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紫月文明的艦隊已經駛離南魚座h11星係約50年的時間了。以他們的航速,算上當初加速所耗去的時間,總計航行出了大約40光年左右的距離。
距離還不算太遠。時間過去也不算太久,仍舊存在被李青鬆追蹤尾焰的可能性。
當然,以李青鬆現有的艦隊航速,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追得上紫月文明艦隊的。畢竟紫月文明的航速更高,追的時間越久,兩者距離便越遠。
但李青鬆仍舊沒有放棄。
原因很簡單,第一,自己的科技是可以在航行途中不斷提升的。尤其是在此刻有了紫月文明戰艦殘骸,可以展開逆向工程的前提下。
第二則是,紫月艦隊再著急航行,也總歸是要停靠星係進行補給的。李青鬆當然也需要進行補給,但基於更強大的工業實力,李青鬆的補給時間可以更短,如此便能追回一些時間。
兩者結合,讓李青鬆仍舊保持著追上紫月艦隊的一線希望。
隻要還有希望,那就足夠了。
龐大的艦隊快速起航,尚且還在加速階段,忍受著那無時不在的,約等於地球12分之一的重力,龐大的科研任務便已經開始。
每天都會有數萬艘重型運輸船彙聚在那顆飛星周邊,停靠在太空電梯的泊位之中。
工作在飛星之上的眾多智能機器人、運輸車等,便將幾乎無窮無儘的資源取出來,運輸到一艘艘的重型運輸船之上,然後經由它們轉運,補給到一艘艘的科研飛船之中去,供總數高達數百萬座的深空觀測基地、計算科學研究基地、塗料研究基地、金屬實驗室、結構實驗室等各種各樣的研究基地時刻運轉。
現階段,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培育,那從黑山文明之中解救出來的18個種族也各自完成了基因優化,擁有了足夠的腦力,且完成了初期的知識儲備,可以加入到科研工作之中來了。
此刻算上藍圖族、維勒族,總計20個種族的智慧生命人口已經達到了1000億左右。
在李青鬆完全承擔了後勤補給和工業任務之後,這1000億人口可以完全以科研為導向,專門全力以赴的培育科研人才。
於是僅僅1000億人口而已,便培育出了就算在李青鬆看來都算是合格的足足5億名各學科科學家。
這些科研人口分布在各個行業,在李青鬆的統一調配之下,與幾十億名克隆體搭配,發揮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於是,李青鬆的科技便再一次開始了飛速發展。
每一個大的領域,每一個大領域之下的細分領域,以及具體的項目等等,齊頭並進。
在這種情況之下,耗費了十幾年時間,李青鬆的艦隊以80光速的航速,來到了紫月文明艦隊關停尾焰,開啟小功率隨機轉向的地方。
這是一片完全沒有宏觀星體的浩瀚星空,物質更是稀薄到每立方厘米僅有不足一個氫原子的地步。
同時,原本極為明顯的,艦隊尾焰與星際塵埃相互作用的痕跡,也驟然消失。
很顯然,推進功率減弱了,相互作用便也減弱,探查難度急劇升高。
換做正常的文明,哪怕是科技程度與李青鬆一致,甚至於略微超出的文明,麵對這種情況都沒有什麼好辦法。
但李青鬆不同。
相互作用減弱,痕跡細微,難以探查?
那就以更大的搜索麵積來提升探查精度!所謂力氣足夠大,磚頭也能飛起來。
隻要我的搜索麵積足夠大,哪怕痕跡再細微,我也能找出來!
