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轉眼過。
第三天一早。
一襲玄色袈裟的道衍和尚就來到了燕王府之中。
見道衍和尚來到廳中。
朱棣長長吐出一口悶氣,迫不及待地看著道衍和尚,緊緊蹙著眉頭似是在訴苦一般,道:“道衍師父,除了本王所在的北平,隔壁的通州,就在剛剛,本王這邊又來了消息,距離北平不遠的懷柔……也有這麼一個大善人!”
“此事不對勁,越來越不對勁了!”朱棣麵色凝重,有些不知所措地歎道。
這件事情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對他造成什麼實質性傷害。
可現在已經連續出現三個地方在賣這些廉價布料,這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來造,為何這些所謂的「大善人」又都出現在在他的藩地範圍之內?誰會有這麼大的能量?……
以這件事情為中心。
已經足夠衍生出無數令人費解的問題。
一旁的丘福也焦急地問道:“是啊道衍師父,你有頭緒沒?一樣的布料、一樣的說法,其背後肯定是互相有所關聯的,太詭異了……”
不等道衍和尚說什麼。
堂外竟然又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是一名身著勁裝的男子,正是丘福手下的人:“啟稟王爺、王妃、丘千戶,大興那邊剛剛也傳回來消息……有廉價布料在大興進行售賣,布料的紋樣質地,和咱們北平府賣的布料差不多。”
朱棣、徐妙雲、丘福、道衍和尚四人皆是心頭一震。
瞪大了眼睛相互對視著。
即便是穩如老狗的道衍和尚都已經沒了一貫的淡定。
沉默了片刻。
朱棣才咬著牙揮了揮手:“本王知道了,退下吧。”
隨著腳步聲逐漸走遠,朱棣才強自鎮定地抿了抿嘴唇,咽了口唾沫:“大興也在售賣,已經有四處地方都在售賣這些廉價布料了,就連材質都如出一轍……還是同一個人的手筆,本王怎麼覺得……有人衝著本王來的?”
想到這裡,朱棣背後泛起一抹凜然寒意。
就連道衍和尚都沒法反駁這個說法,甚至乎,心頭湧起了一陣不安之意……
蹙起眉頭沉吟思索起來。
見道衍和尚似乎都一時沒了主意,朱棣一下子更慌了,強作鎮定地喝了一大口茶,試探著問道:“道衍師父?”
道衍和尚深吸了一口氣。
搖了搖頭,如實說道:“貧僧心中暫無頭緒。”
“北平、通州、懷柔、大興……的確是以王爺所在的北平府為中心,可若是真有這麼一個人,耗費常人難以想象的人力物力財力,生產出這些布料在北平及周邊一帶售賣……此舉能衝著王爺做什麼?又能給王爺造成什麼麻煩?”
朱棣身旁的徐妙雲麵色凝重地搖了搖頭。
道:“目前看起來,不僅不會對王爺造成什麼麻煩,反而對王爺是有好處的,百姓安居、得以溫飽,便會有民心。甚至對我們正在籌謀之事有利,畢竟……這麼多布料落到那些窮苦百姓手裡,整個北平府都不知要少死多少人,這些人都可以成為未來招攬軍隊的對象……”
不錯。
像是衝著朱棣來的,可看起來對朱棣又全是好處。
這是小拳拳捶胸口不成?
這就是最大的矛盾了。
就是道衍和尚智多近乎妖、徐妙雲再是什麼「女諸生」,他們也不可能想得到,這事兒實際上也不是衝著朱棣,而是衝著整個大明去的。
朱棣就根本沒有被刻意瞄準過。
丘福轉了轉眼珠子,道:“會不會……是有什麼人仰慕咱們王爺,也看出咱們王爺的資質,所以在不為人知地替王爺做點什麼好事?”
道衍和尚頓時有些無奈。
輕嗤一聲道:“王爺賞賜也送下去了,這麼多處地方的鋪子都已經賣布料賣了這麼久了,要真有這麼個人,早該對王爺攤牌了。”
“找許興昌去吧。”道衍和尚建議道。
看似毫無頭緒、毫無邏輯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情報不夠,想要拿到這一份情報,隻有去找當事人。
朱棣卻顯得有些遲疑。
說起來父皇似乎對自己以俸祿賞賜商鋪老板的事情頗為滿意,他並不想破壞好印象。
不過這時候。
又有兩個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啟稟王爺、王妃、丘千戶,三河有廉價布料正在售賣,布料質地與北平商鋪的布料相仿。”
“宛平也有廉價布料正在售賣,布料質地相仿。”
一時之間。
廳堂之內再次沉寂下來。
好家夥,通州、大興、宛平、昌平、三河、懷柔……這特麼的是把他們給包圍了啊!
當然,這隻是表象。
實際上,就是從應天府運過來的布料在這一片到位了,開始統一發售了而已,如果再往遠一些的地方查一查,他們其實還會發現,彆的地方一樣在售賣這種布料。
隻是這個時代的交通吧……
這個時候他們也隻能得到這北平周邊的消息罷了。
所以看起來就像是被包圍了。
朱棣揮了揮手讓進來報信的兩人退下,咬了咬牙齒,麵沉如水地道:“丘福,去北街走一趟,把許興昌抓……不,請過來喝茶。”首先這暫時還不是件壞事,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這個好人的名頭他還是想頂著的。
丘福也神色肅穆地道:“俺這就去。”
……
北平,北街。
正在鋪子裡喝茶的許興昌有些坐立不安地背著手左右踱步,時不時透過窗戶縫隙往外瞅兩眼:“許百戶啊……他們說是要請我去王府喝茶,實際上肯定是察覺到了什麼,要把我逮過去盤問,你說這事兒我說還是不說啊?”
“不說吧,燕王殿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我若說吧,又違抗聖令……”
許興昌一臉糾結為難之色。
坐在一旁的許誠麵上卻並無緊張之色:“燕王殿下想要得民心,前日才賞賜了你,你不說他們也不會為難你的,況且此事陛下那邊其實也早預料到了,給過我解決的辦法,我不會讓你在燕王府待太久的。”
賣布料這麼簡單的事情安了個百戶在這裡,自不是偶然,而是朱允熥特地派人過來的。
一個狼子野心的姚廣孝。
一個未來的永樂大帝。
隻要布料開始在北平一帶發售,肯定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調查,如果過早地讓他們知道這是朝廷的手筆,朱允熥也不確定此事會否有什麼其他的阻力。
所以才特意安排了身為錦衣衛百戶的許誠,來這裡鎮場子,也提前給許誠交代了應對方法。
說話的同時。
許誠的目光之中不由露出一抹複雜之色,心中暗道:「也不知誰說咱們陛下是昏君,早在應天府就料到了今日的局麵,他眼睛比誰都看得清楚,看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