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沒錢當什麼亂臣賊子 > 0468 這推論踏馬很合理啊

0468 這推論踏馬很合理啊(1 / 1)

推荐阅读:

送走了夏家父子,裴元歎了口氣,接下來還要麵對真正的一團亂麻。

在陳心堅的指引下,他信步走到另一個禪房。

裡麵的李士實正和智化寺的智信和尚不知道在閒聊什麼。

這智信和尚原本是智化寺裡的知客僧,當初遣散僧眾的時候,裴元見這貨眼皮靈活,把他留下做了住持,也算是給智化寺留個門麵。

事實上李士實、魏訥等人隔三差五的往這跑,名義上也是來找這個智信大師探討佛法的。

如今朱厚照大力發展佛門元宇宙,不少官員都逢迎其喜好,往來寺廟乃是很尋常的事情。

裴元雖然把智化寺占做了行轅,但是也沒有全占。

這智化寺本就是很大的建築群,兩側有匹配院落。

東邊大片建築被裴元征用做了官署,用來辦公和以及存放檔案文牘,旁邊的配房,之前是留給了鎮撫何儒的,現在何儒去南方經營榨油工坊了,就由張鬆幫著打理千戶所的文書往來。

除此之外,還駐紮著裴元的一些親兵護衛。

至於西邊的幾進院子,除了屯紮了大量錦衣衛,還存放武器,儲備了一些糧草。

正中的那些佛堂大殿仍舊完好,偶爾裴元還會撤掉守門的兵丁,讓附近的信眾進去燒香。

見到裴元過來,智信和尚識趣的對兩人施了一禮,隨後離開。

李士實看著那智信和尚的背影,對裴元歎道,“蠅營狗苟數十年,還不如一個閒僧自在。”

裴元翻了白眼,招呼道,“走,吃餛飩去!”

李士實有些無趣,“這有什麼好吃的。”

精磨的麵,新鮮的豬肉,老鹵、筍油、蝦汁做的提鮮湯底,等熱騰騰的餛飩上來,李士實乾了兩大碗。

老頭打著飽嗝感慨道,“也沒嘗出個鹹淡。”

裴元喚人將碗筷收下去,向李士實問道,“今天你在朝堂上可看到張永張公公了?”

李士實奇怪道,“你這話問的……,他是司禮監掌印,他不在場,如有急務如何用印?”

說到一半,李士實也反應過來了,裴元絕不會憑空提起這個的。

他連忙問道,“張永怎麼了?”

裴元說道,“張永事發了。說是有人舉報張永在禦用監的時候,貪汙了庫房的銀子,是東廠提督張銳親自辦的這樁案子。”

李士實聽了十分震驚,“這、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張永是司禮監掌印,換張永的政治影響,不亞於更換內閣首輔。

裴元道,“就在你們朝議的時候。想必張銳也是趁著張永沒空,突擊抓捕審問了庫官吳紀。現在這會兒,張永恐怕已經被軟禁了。”

李士實消化了一會兒這個消息,轉而懊惱道,“可惜了,早不抓晚不抓!老夫剛為了恢複三衛的事情,花錢疏通了張永的門路。”

裴元提醒道,“也未必是壞事,還記得咱們在南邊做的那樁事嗎?”

李士實神色一凜,兩人在南邊做過的事,隻有包庇藏匿劉六劉七這一樁。

這可是件要命的勾當。

裴元提起這個,不能不讓李士實心驚,“怎麼講?”

裴元說道,“當初的提督軍務太監陸訚,隻給侄子陸永弄了個鎮平伯,他自己的位置還沒動呢。這次若是有機會的話,對咱們都是好事。”

李士實聞言,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你是說,咱們要設法把陸訚推到司禮監掌印的位置去?”

接著李士實思維發散,立刻又道,“若是陸訚做了司禮監掌印,有當初的淵源在,以後有什麼事,豈不是好說話了?”

裴元瞪了他一眼,“什麼淵源?朝廷為了大議功,鬨得沸沸揚揚,朝野不安,好不容易論功行賞完了,朝野也安定了,你還打算拿著莫須有的冒名頂替者,去挑戰整個戰後秩序嗎?”

