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貧窮的縣(1 / 1)

推荐阅读:

滬縣城北,緊貼著破敗的城門內側,一片相對開闊的空地上。

一座巨大的、由粗大毛竹和嶄新蘆席臨時搭建的粥棚,如同巨獸般矗立。

棚頂高聳,四麵通風,雖然簡陋,卻透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力量感的秩序。

粥棚前方,早已排起了四條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

男女老少,拖家帶口,衣衫襤褸,麵黃肌瘦,但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一種名為“希望”的光芒!

他們有的背著破舊的包袱,有的拄著木棍,有的懷裡抱著餓得直哭的孩子,但無一例外,都努力地挺直了腰板,伸長脖子,眼巴巴地望著粥棚裡那幾口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米香的大鐵鍋!

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白米粥香氣,混合著汗味、塵土味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躁動而充滿期待的氣息。

粥棚入口處,臨時擺放著幾張破舊但擦拭乾淨的條案。

條案後,坐著幾名穿著洗得發白的青色吏服、神情嚴肅卻帶著一絲疲憊的文吏。

他們是蕭寒舟從王府帶來的文書班子,此刻正一絲不苟地執行著登記造冊的任務。

“姓名?”

“李……李狗剩……”

“籍貫?哪個村的?”

“城……城西……李家窪……”

“家中幾口人?都是誰?”

“三……三口……俺……俺婆娘……還有……還有個五歲的娃……”

“按手印!下一個!”

文吏的聲音清晰而快速,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們手中的毛筆在粗糙的黃麻紙上飛快地記錄著。

每一個被問到的百姓,都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和小心翼翼,努力清晰地回答著問題,然後在文吏的指引下,用沾了印泥的拇指,在屬於自己的那一行名字旁,重重按下鮮紅的指印!

那鮮紅的指印,如同一個個新生的烙印,宣告著他們正式被納入世子殿下規劃的新秩序之中!

蕭寒舟身著靛青儒衫,如同一杆標槍般挺立在粥棚入口的高處。

他並未參與具體登記,而是目光如炬,掃視著整個粥棚內外。

看著那四條越來越長的隊伍,看著百姓眼中那越來越亮的光芒,看著文吏們一絲不苟地記錄,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動和使命感!

這不僅僅是在施粥,這是在清點人口,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宏圖偉業打下最堅實的人力基礎!

每一個名字,每一個手印,都代表著滬縣未來的一個建設者!

登記完成的百姓,在士兵的引導下,分流到粥棚內側。

那裡,幾口巨大的鐵鍋下柴火熊熊燃燒,鍋裡翻滾著濃稠得能立住筷子的白米粥!

米香四溢!熱氣騰騰!

王有德家的廚娘動作麻利而溫柔地為排到近前的百姓盛粥。

她們用特製的長柄木勺,舀起滿滿一大勺滾燙濃稠的米粥,穩穩地倒入百姓們遞過來的、各式各樣的破碗、瓦罐、甚至洗淨的葫蘆瓢裡。

“小心燙!端穩了!”

“不夠再來添!管飽!”

廚娘們清脆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過。

更讓百姓們驚喜的是,在盛粥的木台旁邊,還擺放著幾大籮筐剛剛出爐、散發著誘人麥香和雜糧香氣的雜麵大餅子​!

餅子個頭不小,厚實暄軟,雖然摻雜了豆麵、黍米麵,不如純白麵精細,但在這饑荒年月,已是無上的美味!

“餅子!還有餅子!”

“一人一個!拿好了!”

負責分發餅子的士兵大聲吆喝著。

當百姓們一手端著滿滿一大碗滾燙濃稠的白米粥,一手接過一個沉甸甸、熱乎乎的雜麵大餅時,巨大的幸福感如同潮水般瞬間將他們淹沒!

許多人捧著碗和餅,雙手都在微微顫抖!眼中瞬間湧出滾燙的淚水!

“白米粥……真的是白米粥啊!稠得能插筷子!”

“餅子!是糧食做的餅子!不是樹皮草根!”

“娘!娘!我們有吃的了!有白米粥!還有大餅!”

“世子殿下……世子殿下真是活菩薩轉世啊!”

“世子殿下萬歲!世子殿下萬歲啊!”

哽咽聲、啜泣聲、孩童滿足的吞咽聲、以及發自肺腑、聲嘶力竭的歡呼聲,再次在粥棚內外爆發開來!

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熱烈!

更加真摯!更加充滿力量!

那是對生存的感激!對未來的憧憬!

更是對給予他們這一切的世子林臻,死心塌地的效忠與擁戴!

蕭寒舟看著眼前這感人至深、又充滿力量的一幕,眼眶也不禁微微發熱。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激蕩,對身邊的副手沉聲吩咐:“仔細核對名冊!務必確保登記無遺漏!所有數據,今晚必須整理完畢!”

​​說完,他又去向另一個粥棚。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

滬縣縣衙後堂一間收拾得頗為雅致的偏廳內,燈火通明。

一張紫檀木圓桌上,擺著幾樣精致的江南小菜和一壺溫熱的黃酒,雖不及王府奢華,卻也彆有一番溫馨。

林臻坐在主位,姿態閒適。

浣碧、張儷、晴雯、楚惜靈四女分坐兩側。

浣碧正執壺為林臻斟酒,動作溫婉;張儷則用銀箸夾了一塊清蒸鱸魚腹肉,細心剔去魚刺,放入林臻麵前的白玉碟中;晴雯小口啜飲著果酒,眼神靈動地掃視著眾人;楚惜靈則安靜地坐著,麵前攤開著一卷更詳細的建築圖紙,似乎在沉思。

氣氛輕鬆而融洽,帶著一種家人般的溫情和共同奮鬥的默契。

蕭寒舟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忙碌後的疲憊,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他先是對著林臻和四位師娘恭敬地一一見禮:“弟子拜見師父,拜見浣碧師娘、張儷師娘、晴雯師娘、惜靈師娘。”

“寒舟來了,坐吧。”林臻指了指下首的空位,示意他坐下,“城內人口,清點得如何了?”

