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龍(1 / 1)

推荐阅读:

189年,洛陽。

洛陽上西門,眾洛陽守軍眼睜睜地,看著一隊隊的西涼鐵騎,奔騰湧進了洛陽城,直奔皇宮而去。

因為,洛陽城裡,四處混亂,他們沒有接到,主帥命令,也不敢輕舉妄動,不過,也來不及了。

宮門外袁術、曹操等人,看著與他們,對恃的西涼鐵騎,心裡都有些驚慌,他們哪經過這種陣勢。

也料不到董卓,竟然,已經來到了洛陽。

在沒有號令的情況下,竟然私自縱兵進城,顯然,董卓是根本瞧不上,袁術和曹操,這幫少爺兵的。

而袁紹他們的兵馬,不是在城裡,搜捕宦官一黨,就是派出城,去尋找少帝,在缺少兵力的情況下。

袁術、曹操他們,眼睜睜看著,西涼騎兵,逐漸控製住了,皇宮周圍,即便衝突又能如何,打的過嗎。

有的時候,中央軍區的戰力,也就那麼一回事。

和平年代,扯扯虎皮,威懾一下還行,真要和邊防軍乾架,那還是算了吧。君不見,天寶年間,安祿山的邊防軍,把大唐的中央禁軍,打的不要不要的。

不久後,董卓簇擁著少帝,和一乾大臣,回到了宮中。少帝回到宮中後,董卓請令少帝,大赦天下。

改年號,將光熹元年,改為,昭寧元年。

自此,董卓大軍,屯駐洛陽城外。

董卓的謀士,兼女婿李儒,提醒他應該,以救駕有功為名,大肆封賞了一眾名士,這讓董卓威望日盛。

確實,也收買了,一些朝臣,中下層官員。

有一句詩,怎麼說的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這裡形容,前期的董卓,也是合適的。

自古以來,善始者多,善終者少,倘若,能始終如一,便是了不得了,唐朝末年,朱溫便是。

未幾日,並州刺史丁原,也率領大軍前來。

在袁隗和袁紹,一係列操作下,少帝封丁原為執金吾,又封董卓為司空,領並州牧。

袁家的策略,本身沒錯,也有操作性。

不過,他們沒想到,呂布竟然,慣殺義父。

洛陽,董卓暫時居所。

“吾於北邙救駕有功,少帝卻是封吾,司空領並州牧,吾心中甚是不平。”董卓用力拍著案幾。

李儒拱手說道,“此乃離間計也。”

董卓有些無奈,“我亦明白,為之奈何?”

“若與丁原硬碰,不一定能勝,為今之計,唯有等候張濟、徐榮等人,率大軍前來,再行計較。”

李儒看了眼董卓,然後,組織了一下措辭。

如今,董卓的先行部隊,隻有幾千之數。而丁原帶來的,並州士卒,已經達到了,三萬之多,就在城外。

“不行,太慢了,若丁原與袁紹等人,聯合出兵攻我等,那就壞了。”董卓眉頭一皺,細細思量著。

他明白,自己明麵上,確實唬住了,這裡大部分人,但是,這是董卓最弱之時,實在是外強中乾。

而且,還有一個袁紹,在一旁虎視眈眈。

西園軍雖弱,但是,真的硬碰,也不明智。

“主公,每夜可令,三千士卒出營,第二日早上,再裝作三萬大軍,開入營中,如是者數日。丁原、袁紹等人,當疑主公,已有十萬大軍,開赴洛陽,丁原等自不敢妄動,可拖一時。”聞言,李儒快速,計算著。

進入洛陽後,袁紹和丁原合流,形勢巨變。

董卓不再占據優勢,但是,李儒一頓微操下來,還真穩住了局麵,袁紹等人,還真的有些,犯嘀咕。

那天,城西有一隊軍隊前來,看人數約有三萬人,打著董卓的旗號,而此軍亦進入了,董卓營之中。

丁原和袁紹等人,收到消息,卻是心中甚憂。

他們立即,開了個會議。但最後還是,對董卓的大軍,有所顧忌,不敢貿然開戰,決定仔細留意。

又過幾日,董卓軍營中,屯駐了“十萬”大軍。

這令不明真相的,丁原、袁紹,更是忌憚不已。

。。。。。。。。。。。。。。。。。。

董卓憂慮道,“今袁紹勢大,文優有何良策?”

“原何進部將吳匡,與何苗有隙,主公如助其殺之,當可收編何苗,所領之北軍,此乃救急之策也。”

李儒腦速飛轉,突然,他笑著說道。

董卓大笑道,“文憂此計大妙。若收編何苗大軍,吾即可,掌洛陽四門,如此,洛陽即在吾手中也。”

“主公,事不宜遲,當尋一說客,去遊說吳匡,則大事可成矣。”李儒趕緊勸道,畢竟,形勢危急。

“文優,那何人可為說客?”

董卓點了點頭,表示讚許,接著問道。

李儒徐徐道來,“當讓主公之親弟,董旻前往。”

“就依文優之策,我無憂矣,吾有文優,可抵十萬雄兵也。”聞言,董卓大喜過望,他拍了拍李儒。

李儒連忙謙虛道,“不敢,主公過譽了。”

袁紹勢力,是政治聯盟,具有先天不穩定性,被董卓逐個擊破。董卓的計劃,有效迷惑了,袁紹等人。

當董卓行了幾日,虛張聲勢之計後的晚上。

董卓之弟董旻,尋到了吳匡。

董旻將董卓欲連吳匡,誅殺何苗之事,說了一遍。

“吾願為大將軍報仇。”吳匡念平日,何進對自己有恩,便決定聯合董卓,誅殺何苗,為何進報仇。

董旻立即說出了,董卓之前交代的計劃。

吳匡立即,領著手下士卒,以為何進報仇為名,殺入了何苗府中,將何苗一家老小,都通通殺儘。

之後,董旻將吳匡,帶到見董卓,通過一番言語,董卓收服吳匡,而董旻則奉令,去接收何苗部隊。

如此一夜之間,董卓就收編了何進、何苗,所率領的三萬多北軍。原先西園軍有五萬,被袁紹等人,收編兩萬多精兵,這三萬多是,未被收編或者老弱。

不過這不重要,能削弱袁紹就行。

從此,董卓和袁紹,又形成均勢。曆史的節點,有時候,就是被小人物,所改變,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人。

當時袁紹等人,一下也吃不下,那麼多軍隊。

畢竟,養軍隊可是,需要錢糧的,所以,又白白便宜了,大魔王董卓,不過,起碼明麵上,力量相當了。

董卓收編了,何苗的軍隊之後,讓本部人馬,開進洛陽城中,有三萬餘大軍的董卓,正式據守洛陽城。

如此,就算丁原,再多兩倍軍隊,亦不能短期攻陷,重兵防守的洛陽,董卓如今,可謂是穩如泰山。隻需耐心等候,十萬西涼鐵騎前來,即可動手,殲滅丁原。

。。。。。。。。。。。。。。。。。。。。

從渤海起兵,到白馬之戰。

袁紹是靈魂人物,起著主導作用。他是起兵的策劃者,和天下征伐的指揮者,是袁家真正的掌舵者。

在這一曆史過程中,袁熙也立有大功。

他治軍嚴整,戰功卓著,特彆是在,重大戰役的,關鍵時刻,顯示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但從全局看,他實際上處於,次要地位,但開國的卻是,宣武帝袁熙。

為尊者誨,為了掩蓋奪嫡,之爭中的罪惡。

史官,刻意淡化了,袁紹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以此來凸現,晉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功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