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殺神 > 第四百九十七章 遷都

第四百九十七章 遷都(1 / 1)

推荐阅读:

隨著接下來越來越多的了解,得,這個朱常武竟然還與自己有殺父之仇。

得知天下兵馬大元帥竟然是襄王的第七子的時候,張獻忠無法再淡定下去,後脊梁也不由自主的開始發涼。

看著麵前擺放的一些調查資料,看到這一年多來,僅是死在朱常武手中的國戚、權貴、大臣就有那麼長長的一串名字,宋獻忠似乎看著看著就在最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敵人,當世之大敵!

這就是張獻忠對於朱常武的直接認識和判斷。

一想到有這麼一個大敵在外,那真是讓人茶不思來飯不想。這個人必須要死,自己要有所準備了。

說來也巧,有了這個認識之後,大順皇帝李自成就派人趕了過來,說的正是怎麼聯合對付朱常武的事情。

現在的朱常武是去了北地,但以李自成的認識,他並不認為所謂的大清就能擋得住對方。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朱常武還是會回來的,那個時候,如果清國被滅了,在沒有了掣肘之後,朱常武要對付他的時候,還能找誰來幫忙?

倭人嗎?

還是算了吧。

沒有看到朱常武去了一趟嘉興府,暗殺了牛金星,那些倭人就都夾起了尾巴?

現在更是連嘉興城都不敢出,指著他們,能對付朱常武才是怪事。

指不上倭國人,難道要向崇禎投降嗎?

這個問題李自成不是沒有想過,可是考慮到這些年來他給對方造成的那些傷害,傷了人家那麼多人,這種仇恨是說忘記就可以忘記的?

就算是崇禎寬宏大量,暫時接受了他的投誠,但誰又敢保證不會秋後算賬?

那個時候自己沒有了兵權,豈不是要任人宰割?

投降這條路也是行不通的,李自成與李岩商量了許久之後,就想到了找幫手一起對付朱常武的這個辦法。張獻忠就是他想到的最好的可以結盟對像。

大家都是流匪出身,算是同一階級,此為其一。

陝西與四川相連,可以用唇亡齒寒來形容,此為其二。

大家都是大明的敵人,也被朱常武視為敵人,此為三。

有了這三點,李自成認為聯盟的條件已經達成,這便派了他親任的禮部尚書王福重(建議隻有消滅農民,一個國家才能富強的那位磚甲)來到了成都協商聯盟之事。

巧合的是,安南的代表吳德也來到了成都,商量的兩方如何共同進攻雲南之事。這就三方坐了一起,談起了眼前的局勢,以及可能合作的事宜。

吳德是安南王黎維祺派來的代表,剛入成都,張獻忠就派人把有關朱常武的一些材料送了過去。他相信,這件事情一定會引起對方的重視,從而會加深雙方合作的可能。

再這一點上,張獻忠還真是猜對了。

原本對於是不是與大西國聯盟,在安南內部還有不同的爭議所在。怎麼說他們也是大明的附屬國之一,對宗主國出兵沒有太大的好處有人不同意正常。

雖說現在的大明因為內亂和外敵的原因,已經大不如前,但畢竟還存在。做為曾經附屬國的安南就沒有要落井下石的意思。

這可不是說安南心好,而是在他們看來,此時進入大明未必就是什麼明智之選。原因就是現在的大明太亂了,不僅有大順、大西這樣的地方政權,聽說連那心眼極壞的倭國都參與進來了,所以有些人是不想淌這個渾水。

吳德會來到成都,一是出於禮節,二來就是想看看真與張獻忠合作的話,到底可以有多少的好處。倘若達不到他們預期,那還是算了吧。

隻是不等去談事情呢,朱常武的資料就擺在了案頭,等到吳德把裡麵的內容都看完之後,著實是吃驚不已,甚至還有了一些的害怕。

這位大明皇帝親封的兵馬大元帥,即是能提出滅了大清這樣的口號,那會不會有一天,強大起來之後會找他們安南的麻煩呢?

