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虎賁郎 > 第490章 豪華武備

第490章 豪華武備(1 / 1)

推荐阅读:

與賈詡會麵之後,議定了接下來的大致人事安排後,趙基又前往城中西南角的軍營。

營內三千虎步兵待命,趙基來時都換上了嶄新冬季軍裝。

冬季軍裝不再是簡單的布衣,去年儲備不足,十月份發下的冬裝其實與夏裝一樣,就是一套新縫製的衣服,以示恩寵罷了。

經過一年多的儲備和發展,今年冬裝格外正規。

除了布帛軍服外,還配發了大塊皮革與細氈重迭縫合而成的皮大衣,衣領、雙袖、衣擺是外翻的虎、豹、熊皮裘。

同時也有長筒牛皮戰靴,戰靴也是內襯細氈,也都配發裹腳布。

也有鹿皮手套,頭盔也配發了虎紋、豹紋配件,增加整體禦寒能力。

就連鬥篷也是特製,內層是牛皮,外麵是一層帶絨山羊皮;這也是士兵宿夜時的睡袋。

如果戰鬥時嫌累贅,可以打捆橫背在肩背上。

趙基檢閱軍隊時,這些鬥篷折迭成四方背包模樣,用牛皮索紮住,仿佛小書包一樣背在肩背,同時稍稍上移,保護了士兵的後頸。

窮儘幕府儲備,也才湊集了這樣完整的八千套皮革冬裝。

這種冬裝,一名士兵入伍後也就五年一發。

撥發的頻率再高一些的話,幕府儲備撐不住。

趙基步行檢閱,在黑旗第一隊裡看到了兄長趙堅。

兩人目光接觸,趙堅挺胸目光直視前方,倒像那麼一回事。

趙基對身邊的徐晃說:“抽黑旗第一隊出列,我要看看他們紮立營帳。”

“喏。”

徐晃拱手,轉身走向黑旗第一隊的旗兵處,對這裡的百人督高聲:“出列,紮營!”

“喏!”

這位百人督軍階上尉,橫臂在胸前高聲應答,當即原地轉身對所部一百零六人高呼:“各隊出列,擇地紮營!”

百人隊配屬八輛大車,第一隊虎步兵先是以什隊為單位,將手中矛戟紮堆而立,然後推車上前,在兩名隊官的指揮下選定紮營的中線。

隨後圍繞中線,從車上卸載竹木,以這些竹木為骨架,搭建兩座長方體骨架。

趙基這時候上前抓起一根備用的多餘竹木,見果然是楠竹,就對湊上來的徐晃說:“我還以為是積竹木柲。”

徐晃陪笑:“積竹法一年難成材,成本也是高昂。這些都是京兆尹采收運來的南山大竹,臨戰時能配合車輛組成竹矛整列用以防馬,紮營時也能充當骨架。”

趙基點著頭,八輛車也是紮營的建材,兩座長方體營房拚成一個更大的長方形百人小營區,八輛車會圍在營區外,或擺在風口方向,或擺在臨敵方向。

他耐心觀看、等待,兩座營房骨架捆紮牢固後,就開始覆蓋縫合的獸皮或毛氈。

這類獸皮都是不耐用的兔皮或其他雜皮,獸皮主要是做頂防雨,毛氈做壁。

眼前不過是演練紮營,真到紮營時會就地取材,增加營房的舒適性,甚至兩座營房合為一座。

麵積越大的營房,相對耗材越少,能駐屯的士兵就越多。

不多時營房紮好,兩隊虎步兵分彆湧入,趙基也進入檢查。

虎步兵也都解下鬥篷鋪在地上,分作兩排,頭頂著頭躺在正中的位置。

盾牌、弩具、刀劍之類都放在腳邊,貼著帳壁而立,弓弩、箭壺、刀劍都掛在帳壁。

環視一圈,趙基緩緩點著頭,這才是他想要的軍隊。

目前河東先軍風氣、共識下,軍隊的待遇很有保障。

誰敢在執行時打折扣,大頭兵是敢當場砍人的。

走出營帳,看著兩隊虎步兵搬武具軍械走出營帳並開始拆解營帳,趙基對徐晃感慨說:“可惜時間緊迫,不然全軍能儘數列裝。”

徐晃壓著嘴角笑容:“大司馬不必這樣說,禦寒物資之充盈,實乃末將平生首見。若不能破三郡諸胡,末將當自刎以謝晉陽軍民。”

駐屯晉陽的這三千虎步軍,會配屬給他,此外還有河東騎士、郡北騎士,徐晃是前軍都督,麾下有步騎五千餘,算上自己的三百部曲健騎,以及專業斥候義從,徐晃本部足有六千步騎。

