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祐是袁祐、袁貴妃是袁貴妃,抱著這樣的想法,崇禎的鑾駕來到了永和宮。
袁貴妃不過是剛剛才醒過來,正是雙眼無神,臉色憔悴之時,突然聽到說是崇禎來了,馬上就來了精神,近乎於飛奔了出去,跟著在見到崇禎那一刻,便直接撲入他的懷中,然後就是大聲的喊著,“皇上,臣妾的父親被人殺了,您要為臣妾,為袁家做主呀。”
“好好,有什麼事情好好說,好好說。”崇禎一邊輕拍著袁貴妃的後背,一邊出聲安慰著。
“皇上,您要為臣妾做主,臣妾的父親是被人栽贓陷害的,就是有些人看不得皇上的好,可是又懼怕皇上的威嚴,索性便從臣妾的父親處著手,這是在打皇上的臉,打皇家的臉,皇上不能不管。”
“管,朕一定是要管的,但這件事情或許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中間應該是有什麼誤會的。”崇禎繼續安撫著,但彆看他嘴上說的漂亮,要替袁貴妃做主,心中卻是十分的清楚,這件事情不可能是什麼栽贓陷害,朱常武與袁祐無怨無仇,為什麼要這樣去做?
再說了,自己的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可都在現場呢,搜出的那些金銀還有順字旗,可都是從袁府中所得,這些都不是提前就可以準備好的。
自己可是剛剛和朱常武說了袁祐的事情,人家就去了,根本也沒有準備的時間不是?
至於說去打皇家的臉麵,那就更是無稽之談。當時可是太子朱慈烺一怒之下,說袁祐該死,隨後朱常武才動得手。難道說自己定下的太子也要打皇家的臉麵,這根本就說不過去。
崇禎理解此時袁貴妃喪父的心情,隻當她現在說的是都是氣話,先好好安撫,然後在給予一定的補償,這件事情也就會慢慢過去了。
卻是想不到,這個時候的袁貴妃早已經被仇恨給衝昏了頭腦,她現在滿腦子想的隻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為父報仇。“皇上,這個朱常武竟然擅殺朝廷大員、無旨去殺皇親國戚,這就是目無皇上,還請馬上派人將他抓起來治罪。”
袁貴妃的確恨透了朱常武,但好在她還沒有失心瘋,沒有說要去抓了朱慈烺過來問罪。
“這個...有些事情需要從長計議的。”崇禎當然不能答應,現在的朱常武就是大明中興的希望,他還要防著彆人去搞朱少傅,怎麼又可能會自己跳出來搞事情。
要怪?就隻怪自己不應該向朱常武提出讓袁祐代理大明研究院出來的產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袁祐也就不會死了。
經曆了這些之後,崇禎算是看出來了,朱常武這個人當真不是多喜歡惹事,凡是被他弄死的臣子,那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先惹了他,不然人家是不會主動找你的麻煩。
可恨,自己現在都看明白了,但還是有些臣子看不清楚,就在剛剛他要離開乾清宮的時候,就有兩位臣子上了彈劾奏書,彈劾朱常武濫殺袁祐之事。
這兩道奏折崇禎已然派人給朱常武送去了,他也提前一步看到了結果。但他認為這兩位臣子該殺。經曆了一些事情之後,崇禎對於臣子們,至少是現在朝堂上的臣子們已經不抱有什麼太大的希望,如果不是考慮到大明還需要臣子們幫著治國的話,怕是他就和朱常武一樣,把這些臣子都先殺一個乾淨再說。
崇禎並不同意治朱常武的罪,袁貴妃聽後自然是極為不願,眼淚這就不要錢一般的向外流出,看得崇禎這個心疼呀。好在他也不是沒有辦法,當下就對身後陪同的王承恩說道:“擬旨,晉升袁積安由遊擊將軍(團長)為參將(旅長),所需所用,儘可以從周邊城池進行調撥,當地官府要給予配合。”
袁積安是袁貴妃的大哥,也等於是以後袁家的當家人,提升他的官職便等於是崇禎給予袁貴妃的一個交代了。
“皇上...”袁貴妃聽到這裡的時候當然很高興,但她並不完全的滿足,她還想要更多,尤其是想要朱慈烺和朱常武可以被問罪。但就是這個時候,一名小太監小跑而至,“皇爺,皇爺不好了,皇後娘娘正在責罰太子殿下,已經見血了呢。”
“什麼?”