話說這些年來,安南對於大明也隻是名義上的稱臣,事實上早就脫離了對方的管轄。憑著這一點,朱常武若是前來找麻煩並非是沒有可能。

朱常武的出現,讓吳德感受到了危機,自然而然的對於接下來聯盟的事情就更加的看重,也有了想要積極搓合的心思。

三方都有意願之下,接下來的商談就順利了許多。就在朱常武去往了北地,平定科爾沁蒙人和滿清事情的時候,大順、大西與安南三方達成了聯盟。

聯盟中規定,如果朱常武率明軍殺向任何一方,其它兩國都有出兵配合的義務。

其實這條規定主要得利的就是大順,跟著就是大西,像是安南距離尚遠,是沒有什麼利益的。

如此就有了第二個規定,那就是由大西出兵,大順出錢,安南同樣出兵的原則,三方合力先把雲南行省拿下再說。這就等於是打通了三方聯合的通道。

規定的最後還寫著,如果任何一方不敵大明軍隊,便都有權放棄現在的地盤,前往盟軍中任何一地進行避難。做為盟軍的一員,其它人要無條件的接納對方,提供對方可以生活之地。

合約寫完了,三方都算滿意之下,便快速進行了敲定。跟著就是怎麼進攻和拿下雲南的事情。

對此,大明並不知情,朱常武也並不知曉這件原本曆史中根本就不曾發生過的事情。

話在說回來,即便是他知道了,怕也一樣不會放在心裡去。因為這三方勢力,不管是哪一方,都將是他以後帶兵征伐的目標。先由得他們蹦躂兩天就是,於大局無礙就行。

......

盛京城。

時間來到了與代善失聯的第七天,依然沒有任何的消息傳來。

所派出的斥候,依然還是有去無回,沒有把外麵的消息送回來哪怕是一點。

這個時候了,如果說多爾袞與濟爾哈朗此時還不知道有問題了,那他們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這個位置。

大清皇宮,睿親王多爾袞、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以及漢臣洪承疇此時都在大殿上就座。

金鑾殿上,隻有八歲的福臨皇帝在母親孝莊皇太後的陪伴下,兩人一個龍椅之上,一個在一旁的椅子上高高而坐。

往常大清議事的時候,雖然說孝莊皇太後也會在,可通常還是會放一個簾子以遮擋。可是現在,就這樣暴露在四人的麵前,足可以證明,事態已經到了一種非常緊急的狀況。

“已經七天了,還是沒有聯係上,眾卿可有何應對之策嗎?”最先開口的就是孝莊皇太後,還是那句話,這裡並沒有什麼外人,她表明起態度來倒是不用去顧慮那許多。

“回皇太後,事情的確十分的緊急,為了皇上的安全,臣建議現在就進行遷都,由盛京去往東麵的撫順,再不行去往北麵的開原衛也可以。如今我們與沙俄的關係還算過得去,關鍵的時候可以申請去那裡政治避難。”

出言回答的正是濟爾阿朗。在他的眼中,自己因為一些過往是當不了皇帝了,那想在大清立足,就需要緊緊抱住福臨皇帝這棵大樹。總之就是不能把權力都讓給多爾袞,不然的話,他早晚都要倒黴。

“遷都?事情真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嗎?”孝莊皇太後聽聞自然是被嚇了一跳。

她以為代善和阿濟格就算是兵敗了,最多就是大清的實力受到了創傷,也不至於這就要遷都吧。

盛京這裡一到冬天天氣都很寒冷,在往北去,那隻是會越發的寒冷,孝莊本人可是不喜歡這樣的天氣。

“是的。怕是皇太後有所不知,明軍手中有一種威力極大的火炮,如果用來強攻盛京的話,怕是以我們現有的城牆,根本就無法扛住?”濟爾阿朗再次點頭應著。

“這不會吧,我們盛京的城牆可是不久前才加強過的,聽人說比之大明的京師城牆也是不遑多讓,天下間怎麼會有如此的利炮?”孝莊皇太後聽聞就更是有些不相信了。說著話,她還有意把目光看向到了那一直不曾說話的睿親王多爾袞的身上。

相比之下,孝莊皇太後更願意相信多爾袞的話,畢竟兩人之間存著那一絲不可描述的秘密,很多時候,她也更願意相信枕邊人之言。

注意到孝莊皇太後的目光向自己的身上看來,不僅如此,濟爾阿朗的目光同樣向自己身上看來,多爾袞就知曉,自己要說些什麼了。“咳,如鄭親王所說,明軍手中的確有一種威力巨大的火炮,我們曾在寧遠城中吃過虧。但這樣的火炮還有多少,誰也不清楚。就算是明軍來了,會不會帶來這種火炮,我們還是不清楚。”

多爾袞承認了,但又帶著否認之意。

原因十分的簡單,他並不想失了盛京。因為一旦遷都的話,那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不像是現在,皇帝年齡還小,人也就在盛京之中,可以說一直在他眼皮子底下生活,再加上他與孝莊皇太後之間的關係,他雖然不是皇帝,可在很多事情上,他的決定就可以代替皇帝的命令。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