警察和fbi上門騷擾過。
6月2號,一批12人的科學團隊抵達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孫誌偉以使館的名義,用本名前往機場迎接。
他們是涉及到航母項目的各個方向的專家,此次出行全都使用了偽裝身份,在對外的資料裡,他們隻是一批建築工程師。
因為使館房間不夠的原因,他們被安排在外麵租住的房子裡。
雖然他們依舊經過了安全教育,也強調了雙人同行原則,但實際管理中不可避免的有點鬆散。
比如下樓買包煙什麼的,幾分鐘的時間,很多時候他們都懶得兩人一起。
孫誌偉跟他們一起住在瑪麗太太的公寓樓中,監控著他們每一個人的動向。
如果這裡麵真有誰想搞什麼小動作,在這麼鬆散管理的情況下,肯定會忍不住的。
就在他以為,即使有人要搞事情也要等幾天的時候,當天就出事了。
其中一個工程師偷偷寫了一串數字,然後趁著雙人一起逛街的時候,將寫著數字的紙條,丟在fbi門口不遠處的一個信箱裡。
這種數字密碼十分簡單,大部分都是一本書的頁碼+行數+字數的排列。
但是這正是這種密碼可怕的地方,如果沒有對應的密碼書,它也根本就無從破解。
孫誌偉雖然看到了他丟下的密碼紙條,但卻不知道其中的內容。
不過沒關係,既然他要聯係外人,自然會有人來接收紙條,他隻要監控著紙條的動向就行了。
當天傍晚,一個郵遞員來郵箱收取信件。他在看到紙條時,將其單獨收進一個小口袋裡。
一個小時後,紙條經過幾次中轉,進入了胡佛大樓的一個房間。
這個房間裡有很多人,也有很多書籍。
這張紙條被送到其中一人的辦公桌上,不多時,那位工作人員就拿起了紙條,看了其中一串數字。
隨後他就起身來到書架旁,根據剛才那串數字,從其中一個書架上找到對應的書籍。
他拿到書記後,就回到桌子旁,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數字紙條上的信息。
孫誌偉看的明白,上麵寫的是:“他們一群12位科學家來到華盛頓執行秘密任務的消息。”
孫誌偉見此已經知道證據確鑿,不由得心中歎息。
他隻是稍微放鬆了點監管,就有人忍不住了,這些人可都是經過層層篩選檢查的,結果還是不能清理乾淨。
讓他氣憤的是,fbi、cia、kgb等機構對他們用的都是很粗糙的手段,威逼利誘而已。
先抓把柄威脅,再砸錢,手段就是這麼狂野,但越是這種簡單的手段,效果就越是立竿見影,讓人無可奈何。
此時,密信已經翻譯出來了,那位密信翻譯將密碼書重新放回書架上,開始拿出另一張密碼,開始翻譯起來。
剛才翻譯完成的那張被他放進一個專門的盒子裡,等待一會有專人來收取。
孫誌偉也不再耽擱,開始行動起來。
他先取得了那本密碼書、密信和翻譯,然後偽造了一份無關緊要的情報,再根據密碼書翻譯成對應的數字,替換了原本真實的那份密信。
隨後,他將一份‘k2藥劑’塞進那位翻譯的胃裡。
不一會,那位情報翻譯捂著胸口倒在書桌旁,立即引發了辦公室的混亂。
孫誌偉趁亂將他偽造的密信擺在桌麵上,裝作正要開始翻譯的樣子。
這裡就要說一說那份‘k2藥劑’,它的全名叫做:氯化氨甲酰膽堿。
它的發明人是格裡戈裡·邁拉諾夫斯基博士,他是kgb名下毒理實驗室的負責人,人稱‘死亡博士’。
51年被抓捕,62年獲釋,可不到兩年,他就死在了自己的公寓裡。
他的死因是心臟病導致的“心力衰竭”,但這種死法,卻與當年死在他實驗室裡的數百名實驗對象的死法一模一樣。
後來,這種‘k2藥劑’就成了kgb的殺手鐧,因為它完全檢查不出化學毒素來,死亡的表象也沒有中毒現象,所以每次使用都是絕密。
這個藥劑就是上次他在kgb總部拿到的,當時一共隻有一瓶,且被鎖在保密櫃裡。
為了避免被發現,他隻取了其中14,不過幾十毫升,而且具體的合成方法並不在kgb總部,所以他並沒有拿到。
這種藥劑他並沒有上交,也無法上交,因為繳獲的原因他解釋不清,乾脆留著自己用。
‘k2藥劑’用量很小,半滴就夠達成效果了。
15分鐘後,那位翻譯員因為心臟衰竭去世了,他的同事們都很傷心,部門主管決定為他申請勳章。
確定現場沒有破綻,翻譯員也沒了聲息後,孫誌偉帶著密碼信和翻譯稿回到了公寓。
回來後,他並沒有立即處置那位工程師,他想再等兩天,看看還有沒有其他人,以免打草驚蛇。
讓他欣慰的是,其餘11人都沒有異常動作,即使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沒有可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