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看著麵前的劉偉,心中在思考著應該派誰前去駐紮防守那兩座縣城。
雖然說這兩座縣城先派兵攻打的他們,但是周圍的中立城池可不一定會放任他們一直占據著這兩塊地方。
因為這兩座縣城正好卡在了那些縣城的重要商路上麵,如果在領主手上,他們會擔心領主會憑借著商路收取高額的過路費。
之前櫻花的領主可沒少做這種事情。
現在趙鴻占領了這兩座縣城之後還需要和他們談判溝通,雙方不交流溝通的話肯定會打起來的。
趙鴻稍微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道:“派耿炳文去充當那裡的守將吧,暫時不派出使者和附近的中立城池談判,等他們攻打一次之後再說。”
之前他們是有派出使者和那些中立城池接觸的,這附近的中立城池以一個郡城和五個縣城結成聯盟。
可是那些中立城池仗著趙鴻和晦明閣還有北方國家聯盟開戰,想要趁火打劫,在趙鴻向他們購買糧草的時候選擇獅子大開口,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櫻花這邊中立城池的城主,和夏國的城主似乎有些不一樣。
現在如果趙鴻剛剛打下兩座中立城池就立刻去和他們接觸,他們隻會覺得趙鴻好欺負,現在肯定沒有多餘的兵力去管他們。
他們甚至會以出兵做威脅來讓趙鴻交保護費。
倒不如先防守一場戰鬥,等附近的中立城池在他們占領的兩個縣城吃了敗仗,接下來的談判就好談很多了。
趙鴻看向了大帳當中的一名領主,他剛剛點名的耿炳文正是這名領主的人才。
感受到趙鴻的目光,他確定趙鴻說的就是他麾下的那名將領,立刻站起身來拱手道:“是,我這就去給他下任務!”
趙鴻看著他的背影,心中也放下心來,他對於耿炳文的防守能力是有信心的。
這裡的其他領主都不知道耿炳文是誰,因為這位可是明代初期的將領,以防守戰著稱。
在朱元璋發家的時候,他在長興防守張士誠長達十年,並且多次以少勝多擊退敵方大軍,最後在朱元璋的大清洗之中留了下來,成為了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得力乾將。
在靖難之役中,耿炳文麵對朱棣率領的燕軍被打敗之後選擇收縮陣線,死守真定城,朱棣知道耿炳文擅長防守,所以他也不進攻。
他僅僅是選擇了一手撤軍,結果朱允炆直接派了李景隆前來更換耿炳文成為主帥,並且率軍進攻。
這被朱棣抓住了機會,導致朝廷軍大敗。
最後耿炳文被逼上絕路的時候選擇了投降,不過他的死在曆史記載當中是有歧義的。
《明史》等官方史書當中,耿炳文是在投降之後被人彈劾“僭越”,加上他本來是建文帝的托孤大臣,還是朱標的女婿,所以擔心被朱棣清算而自殺。
但是在《晉寧州誌》當中,《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又記載的是他在洪武三十二年真定之戰當中陣亡。
這也是《明史》對於他陣亡的歧義,不過《明史》當中疑點很多,真假難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