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工人,每個人一天的工資是兩塊錢。
從開工到現在,總共是26天。
一個人的工資是52塊錢。
王順又另外每個人給了三塊錢的感謝費,就是55。
六個人,加起來是330塊錢。
工錢支出算是最小的。
工人們這麼爽快就拿到了工錢,自然是說了一大堆的好話。
門窗也都裝好了。
王順跟王爸,則是順便把鎖頭也給裝上了。
從外麵看的話,一個漂漂亮亮的小洋房,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在這個村子裡都還隻是茅草屋、木屋、土坯房的年代,多出一座小洋房,看起來確實很震撼。
“哎呦,太漂亮了。”
一家人站在屋子外麵,王媽忍不住落淚了。
誰能夠想到,一個月之前,他們家可以擁有一棟這麼好看的房子?
現在可以說是真正的揚眉吐氣了。
王爸同樣是心情激動:“等房子裝修好之後,我們一家人去跟祖宗彙報一下。”
這在王爸看來,是很重大的事情了。
王順沒啥意見。
現在天色晚了,大家都在家。
不然要是白天的話,肯定一大堆人過來圍觀新家。
一家人在外頭欣賞了一下,就回到裡麵。
王順看了一下廚房跟廁所。
廚房是用石塊搭建,外麵抹了水泥。
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柴火灶,一部分是用燃氣的。
當然,現在還沒有用燃氣,是為了以後準備的。
現在廚房說不上美觀,在王順看來隻能算得上是樸素。
這是因為沒有貼瓷磚。
但如果對比原來的,那就是天壤之彆了。
廁所也是很素。
但也是刷了防水白漆。
“這個廁所好啊。”王媽不住的點頭:“以後就不用去公廁了,又臟又臭。”
王爸也是附和道:“還有掉下去的危險,前幾年村子裡有一個老人就是,起來的時候一不小心踩空,掉裡麵沒了。”
楊蓓蓓則是想著,有這樣的洗手間,以後洗澡,把窗戶一關,就不用擔心會被人偷看了。
原來洗澡的地方很簡陋。
她每次洗澡都要先把四周圍檢查一遍,確定沒人了,才敢去洗。
就這還不敢洗太久。
“爸。”王順看著王爸:“沙發、床那些,要什麼時候好?”
衣櫃可以暫且緩緩。
床要是弄好了,就可以先住進來了。
住竹棚,哪裡有住水泥房舒服啊。
而且也沒有用什麼蘊含巨大甲醛的東西,對身體不會有損傷。
王爸說:“明天,床就好了,衣櫃跟沙發,大概要一個星期左右。”
“好。”王順精神一震:“那現在我們就來鋪地板!”
把地板鋪上去,就萬事大吉了。
這些地板都是一米乘以一米的。
前麵王順都已經上了色,刷了三層的防水漆。
現在直接鋪在地麵,然後把有拐角的地方切割一下。
最後再把縫隙處,用防水乳膠塗抹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把兩層樓的地板鋪好,已經是晚上十二點多了。
王順說:“先睡覺吧,明天可以先把一部分東西搬進來。”
王爸王媽都還有點戀戀不舍。
這麼好看又亮堂的加,恨不得現在就住進來。
五點多,公雞就打鳴了。
王順睜開眼,起床穿好衣服。
走出房間,就看到王爸王媽已經在開始搬東西去新家了。
估計兩人昨晚上都沒怎麼睡覺,迫不及待的就要住進去了。
趁他們不注意,王順迅速的親了楊蓓蓓一下。
惹得楊蓓蓓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
吃了早飯,拿著工具就去修路了。
今天是楊蓓蓓在家看著。
目前這條路已經有八十多米,鋪設了石頭。
走在上麵很舒服。
從村口到山腳下的路,全廠在一千米左右。
今天下去的話,就差不多完成十分之一了。
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於耳。
大家夥一邊乾活,一邊聊天。
有人問王爸王媽房子怎麼樣了。
王媽很是驕傲的說:“都弄得差不多了,今天就可以住進去了。”
村民們一個個都驚呆了。
“哎呀,這麼快嗎?”
“等下我們要去看看。”
“真是羨慕你們生了一個這麼優秀的兒子啊。”
各種恭維的話,聽得王爸王媽開心極了。
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
三個小時修路結束,王順就騎著自行車去鋼鐵廠了。
找到王德發,花了五百塊錢,買了一些鋼筋,讓他幫忙切割成需要的長度。
還借了一個電焊機。
這是用來製作防護網的。
一樓做了兩個陽台。
王爸王媽的臥室,跟楊蓓蓓的臥室外麵,各一個。
以後洗的衣服,就各自晾曬在各自房間的陽台上。
可以避免一些尷尬。
二樓也是有兩個陽台。
接著,又去買了一些紅色的油漆。
回到家,王順就開始焊接。
這玩意沒什麼特彆的技術,有工具就能搞定。
花了一個小時,就搞定一個。
然後跟王爸一起給安裝上。
一直忙活到下午一點多,把所有陽台都裝上了防護網。
這樣,安全方麵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先吃飯吧。”楊蓓蓓端來飯菜。
兩父子一直忙活到現在,都還沒有出午飯。
“好,謝謝嫂子。”王順接過碗筷,直接就坐在地上,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
楊蓓蓓則是打量著自己臥室裡的陽台。
心裡規劃著要怎麼布置。
一小部分用來晾衣服,窗台上可以種點花草。
閒著沒事的時候,還可以搬張椅子,坐在這裡織毛衣啥的。
想想都覺得開心。
吃完飯,老木匠就帶著兩個學徒過來了。
送床過來了。
一家人積極配合。
很快,三張床就組裝好了。
王媽跟楊蓓蓓迫不及待的就鋪上竹席,把枕頭什麼的拿過來。
現在家裡就不再是空蕩蕩的了,看上去多了幾分生機。
王順進來參觀了一下,一拍腦袋:“哦,忘了,還要定製三張化妝台跟椅子。”
跟老木匠說了一下,他表示沒問題。
給老木匠結了一部分款,一家人就抓緊時間,把東西都從竹棚那邊搬過來。
下午五點多,村子裡絕大部分的村民,就跑過來參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