在李青鬆的控製之下,足足數千萬艘小型偵察飛船、探測衛星、紅外望遠鏡等等,以紫月文明啟動小功率隨機推進的地方為圓心,開始向前方展開拉網式排查。
探測設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甚至和主艦隊的距離擴大到了一萬億公裡。
這已經超出了李青鬆的超距通訊距離極限。不過沒關係,尾焰檢測相比較起來其實是較為簡單的,可以交給元始ai去掌控那些距離太遠的探測設施。
如此龐大規模的探測,對於一個普通文明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就算他們的智能ai可以達到元始ai的層次,單單是製造這麼多探測設備,尤其是在太空之中而不是星係之中,便絕對無法承受。
更不要說如此眾多的探測設備還需要時刻機動,時刻返回主艦隊或者遠離主艦隊,需要進行數據分析,進行設備檢修與維護等等,需要的人手何止億計。
將這麼多精力都放到這件事情上來,普通文明也彆想做彆的事情了。
但對於李青鬆來說,此刻所進行的如此大規模的探測卻完全可以承受。
不能說完全沒有壓力,但總歸不大。
半徑一萬億公裡,橫截麵積便達到了約314億億億平方公裡。李青鬆的主艦隊和眾多探測設備便如同一張麵積314億億億平方公裡的大網,絲毫不留死角的從這片星辰海洋之中拉過,不放過任何微小的線索。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絕無可能探測到的眾多細微線索浮出了水麵。再經由元始ai的智能化分析,紫月文明艦隊的航行軌道漸漸被李青鬆繪製了出來。
“關閉主發動機後,以大約0006米每二次方秒的微弱推力,向著這個方向機動了大約30天時間,導致軌道偏離了大約2000萬公裡,其後繼續以每秒鐘約155公裡的速度偏離。”
探查到這一點,李青鬆隨之為自己的艦隊也賦予了對應的偏離速度,繼續沿著探明的軌道探查。
在這之後,紫月艦隊的航行痕跡再度消失。
綜合探查後,李青鬆最終做出判斷:“看來,在一個月時間的機動後,他們選擇了進入慣性航行模式。繼續探查。”
在采取慣性航行模式,繼續沿著這條航線航行了50天時間,航行出大約13萬億公裡後,那微弱的痕跡再度出現。
“從這裡開始,他們以0009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向著這個方向偏離,持續時間……100天左右。”
李青鬆再度調整航線。
無論紫月艦隊的航線如何變化,李青鬆總能通過自己超大規模的探測網絡將其找出來,始終在身後死死的咬著他們,始終不肯放開。
時間便在這種情況下悄然流逝著。
一邊追蹤,李青鬆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科研任務。
他始終知道,提升科技,才是對抗紫月文明的最重要法寶。
不要忘了,紫月文明的戰爭實力並不弱於自己。之前那一場戰爭,自己最多算是和紫月文明打了個平手。
如果不是雲羅艦隊忽然出現,戰爭局勢最終走向何方,還真是說不好。
如果自己的科技始終沒有提升,那麼,就算自己追上了紫月文明主艦隊,說不定到最後被滅掉的也會是自己。
於是,李青鬆總數高達百億的意識鏈接份額,便被這一刻不敢停下的科技研究和太空追蹤兩件事情完全占滿。
每一名克隆體在被意識連接著的時候,哪怕走路都是一路小跑,吃飯也僅僅隻是隨手塞幾個特製能量棒和營養液而已。
那數億名其餘種族的科研學者要比克隆體們寬鬆許多,但相比起正常的作息時間仍舊繁重太多。
但他們卻沒有絲毫怨言,不同的種族反而在相互較著勁。
這一刻,李青鬆將自身的科技發展潛能發揮到了極致。
在這種情況下,僅僅百餘年時間而已,李青鬆的各項科技便俱都出現了堪稱階段性的巨大突破。總覽全局,李青鬆知道,自己的科技程度已經足以支撐為自己的飛船進行一次整體更新換代了。
便在這沒有任何自然宏觀星體的浩瀚太空之中,以那顆飛星為依托,超大規模的飛船拆卸回爐及新式飛船的製造工作正式開始。
為此,李青鬆不得不將執行科研任務的克隆體撤回一些,以降低科研發展速度為代價,總算是湊夠了執行這一次更新換代任務所需要的工程力量。
也幸好元始ai可以代替李青鬆執行絕大部分底層任務,李青鬆才能同時支撐起搜索、科研、建設這幾項對於普通文明來說,隻要一項便能將整個文明所有力量全部占據的工作。
一艘艘飛船消失,一艘艘飛船出現。新式艦隊初具規模後,李青鬆又隨之操縱著它們展開了實戰演練,以提升自己的戰術水平,更好的掌控這些性能更加優越,與紫月文明戰艦差距更小的戰艦。
耗費了六十多年時間,這一次更新換代工作才徹底完成。
不僅戰艦,便連超巨型的空天母艦、大型居住飛船、各式工業飛船、科研飛船等等,也全部換成了新的。
那些空天母艦的能耗更低,可靠性卻更高,能量護罩的強度也更高。大型居住飛船運行則更加平穩,內部物資循環利用效率也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李青鬆終於下達了一個命令。
艦隊再度開始加速!
