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之前趙卿不是暫代的牂牁郡太守麼,現在我們同意他的舉薦,然後給他升官,但是派其他人成為牂牁郡太守。”
“在趙將軍和魏軍對峙的時候,有一名名為範希朝的武將表現突出,在鬥將中擊退了對方武將,趙將軍對其也讚賞有加,不如將他派去當任牂牁郡太守?”
諸葛亮在聽見劉偉的推薦之後,心中思索了一番,這可行性還真的不低。
這範希朝原本是另外一人的部下,在之前的戰爭當中表現較好。
其實諸葛亮心中是有好幾個人選的,太守這種位置,在蜀漢內也已經算是大臣了,蜀漢一共才幾位太守?
原本範希朝根本就不在他的人選範圍之內,但既然是陛下的提議,那不得不考慮此人了。
這人要說成為太守,也是夠資格的,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陛下會對他偏愛,在這時候提起。
“陛下,此人....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過人之處,不過各方麵都很均衡,若是他為太守,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範希朝作為唐朝的一方節度使,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甚至讓他成為州牧或者刺史,他也都是可以勝任的。
劉偉笑嘻嘻的說道:“既然他能力足夠,最近又立了功勞,那就讓他來吧!”
諸葛亮點了點頭,雖然說他心中也有一些選項,但那些都是一些老臣,年紀大了。
現在的蜀漢需要的是大量新鮮人才來消除現在這種遲暮的感覺,如果有年輕人才可以選擇,他會優先選擇年輕的人才。
“還有之前有一名謀士名為荀彧在這次戰鬥的時候暫時管理一郡,結束之後該郡城的各項數據均有提升,顯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隻是現在暫無功勞,臣先舉薦給陛下,之後有了功勞再行封賞。”
最近不知道怎麼個事,蜀漢當中人才開始湧現,給諸葛亮都整的有些不會了。
這根本就不是他熟悉的那個蜀漢!
像是荀彧這樣的人才,哪怕劉偉沒有特意提起,也很快就在一眾人員當中嶄露頭角,被諸葛亮給記住。
對於這種情況,劉偉自然是連連點頭,他巴不得把荀彧給安排到一個好位置上去。
接下來就是步騭的事情,如今步騭已經快到成都,對於這麼一位人才諸葛亮更多的是秉承著善意的態度。
至於招攬是基本上不可能的,步騭是有家眷的,而且他本身對於東吳的忠誠度就不低。
諸葛亮最終還是說道:“陛下,就派之前的使臣帶著步騭前往東吳便是,若是他們不答應,就略微威脅!”
之前他們蜀漢的威脅東吳可以不答應,但現在武陵郡丟失的他們,還能不答應嗎?
現在在場的三方勢力,蜀漢這邊有趙鴻的區域領主,共八萬的兵力還有大量人才,而對麵的曹魏有敵方的領主加入,那可是十二萬的兵力和各種人才。
唯獨東吳,還是原本那個東吳,根本沒有任何的加強在裡麵。
原本在這個時間點裡麵,曹魏是最強的,其次是東吳,再往後才是蜀漢,因此蜀漢被搶了荊州還死了那麼多人也隻能忍著,繼續向東吳求結盟。
而現在蜀漢一躍成為了第二,東吳才是那個最弱的,所以蜀漢能直接用逼迫的方式讓他們來重新結盟,占據主動權的話那能要到的好處就不少了。
在另外一邊武陵郡,此時整個武陵郡都被趙鴻掌控在了手中。
原本武陵郡內大部分的兵力就是在武陵城當中,解決了武陵郡,其他城池大多都是本地士族駐守,他們原本就是蜀漢的人,現在直接投降起來沒有任何猶豫。
但是在武陵郡的北方,陸遜可是帶領著十萬大軍開始逼近武陵郡!
