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e清軍能夠發展起來,可以說與朝鮮是分不開關係的。每當他們勢弱的時候,就會拿他們開刀,從而加強自己的實力。
朝鮮本身,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般,經濟上剛有了三分的起色,清軍就來了,薅上一波的羊毛。但不會真的把他們給打死,而是留口氣給他們,讓他們繼續的發展。
曆史到了現在,早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清軍沒有攻下山海關,進入中原。大明也沒有被滅,建立南明。
但不能否認的是,大明的政權依然還不是很穩定,甚至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不管是北麵的建奴還是占據中原和西南的流匪,他們都沒有放棄覬覦大明之心。
就像是多爾袞,在薅了朝鮮的羊毛之後,更是做了一件曆史之中從未有過的事情,那就是他竟然主動聯係了沙俄。
曆史記載,1632年(即崇禎五年),沙俄占據了葉尼塞河中下遊和上遊部分地區。
1638(崇禎十一年)年,俄國政府下令在勒拿河右岸成立雅庫茨克督軍府。
1643年督軍戈洛文下令遷城於左岸,此後雅庫茨克成了沙俄進一步向東北亞地區遠征的指揮中心。
可以說,沙俄從這個時候起就開始窺伺我神州大地,並在1652年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這樣,俄**隊大體上從北部用據點包圍了貝加爾湖,為進一步南下和東進打下了基礎。
然後從貝加爾湖南岸,俄**隊一路南下直逼中國的蒙古地區,一種東進抵達黑龍江上遊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
1658年建立了涅爾琴斯克(尼布楚),同年還建立了捷連賓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烏蘭烏德);1666年建立了烏丁斯克等。
正是因為沙俄的一路南侵,才有了四十五年之後的尼布楚條約,所謂的康麻子拱手相送了神州千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隻是滿清總是喜歡美化自己,這段曆史才沒有被重點的提及。
不提,並不代表沒有發生過。
就在去年,也就是1643年,沙俄便分彆進入阿爾丹河--烏楚爾河--紐約姆卡河,翻越外興安嶺,進入鄂倫春族居住的精奇裡江(結雅河)。哈巴羅夫從奧廖克馬河起,沿其支流圖吉爾河到達黑龍江。在雅克薩一帶,俄寇竟然將索倫人當作食物,因此被當地的中國居民稱為“吃人的羅刹”。
朱常武的出現,山海關並沒有被清軍攻下,這讓他們少了很多的回旋之地,當沙俄出現在他們的後方之時,多爾袞也不得不開始正視起他們。
若是沒有朱常武的話,清軍會找機會與沙俄一戰,把這些羅刹軍打敗、打疼,爭取上一些年的安全。可是現在,有了朱常武這個勁敵,多爾袞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尤其是帶敗軍而回的代善,把朱常武形容的十分厲害,訴說那種先進的火器,十分難對付。多爾袞這便把主意打在了身後的沙俄軍隊身上。
多爾袞打仗的能力如何,先不去評價。單說此人玩起政治來的確有些手段,若不然,也不能成為攝政王,且在他活著的時候,無人可以撼動他的位置了。
有著手段的多爾袞,先是派人從沙俄手中買了一些連發槍(比明軍的火器要先進一些),借此與對方搭上了關係,然後就放下姿態,提出了與沙俄聯合,共同對付大明的提議。
沙俄軍隊一路而來,占據了大量的土地,也就變得越發猖狂起來,現在連老對手清軍都開始主動向他們提出合作的事情時,他們自然是十分的高興,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強軍。
也因此,他們開始輕視起清軍來。若非是考慮要到聯合攻明,對他們本身也有著極大的好處時,他們是不會答應聯合的這個要求的。
隻是既然清軍有求於他們,考慮到自己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確需要本地人的支持,做為領軍的安東最終答應了聯軍要求,並準備親率三萬精銳的羅刹軍孤軍伸出,與清軍組成聯軍。
羅刹軍是沙俄軍中的一種,也是做為精銳的存在。一下子就出動三萬人,多爾袞知曉後,自然是喜笑顏開。
這一次,多爾袞抱的就是驅狼吞虎的心思。倘若是沙俄可以打敗朱常武,那就會抽冷子在背後來那麼一下,滅掉羅刹軍,重創沙俄。