蕭寒舟並未落座,而是從懷中取出一本裝訂整齊、墨跡尚新的冊子,雙手恭敬地呈上:

“回師父!四座粥棚登記造冊已初步完成!經彙總核對,目前登記在冊的滬縣常住人口共計:一萬三千七百六十八戶!

其中,成年男丁十六歲至五十歲的,兩萬九千五百二十一人。

成年女子十六歲至五十歲的,三萬一千零四十三人!

十五歲以下孩童一萬八千七百六十五人!

六十歲以上老人七千四百二十人!”

他聲音清晰,報出的每一個數字都如同沉甸甸的基石。

林臻接過名冊,並未細看,隻是隨手放在桌上,目光平靜地看向蕭寒舟:“嗯,辛苦你了。有了人便有了根基。那麼寒舟,依你之見,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著手?”

蕭寒舟精神一振,略一思索,帶著一絲書生意氣的興奮答道:“師父!弟子以為,當務之急,應是修路!擴建城防!正所謂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暢通,則商貨流通,百業可興!城防堅固,則可禦外敵,安民心!此乃固本培元之基!”

林臻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緩緩搖頭。

他剛要開口,坐在他右側的張儷卻放下了銀箸,那雙精明銳利的鳳眸掃過蕭寒舟,帶著一絲長輩對晚輩的提點和不容置疑的洞見:

“傻孩子,路要修,城也要建。但此刻,最重要的不是這些磚石土木!”

她聲音沉穩有力,如同商界女王在指點江山,

“此刻民心初附,如同乾柴遇烈火,熾熱卻易散!當務之急是火上澆油,將這民心徹底點燃、凝聚、化為己用!所以我們要收買人心!用最實在的好處,將他們牢牢綁在我們的戰車上!”

她端起茶盞,輕呷一口,繼續道,條理清晰,直指核心:

“明日施粥之時,當著所有百姓的麵宣布:由縣衙出資,世子殿下做主!將滬縣所有破敗民居、窩棚,全部推倒,重新規劃,統一建造新房!保證每家每戶,都能分到遮風擋雨、乾淨整潔的住所!”

她目光掃過眾人,帶著強大的氣場:

“並且要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所有百姓世子殿下不養閒人!

無論男女老少,隻要能動彈就必須乾活!隻有這樣才有飯吃,有房住!老人可以乾什麼?看護幼童、清掃街道、編織籮筐!小孩子可以乾什麼?力所能及地幫工、撿拾柴火、學習手藝!壯丁乾什麼?自然是修路、築港、建房的苦力重活!婦女乾什麼?洗衣做飯、縫補衣物、協助營造、甚至學習紡織!唯有如此,人儘其才,物儘其用,整座縣城才能如同精密的機器般運轉起來!才能爆發出改天換地的力量!”

“說得好!”坐在張儷對麵的晴雯眼睛一亮,放下酒杯,接口道,聲音清脆悅耳,帶著她特有的嬌蠻和活力,

“儷姐姐說得極是!不過光這樣還不夠!還得讓百姓有奔頭!有盼頭!有乾勁!”

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如同發現了新玩具,

“我在京城打理車馬行的時候,就搞過月旬之星。每十天評一次,表現最好的夥計,賞錢,賞肉,賞新衣裳。效果可好了!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咱們滬縣這麼多人,不如也這麼搞!每旬評一次‘建設之星’!

男女各評五十人!評上了,不光名字上紅榜,讓全城人都知道,還當場發獎勵!大塊的肉,整壇的酒,白花花的大米!甚至還可以發銅錢!讓他們拿回家去顯擺!讓所有人都眼紅!都羨慕!都想著下次自己也要評上!”

她越說越興奮,小臉因為激動而微微泛紅:“這樣大家乾活才有勁兒!才有競爭!才有目標!”

“哈哈哈!”林臻被晴雯那副獻寶似的得意模樣逗笑了,眼中滿是讚賞,“雯兒,你這丫頭,倒是把車馬行裡那套馭人之術,活學活用到治國安民上了啊!不錯!很不錯!”

晴雯得到誇獎,更是得意地揚起了下巴,如同驕傲的小孔雀:“那是!妾身這兩年打理車馬行,可不是白乾的!琢磨出不少門道呢!”

林臻笑著點點頭,補充道:“評星之法甚好,但滬縣人口眾多,光靠評星激勵,覆蓋麵還是不夠廣。”

他目光轉向晴雯,帶著深意,

“除了評星,還要建立一套更細致的‘身份評級’製度。根據每個人每日出工時長、完成工量、技能水平、甚至品行表現,綜合評定等級。

等級高的,不光每旬有額外獎勵,日常的米糧、布匹、甚至未來新房的分配,都可以優先、從優!乾活多的,多領!乾活少的,少領!偷奸耍滑的,嚴懲!

甚至要從百姓中提拔那些踏實肯乾、有威信、有能力的,讓他們擔任工頭、管事!讓他們知道,隻要跟著世子好好乾,踏實肯乾,就有機會出人頭地!就能從泥腿子,變成管事!甚至變成官!這樣,百姓才會真正把建設滬縣當成自己的事!才會拚了命地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