說實話,趙鴻對於東吳其實並不是很喜歡,但是東吳的曆任大都督他覺得是真的強,因此陸遜親自帶兵前來,他還是給予了十分的重視。
重視到他帶領著項羽、冉閔、張良、關羽、張飛、趙雲帶領三萬兵馬前往駐守,留下冉閔、馬超、黃忠守城。
武陵郡山地較多,進入益州的道路就隻有趙鴻走的那一條,但是北邊南郡就不一樣了,南郡乃是交通要道,陸遜從南郡率軍南下的道路和速度都不慢,幾乎是趙鴻到達城池之後一天時間,陸遜的大軍就已經趕到。
趙鴻看著麵前的十萬大軍,在思考著要用什麼辦法來抵擋。
第(1/3)頁
第(2/3)頁
要是他這城池是那種堅城的話他還不用擔心,隻是他現在站著的城牆僅有四米多高,在這個擂台戰世界當中是屬於那種一流武將甚至能直接攀爬跳躍上來的類型。
特彆是陸遜可不是什麼普通人,在趙鴻這裡如果要將三國時期的人才列一個頂流榜的話,他會將陸遜也放在頂流當中。
這位擔任大都督期間可是在夷陵大敗劉備,隨後又在石亭之戰當中大敗曹休大軍,曹軍十萬大軍潰逃,吳軍斬殺、俘虜曹軍一萬多人。
也正是石亭之戰大破曹軍,才給了孫權後麵稱帝的勇氣。
不過孫權的稱帝也是趙鴻所不喜的,曹丕稱帝那是因為手握傳國玉璽,還有漢獻帝傳位,劉備稱帝那是因為獻帝被廢之後,他是存世當中最大的漢室宗親,孫權稱帝就完全沒有了依據,他的合法性甚至不如之前以玉璽稱帝的袁術。
但東吳也是人才輩出,正是這一任任大都督和如步騭還有陸遜的兒子陸抗等優秀人才,讓東吳能成為三方勢力當中的老二。
趙鴻看著下方的陸遜,開口喊道:“我乃大漢鎮南將軍,趙鴻,城下何人,竟敢進犯?”
“大漢鎮南將軍?”
陸遜嘴角一抽,他很想反駁趙鴻的話,大漢早就在曹丕廢除漢獻帝的時候就沒了,但是他不能說出這句話,因為他的身份不能。
東吳雖然向曹魏稱臣了,但是大漢乃是他們對抗曹魏的最大借口,他不能在這時候說出大漢沒了的話。
而劉備稱帝的時候確實除了被廢的漢獻帝一脈之外,他確實是最有資格繼任大漢的那個人,因此陸遜也隻能避過這個話題。
“武陵郡本就是我們東吳的地盤,你們靠偷襲奪下算什麼本事?若你識相現在開城門投降,還能留你們一條性命!”
陸遜是聽過趙鴻的名字的,這段時間以來南邊最出名的人就是趙鴻。
他先是發動突襲,在蜀漢內部叛亂的時候強勢出擊,攻下郡城穩住局麵,將岌岌可危的蜀漢拉回正軌當中來。
隨後又向蜀漢之主劉偉提出了平六路的計策,將原本被視為蜀漢滅國危機的六十萬大軍儘數退去。
正當他覺得對方會隨著蜀漢一起休整一段時間的時候,他居然又向武陵郡發動了奇襲,甚至還將武陵郡給打了下來!
這一係列舉動都表明著,趙鴻是那種非常會找機會的人!
趙鴻聳了聳肩,然後說道:“你我本是盟友,是東吳率先對我們發動的突襲,如今我隻是將我們失去的奪回來罷了!”
“哼!你蜀漢占著我們的荊州,那關羽還出言羞辱我家主公,不過是咎由自取罷了!”
他說的應該是演義當中比較有名的那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
當時的關羽可以說是劉備和諸葛亮之下的第一人,甚至劉備還給了他許多隻有天子才能有的特權。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就代表著蜀漢的態度,因此東吳偷襲蜀漢,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雖然說這句話隻是演義記載,正史當中沒有,但在很多史書上都記載著關羽素來優待士兵,輕視士大夫。
三國誌當中也記載過孫權向關羽求親,結果關羽將來使辱罵一通。
在攻打樊城的時候,關羽麵對支援遲緩的孫權也是直接大罵:“狢子”,最終還是孫權寫信道歉這事情才過去。
趙鴻當然不是來和陸遜扯皮的,他直接開口說道:“廢話休要多言,可敢與我鬥將?”
“若是你不敢鬥將,我也不為難你,儘快準備攻城吧!”