要知道,此刻主艦隊的航速已經達到了光速的80。再加速的話,便超出了原有艦隊的最佳經濟和穩定航速,各種風險大量增加不說,能耗也會線性提升。
但現在,那過去的一切障礙,在這全部更新換代的飛船麵前已經全部失去了阻力。
一台又一台構型更合理、效率更高、離子噴射速度也更高的巨型發動機同時開始噴射,以足足09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再度將源源不斷的動力施加到了這些飛船之上,一直持續了大約4個月時間才停下。
此刻,李青鬆主艦隊的航速已經達到了光速的83,平均每秒鐘便有249萬公裡的距離被李青鬆跨越。
但這仍舊不是結束。
李青鬆清楚的認識到,在現有基礎物理學理論體係範圍內,也即統一了電磁、弱核、強核三種基本作用力的框架之下,自己仍舊有許多應用物理層麵的科技可以挖掘。
挖掘到極限的話……據李青鬆估計,主艦隊的航速最高將可以達到光速的90——正好便是紫月文明艦隊所擁有的航速。
在此之後,想要再提升主艦隊的航速——是規模龐大的主艦隊,而不是某一支小艦隊或者某一艘單獨的飛船的航速——便不太可能做到了。
常規航行的極限速度便是如此。想要再度提升,便需要將引力也統一起來,掌握超光速航行技術才行。
此刻己方主艦隊航速才83光速而已,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完成了艦隊加速工作,李青鬆沒有停頓片刻,再度投入到了似乎永無儘頭的科研工作之中。
時間悄然流逝著,李青鬆察覺到,縱然自己已經將探測巨網擴展到了一萬億公裡的半徑,紫月文明艦隊所遺留下的痕跡也越來越小,越來越微弱。
有時候甚至會時有時無。也幸虧李青鬆運氣不算太差,才能在又航行出一段距離後,將線索續上,不至於跟丟。
航速不如對方,便隻能越追越遠。從對方留下航跡,到己方探測到航跡的時間便越來越長,追蹤越困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李青鬆仍舊沒有放棄希望,而是仍舊在堅持著。
他知道,紫月文明艦隊總歸是要停靠星係進行補給的。到時候,自己便能憑借更大的工業實力,將這些差距補回來。
一路追蹤,不知道又航行了多少萬億公裡,在距離某顆恒星僅有不足4光年的地方,李青鬆終於探測到了自己希望探測到的痕跡。
星際遊離分子的動能比起之前階段所探測到的驟然提升了20左右。
這看在李青鬆眼中,幾乎等於在明晃晃的告訴他,紫月文明主艦隊在這裡進行了幾乎全功率的整體機動。
正是因為高速離子推進器全功率噴射速度達到了每秒鐘數萬公裡的高速離子,通過相互之間的撞擊,才導致了星際遊離分子和氣體塵埃分子的動能增加。
噴射方向也通過統計數萬億立方公裡之中的無數星際塵埃和粒子的運動數據,被李青鬆計算了出來。
這些尾焰,全部都是指向旁邊那顆恒星的!
幾個線索綜合起來,李青鬆立刻便得出了結論。
紫月文明在這裡開始麵向那顆恒星展開了減速,並最終停泊到了這個恒星係之中,展開了補給!