配屬給徐晃的趙雲、張遼也會擇選精銳出擊,每人節製四個營三千人。

其實趙基眼中,這三個人推鋒而進,大概率都能打穿對麵的諸胡部落。

南路走秦直道北上配合夾擊的段煨是一道保險,自己的中軍是協助轉運俘虜、補給的,而自己真正要應對的敵人是可能會介入的鮮卑人。

至於負責遊擊、伺機而戰的右賢王劉去卑……這種關係後方穩定的戰略大事,是不能期望匈奴人能有什麼出彩表現。

沒有必要的話,趙基不會投入中軍集群參與作戰。

中軍圍攻諸胡據點不算什麼,是打是撤都有主動權,可以迅速脫身,去應對其他問題。

若是參與進攻,就三郡的山丘河穀地形,那軍隊勢必要分散……分散掠地簡單,想要再迅速集合起來,做戰略機動轉移,這就太難了。

所以中軍集群就是啃硬骨頭的,徐晃這前部三軍隻負責穿插推進,啃不動的硬骨頭留下,交給敢死兵來打。

甚至諸胡俘虜中的青壯,也是可以進行粗略篩選,補充到敢死兵序列,以維持敢死兵的整體壓迫力。

中軍集群一萬二,以七千人的規模,足以督促五千敢死兵積極作戰。

檢閱城中軍營的裝備、士氣後,趙基才與徐晃一起用宴。

營中虎賁郎儘數參與宴席,大廳內坐了百餘人,滿滿當當。

趙基本就提倡不飲酒,徐晃更是治軍嚴格,虎賁郎也多效仿。

因此大廳內虎賁郎兩三人擠在一處桌案,飲茶吃著抓飯,喝著羊骨湯,聆聽這次關中、關東一係列戰事的前後經過。

隨趙基而來的高級虎賁逐個起身講解一場場戰鬥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後續影響。

有的虎賁不善言辭,會攜帶自己或請人繪製的戰圖,懸掛在牆壁上,進行大致的講解。

留守的虎步軍也非沒有參戰過,有的在關中一戰結束後就後撤休整,有的則是從關東戰場負傷後撤離後方養傷。

但這樣直接聆聽今年長達半年的戰爭經過,讓絕大多數虎賁郎耳目一新,深刻認識到了今年對外戰爭的各種影響。

隨著關中、關東戰役的講解結束,輪到趙基來講述光複三郡的重要性。

今後能否獲取戰略主動權,就在於三郡能否大定。

否則鮮卑人被袁紹策動,開始騷擾西州時,就能從三郡繞路,並糾合三郡諸胡,直接攪亂關中的休養,並會破壞匈奴各部的安定局麵。

讓匈奴中的野心份子抓到機會,進一步削弱軍隊的動員潛力,使得西州陷入內耗。

期間縱然關東有更好的戰機,己方也會因為鮮卑人的乾擾而無法介入。

彆說再次出兵關東,甚至會被鮮卑人擾的焦頭爛額。

唯有收複三郡,在北地、榆林、代郡三個點駐軍、軍屯,才能全麵控製匈奴各部。

進而從匈奴各部汲取人力,配合駐軍一起對抗鮮卑人的常規入侵。

想過好日子,維持耕戰一體的發展勢頭,就必須拿下三郡。

情況再壞,也就是三輔、河東、太原、西河、弘農的軍隊輪番服役,充實邊郡防線。

這樣大家都能喘口氣,把目前的生活維持下去。

若是不能快速光複三郡,吃掉熟悉三郡地理的諸胡,那這些人將成為鮮卑人的帶路先鋒,使得邊防大壞,難以安生。

這不是趙基一個人的事情,鮮卑人的危害百倍於匈奴。

目前隻有強化渲染鮮卑人的危害,才能激勵軍隊一鼓作氣,快速擊潰、吃掉三郡諸胡。

現在就怕快速好轉的生活,使得軍隊作戰意誌鬆懈,使得三郡光複戰爭陷入對峙,這樣沉重的後勤壓力會讓幕府舉步維艱。

必須快速衝碎、撕裂諸胡的防線,攪亂他們,就食於敵,才能為後來的好生活打下堅固基礎。

趙基儘可能用直白的語言,為他們講述這一場戰爭的重要性。

拖下去的話,袁紹、公卿、呂布甚至馬騰韓遂以及劉表,都會想辦法策動鮮卑人入場。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以快打慢的偷襲戰。

偷襲戰陷入消耗、對峙,這本身就是一種災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