陸遜是聽說過趙鴻之前事跡的,呂布、項羽、冉閔三人在這個世界已經開始有了名氣,陸遜當然不會同意趙鴻的單挑。
他又不傻!
“三日之後,就是你城破之日!”
他們這邊的攻城器械需要時間準備,自然是不能直接進攻,鬥將又不一定能打過,陸遜隻能帶著軍隊向後撤去。
他這一撤,城中立刻傳來了軍隊的噓聲,相比之下吳軍的士氣有了一些下降,隻是陸遜並不在意。
第(2/3)頁
第(3/3)頁
隻是不接受鬥將罷了,相比於鬥將失敗來說,這點士氣的損失根本不值一提,也影響不到什麼。
在趙鴻和陸遜對峙的這段時間,年輕版的諸葛亮已經帶著步騭前往東吳。
孫權提前就已經收到了消息,步騭好歹也是他們東吳的名士,他自然是不能不管不顧。
既然對方是帶著誠意來的,他也就在自己的大殿當中接見了諸葛亮,隻是這一次諸葛亮的周圍還站著其餘東吳的臣子。
孫權此時的臉色並不是很好,畢竟上一次諸葛亮來的時候警告他蜀漢會對東吳下手他並沒有當回事。
可現在彆人都帶著武陵郡太守到他麵前來,武陵郡已經被對方攻下。
這不就相當於是在打他的臉嗎?
偏偏他也隻能受著,不能對諸葛亮亂發脾氣,不然以現在蜀漢的情況,還真有可能不要命一般先和東吳死磕。
說白了,就是孫權也慫了,在趙鴻等人加入之後,蜀漢的實力確實要比東吳強,如果不是蜀漢的糧草不濟,趙鴻甚至不想要與東吳結盟,而是想要將東吳的地盤收為己有。
可惜的是他做不到。
“先生,蜀漢說想要與我們修複盟約,可是我並沒有看見你們的誠意啊!”
“誰說我們沒有誠意的?”諸葛亮笑嗬嗬的看向孫權,手指了指身後的步騭,開口說道:“這不就是我們的誠意嗎?”
他的話一出口,步騭的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被俘虜讓東吳都丟了麵子,他愧對於孫權。
東吳其他人則是怒視諸葛亮,這人一來就以這麼強勢的話來嗆他們,讓他們想起了另一個人。
孫權冷著臉說道:“你們蜀漢偷襲我武陵郡,如今也還想與我們重新結盟?”
諸葛亮笑著聳了聳肩,對其說道:“難道不是東吳偷襲我們荊州在先嗎?”
“況且我們隻是打下一個武陵城就停手,這已經是我們的誠意了,如今天下三分,曹魏甚至比我們兩家加起來都要強,可我們兩家卻陷入了內耗當中。”
“不知道吳王殿下心中是真的想當這大魏的吳王,還是有一番野心,成就一番事業?”
“若是有,那就隻有與我們結盟這一條路,這唇亡齒寒的道理,相信您也是明白的。”
諸葛亮說到這裡,孫權已經知道他沒說的話了,恐怕後麵的就是威脅他如果不同意的話就會繼續進攻了。
孫權一時半會沒有拿定主意,殿內的臣子們倒是先吵了起來。
其中分為了兩派,一派是以張昭為首的,他們主張應該和蜀漢修複盟約,另外一邊則是以現在的丞相孫劭為首,認為應該與蜀漢硬剛,至少不能就這樣答應。
他們兩派吵得不可開交,孫權也被他們吵的有些頭疼,擺了擺手說道:“此事明日再議,命人好生招待使者,今日暫時休息!”
他說完之後直接起身離開了大殿,沒有給人挽留他的機會,剩下的大臣們隻好就此散去。
他們都知道,這是要關上門開小會了,不是他們能參加的。
孫權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是因為在諸葛亮的麵前他這手下如此爭吵實在不成樣子,其次則是因為他想要拖延時間!
如今陸遜帶領著十萬正在攻打武陵城,若是武陵城被迫,重新回歸東吳的手上,那他就算修複盟約,東吳之內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但若是那趙鴻能防守住陸遜的十萬大軍....他好像也隻有和蜀漢結盟的這一條路,隻是他們東吳會虧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