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場寒潮不僅僅影響的是夏國的領土,北方國家聯盟他們承受著同樣的後勤壓力。
趙鴻他們需要將糧草一路運到前線,北方國家聯盟也需要將他們的糧草運到世界通道,而如此低的溫度讓在平地運輸糧草都變得十分困難,更彆說一些險要之地了。
如今雙方都停止了進攻,三條戰線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靜當中。
但他們都知道,他們現在是在比拚內政能力,不管是哪一方先一步將自己領地內的事務安頓好,哪一方就擁有有限的進攻權力。
就連在鹿穀城當中的司馬懿等人也因為小冰河期的原因而忙得焦頭爛額。
他們也沒想到,因為他們的決策,引起係統推出小冰河期的活動,波及到了他們自己的城池。
鹿穀城內可是完全沒有領主的,所以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這件事情,等北方國家聯盟的信使到達鹿穀城的時候,已經是活動的前一天了。
他們壓根就沒有時間來做準備,所以受災程度比領主的領地更嚴重一些。
算是自食惡果了。
雖然趙鴻他們現在沒空繼續進攻鹿穀城,但鹿穀城也同樣沒有辦法乾擾趙鴻原本的計劃,隻要他們處理完後勤的事情之後就能執行下一步的計劃了。
就在趙鴻他們為了處理寒潮和瘟疫而奔波的時候,一名領主卻強烈要求要見趙鴻,並且聲稱他有一名人才對於這次的活動非常有幫助。
既然是來推薦人才的,趙鴻也就讓他帶著自己的人才進入到大帳當中。
這是一名看起來中年的領主,他手下的那名人才等級也不低了,顯然不是最近才召喚出來的。
第(1/3)頁
第(2/3)頁
“趙鴻領主,在下有一個方案,能更好的抵禦這次小冰河期的寒災,但是需要在整個夏國領主世界進行統一調度,因此隻能向您申請了。”
趙鴻見他年紀不小,讓人給他賜座,然後問道:“你的方案和你要推薦的人才有關吧?還請介紹一下他吧。”
“這是自然,我這位人才名為徐光啟,他書寫了一份策論,還請趙鴻殿下過目!”
這名領主從自己的懷中掏出一份布帛,遞交給了旁邊的侍衛,侍衛接過之後呈現到了趙鴻的麵前。
趙鴻接過查看了起來,這一份策論倒是寫的還不錯。
“臣徐光啟謹奏:”
“臣觀天象有異,歲星犯鬥,北地霜氣南侵,恐有百年未遇之寒災將至,昔嘉靖二十八年京師嚴寒,粥廠救民十萬;萬曆間河南大雪,麥苗儘毀而饑民食土,今若不及早綢繆,恐蹈覆轍。”
.......
“請仿效欽天監舊製,於九座重鎮及江南要衝設二十八處測候所,每所置圭表、量雪尺、風旗諸器.......”
“令各州縣訪求老農,輯錄防凍諺語,纂為《禦寒警世錄》,頒行裡甲鳴鑼傳誦.....”
......
他這一份策論洋洋灑灑上萬字,裡麵其實大多數都和趙鴻他們分發下去的方案重複,但也有一部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的。
就比如這測候所,對整個夏國領主世界的氣候做出記錄和預警,相當於天氣預報的作用。
第(2/3)頁
第(3/3)頁
這一點在他們的方案裡麵就沒有寫到。
不過對於對於這一份策論趙鴻已經有了心理預期,因為他在聽見徐光啟的名字時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彆看徐光啟隻是二流末尾的人才,但是他卻也是特殊人才。
這位可是大明崇禎年間的文淵閣大學士,同時也是一名氣候學者!
他在在28個府設立雨雪觀測站,繪製了一份“寒潮南下路徑圖”,而這份“寒潮南下路徑圖”,與後世科學觀測手段製作的寒潮模型居然高度吻合!
他還建立了夏國曆史上首個專門應對氣候變化的官方小組,是夏國係統性防災體係的奠基人。
他對於寒潮有很深的研究,不管是在耐寒作物推廣還是抗寒物資利用上都有不錯的成就。
如果沒有這場寒潮,他單論城池治理功績之類的,甚至隻有三流人才的水平,但如果放在治理寒潮上麵,他則是妥妥的一流上層人才!
趙鴻將手中的策論放下,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不管什麼樣的災害,他們夏國還真都有擅長的人才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