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的聲音不急不緩,和他的神色目光一樣從容。
卻是讓黃子澄心裡“咯噔”了一下。
「不對……不對不對。」
「這小兔崽子是不是有點太淡定了??」
黃子澄麵上神情頓時一滯。
心裡又一次隱隱察覺到有些不妙。
與此同時,奉天殿上那些紅著眼睛,仿佛下一秒就要撞柱而亡、血濺當場的人,氣勢也一下子就弱了下去。
沒彆的。
麵前這位東宮三殿下。
在黃子澄列出來種種疑點,幾乎都已經可以九成九坐定他“弑君殺祖、殺兄奪嫡”的罪名的時候。
居然主動提出讓各個相關部門共同前去驗證!?
他們拘泥於禮法。
在這裡,這種拘泥卻變成了好處——他們太清楚,這位年輕的三殿下所說流程,沒有絲毫錯漏。
陛下喪禮需由禮部操持,司禮監是二十四衙門之首,禦用監掌辦禦前所用之物,照顧陛下衣食起居,神宮監掌管太廟事宜……再加上太醫院院使戴思恭,陛下最信任的太醫。
這一番安排。
簡直太全麵了!
但凡陛下之死有任何蹊蹺和可疑之處。
都一定會被人察覺到!
這位東宮三殿下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像是在被他們這些人質疑問詢,反而像是在竭儘全力要調查出陛下的真正死因一般……
光明!
坦蕩!
磊落!
陛下真能是被他謀殺的?——我自己查我自己!?
眾人還在懵逼遲疑之際。
就再次聽到朱允熥那道溫潤的聲音響起:
“現任的禮部尚書,是任亨泰任大人,請吧。”
“司禮監、禦用監、神宮監的掌印太監,以及太醫院院使戴思恭戴大人,我也已經派人去宣了。”
“此事畢竟並非常規事件。”
“諸位大人皆可一同前往乾清宮等待結果!”
朱允熥神色淡定地朝眾人微微點頭致意,道。
老朱的死本來就和他不相乾,這件事情誰來查都是一樣的,朱允熥當然坦坦蕩蕩。
而他昨天阻止藍玉他們那群莽夫對朱允炆、戴思恭他們下死手,用處也就在這裡了。
什麼殺兄奪嫡?朱允炆不還活的好好的嘛,隻是病了。
什麼錦衣衛指揮使,他隻是被皇爺爺派到外地出差去了。
未來若是能為朱允熥所用,那他就是出差回來了,未來若是不能為朱允熥所用,那他就是出差不幸遇難了。
還有戴思恭。
朱允熥昨天特意沒有讓他看到自己的臉,完事就讓人給他送回太醫院值班房去了。
對於他來說,不過是眼見著朱元璋駕崩,守在乾清宮外麵的時候莫名其妙昏迷了,第二天一早醒來發現自己在太醫院。
尤其他還是親眼見著老朱咽氣的。
更是知道——“陛下駕崩”這件事情沒有任何貓膩。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虛虛實實之間。
什麼謀殺這謀殺那的,這一切不過是你們自己胡亂腦補出來的罷了。
詹徽站在文官列隊最前方。
看著朱允熥堅定且淡然的目光,雙眼微眯,隨後嘴角彎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拱手一禮,高聲喊道:“那便請三殿下與我等,一同移步乾清宮!最後一次,拜見陛下!”
如果說他之前並算不上十分堅定。
那現在。
他可以說是已經完全站在朱允熥身後了。
他是少數知道這其中內情的人,而現在,對於朱元璋的死,他心裡的最後一分疑心算是已經打消了:「他甚至敢讓戴思恭活生生地出現在所有人的麵前!」
旁人或許會因為種種利害關係而去歪曲陛下的死因。
但戴思恭不會!
他是一位真正的醫者,在他眼裡,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自己手裡的病人!是一位真正醫者仁心之人。
讓他去歪曲自己手中病人的死因。
還不如直接殺了他!
所以他才會被陛下委以重任,被陛下如此信任。
……
乾清宮。
此刻已然天光大亮,朱元璋在自己的龍榻麵前來回踱步,神色之中帶著一絲緊張和焦慮。
首先他不能直接悄咪咪地就跑路出皇宮去。
否則他的“屍體”不翼而飛,完全沒法解釋,而且經過一個晚上,現在皇宮上下有多少淮西武將的人,他也無法確定,貿然自己跑路,反而危險。
所以他隻能在這裡等,等著人過來給他收拾“屍體”——不出意外的話就是禮部尚書,以及二十四監中的相關部門了——然後作為“屍體”順理成章地離開應天府。
不過他一輩子走天下、打天下、守天下。
這種事兒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難免緊張。
正當此時。
乾清宮外由遠及近,傳來一陣密密麻麻的腳步聲。
朱元璋透過窗戶縫隙朝外觀望,蹙起眉頭呢喃道:“嘶……這是來了多少人!?”
光是聽這腳步聲,就知道來的人數量極多。
很快,他就透過窗戶縫隙看到外麵人頭攢動,嘴角不由抽了抽:“把所有人都喊過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又露出一抹釋然的神色。
點了點頭暗道:“是允熥那小子做事的風格,他把淮西勳貴、劉三吾、詹徽、傅友文都打點好了,怎麼會讓自己落下一個‘弑君殺祖’的疑似罪名在?”
“今日讓所有人見證,咱是‘自然死亡’,再有文臣武將支持,日後根基便無任何縫隙可以撼動!”
“這孩子做事,永遠滴水不漏啊……”
朱元璋看著外麵影影綽綽的人群,雙眼微眯,嘴角帶著欣慰的笑容。
深呼吸了一口氣後。
便轉身,輕手輕腳地回到了自己的龍榻之側,掀開龍袍衣擺,大馬金刀地坐了下來……
與此同時。
朱允熥走在最前,身後跟著淮西勳貴、詹徽……等等諸多文武百官,來到了乾清宮的朱漆大門之外。
另外一邊,相關的司禮監、禦用監、神宮監掌印太監也幾乎在同時被朱允熥安排的人宣了過來。
當然。
還有太醫院院使,戴思恭。
戴思恭一雙眉頭幾乎擰成了“川”字形,尤其是見到乾清宮門外的朱允熥,還有一路從奉天殿跟隨而來的文臣武將,更是一臉懵逼:我是誰?我在哪兒?我要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