李士實連忙訕訕道,“沒有沒有。”

裴元這話說的很透了,如今基於“霸州賊徹底平定”發生的重大變化太多了,沒有人再理會什麼劉六劉七。

現在總不能把封賞再收回來,也不可能追究相關的冒功兵將,更不可能讓朝廷成為笑柄,讓三閣七卿成為談資。

如果出現了,那一定是假冒的,無非是一小撮新的亂賊罷了。

除非寧王真得撕破臉,跳出來大喊,“這真是霸州軍,裴元賣我的,經手的是陸訚!”

可到了那時候,寧王一個反賊說這種胡話,隻會讓人懷疑他的智商。

李士實想了想,反客為主,向裴元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裴元道,“我的意思是,如果陸訚做了司禮監掌印,以後有什麼事,就好說話多了?”

李士實無語,這不都是一回事兒。

旋即一琢磨,也明白了裴元話中的意思。

當初霸州軍那事兒,就此翻篇了,以後誰都不欠誰什麼。

這麼一想,李士實也踏實了不少。

李士實向裴元道,“不用和我解釋了,我該怎麼做呢?”

裴元見李士實這麼敞亮,向他豎起一個大拇指,隨後道,“如今能夠和陸訚形成競爭關係的,隻有一個蕭敬。”

“那蕭敬是多朝老臣,又一直在宮中做事,比起陸訚這等外放的鎮守太監黨羽更多。”

“現在張永下台,蕭敬必定會發動黨羽為他爭奪那個位置。他是弘治舊人,能力又很不錯,符合天子的預期目標。”

“如果天子和太後耳中,都是對蕭敬的溢美之詞,那麼陸訚就算有些功勞,也未必爭搶的過。”

李士實聽了有些為難的說道,“賢弟你也清楚。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內臣,任免隻看親疏不看功績,這可不是朝臣能夠施加什麼影響的。”

“那蕭敬從英宗皇帝時,就在宮中做事,又經曆了成化天子、弘治天子,到如今已經是四朝。這樣的資曆……,嘖嘖。”

裴元卻笑道,“我卻不這麼看。蕭敬的資曆是巨大的優勢,但也是巨大的弱點。想要逆轉局麵,輕而易舉。”

李士實都懶得被裴元帶動著去思考了,理直氣壯道,“那你說。”

裴元蘸了一點茶水,在幾案上畫了一道長長的水痕。

“這是蕭敬,服侍了四位皇帝,是四朝元老。”

裴元又在下麵畫了一條短短的水痕。

“這是陸訚,服侍了兩位皇帝,從宮中來看,資曆平平,根本不值一提。”

“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呢?宮中的主人,可不是隻有一位的。”

李士實難得的接了一句,“你是說太後?太後乾預這個做什麼?司禮監掌印太監是誰,對她又沒什麼區彆。”

裴元笑道,“有區彆的。”

說著,指了指代表蕭敬的那道長長水痕,“那我們就從太後的視角來看待此事。這個蕭敬,他效忠了四位天子,分彆是英宗皇帝、成化天子、弘治天子,以及當今陛下。”

裴元說完,又指了指代表陸訚的那道短短水痕,“這是陸訚,他隻效忠過太後的丈夫和太後的兒子。”

李士實聽出些味來,他遲疑道,“這、也沒什麼吧?”

裴元詫異道,“怎麼會沒什麼?”

“英宗天子臨死前,廢除了殉葬製度,讓後妃不必再為皇帝殉葬。”

“因此之後的皇後,都可以在宮中頤養天年。”

“成化天子之母,太皇太後周氏是弘治十七年去世的吧?成化天子之妻,太皇太後王氏現在還活著吧?成化天子的順妃王氏,是在弘治七年沒的吧?”

“這些……,可都是蕭敬這位四朝老臣曾經的女主人啊!”

李士實聽得頭皮發麻,蕭敬那雄厚的資曆,被裴元如此刁鑽險惡的解讀之後,簡直成了他致命的毒點。

裴元仍舊在說著。

“大都憲,你想想,以上這三位蕭敬舊日的女主人,從時間上,都是和如今的張太後有交集的。甚至太皇太後王氏,現在還好好地在宮內住著呢。”

“這幾個尊貴的女人都曾在同一時間段,生活在這小小的皇宮之中,難道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齟齬嗎?”

李士實無語了,這推論踏馬的很合理啊!