反之,若是羅刹軍被朱常武所滅,他就會不斷的火上澆油,讓沙俄出動更多的軍隊,他還是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管誰勝誰敗,對他們大清而言都是好事,隻要他們打起來,那就是清軍得利之時。
與之一起改變的曆史,李自成並未占領北京城,就沒有與清軍一戰而失敗之事,相反,他建立了大順,並開始穩固起自己的地盤。
大順疆域囊括整個黃河流域和部分長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統治區包括了現在的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山西一部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全境以及湖北、江蘇、安徽的部分地方。
不誇張地說,此時大順所占之地,是眾勢力中最大的,即便是大明也無法與之相比。
李自成順利登基成帝之後,礙於麵對朱常武的連戰連敗,他並沒有在考慮北上京師之事,相反開始穩定自己的地盤,開始施行了所謂的仁政和休養生息之策。
北上的連續失敗,讓李自成沒有了暫時與大明一較高下的心態,相反他是抱著五代十國的混亂想法而來,想著要把神州大地分裂開來,隨後徐徐圖之的想法。
這一建議是李岩之策,他認為一個朝代想要長治久安,最終離不開百姓的支持。既然已然成勢,那就不能在像以前那般隻是搶掠,而不知治民。
不然的話,這最多也就是一個大些的流寇而已,是成不了什麼勢的。
李岩絕對是治國能臣,曆史中,他也一直認為治國需要先治民,擴張需要先穩定後方。隻是可惜,當時的大明太過孱弱,讓李自成手下之將一個個氣焰囂張,幾乎就是推著李自成在向前走,最終無限的擴張之下,一敗而失江山。
現在卻是不一樣,有了朱常武這個硬骨頭,幾乎是誰碰誰死。即便是像劉宗敏這般的莽將都不敢輕易的談及進軍大明京師之事,這才讓李自成可以安心下來,考慮治理國家的事情。
李岩的獻計得到了李自成的認可,這可是把另一名謀臣牛金星給比了下去。
相比而言,牛金星的優勢在於挑起戰爭,在於戰場上的謀略,像是在治地安民方麵他是遠遠不及李岩。
眼看著自己要被比下去了,牛金星也是不甘示弱,冥思苦想一番之後,他竟然也有了想法,並找到李自成和盤托出了自己的計謀。
“你要去倭國,與他們進行聯合?”李自成於金殿的龍椅之上座著,發出了驚詫之聲。
“皇上。朱常武太強,尤其是他擁有著火器優勢,我們要與他一戰,很難取得什麼優勢。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臣就在想,既然清國可以聯合沙俄,那我們為何就不能找一個幫手呢?”牛金星振振有詞而道。
“所以,你就選擇了倭國?”李自成開口問著。
“是的,皇上。臣已經仔細考慮過了,如今能讓我們聯合的也隻有倭國和秦王。可是秦王張獻忠如今居於四川,似乎很享受現在的成果,完全失去了上進之心,那想要說服他的話,怕是很難。倒不如說動倭國出戰,他們原本就曾與清國發生過摩擦,在朝鮮的問題上,相處的非常不愉快,若是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聯合他們的話,想來成功的機率會很大的。”
“而有了倭國的支持,以後我們在對付起崇禎和朱常武,就擁有了更多的底氣。”牛金星十分自信的抱拳而道。
他想要通過這件事情來證明自己,他並不比李岩差。
若是真的可以說動倭國的話,那他就等於是多了一個盟友,如此一來,回頭完全可以力壓李岩一頭,成為大順國的第一文臣。
“嗯,想法是不錯,但倭國會同意與我們聯合嗎?還有,若是他們來了之後,萬一不走了怎麼辦?”李自成還是有些擔心地問著。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道理他不會不知道。
李自成同意找盟友,但卻不想找一個實力比自己還強的盟友。他也看過一些史書,上麵可是記載過,倭國曾多次窺伺神州大地,尤其是以弱宋和明初時期最為猖獗。
彆看倭國人普遍個頭比較小,但他們打起仗來還真是凶狠,李自成擔心他們以後會對自己形成威脅。
“皇上,臣不才,願意親往倭國,說服他們。至於說他們會不會不想離開。皇上,這可是我們漢人的地盤,他們不過就是一個蠻夷小國而已,怎麼可能會是我大順的對手。”
這記馬屁拍的李自成可謂是非常的舒服。
若非是出現了朱常武這個另類的話,順軍原本就是天下最強之軍,至少他們橫掃中原的時候,是從沒有什麼對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