下一刻,李青鬆便調集了幾乎所有可以動用的遠程觀測設備,間隔數光年距離,對準了那顆恒星。
這是一顆普普通通的紅矮星,質量約有太陽的35,表麵溫度約2000k。在它周圍有總計三顆行星,全部都是氣態巨行星,沒有岩質行星。
李青鬆仔細的觀測著,不錯過任何細微的痕跡與線索。於是,眾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便漸漸展現在了李青鬆麵前。
他看到,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溫度似乎有些不同尋常的高,疑似受到過極大規模的攪動,或者撞擊。
圍繞著氣態巨行星運轉的幾顆冰衛星,表麵出現了大麵積的平整地段,而這種平整基於行星的潮汐引力似乎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恒星的溫度相比起它的元素構成、質量等,也略微高了一些,恒星活動也較為活躍。
尤其是,在幾顆衛星上,李青鬆檢測到了疑似大當量氫彈爆炸的跡象。
種種原因綜合,李青鬆最終得出了結論。
紫月文明艦隊必然在這個星係之中停留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且進行了極大規模的工業建設,然後離開了這個星係。
但他們具體在這裡停留了多久,已經離開了多久,暫時還無法確定。
那需要抵近觀察才行。
“正好,我的物資儲備也不多了,那就在這個星係之中停靠補給一下。”
李青鬆操縱著己方艦隊,同樣展開了麵向恒星的噴射。
那些消失已久的微弱重力再度出現在了每一艘飛船之中。
以09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噴射了約9年的時間,航行出了約4光年的距離,李青鬆的艦隊終於停泊在了三顆氣態巨行星最大的那一顆周邊。
此刻,充當李青鬆乾糧的那顆飛星早已經消失不見。所餘物資僅剩下了空天母艦和運輸船之中的那些而已。
這對於普通文明來說算是充裕,但對於耗能和耗物資大戶李青鬆來說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不過沒關係,此刻已經來到了恒星係之中,可以肆無忌憚的進行補給了。
大量的工業飛船和物資飛船滿載著各種工業設施,降臨到了每一顆較大的衛星上麵。龐大的工業建設立刻開始。
同時,李青鬆也展開了大規模的搜索行動,全麵搜索這個星係之中一切有關紫月文明的線索。
搜索的最終結果,讓李青鬆精神一振。
數據分析顯示,紫月文明大概是在150年前到達的這個星係,之後,在這個星係之中停留了約80年的時間,最終於70年前從這個星係之中起航,駛向了稍微偏離銀心的方向。
70年時間,以紫月文明主艦隊的航速,此刻大約已經離開這個恒星係60光年左右了。
“在這個恒星係之中停留了80年麼?那……40年時間,完成一切補給任務,主艦隊起航!”
雖然40年之後,紫月文明主艦隊與自己的距離就拉大到了至少95光年,但沒關係。
這個距離看似遙遠,但總比之前更為接近。更何況,每一次停靠補給,自己都能以更龐大的工業實力,耗費更短的時間完成。
再多來幾次,自己就距離紫月文明艦隊更近了。
40年時間匆匆而過。李青鬆主艦隊之中,那一艘又一艘的空天母艦、重型運輸船再度全部裝滿,已經消失的龐大飛星,也再一次出現在了星空之中。
起航!
順著紫月文明艦隊遠離的方向,李青鬆再一次展開了追蹤。
這一追,便又是四百多年時間過去。李青鬆再次找到了一個紫月文明主艦隊停靠補給過的的恒星係。
一番檢測後,李青鬆再度心中振奮。
數據顯示,紫月文明艦隊大約在120年前到達這個恒星係,同樣耗費了80年時間進行補給,並在40年前從這裡離開。
自己和紫月文明主艦隊的距離再度拉近了30年!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說不定下一次紫月文明艦隊停靠恒星係進行補給的時候,還未等他們離開,自己便能趕到了!
心中振奮之下,李青鬆再度開始了規模龐大的工業建設和物資補給任務。
最終,那顆飛星再度恢複到了巔峰時候的大小和質量,李青鬆的艦隊再度起航。
這一次航行與上一次航行略有些不同。在這一次航行之中,李青鬆還需要再做一件事情。
又經過數百年時間的積累,各科學領域的接連突破,此刻,科技儲備已經足以支撐又一次全麵更新換代了!
龐大的工業建設在這浩瀚太空之中再一次展開。耗費幾十年時間後全部完成。
之後,李青鬆的艦隊再一次開啟了加速。
在原有的83光速的航速基礎上,再度以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推進了70天的時間。
主艦隊航速攀升到了光速的85!
漫長的追蹤還在繼續。又過去了幾十年時間,李青鬆的深空搜索網絡再一次探測到了明顯的星際遊離分子動能大幅增加的現象。
而噴射方向,則指向大約4光年之外的那顆恒星!
很顯然,紫月文明艦隊進行了又一次停靠補給任務。
那顆恒星靜悄悄的,安靜的釋放著光芒。圍繞著它運轉的那幾顆大行星也絲毫沒有異樣。
無論從哪兒看,這都是一個極為普通的無人星係,銀河係之中到處都是。
李青鬆的一顆心卻劇烈的跳動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尾焰痕跡已經顯示紫月文明主艦隊到了這裡。
而紫月文明艦隊如果離開的話,必然會將己方留下的工業痕跡炸毀。而這會導致自己從外部觀察到明顯痕跡。
沒觀察到痕跡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此刻紫月文明主艦隊仍舊在執行著“環保”政策!
意味著此刻紫月文明主艦隊還沒有從這裡離開!
他們就在這裡!
李青鬆意識所在的克隆體心臟劇烈的跳動了幾下,一抹獰笑出現在臉龐。
“終於找到你們了啊……”