不想裴元這狗東西不但有推論,還有證據。

“太皇太後周氏。”裴元提醒道,“弘治十七年死的那個,大都憲想起來了嗎?他有個弟弟,就是長寧伯周彧,曾經和張鶴齡為了爭奪京郊的土地,在京城內大規模械鬥,打鬥聲甚至還驚動了朝堂,惹來群臣不滿。”

裴元又道,“王順妃有個弟弟,叫做王敏。三年前和夏家、張家、宜興大長公主家,以及宮裡的皇莊,也在天津衛為了爭地大打出手。”

“這都是沒過去多久的事情。”

“太後……,應該不喜歡這兩個女人吧?”

李士實歎為觀止。

在裴元那如同利刃的拆解下,資曆深厚,黨羽眾多的蕭敬,一下子就被掏出了心臟,找到了最致命的弱點。

但這讓瞬間看到了希望的李士實也振作了起來。

“你打算怎麼做?”

不管陸訚怎麼否認,但是兩個一起做過壞事的人,會很容易一起再做下一個壞事。

這也是李士實為什麼有為難的事情,就總喜歡跑來和裴元商量的原因。

讓陸訚上位,絕對符合李士實的利益。

裴元說道,“蕭敬黨羽眾多,如果我們找人在宮中說他的壞話,故意中傷他,很容易就會被察覺,隻怕不會有什麼效果。”

“但若是有辦法讓內廷裡的人,多多稱讚蕭敬在英宗朝和成化朝的忠心耿耿,鞠躬儘瘁,那麼這些言論,混在那些為蕭敬說的好話中,就很難被人察覺。”

“說不定,還會被蕭敬的黨羽,自己拿去在天子或者太後麵前鼓吹。”

“最好,要有幾句蕭敬蕭公公以前那些女主人的讚語。比如太皇太後周氏,順妃王氏什麼的……”

李士實心道,陸訚穩了。

對於張太後來說,比起一個四任渣太監,還是隻效忠過他們一家三口的陸訚顯得那麼純粹。

李士實點點頭,表示這活接了。

他說道,“前江西鎮守禦用監太監劉洋和寧王交厚,他在江西多年為宮中燒瓷,回宮後仍舊和寧王沒斷了聯係,這件事讓他去,萬無一失。”

說完,李士實又連連感歎,“若是英宗知道一個免除殉葬的遺詔,被你今日利用幾個女人大做文章,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說完這些,或許是發現眼前的局麵越來越好,老頭興致勃勃的又說了些英宗的八卦。

戰神的治國理政能力究竟如何,且不贅述,他在夫妻關係的執拗上,簡直堪稱一朵奇葩。

雲南左布政使周璟,一位堂堂的從二品大員,老婆死了後,過了沒多久,就娶了一個繼室。

結果這件事被監察禦史鄭辰舉報了,戰神知道這件事之後,氣得渾身發抖。

媽的,什麼東西!簡直冷血!

於是,這位堂堂的雲南三大佬之一,直接杖責、革職、問罪!

舉報的鄭辰很懵逼。

周璟被打的也很懵逼。

不是。

按照朝廷的製度,隻有父母死,或者女人死了丈夫,才會在喪期不滿嫁娶的時候受處分的。根本就沒有老婆死了,也按這個執行的,這豈不是倒反天罡?

正好趕上朝廷恩赦,周璟趕緊趁機上書自辯。

然後英宗皇帝給他的處分是,再打一遍。

另一個陝西參議載弁,本來任期滿了,要等人替代,結果因為妻喪及女亡,丟開公務,擅自回去了。都察院對此十分不滿,又有一位監察禦史跳出來,彈劾他怠惰公務。

然後英宗皇帝給出的回複是,這很合理。

更奇葩的是,英宗皇帝也喜歡上了一個腰白白的小哥哥。

此人也叫馬良。

英宗皇帝和他每天同起同睡,“馴至極品,行幸必隨”。

後來有一天馬良的妻子死了,英宗皇帝想了想,雖然,但是。

就讓馬良回去處理他妻子的後事了。

這件事過去了一段時間,英宗皇帝偶爾去了內苑一趟,忽然聽到了鼓樂之聲,他納悶的問了問,原來是馬良續娶了一人,乃是陽武侯的妹妹。

英宗皇帝大怒,“這狗東西真薄情啊,老子再也不玩你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