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 第156章 顯微鏡,微觀概念的引入

第156章 顯微鏡,微觀概念的引入(1 / 1)

推荐阅读:

不知是不是錯覺。

講出這話的時候,朱元璋頓時覺得吹到麵上的寒風都少了幾分冷冽,心情愈發舒暢起來。

“嘿!再過些時日,這娃子也要選妃了。也是,十四了,立了業也該考慮成家,這孩子自小沒了母親,好在身邊還有兩個姐姐,有朝芳幫他操持著終身大事。”

朱元璋心情愉悅地繼續往下看著蔣瓛送到自己手上的情報,看到選妃的消息,麵上褶皺仿佛都變平了一些,此刻穿著一身粗布麻衣,仿佛就是一個操心自家孫兒終身大事的普通農民一般,臉上帶著樸實的笑意。

不過言語之間。

終究帶了幾分愧疚之意在其中。

說到底,也是他粗人一個,自己後宮裡又有馬皇後坐鎮,鬥也鬥不起來,在這方麵的意識便差了些。

也差點因此埋沒了這麼個好苗子。

“喲!那咱得恭喜你了,再往後,都要有重孫子了,嘿嘿嘿嘿!”一旁的陸威嘮家常一般,道出了恭賀。

朱元璋麵上笑嘻嘻。

卻略帶一絲遺憾地道:“卻抱不到嘍。”

……

話分兩頭。

應天府,乾清宮。

“阿嚏。”朱允熥這邊正要在奏疏上落筆批閱,卻是莫名其妙打了個噴嚏,他伸手揉了揉鼻子暗暗吐槽道:“這是誰在背後蛐蛐我?”

“喲,怕是天氣涼下來了,奴婢這就把炭爐子給您點上去。”候在一旁的馬三寶臉色微微一變,道。

朱允熥擺了擺手,伸了個懶腰,打趣道:“這倒不用,朕也並未覺得寒冷,約莫是外麵罵朕的人又多了些吧,嗬嗬。”

他之前的“所作所為”本來就被朝野上下有所詬病,罵名本就已然一大堆了。

再加上前些日子。

他又大張旗鼓地建立了煤運司,絲毫沒有對此進行保密或是遮掩,現在朝野上下都知道他花銀子挖煤礦的事兒了。

嚴管上奏疏彈劾,民間百姓物議如沸,罵聲自然不小。

不經過處理的煤炭燒起來是什麼效果,百姓再清楚不過了,自然認為他這一波操作越發荒唐。

這也是朱允熥直接放棄保密的另外一個原因:就算他大張旗鼓進行這件事情,旁人也猜不到他真正的用意。

畢竟誰能想到。

他有辦法將這些沒用的石頭變成無煙煤。

而煤炭這種司空見慣的東西,誰也不會將玄機懷疑到這玩意兒本身上去,對他往全國各地運送過去的煤炭進行探究。

這叫“明度陳倉”。

聽到朱允熥拿自己打趣,馬三寶麵上頓時露出一抹憤然之色:“朝臣明白什麼?百姓又明白什麼?次次都隻會冤了陛下一番苦心!”

這幾天的時間裡,馬三寶也是真的既心疼又氣憤。

他伺候了朱允熥多年,是看著自家主子從小長到大的,沒想到自家主子小時候受委屈,如今當了皇帝還繼續受委屈。

倒是朱允熥淡定得一批,還能拿自己打趣。

對於他來說。

這些事情都不是他需要在意的。

要坐得了這個位置,本就當在能屈時屈,能伸時伸,成大事者從來不該為這些小節,一時意氣亂了自己的方寸。

況且這本就在他的計算和預料之內,或者說,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這話往後不必再提。”朱允熥提醒道。

隨後挑了挑眉,提筆準備將方才要寫的批語繼續寫上去。

“奴婢明白的。”

馬三寶應了一聲,立刻緊抿了自己的嘴。

朱允熥剛把手底下的奏疏合上,準備打開下一封奏疏之時,門外看守的小太監走了進來:“啟稟陛下,工部尚書秦逵求見陛下。”

朱允熥放下自己手裡的朱批禦筆。

心中微微一動:“傳。”

顯微鏡有完整且精細的圖紙,造起來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技術難度,算時間,幾天過去也該造好了。

很快,秦逵就端著手裡一個被紅色綢布蓋住的物件兒,走了進來:“微臣秦逵,參見陛下!!前些日子陛下讓微臣鑄造之物,請陛下一覽。”

他低著頭躬身一禮,雙手托舉著手裡的物件。

馬三寶立刻上前接下,放在了朱允熥麵前的龍書案上。

朱允熥漫不經心地將上麵的紅綢布揭開丟在一旁,一個簡易的顯微鏡映入眼簾,上下打量端詳了一番,朱允熥點頭道:“看起來倒是像模像樣的。”

畢竟有詳細的圖紙,樣子是跑不掉的。

不過,具體效果到底如何,就需要他把之前磨好的凸透鏡分彆裝在目鏡和物鏡的位置,對焦之後試驗了。

想到這裡,他擺了擺手:“你先去殿外候著吧。”

這東西的具體使用暫且涉及不到工部,所以他並沒有打算讓秦逵明白自己造這東西的用處。

“是,那微臣暫且告退。”

秦逵也沒有多問,拱手躬身一禮後便退了出去。

見秦逵退出乾清宮。

馬三寶也立刻走到一旁的博古架上取下一個不大不小的錦盒,將之前存放在其中的凸透鏡取了出來。

朱允熥給圖紙的時候就留了替換鏡片的活口,工部的手藝和精細度沒得說,朱允熥很快就順利地將鏡片裝了上去。

他站起身來。

深吸了一口氣。

隨意從一支乾淨毛筆的筆端拔了根筆毛放在載物台上,隨後將一隻眼睛湊到目鏡的位置,開始扭動旋鈕調整焦距。

眼前一開始自然是一片模糊。

但隨著朱允熥轉動調焦的旋鈕,一番調試過後,視線很快就變得清晰起來——出現了一根被放大約莫一兩百倍的毛發組織!!雖然微觀程度比之後世還是遠遠不如,但這種程度,已經可以讓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震撼。

朱允熥從開始就明白一個道理。

想要全麵發展大明,隻靠著他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而且一些細節、專業上的東西,他肯定也沒辦法想得那麼全麵。

所以他需要王禎的後人,需要朱橚這樣的人。

他要做的不是把後世的東西全部搬運過來,他一個大腦也做不到這樣,他能做的,是概念的引入,再讓其野蠻生長。

譬如此刻:微觀概念的引入。

“來人,去醫療院把周王給朕宣過來!”朱允熥抬起頭來,下旨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