聽到寶貝兒子出了問題,崇禎當下手就是一鬆,然後本能性的雙手就向外一推,便把懷中的袁貴妃給推了出去。
相比於自己的妃子,顯然他對太子更為關心。這從闖賊要入京師,他準備殺了自己的妃子,可卻要派人送出太子就可以看出,在他的心中兩人熟輕熟重。
得知自己的繼承人竟然被打的見了血,崇禎哪裡還能去管其它的事情,這就連忙轉身,跟著王承恩很有眼色的高呼道:“皇爺起駕坤寧宮!”
皇上的鑾駕快速離去,留下了來不及反應,還倒在地上的袁貴妃,雙眼中露出了惡毒般的目光。
嘴中喃喃自語著,隻是因為聲音太小,彆人根本就聽不清楚,但若是朱常武在這裡的話,憑著他會唇語的能力,就可以看出,這個女人說的是,朱慈烺、朱常武,你們給本宮等著,這事不算完...
......
坤寧宮。
朱慈烺正跪在地上,跪在周皇後的麵前。
所謂的見了血,指的是朱慈烺的手臂上被抽出了一道血痕。
這樣的血痕,對於很多頑皮的孩童而言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比如說摔了一跤、或是被柳條子刮了一下,都有可能會出現的血痕。可放在當朝皇太子的身上,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
周皇後目光從血痕上移開,眼中帶著疼惜之意。可說起話來,依然還是十分生氣的模樣,“母後剛才和你說的,你都記住了沒有?”
“請母後不要息怒,兒臣記下了。兒臣以後當會謹言慎行,而如果真說錯了話,那就要做好發生一切不好事情的準備。”朱慈烺跪在地上,一臉誠懇,但同時也是眼巴巴可憐兮兮的樣子說著。
這一次,他著了道,被朱常武利用了。
但事後想想,朱慈烺並不生氣。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的話,怕是他還會憤怒的說出該殺的話來。
做為大明未來的國君,任何對大明不利的人和事他都是十分的反感。就算是袁祐是袁貴妃的父親又如何?
皇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呢。更不要說,袁祐的家中竟然還藏有著順旗,這樣的人就更應該殺。
你是皇親國戚,你理當與大明榮辱與共才是。
有了大明,才有了你現在榮華富貴,離開了大明,你將什麼都不是。可就是有些人,連這一點的道理都看不明白,吃著大明、喝著大明,反過來還要出賣大明、背叛大明,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殺嗎?
朱慈烺不到十六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他能這樣的表態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但他錯就錯在,明明已經表達了態度,可在見到袁祐真的被朱常武所殺之後,又有些後悔了,這就不是未來的帝王,或是朱家子孫應該有的態度。
事情沒做之前,可以好好想一想到底應不應該去做。可是一旦做了,那就不能後悔,哪怕就是錯了,也要把錯的當成正確的來。
而不像是父皇崇禎那般,沒事就下什麼罪己詔。
結果呢,好像大明有今天,全是崇禎一人之錯一般。這就是太過仁慈的結果。
仁慈是好事,但也要看用在什麼事情上,是什麼人來用?想開局一個碗之人,若是他當真仁慈的話,怕是大明能不能建立起來都要兩說,即便是建立了,能不能延續下來還是要兩說了。
做為帝王,是不能仁慈的。就算是一定要仁慈,所對的也應該是百姓,而非是權貴,更不是長有反骨的皇親。
猶豫不決、出爾反爾,這才是今天朱慈烺的錯誤所在。
周皇後得知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一生氣就罰朱慈烺跪了下來,還忍不住抽了一柳條,這就“見了血”。
周皇後是一邊打,一邊指責出了錯誤,朱慈烺理解母後的苦心時,便是當場認錯,表示以後自己在遇到類似的事情,定不會在重複今天的錯誤。
“嗯,知錯就改便是好孩子。還有烺兒,你是太子,你的所為都有無數人在盯著你,所以你一定不要犯錯。就算是犯了,也不能去犯同樣的錯誤知道嗎?”周皇後眼見兒子認錯,心中十分的欣慰。
“兒臣記下了。”朱慈烺當下便點頭答應著。
“很好,田守信何在?”周皇後滿意之後點著頭,跟著向著人群中的太監們看去。
“皇後娘娘,奴才在。”田守信被點到名字之後,連忙就小跑了出來。
“你,最近要看護好太子的飲食起居,一定不要出什麼問題,如果太子少了一根汗毛,所有東宮的太監和宮女全都要死,知道嗎?”
周皇後是脾氣好,也有大局觀,可稱是一個好的國母。但並不是說她這樣的人就沒有了脾氣。
事情涉及到自己的兒子,你動一下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